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下沉市場」生活的一個月

2020-12-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不同於一二線城市,下沉市場的用戶消費習慣與思維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性,以往在一二線城市火爆的產品與產品策略很難直接照搬於下沉市場,要想在下沉市場取得成功,我們還有很多的要點需要摸索。

作為一個專注C端網際網路與消費行業的創業者,尋找流量紅利一直是我在眾多工作中非常重視的。

從2019年這個時間點來看,「下沉市場」絕對是最不可忽視的熱點之一。而導致這個現象發生的關鍵事件,正是去年拼多多那次震驚行業的IPO。

就在所有業內人士都以為阿里京東橫掃電商市場的環境下,僅僅三年,靠著所謂的「下沉市場」這塊從未被挖掘的寶藏人群,拼多多悄無聲息地迅速崛起,甚至在IPO後市值更是一度超越了京東。

由此開始,大量的投資人、FA、創業者,甚至是很多行業巨頭,都將目光投向了這個龐大的藍海市場。

而對我這種草根出身的創業者來說,可利用的資源有限,所以對於可能存在流量紅利的渠道,都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去做一些嘗試。

很湊巧的是,有朋友在當時正好幫我推薦了一個縣級市的商場鋪位(我現在所做的項目是一個線上電商+線下連鎖的消費品牌),考察了一下當地環境覺得還不錯,所以就定下了開店的計劃。

為了能夠深入了解當地人的生活及思維方式(當然目的肯定是為了提高銷售),從籌備到開業後的一段時間,我在這個縣級市住了整整一個月。

而在我回到北京跟身邊的朋友們講起在當地觀察到的一些現象時,大家聽完紛紛表示很有意思,這也讓我產生了要把真實的下沉市場還原給更多人認知的一種想法,這也正是本文的由來。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個縣級市的概況(為了方便,下面我會簡稱為C縣):

  1. 地處北方的人口大省;
  2. 歸屬於經濟較強的地級市;
  3. 位列全國百強縣,有4個A股上市公司;
  4. 全縣人口約70萬,核心城區人口約20萬;
  5. 縣城中心的輻射半徑約為3公裡,意思是3公裡外就是城鄉結合部;
  6. 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電動車,10分鐘即可橫穿核心城區。

下面所寫的內容,均是基於我個人的認知和觀察,由於只生活了一個月,肯定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僅供參考,也歡迎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留言和我討論。

一、我認為的便宜並不是C縣用戶眼中的便宜

先說說跟開店最直接相關的:

在縣城開店,第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肯定是價格。我們在一二線和強三線城市都有門店,採用統一價格體系,整體來看,接受度還算不錯;但在C縣調研同類產品或門店的時候,發現價格其實也沒有太大差別,這多少讓有點我意外。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的一個事情是——城市等級越往下走,用戶對價格的敏感度就會越高,即使C縣這種百強縣也不例外(用戶訪談得到的結論)。

那顯而易見的,價格自然會被我作為最優先使用的武器來考慮。

我們做的是一個家居生活店,品類跨度很大,除了生鮮和大家電搞不了,其他基本上能滿足大部分日常購物需求(參考無印良品)。

那反過來說,用戶在我們這裡實現持續復購是具備了一定產品基礎的。

在這個條件下,我第一個想到的價格武器就是會員制。

這裡並不是指雲集、每日一淘的那種398會員,而是這幾年被國內創業者和媒體提及了無數次想要複製的Costco模式。

根據我們的設計,繳納會員年費,換取超低折扣(基本80%以上的產品都可以做到C縣全城最低價),每年大概可以為單個家庭節省出約10倍於會員費的金額。

相對地,我們只會將毛利率控制在覆蓋單月成本的水平上,以會員費為淨利潤的主要來源。

但當我們信心滿滿地開業之後,前三天居然只有兩個用戶繳納了會費,實在是出乎意料地澆了一大盆冷水。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做了一系列的用戶調研,而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段對話是這樣的:

