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澳同心 逐夢灣區」隔著一道牆 兩地一家親 珠海打造「灣區特色...

2020-12-17 央廣網

2019年12月10日,廣東珠海,茂盛社區小區議事會的成員正在接受培訓。中國網記者董小迪 攝

中國網珠海12月11日訊(記者 董小迪)「不跑題」「不打斷」「主持中立」……在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拱北街道茂盛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活動室裡,郭俊和其他小區議事會的業主們一樣,正攥著一沓卡片接受培訓,服務中心外一牆之隔的地方就是澳門特別行政區。

今年43歲的郭俊是澳門居民,但他已經和家人在珠海生活了近20年,算得上「半個」珠海人。在茂盛社區,像他一樣的港澳住戶有425戶,佔比近四成,而在整個拱北街道,這個數字可以達到3702戶。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門戶樞紐的「窗口」和「一國兩制」的交匯點,拱北街道秉持「立足拱北、服務香洲、放眼港澳」理念,積極對接港澳優質資源,創新治理方式,形成了一套獨具「灣區特色」的社區治理體系。

同心共治促民心相通

2019年12月10日,廣東珠海,茂盛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中國網記者董小迪 攝

面對社區內港澳居住人士較多、人員情況多樣化且管理難度較大的現狀,拱北街道黨工委聯合茂盛社區黨委引導小區黨員群眾主動參與社區管理服務,並引進珠海市社工協會、拱北港澳義工服務站等多家專業社會組織,打造「黨-政-社-企-居民」共建共享的黨群服務中心。

郭俊告訴中國網記者,在茂盛社區,業委會、議事會的代表中都有澳門居民,大家也都會積極參與小區事務,融入社區生活。「社區還開通了到口岸的巴士,方便我們每天過關。」郭俊表示,即便自己經常往來珠澳兩地居住,也沒有感到不方便、不適應。

為了及時解決港澳業主在維權、糾紛調解等方面的問題,茂盛社區還引進了全部由港澳籍義工組成的拱北港澳義工服務站。

義工站站長林證告訴記者,截至目前,該義工站共參與協調處理涉港澳臺人士矛盾糾紛案例65宗,提供諮詢服務近500宗。

「港澳業主的很多問題都來自於溝通,內地的幹部為了幫我們解決問題經常會忙到很晚,半夜12點還在微信上跟我聯繫。」在珠海15年的生活中,林證對大陸的法律法規、生活方式都有了深入了解。「來了大陸我才知道,這裡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我才看到祖國真正的樣子。」

文藝搭臺促文化共融

2019年12月10日,廣東珠海,紅聲曲藝團正在排練。中國網記者董小迪 攝

茂盛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是拱北街道灣區黨建示範點平臺,也是珠澳社會治理合作的縮影。此外,拱北街道還積極為常駐珠海的港澳居民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搭建珠港澳文化交流平臺。

2017年3月,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聯安市民藝術中心)正式對外開放,藝術中心總面積4783㎡,設有書畫室、市民學校、器樂排練室、珠海香洲好人館、科技微體驗館等14個功能室。在這裡,市民可以看演出、聽講座、參與培訓班,各類文藝團體和社會組織也可以在此排練、演出。

紅聲曲藝團是入駐藝術中心的15支藝術團之一,排練室裡,團長李惠紅正和幾位退休居民為元旦晚會排練。李惠紅告訴記者,她的曲藝團曾多次受邀到澳門表演,吸引了不少澳門居民來學習粵劇。

「不少港澳的家長也會把孩子送到我們曲藝團,讓孩子學習粵劇,接觸傳統文化,幾名港澳青少年還參加了省市的比賽。」李惠紅說。

除了以音樂會、粵曲分享會等活動為契機加強三地文化交流,藝術中心還會開展青年說辯論、灣區青年說勵志演說大賽、「畫意青春」珠港澳青年書畫攝影藝術展等活動,激發港澳青年為灣區發聲,促進珠港澳地區青年的思想和文化交流碰撞。

截至今年11月底,藝術中心共接待港澳團隊參訪人數95人次,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活動1267場,服務13.02萬人次。截至目前,藝術中心共舉辦以「和諧共融」為主題的各類文化交流活動43場次,服務境外居民上千人次。

立足灣區推社區共治

2019年12月10日,廣東珠海,茂盛社區的居民在黨群服務中心下棋。中國網記者董小迪 攝

時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機遇期,拱北街道又推出了「茂盛美好社區營造計劃」項目,聯動澳門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加強珠澳社會治理合作,共建具有「灣區特色的慈善社區」,促進珠澳社會資源流動。

