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宋書》

2020-12-07 鵬為古籍

1. 書籍介紹

《宋書》,「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著,記述南朝劉宋王朝自劉裕建基至劉準首尾六十年的史實。南朝梁沈約撰,全書一百卷,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

沈約根據何承天、徐愛等所著宋史舊本,旁採註記,撰續成書。紀轉部分成於南齊永明六年,諸志當成於隆昌元年之後。全書以資料繁複而著稱,收錄當時的詔令奏議、書札、文章等各種文獻較多,為研究劉宋一代歷史的基本史料。該書篇幅大,一個重要原因是很注意為豪門士族立傳。

沈約在宋時曾撰《晉史》,未成。當時流行的諸家《晉書》,記述典章制度的極少。他在《宋書》諸志中的敘述,往往上溯到魏晉,可以補《三國志》等前史的缺略。

禮志把郊祀天地、祭祖、朝會、輿服等合在一起,樂志詳述樂器,記載樂章,都是較好的體例。州郡志對於僑州郡縣的設置分合記載簡略;律曆志詳細記載楊偉《景初歷》、何承天《元嘉歷》、祖衝之《大明曆》全文,從中可反映當時自然科學水平。特設符瑞志,從遠古敘起,既乖體例,又荒誕不經;缺食貨與藝文兩志,亦是該書的缺點。

2. 作者簡介

沈約,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於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徵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於元嘉末年被誅。

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諡例》、《宋文章志》,並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沈約在南朝的劉宋、蕭齊和蕭梁都曾任重官,所以在為齊武帝撰《宋書》時,曾經因為武帝曾在宋朝皇帝任官職而避諱了很多從宋孝武帝到宋明帝時期的史實。民國史學家蔡東藩曾認為《宋書》諱莫如深。

沈約暮年,身體消瘦。著名詞人李煜詞中有「沈腰潘鬢消磨」一句,指的便是沈約。後來,明代詩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帶三圍恨沈郎」之詩句,這個細腰男子指的也即沈約。

3. 書籍價值

《宋書》在反映時代特點方面是很突出的。比如《宋書》的傳,與以前正史相比,就有幾個值得注意的特點。

第一,創立家傳的形式。以前史書列傳所記人物,一般不附記傳主後人之傳,而《宋書》則改變此例,開以子、孫之傳附父、祖之傳的先聲。故《宋書》所記人物,多為門閥地主,而且把門閥士族所重視的家傳也引入正史了。如《宋書》卷四十二《劉穆之傳》,後面就附有「長子慮之」、「慮之子邕」、「穆之中子式之」、「式之子瑀、「穆之少子貞之」、「穆之女婿蔡佑」等人的傳;卷七十七《沈慶之傳》,後面附有「子文叔」、「慶之弟劭之」、「慶之見子僧榮」、「僧榮子懷明」、「慶之從弟法系」等傳。這種家傳式的列傳,在《宋書》裡是不少的。這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地主居於統治地位,社會風氣崇尚門第、家族史和譜系之學在史學上的反映。

第二,創《索虜傳》以記北魏史事,正如北齊人魏收撰《魏書》以《島夷傳》記南朝史事一樣。這是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在史學上的一種特殊的反映。第三,在類傳中增立《孝義傳》,提倡「孝行」、「孝廉」。這是魏晉統治者鼓吹「以孝治天下」的遺風。

4.版本優勢

「百衲本」《二十四史》,是由商務印書館於民國初年在張元濟主持下推出的影印版的「二十四史」。期間張元濟耗費巨資搜訪宋元善本,通過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攝影製版技術,歷經十餘年的努力而完成這項工作。

因各書底本多殘缺不全,不得不通過許多版本相互參校、補綴而成,猶如僧侶之「百衲衣」,故名之曰「百衲本二十四史」。

百衲本對殿本、局本中的謬誤有所匡正,對歷史研究的功績有目共睹,影響深巨,曾被史學界一致公認為「中國最佳全本正史」,是中國史學上的一座豐碑,具有極高的版本價值、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