「你們家店裡東西確實質量不錯,種類也很豐富,部分產品吊牌價雖然有點貴,但是成為會員後的購買價格可以說是非常超值的。」

「那你會辦我們會員嗎?」

「不會。」

「為什麼?」

「因為我交了會員費什麼也沒拿到,感覺這錢就是白扔了,以後省不省錢誰去想它啊。」

這個回答其實暗含了很多很多的信息,我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再次跑遍了C縣各類門店進行了新一輪的用戶觀察及銷售策略探索,得出了如下一些結論:

1. 由於核心城區人口較少,且沒有明顯的人口流入。C縣的零售是徹頭徹尾的存量市場,競爭極其激烈,每家店都在為了爭奪有限的用戶而採取超級高頻且異常兇殘的促銷手段,直接的結果就是讓C縣用戶變得十分難以取悅。

2. 由1造成的結果是:必須要讓用戶在購買的時間點上感覺佔了便宜才可以,千萬不要將優惠滯後,具體方式不重要,但必須簡單易懂,否則就流失。

3. 基於2,立減或直接打折是首選,充值返現是次選,贈品最好一直有。

4. C縣面積不大,去到任何一個商鋪都是非常方便的,而且用戶有大把的時間,所以就出現了一個現象是:

當天有促銷,當天就可以到場搶購;反過來,如果提前知道未來某天有大促活動,也可以耐心等到那天再出手……這就讓一二線城市常用的銷售套路「這次不買可能就錯過了」徹底失效。

有了上述這些結論後,我們重新調整了策略,上線了大額的充值返現活動,結果用戶接受度遠高於最開始收會員費的形式。

不過作為產品經理出身的創業者,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還是想探究一下C縣用戶對促銷複雜度的計算能力。

於是在充返的基礎上,我又疊加了不同力度的打折活動和超值會員價等優惠,其中最超值的就是幾乎能以成本價的一半來購買幾款著名網紅面膜,非常適合囤貨。

但讓我不太意外又有點失望的是——這個在一二線肯定會被薅吐血的BUG,至今沒有人使用過。

比北京大一倍的雞蛋灌餅

二、在一二線火爆的產品在C縣遭到冷遇

先說個同行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名創優品這幾年火得一塌糊塗,其中很大一個因素就是超強的供應鏈能力,不僅SKU種類豐富,迭代快速,價格也都是十分便宜。

不過年初的時候,名創說會做一個適合下沉市場的品牌叫「生活優品」,我看了還挺奇怪,要說以名創現有的產品力和價格,進下沉市場問題應該不太大,為什麼要單獨弄一套子品牌呢?

在門店開業運營了一段時間後,我大概得到了一些答案。

作為我們店內的主打產品,服飾類的高品質純色T恤和家居服一直備受一二線用戶青睞,但在C縣的銷售卻不是很理想,而這還是在有著接近7折優惠的特殊照顧下。

那除開價格,到底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什麼,得出的結果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我反正在家穿,穿啥不行,非得花1、200買個家居服?」

「你們家這T恤料子確實不錯,就是太素了,一點都不時尚。」

這就是認知差異。

在一二線已經越來越多用戶穿家居服和基礎款服飾的現在,即使有智慧型手機這種劃時代的信息傳播工具在大幅消滅認知鴻溝,C縣用戶在消費習慣上依然存在著一些區域特性,而這並不是通過幾家企業的努力就能解決的,大的前提還是要依賴於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

沿著這個路逕往反方向看,我發現在一線2、3年前非常流行的一些進口快消品(尤其是洗護、美妝類)在當下的C縣是非常標準的爆品,屬於「不買就是土」這種程度。

更加複雜的一點是,我們在之前備貨時為縣城市場嘗試準備的0毛利引流款洗護產品(以寶潔系這種超級廣告品牌為主,具備最高級別的知名度),卻被C縣用戶嫌棄為「只有大媽才買這些」。

所以C縣用戶對產品的喜好其實處在一個非常微妙的階段。

而在明確了這一部分差異後,很自然地就會知道,針對縣城市場的選品策略肯定要與一二線有較大的不同;甚至會出現同為縣城,但由於地域和經濟水平的差異,也有較大區別的情況存在。

再回到這段內容最開始提到的,單獨為下沉市場做獨立品牌,我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論是產品的成本結構,還是選品的出發點,乃至促銷策略的使用,都要根據當地實際環境才能做出較好的應對。

