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鯉看看APP看針對下沉市場的產品套路

2020-12-06 吳万俟啊

從微鯉看看app來看一些主打下沉市場的產品套路

最近筆者逛知乎的時候發現了一款主打下沉市場的APP叫微鯉看看,廣告的噱頭是看視頻贏現金。

第一反應這不是跟當時的趣頭條、聊天寶一樣都是主打下沉市場嗎?在我的觀念裡,基於成本考慮以及用戶體驗考慮,好的產品肯定會有自發傳播的功能,不需要通過定位「可以賺錢」來進行推廣而需要定位賺錢的內容產品通常也不太具有傳播功能,簡單粗暴的推廣方式說明口碑上可能不太好不能吸引用戶,這類產品通常通過少量金幣的方式來買斷用戶的時間,讓用戶瀏覽內容或者做任務的方式來贏取金幣增加日活,這對於珍惜時間的精英階層是一件沉沒成本過高的事情所以不是目標用戶,對於追求逼格的小資階級也不可能喜歡。只有有時間沒錢不把時間當時間的下沉市場的大部分人才是目標人群(沒有歧視下沉市場的意思,畢竟我自己也是下沉市場的一員)。

為了驗證我的猜想,於是我根據連結下載後進行試用。

截圖了以下幾個畫面

體驗了一番後,越發驗證了我的猜想,在我眼中這款產品是一個網際網路產品功能的大集合:今日頭條+趣頭條+美團點評+直播軟體+公眾號的集合

從平臺自有內容上看很像今日頭條的方式,加入了算法推薦,內容是主要來自各個不知名資訊平臺和不知名公眾號爬取或者合作的內容比如一點資訊、趣聞新看點、小黑娛樂頻道、整點新聞以及各公眾號,內容雜亂沒有重點,從健康養生到兩性關係從街拍到做飯樣樣都有但是可靠性不敢保證。

該app也加入了用戶創造ugc的功能,鼓勵用戶對生活進行分享點評,用戶在展示生活多彩之餘還可以贏取兌換金幣的現金,這就有點類似於美團點評現在在做的內容功能了,只是在內容的界面處理上還比較粗糙。

改良版的地方是產品將內容和直播很好的結合,在內容的評論區改成了直播窗口形式的界面同時也會顯示此內容有多少人同時在線,這個功能的改版對於用戶來說某種程度優化了用戶體驗。把直播點讚的功能同內容進行了一個合理的整合優化。

在促活上面加入了大量的社群運營的思考,不僅僅是根據距離來建立社群還通過興趣愛好來建立社群,社群的地理位置精確到街道和小區,地理位置上給到親近感,地理位置對於現實關係的互動提供了可操作的條件。每個社群還給建群者以及隊長福利的傾斜鼓勵用戶建立群聊維護群聊以及競爭優質社群的管理。

了解到這些之後,我特意在企查查了解了一下產品的定位以及公司和團隊,以下是他們介紹的內容:成立於2017年11月的產品在企查查中查詢到的關於微鯉APP的介紹是這樣的:

微鯉是微鯉團隊基於大數據算法推薦及完善的內容審核運營機制下打造的創新型社群專注於為小城鎮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及本地化服務。在微鯉,方圓之內皆是鄰裡,本地消息均可共享,聊出便捷美好生活。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他們的公司定位:首先是個大的綜合的社群,其次內容加入了大數據和算法,目標市場是下沉市場,提供的是信息和本地化服務。

他們把關注點在社群,這就不難理解他們加入了地理位置的定位以及在一級頁面放上了社群,從興趣社群到街區社群,距離從幾百米到幾千米。

根據他們的定位和我體驗了幾個社群之後來看,定位並沒有很好的實施。沒有人來引導話題沒有人來組織活動,社群功能更多的只是作為領取金幣的存在並沒有起到任何便捷鄰裡的作用。

(這裡放截圖)

也翻了翻七麥和appso以及艾瑞,只有七麥上有關於這個APP的信息,但是並不全面(這裡放截圖)

內容的劣質和界面的粗糙決定了講究逼格和時間的群體不可能是目標用戶,但這樣劣質的東西對下沉市場來說是需要的嗎?答案是他們需要。當然他們需要的並不是產品的內容,他們只是需要產品作為打發時間和賺去微不足道的零錢的需要。

