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做過一個著名實驗,對今天教育孩子有很大的啟發

2020-12-14 月悅心理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他們到一所小學,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

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複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顯然,羅森塔爾的「謊言」發揮了作用。這個謊言對老師產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能力的評價,而老師又將自己的這一心理活動通過自己的情感、語言和行為傳染給學生。

他們一旦認為自身的價值被發現並被別人重視了,自豪感便會油然而生,自豪感又會形成強大持久的動力,促使他們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從而在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

後來,人們把像這種由他人(特別是像老師和家長這樣的「他人」)的期望和熱愛,而使人們的行為發生與期望趨於一致的變化的情況,稱之為「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證明了三個道理:

人的智商和能力是可以通過外力「激活」的;信任和期望是「激活」人們智商和能力的基本要素

著名的成功學家拿破崙希爾,很小的時候被大家認為是壞孩子。樹死了,牛丟了……都自動化認定是他做的。都覺得他母親死得早沒人管教他。他看大家都這麼看他,索性「破罐子破摔」,各種叛逆,成了有名的「壞孩子」

後來,繼母來到家中,大家都熱情地表達歡迎,到拿破崙希爾這裡,他雙手叉在胸前,挑釁的看著她。

父親介紹說:這是拿破崙希爾,全家最壞的孩子。

令希爾永生難忘的是繼母當時說的話:不,他不是壞孩子,他是全家最聰明的孩子,我們要把他的本性誘導出來。

因為繼母的相信,他一步一步有一個壞孩子變成了一個著名人士。

小學生、中學生的各方面都沒有定型。這就是我們提倡家長和老師多進行賞識教育的根源和心理依據。

所謂賞識,就是相信,從心底相信孩子有向上的力量和向好的本能和潛力。我們大人用賞識把這份潛能發揮出來而已。

這也是人本心理學的核心原則。

教育學跟心理學是息息相關的,學點心理學,讓你的教育更輕鬆。

歡迎關注@月悅心理,持續輸出心理學教育學知識

相關焦點

  • 今天和你聊聊羅森塔爾實驗
    而且他孩子還經常不好好做作業,但儘管如此,老師還是說他孩子很有潛力,他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他孩子在中國也念過書,老師經常向他告狀,說他孩子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還威脅說孩子如果再這樣下去,會怎麼怎麼……我聽了笑笑說,你聽說過羅塔爾森實驗嗎?
  • 羅森塔爾實驗的意義
    如果你認為這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有可無,那麼你可能還需要做一些自我反省。其實,長輩或權威的期望,不僅會改變其自身的行為和教育方式,更是會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不是對小編的話還有所懷疑呀?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羅森塔爾效應」。
  • 羅森塔爾效應表明,賞識教育+讚美教育,才是一個孩子進步的關鍵
    來源:學霸張關於賞識教育,二十世紀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來印證。羅森塔爾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根據羅森塔爾的要求,校長又把三位老師叫進辦公室,對他們說:「根據過去三四年來的教學表現,你們是本校最優秀的、最有潛力的老師。為此,我們特別挑選了這批全校最聰明的學生讓你們教。這批學生的智商比同齡的孩子都要高,希望你們取得更好的成績。」8個月後,羅森塔爾再次來到這所學校,奇蹟出現了。
  • 如何利用心理暗示教育孩子?|羅森塔爾效應
    當你還是個孩子時,父母或者老師是否對你有過許多期待,有些期待如天方夜譚,還有一些具有實現的可能。這些期待,有的用言語的方式表達出來,有的用行動的方式表達出來。歸根到底,都是屬於一種心理暗示。羅森塔爾效應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一群小白鼠隨機地分成兩組:A組和B組,並且告訴A組的飼養員說,這一組的老鼠非常聰明;同時又告訴B組的飼養員說他這一組的老鼠智力一般。
  •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未來,了解「羅森塔爾效應」,父母做到正念
    從心理學上來說,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教授曾經做過一項很有名的實驗,證明了在激勵下的孩子究竟能夠創造出怎樣的「奇蹟」。 「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教授在1968年的時候做過一項實驗,他從1-6年級中隨機各選了3個班級,並對進他們進行一次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 心理學的「期待效應」,教育孩子須知
    在家庭教育裡,有一個著名的教育法則--期待效應。心理學上稱之羅森塔爾效應。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他向一所學校要了一份全體學生的名單,然後隨機挑選一些學生出來,組成新的名單給校方,並告訴校方:「這些學生經過一項測試發現,他們都有很高的天賦,只不過還沒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然後將認為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教師,8個月後,在期末中發現,名單中的學生的成績真的比其他學生高出許多,並且除了學習外,興趣、品性、人際關係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教師也給了他們良好的品行評語。
  • 教育法則五—羅森塔爾效應,孩子不願意努力?用這種暗示影響他!
    「心理戰術」也很重要,比如今天小編要介紹的:羅森塔爾效應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一群小白鼠隨機地分成兩組:A組和B組,並且告訴A組的飼養員說,這一組的老鼠非常聰明;同時又告訴B組的飼養員說他這一組的老鼠智力一般。
  • 孩子自我否定,家長嘗試「羅森塔爾效應」,還您一個自信的孩子
    一個細節都沒漏下呢!」經過交流後,燕子才知道,原來歡歡媽對歡歡平時很苛刻,不管歡歡做什麼,都會給她指出很多毛病,督促她做到完美為止。可是歡歡媽不知道,這樣經常打擊孩子自信心的行為,將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自信。燕子給歡歡媽指出這個問題後,歡歡媽也後悔不已。
  • 從心理學解析教育的力量:論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積極意義
