皇帝問宰相自己像哪位君王?宰相說像桀紂暴君,結果呢?

2021-01-20 千字文書法

文 | 百川

封孚,男,漢族,公元337年生,壽命71歲。屬相雞,星座約為水瓶座,河北景縣人。皇帝問宰相自己像哪位君王?宰相說像桀紂暴君,結果呢?

《晉書·載記第二十八》記載「後臨軒謂孚曰:朕於百王可方誰?孚對曰:桀紂之主。超大慚怒。孚徐步而出, 不為改容。」

南燕末代皇帝慕容超,帶領群臣登臨軒亭,他問宰相封孚:「朕和歷史上的過百位君主相比,更像他們誰呢?」封孚對答說:「您像夏桀和商紂。」慕容超惱羞成怒。封孚緩步而出,毫無懼色。

「封孚,字處道,渤海蓚人也。祖悛,振威將軍。父放,慕容暐之世吏部尚書。孚幼而聰敏和裕,有士君子之稱。」

封孚出身官宦之家。其祖父封悛,曾任東晉後期十六國之一前燕武宣帝慕容廆的振威將軍。公元309年,西晉朝廷任命封悛之父封釋,為大校軍銜的東夷校尉。

省部級的遼東郡太守龐本,謀劃殺死封釋。封悛警覺性很高,預測到龐本的動機。他就勸說父親,邀請龐本來本部視察,同時埋伏士兵,先下手為強。龐本中計,封釋將龐本收捕後斬首,誅殺龐本全家。

公元310年,封釋去世。時任市地級冀州主簿封悛去給父親奔喪。慕容廆見到封悛後說:「此家抎抎千斤犍也。」意即這傢伙真是強有力的千斤牛犢。

因為戰亂堵塞道路,封悛無法將父親靈柩歸葬故鄉,封悛索性留在慕容部為官,慕容廆任命封悛為上校軍銜的參軍。之後,封悛在前燕出任少將軍銜的振威將軍。

封孚的父親封放,是前燕末代皇帝慕容暐時的吏部尚書。慕容暐是前燕第二位皇帝燕景昭帝慕容儁的第三子 。執政後期,太后可足渾氏幹政,國勢日益衰落,最終為前秦所滅。

公元371年,慕容暐進入長安受到了前秦開國皇帝苻堅的厚待,拜尚書,封新興侯,在此期間未受前秦絲毫虐待,盡享榮華富貴,後來跟隨苻融參加淝水之戰。

戰後,前秦對境內各族的控制力減弱,叔父慕容垂與弟弟慕容泓先後舉兵建國反叛前秦,當時慕容氏很多人身在長安,但苻堅並沒有遷怒株連長安城內的慕容家,仍以國士之禮對待慕容暐。

可是,慕容暐卻暗中派人給慕容泓送去書信,鼓勵他們造反。公元384年,狼子野心展露無遺,欲以長子婚禮誘殺苻堅,但陰謀敗露被苻堅反殺。叔父慕容德建立南燕後,追諡為幽皇帝。

封孚年幼時聰明機敏,性格和善忠厚,有「士君子」之稱。士,戰國以後,大多是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通稱。君子,古代的道德模範,是人們尊敬和學習的榜樣。

「寶僭位,累遷吏部尚書。及蘭汗之篡,南奔闢閭渾,渾表為渤海太守。」

後燕開國皇帝慕容垂的第四子慕容寶,年少輕率,無有志操,喜歡別人奉承自己。他超越本分的才能繼位後,封孚由於能力出色,屢次得到升遷,最後當上了正部級的吏部尚書。

公元398年,慕容垂的舅父蘭汗,殺了親孫外甥慕容寶篡位。封孚向南投奔上將軍銜的龍驤將軍、幽州刺史闢閭渾。闢閭渾欽佩他的才能,上表保舉他為省部級的渤海太守。

「德至莒城,孚出降,德曰:朕平青州,不以為慶,喜於得卿也。」

公元399年,南燕王慕容德攻打闢閭渾,封孚出城投降。慕容德喜出望外說:「朕踏平青州,不以此為慶,歡喜得到封孚。」封孚外總機事,內參密謀,雖然位高權重,但是謙虛博納,甚有大臣之體。