C縣主流的家居服產品及價格

三、C縣商業形態觀察

接下來講講我看到的C縣一些比較有特點的商業形態。

1. 零售業

雜貨店,或者說類名創的店,全縣共有4家:名創優品1,伶俐1,韓尚優品1,戀惠優品1。

伶俐和韓尚在一二三線都有店,就不多說了。

值得提一下的是戀惠優品,這家背靠義烏這個有供給優勢的地域,門店基本都分布在3-6線市場,去年10月我看全國應該是有1600多家,一年大概可以做10多億的銷售額,也算是個不錯的水下項目。

在C縣銷售最好的是名創,月銷大概在15-20萬之間,坪效1000多一點,在全國屬於拖後腿的店;但如果在當地看,算是月銷成績非常出色的。

服裝店,雖然快時尚的巨頭們都還沒有落地,不過國內大部分二三線品牌都在C縣有專賣店,從這點看,滲透率還是很不錯的。

但是大部分業績都比較慘澹,月銷5、6萬就算還不錯的,我已知最好的應該是森馬,最高月銷可以做到十幾萬。

海瀾之家由於管理比較嚴,很難從店員嘴裡挖出銷售額,但是在C縣這麼小的地方,有三間門店,不得不說海瀾之家確實是非常厲害——高度標準化的裝修及較高的培訓水平,服務甩出C縣其他品牌幾條街。

母嬰店,這個領域由於比較特殊,注重安全可靠等因素,所以C縣最強悍的是已有15年歷史的地方性連鎖品牌。

據C縣用戶所講,這個品牌鎖定新客的手段極其霸道,只要孕婦到店,詢問後不是會員,馬上送一套價值500元的新手媽媽套裝,藉此拿下未來幾年的大部分消費行為。

這給後來者建立了非常高的競爭壁壘,想獲取消費者的信任需要拿出大量的營銷費用,更不論還有十幾年的口碑作用來影響。

手機專賣店,提到這個,不得不給OPPO、VIVO和HUAWEI瘋狂點讚。

在C縣類似於長安街地位的城市主幹道馬路一側,僅僅400米的長度,這三家品牌一共有大大小小共計17家專賣店,這種密度,想賣不多都不太現實。小米真的太需要努力了。

在路邊圍擋上直接貼廣告

美妝店,是C縣銷售表現非常好的業態,類似屈臣氏的某區域連鎖品牌在全縣居然有6家門店,覆蓋度很驚人。

而尤其受歡迎的是進口美妝店,上面也提到過,C縣用戶正在追求各種各樣的進口產品,所以這些店裡,只要貨品做到足夠豐富,做出不錯的銷售額是很容易的。

超市,只說一句,永輝幹不過當地品牌,主要差距就在於生鮮、食品這些極其地域化的品類上。

2. 餐飲業

C縣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就是街邊隨便找一個小飯館,只花8-12元,可以吃得非常滿足;但在北京,隨便吃頓飯,沒有3、40塊想吃舒服還是挺難的。

當然,這不是重點。

提到下沉市場的餐飲,我不得不說的是,正新雞排和蜜雪冰城真的是太牛逼太牛逼了。

正新雞排,全國一萬多家門店,年營收比海底撈還多;蜜雪冰城,下沉市場的連鎖茶飲王者,全國有超過5000家門店。這兩家都是非常典型的水下項目王者。

正新雞排牛的是,全國所有城市,採用的是完全統一的價格體系,這讓我非常好奇他們北京的門店是不是能夠做到營收平衡;

國內連鎖餐飲行業的隱形冠軍

而蜜雪冰城強的是,所有產品沒有超過兩位數的價格。6塊錢一杯500ml的檸檬茶,裡面放了大半個檸檬,真的是做到了產品讓人尖叫。

蜜雪冰城的產品及價格

排除上面這兩個很典型的案例,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縣城中很多店鋪確實是在模仿一二線的知名品牌(比如:鴻記煌、皇慄皇等),但這其實只是商家自身的行為,並不是C縣用戶的意志,嘲笑下沉市場都用山寨品牌其實是不太合適的,這更多是由供給市場所決定。