在網際網路行業裡頭,需要通過錢來增長的產品是被行業人所不齒的,這通常證明了一個產品經理和運營人員的無能,不然增長黑客一書也不會如此火爆,但是作為一個從鄉下出身的人很清楚的知道小鎮百姓的生活狀態和心態也完全明白這種方式才是對小鎮居民最合理的拓客方式。

我今天來講講我生活的小鎮的人們的生活狀態:

除了外出去工廠打工,大多數小鎮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遠門甚至是沒有去過省會也沒有坐過火車和飛機這類相對快捷的交通工具,他們的生活狀態相對悠閒,工作上以體力勞動為主,田間的農作和各種棉布紡織廠瓷磚廠,2000一月的工作大把的農村婦女爭搶,3000在人群中會有人羨慕,他們對網絡的依賴性很低,一方面是現實中多年來的生活狀態對於網絡的依賴低另一方面作為科技的產品很多人對於新事物的接受依然很低;很多人家裡沒有電腦,移動網際網路普及之後手機成為了他們看世界的窗口,但是在信息的獲取上大多數老百姓不加思考接受身邊人的建議和來自網絡的資訊,對很多信息都堅信不疑,也對國家政策和社會趨勢完全不了解。沒有想過作為傳播價值觀的內容是有引導性或者說是偏向性的(我們看到的是別人讓我們看到的內容)也少有提升自己的意識反正明白了自己的一輩子也就這樣,有些閒暇時間也是被麻將和八卦閒聊所佔據,身邊每隔三天的趕集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的生活日常。

他們心目中沒有品牌意識,購物中價格永遠是他們考慮的最關鍵因素,很多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吃過肯德基麥當勞。

他們對金錢充滿了渴望但是學歷和能力以及思維的限制導致他們除了出賣苦力賺最辛苦和廉價的錢之外很難有賺錢途徑。

他們對於信息安全沒有概念,所以個人信息常常不設防;對於時間應該珍惜沒有概念反正有大把的光陰可以用來浪費;對於身體健康沒有概念所以他們熬夜娛樂喝酒不鍛鍊;對飲食營養沒有概念稍微有點錢以後就覺得雞鴨魚肉是好東西,過年過節桌子上常常堆滿了葷食,對於過年桌上放蔬菜認為是一種不得體上不得臺面的行為;審美來自於身邊人的評價,很容易被周圍的人的眼光所左右。

對他們來講,生活就是體力勞動和人際以及麻將和休息,動腦子沒有想過,哪個APP都無所謂,信息安全不安全的根本沒有想過。看內容能夠賺錢背後出賣的是時間也沒有想過,反正能掙一點是一點。

他們的時間無處打發,他們的賺錢門路太少,他們沒有資本也沒有頭腦來掌握主動權。

我特意翻了翻在線的用戶資料,發現用戶的年齡在30到45之間,普遍是小鎮中年。生活對他們來說基本不會再有太大的變數,除了工作賺點小錢之外日復一日一眼看到頭的日子裡時間如何打發變成了他們要考慮的事情,那麼如何打發?很多人去了工廠或者下地,想要湊一桌麻友並沒有那麼容易,電視節目綜藝千變一律好看的不多,電腦捨不得買,打字不會拼音。這個時候有個內容APP來跟我說,我只要看內容就能賺錢不需要搜索,我只需要用手指頭點一點就能看到內容能學到東西而且還能賺金幣換錢,也不用整天沒事的到處晃悠了,手機在手萬事不愁。

我幹不幹?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幹的。

所以,這個產品的存在是符合需求的並且這個處處得金幣的運營方式是最擊中他們需求的。至於界面是怎樣的內容是怎樣的是不是消耗了時間完全都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了。

從閱讀30秒時間30個金幣到看視頻得金幣到群裡時不時的閱讀金幣和親情金幣,到每1000個金幣能夠兌換1元,作為一個帳面上的好看數字,從實際來講一個人每天能從金幣轉化為現金的數量很有限。

我註冊的第一天看文章看視頻領群紅包做任務種種操作得到了1萬多個金幣但是第二天提現才得到1塊錢,按照規則原本的十塊變成了一塊,我就知道自己上當了,該APP承諾的兌換並沒有嚴格執行,也就是說他們只花了一塊錢就得到了我這個用戶,獲客成本只有一塊錢,這在當今的網際網路產品甚至某些網貸產品獲客成本達到2000塊的情況下算是極低的了,那他們為什麼敢這樣做呢?難道不怕我因為覺得上當受騙一氣之下卸載了嗎?