「及超嗣位,政出權嬖,多違舊章,軌憲日頹,殘虐滋甚,孚屢盡匡救,超不能納也。」

公元405年,慕容德去世,其侄慕容超繼位,封孚進位副國家級的太尉。當時慕容德寵臣公孫五樓主政,行事很多都違反往日規章,法度日衰,殘虐百姓的事也愈來愈多。

封孚屢次盡心想匡扶社稷,但建議都不被慕容超採納。一次慕容超臨軒問封孚:「朕比得上以往哪個君王?」封孚答:「夏桀、商紂那樣的君主。」慕容超羞慚憤怒,封孚接著緩步而出,不為改容。

「司空鞠仲失色,謂孚曰:與天子言,何其亢厲,宜應還謝。孚曰:行年七十,墓木已拱,惟求死所耳。」

擔任省部級的司空之職的鞠仲大驚失色,對封孚說:「與皇帝說話,為什麼這麼亢奮厲害呢,應該趕緊回去謝罪。」封孚說:「我都快七十歲了,棺材埋半截了,只求死得其所。」

「竟不謝。以超三年死於家,時年七十一。文筆多傳於世。」

國學名篇《千字文》有言「戶封八縣」,直譯為高官封地有八縣。位高權重的封孚,並沒有被殺,而是三年後病死於家中,享年71歲。他的文章很多流傳於世。

韜鈐深處

(明)戚繼光

小築暫高枕,憂時舊有盟。

呼樽來揖客,揮麈坐談兵。

雲護牙籤滿,星含寶劍橫。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相關焦點

  • 宋朝百姓為何砍斷自己的手腕?這一刀動搖了皇帝和宰相下的命令
    這樣的事在根源上與皇帝有關。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來看一下吧。鄰居叫來郎中給他止血,鄰居們把這件事逐級上報,知府韓維知道後,問李小二是怎麼回事,李小二說原來他是為逃避「保甲法」故意自己斷了自己的手腕。
  • 呂端,一位博學的宰相,寬容待人才有了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典故
    但是這些豪紳們還是放下了臉皮,重新回去給呂端送禮,說著那些阿諛奉承的話。這些官吏們還有一些是普通的縣令,就回來跪在了呂端的面前一直和呂端道歉,說自己剛剛是犯了錯了。希望呂端可以原諒自己。呂端看著這些覺得非常好笑,但是卻沒有表現出來。
  • 歷史上的「丞相」和「宰相」一樣嗎?兩者有什麼區別?
    能做到宰相的人智謀過人,而且深得皇帝信任。因為能得到皇帝的重用,所以他們會幫助皇帝處理許多國家大事,這也讓皇帝十分受用,畢竟在宰相的幫助下,自己的工作量大大減少。宰相的含義雖然宰相和丞相都代表著極高的職位,但實際上他們有不一樣的含義。
  • 1000年前,宰相結婚,皇帝送的啥特別禮物?
    宰相結婚,遼代皇帝送的啥特別禮物?無聞中國有北宋,只知契丹即中國。這是許多史學家對於遼國的評價。至今,俄羅斯等國家,依然稱呼中國為「契丹」。唐朝末年興起的契丹民族建立了遼國,比後來建立的北宋的面積幾乎大一倍。這個草原帝國留下了豐富的遺產,包括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一國兩制」就是遼國推行的。
  • 古代「丞相」與「宰相」有什麼區別?別再稀裡糊塗分不清楚!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制度下,皇帝一直都是地位最高的人,皇帝作為天子,受命於天,掌管天下。而我們知道還有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職,便是丞相。可以說,一個好的王朝,可以沒有一個英明的皇帝,但是不能沒有一個賢良的丞相。作為皇帝的「大腦」,丞相輔佐皇帝管理朝政,總領百官,對於朝廷統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這時候大家就有疑問了,有了丞相,不是還有宰相嗎?