相關焦點

  • 「鵬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南齊書》
    雖然《南齊書》中的一些文化史記載頗有價值,但它與《宋書》一樣,存在著大量歪曲史實之處書籍影響《南齊書》中的一些文化史記載頗有價值。因各書底本多殘缺不全,不得不通過許多版本相互參校、補綴而成,猶如僧侶之「百衲衣」,故名之曰「百衲本二十四史」。
  • 「鵬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北齊書》
    書籍介紹《北齊書》為二十四史之一,是唐朝史學家李百藥撰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該作品共50卷,紀8卷,列傳42卷。記載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續北魏分裂、東魏立國、北齊取代東魏,下迄北齊亡國,前後約五十餘年史實,而以記北齊歷史為主。到南宋時,五十卷的《北齊書》僅剩一卷帝紀、十六卷列傳是李百藥的原文;其餘各卷,都是後人根據唐代史家李延壽所撰《北史》抄補修成的。
  • 「鵬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晉書》
    他曾在《修<晉書>詔》中留下名句:「大矣哉,蓋史籍之為用也!」其含義為:史書的作用極大。後世史學家在評論唐代宰相時,無不首推房玄齡, 總是說:「唐代賢相,前有房杜,後有姚宋。」他和袁天罡還被傳說為《推背圖》的作者。3. 版本優勢「百衲本」《二十四史》,是由商務印書館於民國初年在張元濟主持下推出的影印版的「二十四史」。
  • 「鵬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南史》
    李大師認為南朝宋、齊、梁、陳,北朝魏、齊、周、隋諸國史雖然各立一書,但多有重複,又南北分隔,彼此互相指謫:南朝諸書稱北朝為「索虜」,北朝諸書稱南朝為「島夷」。由於這種主從的偏見,造成了許多史實失實。因此他立志對南北朝諸史進行融匯貫通,仿照《吳越春秋》的編年體,改寫為一部通史,惜書未畢而身亡。
  • 「鵬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魏書》
    ,為魏收取材所資,今皆亡佚。南朝著作如沈約《宋書》等,魏收當亦得見。他於天保二年奉詔撰魏史,五年完成。雖有高隆之任總監,房延佑等六人協助斟酌,主要由魏收執筆。《魏書》的重要性所在,即它是我國封建社會歷代「正史」中第一部專記少數民族政權史事的著作。過去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古代的史書是記載漢族的歷史,其實自《史記》、《漢書》開始,歷代「正史」中都有少數民族歷史記載的專篇。
  • 「鵬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陳書》
    《陳書》內容比不上《梁書》那樣充實,本紀和列傳都過於簡略,《陳書》的最大特點就是:短。它是二十四史裡篇幅最小的一部,只有十六萬字左右,如果只是大略的的看一下具體的情節構架,不到一天就能讀完。作為一本史書,又為何如此短呢?原來,陳朝封建政權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沒有特別的建樹,或許與此有關。
  • 「鵬為文化出品之二十四史」——《梁書》
    書籍介紹《梁書》,二十四史之一,是唐初姚察、姚思廉所撰的紀傳體史書。書籍包含本紀六卷、列傳五十卷,無表、無志。《梁書》主要記述了南朝蕭齊末年的政治,以及蕭梁皇朝五十餘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後論署為「陳吏部尚書姚察曰」,說明這些卷是出於姚察之手,這幾乎佔了《梁書》的半數。
  • 「鵬為文化之二十四史」——《史記》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史記》,成為了記載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並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 「鵬為文化獨家線裝古籍」——紅樓夢
    鵬為文化出品《紅樓夢》《紅樓夢》誕生於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末期,鵬為文化出品《紅樓夢》鵬為文化出品《紅樓夢》他祖籍遼寧,且祖上為漢人,在明末時期加入了滿洲籍鵬為優勢本系列古籍使用鵬為古籍版式設計、鵬為古籍排版樣式及獨家鵬為仿宋字體,使閱讀更加順暢清晰。鵬為古籍函套均為獨家設計、手工製作,密封款式可全方位保護書籍;鵬為古籍為古法手工四孔線裝,取用高強度絲光線,結實又美觀。