3. 服務業

在C縣,有一個我覺得特別有趣的現象是全民美容。

舉例來說,人氣最旺的商場,美容店客流永遠不斷;而看起來瀕臨倒閉的百貨店,仍舊還有一些用戶的,而用戶選擇的正是需要躺下做臉的鋪位。

最誇張的是,就連賣菜為主的早市這種極其市井的地方,都有一個破敗的小屋在接待著不停進店要求美容的客人們。

共性是在於:這些用戶基本都是家庭主婦,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有著大把的閒暇時間,又受限於縣城貧乏的娛樂市場,只能以變美作為消遣的核心項目。

據說在我們所處的商場裡,最好的一家美容店,一個月的淨利潤足足有8萬之多。

4. 其他

有一個酒店在整個C縣市場裡都算是異類:20多平米的房間,免費洗衣,免費早餐,高速WIFI,2年房齡,而房費卻僅僅只有139。

經常出差的同學們都應該知道,這種性價比的酒店,優秀程度是很難用語言來形容的。

我在C縣生活的一個月基本都在這裡度過,期間也看過其他一些候選,確實是跟這家毫無可比性。所以對於這種碾壓全城的酒店是如何設計出的,我也是十分好奇。

超貼心的酒店

另外,我也終於體會到,為什麼直播是縣城市場極其受歡迎的娛樂方式。

整個C縣,KTV有4家、迪廳有2家、酒吧有1家,還有兩個在商場裡的遊戲機廳,消遣方法可謂是極其的匱乏。在臨睡前或其他閒暇時間內,刷抖音、快手或者看直播,是無法替代的高效娛樂手段。

額外提一句,C縣的夜總會大概也有4、5家之多,在這種高度熟人社會的環境下,夜總會是如何能有如此的生命力,也是讓人值得持續探究的一點。

連牛郎店都有,神奇的C縣

四、網際網路創投圈值得關注的一些點

1. 出行

C縣計程車很多,加上地方不大,基本站路邊等個一兩分鐘就能有空車或者可以拼的車,效率比滴滴高很多。

能體現出平臺價值的,只有跨城出行的順風車。但讓人尷尬的是,90%的順風車司機基本都是專職拉活,在滴滴和哈囉接完單後就會把用戶導入到自己的微信群裡,平臺就變成了洗流量的工具。

共享單車是一輛都沒有,但居然有個共享電單車品牌在運營,可能縣城這種面積和人口密度,比起單車來說,電單車會更有效率。而且據我觀察,這家電單車的使用效率還不錯。

2. 餐飲

在C縣,主打咖啡的飲品店是0。不知道是沒有喝咖啡的習慣,還是因為茶飲店太強勢。除了蜜雪冰城之外,依然存活了好幾家。

而從整個縣城的餐廳類型分布看,C縣用戶應該並不是在吃方面有很大追求的群體,風格較單一,而且大部分菜品製作也是略顯粗糙。

唯一的亮點是有一家新開的高品質麵包房,在C縣非常受歡迎,月銷二十幾萬,每天從早忙到晚,開業後就把當地最知名的麵包房碾壓了。

如果要舉例對比來看,差不多是巴黎貝甜與味多美這個關係。

3. 美業

前面提到了美容店非常受歡迎,除此以外,其實美甲美睫的店也是大大小小開了幾十家,證明整個市場需求量是很大的,只是依然缺少專業級的連鎖品牌。

當然,這跟C縣經濟水平較好也有一定關係,女性用戶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又有著大把的時間,就都用來美美美了。

4. 娛樂

之前也有講C縣的娛樂場所是相對匱乏的,所以用戶大量的休閒時間就都投入到了快手、抖音以及直播裡。從這點來看,體驗性較強的娛樂形態項目,應該還是有一定機會的。

5. 其他

(1)彈個車,有2家門店

彈個車這兩年的業務增速有目共睹,主要就是門店這種獲客形態與目標用戶有著非常好的契合度,店面鋪設要廣度有廣度,要深度有深度,很厲害。

我個人覺得算是這兩年線上線下融合的眾多項目裡很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2)雲米,有2家門店