  • 「追殺」媒人宰相,狀元駙馬滿心的不樂意,唐朝宣宗心知肚明
    宰相白敏中一定沒想到,自己一手促成的婚姻,竟然帶來了連綿不斷的麻煩。皇家的姑爺,也就是駙馬,竟然對其恨之入骨,多方搜集罪證,一路彈劾,鍥而不捨。白敏中憂心不已,畢竟人家是皇親,多有機會在皇帝耳邊吹風,一旦唐宣宗耳軟,就可能滅頂之災。他覺得這個仇家結得很冤!
  • 「宰相肚裡能撐船」中的「宰相」,究竟指的是誰?
    在中小學的時候,我們就學了許多成語、諺語,其中形容人的就有不少,「宰相肚裡能撐船」就是比較常用的俗語。它用來稱讚一個人的度量大,為人處世不斤斤計較,能以大事為重,沒有啥過不去的坎。既然此處提到了宰相,應該不是一種偶然,必定與古代的某位宰相有關,究竟指的是誰呢?他就是北宋名相王安石。
  • 朱棣「造反」最大謀臣,不隱不退,黑衣宰相姚廣孝緣何善得終老?
    激流知勇退之範蠡那麼,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是不是自古以來和君王一起打天下功高震主的文臣武將們,最後都必須要來個急流勇退方才能保得身名俱全呢歷史上曾經有過這麼一位,他給君王出主意謀江山,和君王一起打江山,功成名就之後,又和君王一起同享朝政,不進不退,最後的結局居然是身名俱佳的不得了!他正是在「靖難之役」中支持和幫助明成祖朱棣登上皇帝之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那什麼又是「黑衣宰相」呢?在古代「黑衣」指的是僧人所穿衣服的其中一種顏色。
  • 商鞅和百裡奚的比較,同樣是秦國宰相,為何商鞅沒有好結局?
    沒辦法商鞅只能夠回到自己的封地,發兵攻打秦國。然而根本就不敵秦軍,最後自己也是下場悽慘。商鞅的最終結局其實早就已經有所預兆了,當初商鞅身為秦國的宰相,但是用法非常的嚴酷。以至於說秦國的渭水邊上,因為處決反而導致河水染紅。身為宰相十多年,卻結下了無數仇家。
  • 一個沒有文憑的官二代為什麼能兩次成為宋朝的宰相?
    在宋朝,靠投胎當個官很容易,只要你爹是個像樣的官,你都能蔭封為官;可要想當宰相,就得靠真才實學,大宋拒絕無才無能的官二代當宰相。整個宋朝歷史上,以無出身入仕能做到宰相的,除了像趙普、沈義倫這些開國宰相,就只有呂端、陳執中、韓侂胄三個人。由此可見,陳執中這人有多傳奇,那陳執中這個官二代是怎麼成為宰相的呢?
  • 寓居睢陽的慶曆新政「百日宰相」杜衍
    慶曆四年(1044年),杜衍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支持「慶曆新政」,為相僅120天,史稱「百日宰相」。   慶曆新政改革綱領的核心是改革吏治,而改革吏治的重中之重是抑制「僥倖」。所謂僥倖,即皇帝的「恩降」——對官吏的任命、升遷,繞過正常程序,由皇帝直接下詔,交由樞密院和中書門下奉旨落實。
  • 「宰相肚裡能撐船」竟然與被「戴綠帽子」有關?
    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算得上是一位有所作為的宰相。那麼我為什麼要突兀地提到這位歷史上著名的宰相呢?他又和「宰相肚裡能撐船」有什麼關聯?難不成,這句話是出自他的故事?是的,而且王安石的「宰相肚裡能撐船」還和他被戴了「綠帽子」有關係!