他們不怕,因為通常為了賺錢而下載的用戶哪怕是知道在這個點上上當了但是為了每天還能賺的錢就會默默忍受不會卸載,而不是因為賺錢只是為了體驗而下載的用戶比如我本來就不是他們的目標用戶。哪怕我卸載了這一塊多得到的個人信息和數據量也是不虧的,數據量從投資人那裡還能多要點投資和提高一下估值也是不虧的。

除了通過渠道的廣告投放在增長方式上也有很多我們能夠想到的普遍的途徑:通過邀請好友得金幣的金幣誘惑;通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的金幣誘惑;當然也可能通過用戶之間的口碑傳播:哎,這個APP可以看文章賺錢哦,然後就有了下載的行為。

(此處有做任務得金幣的截圖)

說了說他們的功能、增長方式以及目標用戶,接下來說說他們的盈利模式

除了好奇心、周邊產品以及特權變現(soul的看誰瀏覽以及語音匹配、soulmate加速;視頻網站會員觀看權力以及提前觀看權力『網易雲的黑膠會員以及周邊產品的購買)之外很多產品其實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但是這個APP一開始就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

不得不感嘆產品的實際受益人很精明,獲客成本很低不再說,盈利方式也是渠道多元並且絕對不流外人田,盡最大可能流量的利用最大化:

1. 自家配套的收益渠道:微鯉看看獲得的流量引流到自家的微鯉商城和微鯉小說,打通從碎片化內時間到完整時間再到消費的通道——物質上和精神上統統不放過。這個戰略很妙,放長線釣大魚,也說明了他們勃勃的野心。我大膽猜測如果哪一天他們的用戶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很有可能打通飲食上的消費然後和拼多多、美團以及大眾點評進行競爭。

2、得到的流量給其他很多APP引流的廣告也是很大一筆收入:從拼多多到萬年曆再到各類遊戲及其他各類廣告。內容頁中穿插著各類廣告,特別是拼多多的廣告都讓我開始懷疑他們和同樣主打下沉市場的拼多多形成了戰略合作。

從目前來看靠閱讀開始的趣頭條也好、通過走路獲得金幣的樂趣也好、這類定位於下沉市場的產品從某種程度並不能稱為一個良心產品,充其量是一個拿錢獲得流量和留存的工具,猜測他們有幾條路可以走,第一條:用戶量大了以後利用大流量來引流到其他產品,第二條,當他們拿到一定的用戶有了不錯的估值之後轉手賣一賣下沉市場老百姓的數據信息和流量,轉頭套現就去幹別的了。第三條:用戶量大了以後就跟今日頭條一樣透過企業主投放的廣告來盈利。

從在各數據分析APP上搜索的結果來看這個產品的日活並不樂觀也沒有獲得主流網際網路圈的關注,但我覺得只要下沉市場的老百姓審美和意識上沒有提升,這類產品就永遠能夠圈到很大一批下沉用戶,當用戶量上來之後,再像拼多多一樣通過各種補貼或者整頓內容來重新定位產品的調性。這個時候用戶也有了口碑也上來,也開始有資格可以和其他大廠競爭或者獲得大廠的收購或者投資了。

作為一個看客,雖然我很清楚依然會有很多類似的產品去圈下沉市場的用戶,但是我還是希望他們在圈用戶的同時能不能稍微考慮一下用戶體驗,別把下沉市場的人不當人,他們也有權利和資格享受美的東西和優質的內容。