雲米這種小米生態鏈上的大家電品牌,居然會在同一個縣城開出兩家店,讓我多少有點意外。

雖說縣級市場線下買大家電會有一定優勢,但是總感覺找個人氣最旺的商場拿個鋪位更好些。不知道現在這種策略有什麼深意。

(3)潮衣庫

這家是我覺得在C縣生活裡看見的最最最最最最最最牛逼的業態。

2000平左右的下沉版優衣庫+家紡,價格基本跟拼多多上的服飾產品持平,質量上雖然稍微有點粗糙,但對縣城下屬的鄉、村、鎮居民來說絕對夠用,而且款式極其豐富,更牛的是陳列一點都不馬虎,動線設計的也不錯。

開業前的宣傳手法也是非常接地氣:快手各種推廣預熱,給廂式貨車刷車身廣告讓車隊放著喇叭全縣兜圈,電動車隊背上插旗巡遊……

這種全方位無死角的轟炸,一下就確保了開業即爆火。我去逛的時候發現用戶都是推著超市裡的購物車把衣服往筐裡扔,就跟買起來不要錢一樣。

說真的,這個線下業態,我感覺是基本做到接近極致了,我要是投資人我肯定要投他們(不過聽說他們家大業大不差錢)。

潮衣庫各種專業又接地氣的手段

(4)步行街雖然還有一定人流,但衰退無法避免,像C縣這種經濟發展不錯的縣城,已經出現了Mall這種形態,如果是連鎖品牌的話,這波趨勢需要抓住。

(5)代購和微商,在C縣是非常強大的一個零售渠道,由於時間的冗餘和供給的相對稀缺,當地用戶認為通過代購和微商購買產品是十分正常的一個行為,而縣城的熟人社會還有著可靠的信任背書,是絕對不可忽視的力量。

總結

在C縣生活的這一個月,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把自己作為普通人、創業者甚至投資人,用三方視角去觀察了整個縣城的方方面面,確實感受到了很多跟一二線環境下完全不一樣的地方。

在我看來,所有的這些不同,本質上其實都可以歸結到人群思維方式和認知的差異。

所以進入一個新市場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深入了解當地人的生活狀態,進而挖掘出他們的思維方式、認知習慣,再去映射到各種業態裡去尋找機會。

 

作者:十一爸爸,公眾號:十一的懶爸爸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6PJJ5WTA8o4Uxom-6cQTLA