  • 北宋兩位當朝宰相,爭著搶著娶一個寡婦
    否則傳入民間,實在是好說不好聽。 於是,他派出一名御史,從側面詢問事主柴氏。柴氏畢竟也是前宰相家的後人,毫不怯場,大大方方說起了來龍去脈。 原來,薛家兩兄弟其實是受了宰相向敏中的暗中指示。還得意說,宰相向敏中也曾向自己求過婚。 我的個乖乖。御史大人聽完,下巴差點跌地上。
  • 從「宰相肚裡能撐船」的俗語看我們民族的價值觀
    後來長大點兒,大體知道了「撐船」(仍是沒親身體驗過,至今);很快地再後來,也約略知道了「宰相」是封建時代有皇帝那時候頂大的官兒。於是就很驚奇:縱然他,那個叫「宰相」的傢伙,官大得不得了,又怎麼可能有那麼大的肚子,可以在裡面撐船呢?
  • 「丞相」和「宰相」有何區別?雖然是一字之差,意義卻截然不同
    相信很多朋友看電視的時候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在不同的古裝電視劇中,有的大臣被稱作「丞相」,有的大臣卻被叫作「宰相」呢?就拿諸葛亮來說,世人均稱他為「諸葛丞相」,而沒有人叫他「諸葛宰相」;反觀劉羅鍋,都說「宰相劉羅鍋」,卻沒有「丞相劉羅鍋」的說法。
  • 古代宰相、將軍告老還鄉後,當地的七品縣令敢管他們嗎?誰官大?
    也叫《唐知縣審誥命》,說的是七品芝麻官唐知縣——唐成智鬥權貴的故事。最後唐成經過慎密的思維,用智謀把蠻橫不可一世的誥命夫人押解進京。唐成的一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成了老百姓追捧的名言,瞬間走紅坊間。(七品芝麻官)這時有人產生了疑問,歷史上真有像電影說的那樣,縣令敢把誥命夫人抓起來?假如宰相和將軍告老還鄉,縣官敢管這些人嗎?
  • 這個宰相的老婆,皇帝也怕了,賜毒酒一杯
    房玄齡借著幾分酒力,搖搖晃晃地站起來,拍拍胸膛說:「我房玄齡,那可是跟著我們家皇帝上過戰場的人,啥場面沒見過,怎麼會怕一個婦人!你們少造謠!」眾人都知道,這是房玄齡酒後吹牛皮,全場一片噓聲。皇上一聽,站起來說:「行啊,我的房相。
  • 宰相外出一年多,妻子卻懷孕了,宰相:解釋一下,妻子說了4個字
    章仇兼瓊竭力推薦楊國忠,為了讓楊國忠在皇帝面前刷點存在感,他白送了楊國忠價值一百萬的四川的特產,然後由楊國忠護送特產進宮。 皇帝一看很高興,覺得楊國忠能辦事而且忠心耿耿,就賜予他官職,讓他自由出入宮禁之內。楊國忠也趁機推薦了章仇兼瓊,而且讓楊玉環幫忙一起推薦,讓這個人也得到官職和利益。
  • 皇帝問:您哪個兒子能重用?大臣答:我有個侄兒能當宰相
    幸運的是,呂蒙正沒有被悲慘的命運打倒,反而加倍努力讀書,希望用知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經過不懈的努力,呂蒙正成功了。977年,呂蒙正在參加殿試後,被錄為第一名,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狀元」。
  • 魏玄同,大唐一個說話太多的宰相,他只說了一句!
    唐高宗在位時,周興那時候做河陽縣令,後來高宗皇帝派人召見他,以為皇帝準備給他升官呢,精心的打扮了一番,等待任命詔書。 周興來的勤快,但是朝廷的各位宰相都不好意思告訴他準確的任命,怕打擊他的信心。地官尚書、檢校納言魏玄同當時任同平章事,也是宰相之一,對周興他說:周縣令啊,你可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