相關焦點

  • 看新聞能賺錢?趣頭條、微鯉等平臺套路多多,賺錢app賺不到錢!
    投稿來源:艾媒網近日,艾媒網獲悉,據人民網報導,如今市場上花樣繁多的標榜著看新聞能賺錢的APP並非真的能賺錢,從註冊使用到現金提現,整個過程圈套重重,一不留神,不僅白費功夫,還可能掉入陷阱。套路重重提現難一些用戶下載使用後才發現,所謂的「賺錢」並沒有那麼容易,絕非是簡單地看看新聞。「廣告上聲稱的收益和實際十分不符,第一次註冊獎勵幾千金幣,註冊後發現幾千金幣實際還不到1塊錢。」下載過某資訊類賺錢APP的用戶表示。
  • 微鯉科技攜中華萬年曆、微鯉看看亮相2019中國(南京)融交會
    微鯉科技攜旗下產品中華萬年曆、微鯉看看、微鯉小說等產品亮相展會,與公眾共享文化和科技融合帶來的累累碩果。2019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圖 微鯉科技作為源於南京,目前在南京、北京設立公司的移動網際網路企業,旗下產品有中華萬年曆、微鯉看看、微鯉小說、微鯉省錢等。
  • 聚投訴網友投訴微鯉看看:微鯉看看遊戲返利無法提現
    截止發稿前,微鯉看看有效投訴13次。 魏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之前用微鯉看看玩遊戲有返利,一直可以正常提現,現在微鯉看看以每日6點現金發放完畢為由,拒絕給我提現,連籤到滿14天提現20元都無法進行,我用微鯉看看玩的遊戲充值過萬,現在連一百多的返利都不讓我提現,赤裸裸的霸王條約,要求微鯉看看退款,予以賠償,並道歉。」
  • 下沉市場的內容型產品: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編輯導讀:網際網路下沉市場涉及的領域眾多,其中最主要的兩塊就是電商和內容,那麼,內容型產品會佔據一席之地嗎?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工作經歷,以面向下沉市場的產品型內容為切入點,由此深入分析了為什麼要內容型產品要關注下沉市場、下沉用戶對內容產品的需求邏輯是什麼、下沉市場內容型產品的未來發展走向,與大家分享。
  • 中華萬年曆之後,微鯉科技要打造一流內容社區平臺
    在聊到中華萬年曆時,孫建並沒有表現出驕傲,而是理性地分析產品經驗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影響,「中華萬年曆是微鯉科技的一個裡程碑,它留下的技術沉澱和市場敏銳度能夠幫助微鯉科技在未來十年走的更穩、更遠。」。下沉人群內容藍海
  • 微鯉看看免費下載
    微鯉看看免費下載好玩易上癮,請自覺控制好你的時間微鯉看看app,內置海量資源提供最新資訊信息的綜合閱讀平臺。在微鯉看看app中你不但可查閱最新的熱點信息,還能享受精準的輸入定製、推薦服務。
  • 「在線投訴」:微鯉app不能提現了,顯示金額已發完
    投訴詳情:微鯉app不能提現了,每天早上6點開始提現就顯示金額已發完。
  • 用APP看新聞就能賺錢?多為廣告噱頭 提現有套路
    新華社濟南5月14日電題:號稱「看新聞能賺錢」,真相原來如此……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邵魯文、餘俊傑「看新聞能賺錢」「隨時提現不受限」……近期,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上,經常出現類似的新聞類APP廣告。「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多款號稱「看新聞就能賺錢」的APP,根本沒有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資質,「新聞」也多為獵奇、八卦等垃圾信息;所謂「看新聞能賺錢」也只是廣告噱頭,高額金幣只能折現幾毛錢,提現面臨種種套路。
  • 微鯉看看邀請碼是多少在哪裡輸 微鯉看看邀請碼怎麼填介紹
    微鯉看看app中有邀請好友功能,新用戶在註冊的時候可以填寫好友的邀請碼,雙方都能獲得金幣。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微鯉看看邀請碼是多少在哪裡輸,這裡小編為大家介紹下微鯉看看邀請碼怎麼填方法。  微鯉看看邀請碼輸入方法:  1、打開微鯉看看APP,進入「我的」,在「新手任務」中即可發現「輸入邀請碼」
  • 深度思考:下沉市場要採用何種產品策略?
    編輯導讀:一二線城市的人口紅利將盡,不少企業都把目光轉向三線以下的城市,拼多多的成功更是表明下沉市場具有極大的潛力。那麼,產品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才能贏得下沉市場呢?本文將從六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人民日報海外版:切莫輕信趣頭條、微鯉等APP「看新聞能賺錢」套路