本文由 @十一爸爸 授權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何為下沉市場,下沉市場有什麼特點?
    直到今日我才了解,城市與農村的發展規律與網際網路的發展關聯如此之深。因為網際網路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本身就是由上而下的,是一個下沉的過程:由一線到二線再到三線四線,再到鄉鎮和山村,由富人到窮人。
  • 智能音箱下沉市場速寫
    結合跟範姐的聊天,以及對智能音箱下沉市場一些觀察,我想已經有必要,對這個目前來說還相對陌生的AI市場做一個速寫:究竟是什麼樣的用戶,正在三四線城市與鄉村地區使用與智能音箱對話?他們對AI的接納,又意味著什麼?畫像一:剛需總體感受下來,範姐是一個樂天派,同時她的生活並不寬裕。這一點既體現在她的精打細算裡,也呈現於她對生活並不算少的抱怨裡。
  • 下沉市場裡的小城生活:團購群裡買 朋友圈裡賣
    團購群裡買貨、朋友圈賣芒果、線上賣家電……下沉市場裡的小城生活2018年暑假,正在讀研究生的胡小夢通過微信朋友圈賣芒果,兩個月賣出去2噸。不管誰是因、誰是果,我們看到了一個驚人的現實:一方面,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巨頭圍繞下沉市場的角逐日趨慘烈,而在「合圍」下沉市場的過程中,高性價比品牌成為打開下沉市場的「金鑰匙」。另一方面,今天的三四線城市正在向電商兌現它們的發展潛力,「五環之外」的世界也正逐漸成為支撐消費經濟的發展主流。
  • 入局社區團購後內測「拼好飯」 美團一個月內兩次低調布局下沉市場
    7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美團正在低調測試一款名為「拼好飯」的產品,該產品主打低價拼單、免配送費、免包裝費等,目前僅在安徽蕪湖鏡湖區開放測試。而其通過微信小程序分享好友獲得優惠的玩法,也和拼多多較為類似。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一個月之內美團圍繞下沉市場的第二次布局。
  • 下沉市場是什麼?
    下沉市場,指的是三線以下城市、縣鎮與農村地區的市場,範圍大而分散,且服務成本更高是這個市場的基本特徵。隨著偏遠地區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數字上的鴻溝正不斷被消除,下沉市場的用戶數量正不斷的擴大,即使按照當前下沉市場每兩個人擁有一臺行動裝置的基礎來計算,網際網路用戶的規模加起來超過國內總規模的一般以上。和一線城市相比,二三線甚至是低線城市的用戶生育的意願也更加高,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趨勢甚至影響了未來的消費力格局。
  • 阿里電商轉向下沉市場是競爭的結果
    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就是「下沉市場」。財報顯示,阿里巴巴旗下電商平臺淘寶天貓過去一財年新增用戶超1億,其中77%來自三四線城市及鄉村地區,即下沉市場。通過對下沉市場的有效獲客和滲透,加之深耕新零售和本地生活等,淘寶在廣闊的三線城市及以下地區,正努力並切實地改變著小城生活。正如其財報中所指出的,淘寶對下沉市場的加速滲透,是阿里核心電商業務高速增長的重要引擎。
  • 我在縣城賣奶茶,發現了下沉市場的10個真相
    下沉市場藏著「金礦」,已經不是秘密。但掘金鄉鎮縣城,一二線的方法,完全行不通。和在縣城開店的品牌聊了聊,我總結出下沉市場的10個真相。我去地級市縣級市考察,他們手機裡的軟體類型,和一二線人的相差很多。關注的公眾號、信息來源,都和我們不一樣。比如我們精心策劃了一個抖音活動,在地級市,居然有三分之二的消費者,根本就不知道啥是抖音。接收知識的方式與一二線有所不同,圖片來自網絡對線上廣告很是反感。
  • 成立京貿科技 開拓下沉市場
    8日晚,在廣州舉辦的京東&生活無憂戰略合作全球發布會暨無界零售高峰論壇上,來自中山市沙溪鎮的企業生活無憂百貨有限公司(簡稱「生活無憂」)與國內知名電商巨頭京東集團聯手成立京貿科技,共同開拓下沉市場,打造零售新模式。生活無憂創立於2014年7月,主打家居生活用品快時尚連鎖零售。
  • 深度思考:下沉市場要採用何種產品策略?
    學歷收入:高中及以下學歷佔比接近4成,主流人群月收入不超過5000元擁有無貸款的房產/車產。興趣偏好:生活服務(購物,本地生活)、子女教育、視頻、遊戲。空閒時間:閒暇時間富足,集中在18點-24點。四、各領域產品下沉用戶分析下沉市場TOP3價值應用如圖所示,包含了在線生活/工作,在線娛樂/休閒,在線知識/閱讀,在線出行/消費四個大板塊共18個細分項。下面針對幾個下沉用戶核心關注的細分方向進行簡要的分析:
  • 從微鯉看看APP看針對下沉市場的產品套路