  • 《百衲本二十四史》——先人嘔心瀝血之作
    因各書底本多殘缺不全,不得不通過許多版本相互參校、補綴而成,猶如僧侶之「百衲衣」,故名之曰「百衲本二十四史」。鵬為文化系列二十四史·百衲本二十四史之主要影印底本·1、《史記》……宋慶元黃善夫刻本2鵬為文化系列二十四史·百衲本二十四史之影印緣起·1920年——商務印書館開始輯印「四部叢編」,進行途中
  • 《今注本二十四史·宋書》出版座談會舉辦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清俐 通訊員 王雨婷 呂含笑)10月15日,由《今注本二十四史》編委會主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承辦的《今注本二十四史·宋書》座談會在開封舉辦。本次座談會以圓桌會議的形式進行。
  • 「鵬為文化精校推薦」——《梅花百詠》
    韋珪受應憲使之命吟詠梅花,最初有26首。後來又不斷將所見所聞寫成詠梅之詩,演為百首,成為《梅花百詠》。——鵬為文化書籍介紹《梅花百詠》,始作於元至正二年冬十一月,這一年李仲山按治姑蘇,公務之餘常和好友談古論今,樂此不疲。韋珪受應憲使之命吟詠梅花,最初有26首。
  • 我校舉辦《今注本二十四史•宋書》出版座談會
    》編委會主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承辦的《今注本二十四史•宋書》座談會在開封一桐酒店舉辦。孫君健對與會專家表達了熱烈的歡迎,並介紹了河南大學的校史校情及歷史文化學院的基本情況。他表示,《今注本二十四史•宋書》的發行適應了新時代新形勢的發展需要,並對朱紹侯先生傾注巨大心力精力表示了由衷的敬意。卜憲群強調,《今注本二十四史•宋書》是一部創新性的學術作品,非常值得肯定,並對參與本書的編寫者大加讚揚,對朱紹侯、孫曉及其團隊經歷了二十餘年辛勤的耕耘後終於出版表示衷心祝賀。
  • 「鵬為文化精校推薦」——《顏氏家訓》
    ——鵬為文化書籍介紹《顏氏家訓》是南北朝時期顏之推創作的家訓,該書成書於隋文帝滅陳國之後,隋煬帝即位之前。顏之推一生博學多識,著述甚豐,然而其所著書大多已經亡佚,如今僅存有《顏氏家訓》和《還冤志》二書,《證俗音字》和《集靈記》有輯本。
  • 「鵬為文化獨家線裝古籍」——文選
    鵬為文化出品古籍《文選》,由南朝梁——鵬為文化書 籍 介 紹 《文選》又稱《昭明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一般認為,《文選》編成於梁武帝普通七年 至中大通三年之間。
  • 「鵬為文化獨家線裝古籍」——列女傳
    鵬為文化出品古籍——鵬為文化書籍介紹《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君子也。」乃去,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於屠,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君子也。」遂居於此。
  • 「鵬為文化精校推薦」——《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作完的當下,並未給沈復帶來什麼金錢財富或功名利祿,他也未能以此書在生前改變自己的生活窘狀。後來,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小攤上發現此書的殘稿,文學史上於是才有了一塊《浮生六記》的立足之地。
  • 「鵬為文化精校推薦」——《茶經》與茶文化
    書籍介紹《茶經》是我國乃至世界第一部系統地闡述茶葉科學知識及生產實踐的百科全書,成書於公元」,一千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茶葉權威地位,正如美國威廉·烏克斯在他的《茶葉全書》中指出的:「中國學者著述了第一本完全關於茶葉之書籍,於是在當時中國農學家以及世界有關者,俱受其惠。」
  • 「鵬為精品推薦」古文觀止
    與其侄吳調侯共同編成《古文觀止》一書。 吳調侯,清朝康熙年間人。 與其叔吳楚材二人,飽閱詩書經典,因仕途不暢,埋沒民間。 長期從事設館授徒,因合編《古文觀止》而留芳百世。作品「極聲貌而窮文」,工於描繪,描繪中雖用韻語,卻與詩不盡相同,韻散相結合,加強聲情之美。
  • 「鵬為文化精校推薦」——蒙學經典 千古流傳
    書中對大多數姓氏的來源及其代表人物進行了考證,並編撰了簡要介紹,同時補充了一些原書中未提到的姓氏,且考證了《百家姓》以「趙、錢、孫、李」開頭的緣由等等。王相的考略本流傳甚廣,至今世人的編排都還以其《百家姓考略》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