    一些用戶使用後才發現,所謂的「賺錢」並沒有那麼容易,絕非簡單看看新聞。「廣告上聲稱的收益和實際十分不符,第一次註冊獎勵幾千金幣,註冊後發現幾千金幣實際還不到1塊錢。」下載過某資訊類賺錢APP的小黃對本報記者說。根據該平臺規定,閱讀資訊、觀看視頻、分享新聞、籤到等都可以換取金幣。
  • 微鯉App躋身千萬級應用產品,中華萬年曆保持前百成績
    微鯉科技旗下產品微鯉App以千萬級月活躋身移動網際網路全行業第152名,而中華萬年曆App則保持前100位置。 根據Trustdata大數據於8月16日公布的《2019年移動網際網路全行業排行榜7月榜》數據顯示,微鯉App(曾用名:微鯉頭條/微鯉看看)以1106萬的月活數據進入榜單第152名,月活指數同比增長14.25%。
  • 微鯉科技CEO孫建:助力內容分發的「最後一公裡」
    可能大家不太熟悉我們微鯉科技,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或用過「中華萬年曆」App,這是我們團隊創立之初的開元之作,為我們後續推出鄰裡交流服務平臺——微鯉,沉澱下非常堅實的研發基礎。今天站到這裡,首先,想和大家分享一組數據,大家也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來比對一下這組數據的準確性。
  • 微鯉看看與微鯉頭條
    微鯉頭條是2018年年初由中華萬年曆團隊研發的一款創新型閱讀APP.微鯉頭條於2018年6月正式更名微鯉看看。「鯉」作為「微鯉」品牌立足點,「微」作為「現代文化」的切入點,以此打造全新的品牌,連接過去和未來,全面升級,提供有趣的內容。
  • 我在「下沉市場」生活的一個月
    不同於一二線城市,下沉市場的用戶消費習慣與思維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性,以往在一二線城市火爆的產品與產品策略很難直接照搬於下沉市場,要想在下沉市場取得成功,我們還有很多的要點需要摸索。
  • 下沉市場是什麼?
    下沉市場,指的是三線以下城市、縣鎮與農村地區的市場,範圍大而分散,且服務成本更高是這個市場的基本特徵。隨著偏遠地區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數字上的鴻溝正不斷被消除,下沉市場的用戶數量正不斷的擴大,即使按照當前下沉市場每兩個人擁有一臺行動裝置的基礎來計算,網際網路用戶的規模加起來超過國內總規模的一般以上。和一線城市相比,二三線甚至是低線城市的用戶生育的意願也更加高,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趨勢甚至影響了未來的消費力格局。
  • 產品體驗報告丨比心app,陪玩市場的「新人」
    比心app,從各大陪玩app中脫穎而出,是一款通過「技能分享」,達成「社交約玩」的社交類APP。一、產品概況1. 產品簡介名稱:比心類型:社區交友版本號:4.1.4Slogan:1000萬人都在用的陪練app2.
  • 世界會更好——微鯉科技攜手清音計劃,助力聽障兒童展示獨特魅力
    他們還在北京微鯉科技有限公司的幫助下,受邀免費進京登上「曹燦杯」展示活動優秀作品展演的舞臺並帶來精彩演出。微鯉科技創始人兼CEO孫建先生同知名老藝術家虹雲女士等嘉賓一起為孩子們頒發榮譽獎狀。清音計劃榮譽顧問、微鯉科技孫建接受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採訪圖「能夠幫助這群孩子,讓他們感覺這個世界會更好」,——微鯉科技創始人兼CEO孫建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採訪時說到。
  • 幫「下沉市場」相親?這款App如何做到年入10億?
    伊對的主要的用戶群體生活在二三線城市及以下,是一款典型的「下沉市場」產品。這款軟體的本質和特點是什麼?主打什麼市場?商業邏輯是否OK,發展路上又存在什麼問題?就讓以下這篇文章,帶你了解這款產品吧。簡而言之,伊對是引入了紅娘的直播相親App,軟體內部嫁接了會員服務和直播打賞兩大付費點。
  • 從nice 看移動 App 的產品設計和運營策略
    這類 app 產品特色都有一個共性:用戶可在照片上打上浮動的文字標籤,標註圖中的品牌或其他信息。在這批 app 中,流行度最高、成績最好的無疑是短短幾個月就突破百萬用戶的 nice。一位投資人問我:「怎麼看 nice?」這不禁激起了我自從 nice 上線以來,作為一個產品經理,一個看客,一個創業者的種種觀察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