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大的課堂上
他們,寫得了一手好字
他們,畫得出精確工圖
以黑板為載體
用粉筆書寫智慧
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靈魂畫手」
呈現出規範美觀的「神仙板書」
他們的一筆一划
傳遞的不僅僅是嚴謹的知識
更是一種獨特的「課堂藝術」
妙筆生「畫」
線條流暢 結構清晰
多而不亂的線條讓建築構造一目了然
平行透視 成角透視
寥寥幾筆就在平面上勾勒出縱深感
從工程製圖到人文藝術
他們是真正的「靈魂畫手」!
@MING-NH:建築結構真的很複雜,老師居然能徒手在黑板上畫出這些,橫平豎直線條清晰,我們第一次見時全班都驚呆了!感覺自己再畫十年也練不出來qwq。
@粥846:在黑板上畫圖方便了老師做標記或者修改,我們也能看的更清楚,因為課件有時候看的不是很清晰,但是在黑板上畫出來就一目了然了,而且我們也很喜歡看老師畫畫哈哈哈,有的老師在黑板上畫的比我們在紙上畫的還好!
@川貝枇杷燉雪梨:透視是美術中最基本的技巧,老師用簡單的幾何體向我們展示其特性,用手繪的方式會更加直觀清楚,方便理解!
聲樂課上
音符隨著歌聲在五線譜上起舞
漫畫課上
紙片人被賦予了生命
一切知識躍然「板」上
@溫十六:有些音樂專業術語的書寫體和電腦做出來的PPT版本是不一樣的,老師在黑板上的板書更方便閱讀和理解,不會有誤導。
@Nabi星人:體驗到了一種從未經歷過的全新授課方式,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好像自己見證了一個個小世界在畫筆下誕生!
思維風暴
密密麻麻的板書是複雜運算的講解
推導過程也能有跡可循
公式和定理在板書中變得簡單易懂
同學們隨著一隻粉筆不斷地進行頭腦風暴
一抹抹銀白
繪出邏輯與思維之美
@微光:本來高數學習是一件讓人「頭禿」的事,經過老師在黑板上講解感覺清晰明了了很多。
@July:老師會把知識點都寫出來,特別清晰,讓我們能很容易理解課本知識。尤其是講解例題的時候,老師畫一個圖就能把題目信息展示得一覽無餘,簡單易懂。
文字書香
橫撇豎捺外加一筆一畫
規整的漢字在粉筆之下顯得更加方遒有力
語法音標碰撞多元文化
各國的語言匯聚於小小的黑板之上
激蕩出別樣的文化魅力
@蒼:老師寫的字很漂亮,一筆一畫,工整又大方。看著老師寫的工程字,讓我也體會到了工科人別樣的浪漫。
@圓了又圓:老師的板書教學,用最傳統復古的方式,營造了一種學習古典語言的氛圍,帶我們回到了語言最初記錄和傳遞的時代,也讓我們記憶更加深刻。
工科世界
在應用型較強的工科領域
老師的板書各有特色
串著陌生圖形的電路圖
仿佛是一條條神秘的線索
將字母、數字和各種符號組合在一起
熟悉的英文字母編制出陌生的代碼
傳遞著只有「內行人」才能看懂的信息
@Xxx:複雜的電路工作過程拆解開來分析會更加透徹,電量之間的關係和本質也一目了然,守恆的思想讓方程式的推導迎刃而解。
@小離霧:原本不太明白算法框架,老師在黑板上一步一步演示後一下就理解了,我覺得有些東西還是要老師板書才能比較快的理解。
環境學院的同學如何處理工業廢水
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如何設計夢想城市
在重大老師們的板書裡
各個專業的學生都能去探索熱愛的世界
@帆陽:有些設計圖如果用PPT或者圖片展示會顯得太過生硬,老師在黑板上繪圖既能讓我們學習到手繪的技巧,又能讓我們看到設計繪圖的過程,同時也拉近了我們與圖紙的距離。另外,看老師在黑板上畫圖真的很享受!
@Kendy:這是一門通識課,作為門外漢的我卻津津有味,老師利用樹狀圖把知識點串聯成一張網,很清晰地展現出各個點之間的關係,很喜歡~
老師有話說
@建築城規學院 張輝
我們學建築的需要繪圖的地方很多,板書授課非常有必要,很多圖都是我們老師在黑板上畫,學生都說我們院的老師個個都是「靈魂畫手」。我覺得使用板書授課時,學生的思維速度能與老師同步,知識點吸收好。
(段正敏老師)
@數學與統計學院 段正敏
我認為教學的方式要符合課程的特徵。數學課程以抽象符號、推證為主,如果PPT展示,可能讓學生產生疲憊,失去了和教師一起感受數學推證、邏輯分析的樂趣,而這恰恰是數學思維培養的重要過程。雖然寫板書會累一些,但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我們還是堅持,學生隨著一隻粉筆不斷地進行頭腦風暴,這就是書寫展示的「數學的魅力」。
@美視電影學院 趙立鑫
從設計與繪畫類課程角度來說,板書更能夠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更好的把握課程要點和講解節奏。板書可以結合自己教學內容,靈活對課程要點(課件中不夠全面要點內容)進行補充說明與講解示範,也能更好地引導同學們去思考。我對於板書教學持必要態度,主要原因也是專業教授內容,設計與繪畫課程更需要在實例上做多樣性的應變與示範,去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繪畫技法與設計重點。
以傳統的黑板粉筆講授知識
效果也絲毫不輸PPT、投影儀
重大的老師們
不辭辛苦
一筆一畫
勾勒重大智慧
一撇一捺
書寫師者風華
文字:李珂 李孝倩
圖片:李孝倩 張雁熙 範睿庭 阮豔萍 李靈藝 王浥塵 楊宸瑄
劉千一 李依曉 張殷 楊焱 鮑聖佳 譚昊傑
指導老師:李婷婷
編輯:裴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