    從微鯉看看app來看一些主打下沉市場的產品套路最近筆者逛知乎的時候發現了一款主打下沉市場的APP叫微鯉看看,廣告的噱頭是看視頻贏現金。第一反應這不是跟當時的趣頭條、聊天寶一樣都是主打下沉市場嗎?只有有時間沒錢不把時間當時間的下沉市場的大部分人才是目標人群(沒有歧視下沉市場的意思,畢竟我自己也是下沉市場的一員)。為了驗證我的猜想,於是我根據連結下載後進行試用。
  • 商業銀行下沉市場新金融生態圈建設策略淺析
    隨著其生活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他們的消費升級需求不斷凸顯,成為新一輪消費升級的中堅力量。「下沉」成為各大企業獲取流量增量、尋求新市場機會的重要來源。以網際網路巨頭為代表的先行軍紛紛布局,制定不同策略滿足下沉市場不同層面的需求。  下沉市場前景廣闊,長尾客戶群龐大,商業銀行也應該抓住這片藍海發展的機遇,積極利用數位化手段,為下沉市場客戶提供符合其需求的金融、非金融產品和服務。
  • 社區團購:下沉市場的零售效率革命
    2016年「你我您」在長沙成立,以社區為入口,立足家庭消費場景,標誌著社區團購誕生。隨著你我您盈利與興盛優選崛起,模式可行得到驗證,2018 年社區團購在下沉市場高速發展,吸引資本相繼入局:鄰鄰壹、松鼠拼拼、十薈團等一批社區團購公司分別獲得紅杉中國、IDG、真格等一線創投機構投資,百團大戰盛況再現。
  • 國美提速擴張 渠道+社交電商打開下沉市場大門
    曹妍/文  自2017年「家·生活」戰略轉型以來,國美零售(0493.HK)的「下沉市場」生意正在不斷提速。  門店擴張、社群裂變、帶貨直播、平臺合作——憑藉34年零售運營經驗和強大的供應鏈優勢,國美即使在今年特殊狀況衝擊下,依舊沒有停止向下沉市場擴張的步伐。
  • 下沉市場風起雲湧,聚划算亮劍618後再戰99
    從3月份舉行復興大會到亮劍618大促,聚划算不僅為品牌帶來3億以上新客,助力品牌商家在下沉城市攻城略地取得爆發性增長,也讓更多縣域、鄉村消費者買到了品質好貨,獲得了優質、有趣的服務體驗。8月19日,聚划算在城市下沉戰略發布會上又出大招:再造節,將99大促升級為99划算節,讓品牌商和消費者天天都過雙11 。
  • 校長淺談:餐飲下沉市場應該怎麼做?
    02 餐易私塾 什麼是下沉市場,下沉市場的玩法 下沉市場是指對品質的追求、對品牌的追求還沒有達到那麼高的認識和要求、對消費者普遍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識還沒達到一定水平的市場
  • 下沉市場的內容型產品: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第二,在下沉市場做內容的產品邏輯是什麼?第三,下沉市場內容型產品的未來發展走向會是什麼?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內容型產品要關注下沉市場?那麼在此首先要明確的是什麼是「下沉市場」,下沉市場作為一個較新的概念,其實並沒有明確公認的定義。
  • 一座縣城的「下沉市場」
    「錦州沒有網約車」的文章刷屏,網際網路平臺兵敗特定區域,讓人們開始對所謂網際網路「下沉市場」的經濟價值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懷疑。然而,中國之大,絕不能以偏概全。同時,珠三角地區根深蒂固的市場意識,也更容易影響到這些地區,網際網路巨頭「下沉」的本地阻力更小。因此,《南風窗》記者選取了德慶縣來觀察「下沉市場」。   德慶並未讓人失望,它正在顛覆認知。
  • 秦學副總裁張肖磊:K12下沉市場依舊處於教育市場階段
    多知網12月12日消息,前日,多知網OpenTalk第31期西安站,「探尋西安教培市場發展脈絡,古城下的教育新生態、新模式是怎樣的?」主題活動中,秦學教育副總裁、班課負責人張肖磊以《面對線上衝擊及全國性品牌下沉,秦學如何做好陝西省下沉市場?》為題進行分享,深度分析了在線教育對下沉市場的衝擊及當前市場競爭格局。
  • 陳文玲:市場向三四線城市縣域拓展下沉
    樂居財經訊 王彥傑 12月10日至11日,以「新形勢、新思維、新機遇」為主題的「全國中小城市商業創新發展論壇」在海南三亞藍灣綠城威斯汀度假酒店正式召開,樂居財經作為首席地產媒體全程支持報導。陳文玲表示,當前和今後的一個時期,我們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題的雙循環發展格局,還需要五個下沉。
  • 小米布道下沉市場,小米之家將遍地開花
    小米最近定下了一個小目標。基於線下渠道拓展和服務能力提升兩個維度的綜合考量,小米要在未來一年的時間裡將小米之家開遍國內的每一個縣城;服務方面,將7天無理由退貨政策下沉到線下門店,同時推進銷售和服務一體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