    我們時常從安迪聲媽媽的教育理念中去探求,期待真的有這麼大的力量麼?今天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來看看期待效應,又稱羅森塔爾效應在孩子成長中的積極意義。這個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於1968年通過實驗發現。1968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 每日分享之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是羅森塔爾做的實驗得出的結論,指的是老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這個效應也同樣啟示著家長們,適當的誇獎可以讓小朋友更有動力學習。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對於這個名詞大家不是很了解,其實它指的是當教師對一個學生的期待值很高時,這個學生往往會受到影響而達到預期效果。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進行了7項實驗。
  • 心理學|羅森塔爾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每個孩子都可能是個天才
    這裡講的僅僅是個神話,但是卻說明了一個現象:我們的熱切期望,會使被我們期望的人達到我們的要求。這種現象,人們把它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心理學中,皮格馬利翁效應又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心理學研究發現,在教育實踐中,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的成長有巨大的影響。1968年的某一天,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來到一所小學,說是要進行一個實驗。
  • 羅森塔爾效應:你的期待是孩子最好的禮物
    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美國心理學家羅森爾對某年級的學生施以一個"未來發現趨勢測驗」。測驗結束後羅森塔爾遞給老師一個「最有發展前途名單」,並告訴老師:「這名單上的十八個人都是高智商的人才,以後必定會有很大的成就。」
  • 孩子偏執、不聽話,與其棍棒式教育,不妨嘗試「羅森塔爾效應」
    後來聽小區內其他居民說到,原來是孩子沒有做完作業,媽媽叫孩子回家做作業,然而不管媽媽怎麼叫,孩子總是不聽,這才有了剛才那麼一幕。 羅森塔爾效應基本概念是什麼? 羅森塔爾效應的來源 在1968年的時候,來自美國的心理學家羅森塔,與同伴來到一所小學,在這裡做了七個實驗。
  • 天后王菲的育兒大智慧:神奇的羅森塔爾效應,暗示出了好孩子
    不管年齡大小,我永遠不會用父母的身份去壓制孩子,鼓勵才會讓孩子進步,父母的愛是孩子的鎧甲,孩子不要去學壞,也不用太乖。這樣質樸簡單的教育理念,誰也沒有想到是從一位天后的口中說出的,曾經有記者來採訪王菲,怎麼把握對孩子的教育,王菲直言「我會站在平等的角度與他們溝通,並且時常鼓勵他們。
  • 黃磊揭秘一流父母育兒經:羅森塔爾效應說明,好孩子是暗示出來的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黃磊第一次因為善於教育女兒被人所熟知了。黃多多之所以變得現在這麼優秀,有很大的原因其實要歸功於黃磊選擇了合理的育兒方式,一流的育兒方式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相當重要的決定作用。羅森塔爾效應:孩子將來怎麼樣,關鍵是看父母有沒有正面暗示羅森塔爾效應又叫「皮格馬利翁效應」,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著名效應,他是指人們對於某種特殊情景產生期望,最終實現這種期望的一個過程。最關鍵的是,這個效應強調了正面暗示的作用,一定的正面暗示甚至能讓一件事發生質的變化。
  • 羅森塔爾效應: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我們經常會看到,那些成績優秀、性格開朗、整體都很出色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善於鼓勵的家長;而那些自信不足、臉上缺少笑容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打擊式教育的家長。02鼓勵真的很重要嗎?長時間的打擊下,孩子就會越來越缺乏自信,甚至產生一種破罐破摔的想法。更嚴重的,就是叛逆、逃學、打架……03心理學上有一個「羅森塔爾效應」(也叫「皮格馬利翁校園」),是一種期望效應。
  • 羅森塔爾效應: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3種方法,越誇越優秀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羅森塔爾來到一個學校,把學校中18個孩子的名單拿給校長說,「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不過實際上,羅森塔爾根本沒見過這些孩子。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在實驗中,羅森塔爾表達了這18個孩子經過科學測定都是智商型人才,那麼即使孩子現在的學習成績差,那麼老師們在教育他的時候,因為知道「結果」,所以教導的時候會更耐心,給予他們更多正向的鼓勵。
  • 孩子做作業拖拉,為什麼越管教越不管用,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告訴你...
    超限效應讓父母越管教,孩子越逆反先來講一個故事:有一天,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去聽牧師演講,一開始的時候,他感覺牧師講得很棒,被牧師鼓動性的話語打動了 ,他打算捐一些錢;10分鐘後,牧師還在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馬克·吐溫開始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還在興致勃勃地嘮叨,馬克·吐溫決定不捐款了。
  • 「羅森塔爾效應」:大人的鼓勵對孩子意義非凡,父母應該看看
    我們常說父母要多鼓勵孩子,但是要怎麼鼓勵,為什麼要鼓勵孩子?這些問題也許沒有多少父母了解過。下面,我們就通過探究"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意義!讓父母看到鼓勵的力量。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做過這麼一個長期的跟蹤性實驗。他來到一所學校裡,找到校長說要做一個實驗。羅森塔爾跟校長要了學校學生的花名冊,隨機抽取了18名學生,然後跟任課的老師說,這18個學生都是精挑細選的高智商孩子。 為了確保實驗的準確性,他還請求校長要保密。不知情的老師,真的以為這18位隨機挑選出來的學生是人才,於是悉心培養。
  • 羅森塔爾效應——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這看來是一個妥妥的宅男夢啊,找一個完全符合自己想像的美女為伴,而且竟然還實現了。這個古希臘的神話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由來,這個名詞的意思是,如果你對一些人賦予強烈的期待,這份期待就會奏效。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用實驗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