12月10日,茂盛社區黨委與澳門街坊總會、珠海市社會工作協會籤定了三方共建協議,計劃在未來堅持黨建引領,優勢互補,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關係。

此外,拱北街道還引進了香港先進管理理念、管理系統,引進港資公司運營養老項目,創建拱北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推進港式養老服務在拱北先行,為居民提供豐富的養老服務產品。

「珠海的生活空間比澳門大,隨著這些年來的發展,周邊的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了,生活在這裡很幸福。」郭俊感嘆道。

「珠澳兩地同根同源,有同樣的文化薰陶、同樣的歷史過往,我們想把珠澳兩地一家親的理念傳達出去,讓兩地居民的心更近。」茂盛社區黨委書記楊斌表示。

相關焦點

  • 「粵澳同心 逐夢灣區」主播看點之行走澳大
    2009年6月,中央政府同意澳門大學遷建珠海橫琴島,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實施管轄。2013年,位於橫琴島佔地1.09平方公裡的澳門大學新校區正式啟用。《主播看點之行走澳大》今天跟隨「粵澳同心 逐夢灣區」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網絡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走進澳門大學,「打卡」澳大圖書館、書院等地,尋找習近平總書記的親筆籤名贈書,帶你體驗獨特的書院式文化。一起期待吧!
  • 【粵澳同心 逐夢灣區】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讓澳門民眾享受更多澳...
    南方網訊(記者 吳鳳思)「為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珠海經濟特區將不忘初心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貢獻珠海力量。」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說。  12月10日,「粵澳同心 逐夢灣區」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網絡主題採訪活動在廣東珠海啟動。
  • 珠海澳門今夜「琴澳之巔」燈光秀點亮濠江
    這是全球首個在兩江四岸三個城市地標間舉行的大型燈光秀活動,充分傳播了澳珠極點、珠澳合作開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不斷深化的喜人進程,展示了珠澳兩地融合發展的重大成就和美好願景。第二幕《美麗珠海》中,「三塔」依次在江面上展示了港珠澳大橋、珠海大劇院、珠海博物館、金灣華發國際商務中心、珠海國際會展中心組團等特色城市地標建築,以及令珠海市民引以為傲的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國最宜居城市等城市榮譽。
  • 【粵澳同心 逐夢灣區】拱北聯安市民藝術中心:發揮地域優勢促進珠...
    &nbsp&nbsp&nbsp&nbsp金羊網訊記者鄭健龍攝影報導:「粵澳同心逐夢灣區」採訪活動今天正式啟動,在首日採訪活動中,記者團來到被譽為拱北文化新地標的拱北聯安市民藝術中心,由於地理位置特殊,臨近拱北口岸,毗鄰澳門,中心承載著促進珠澳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
  • 粵澳經貿深度合作助力企業融入灣區發展
    普德發貿易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尹先生表示,「粵澳名優商品展」舉辦已超過十年,在粵澳兩地皆有一定口碑。去年首次參加展會,成功引進及代理泰國產品,滿意成效,故今年再次參與,他相信澳門針對疫情的防控工作相對較好,本地消費信心也逐漸回升。同時他希望未來一年自身的產品能打開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 關於珠海…
    為切實擔負起深化珠澳合作、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政治使命,珠海演藝集團提前布局、精心策劃,正式啟動大型民族管弦樂與合唱劇目《珠澳情深》的創作,通過精品文藝作品反映「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用文藝力量為推進「雙區」建設、「雙城」聯動作出新貢獻。
  • 謀建粵澳深合區:珠海可為澳門做什麼?
    被譽為澳門版「納斯達克」的澳交所傳來新動向,這為珠澳合作打開了新的想像空間。「珠海經濟特區因澳門而生,橫琴新區因澳門而興,自設立以來就擔負著服務『一國兩制』和服務澳門的使命。」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如是表示。在多年攜手的基礎上,珠澳合作正駛入快車道,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深合區」)蓄勢待發。
  • 洛可可攜手粵雅傳媒,開啟「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橋禮文創品牌新徵程
    5月18日,深圳洛可可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與珠海粵雅傳媒有限公司就「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橋禮文創品牌項目在珠海正式舉行了戰略深度合作籤約儀式。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是港珠澳大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唯一陸路同時連接內地、香港和澳門的樞紐口岸,座落在珠澳口岸人工島。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在設計上,以「如意」為參照,體現華人世界圓融的處世哲學,寓意著「一地三通,如意牽手」。
  • 粵澳逐步恢復兩地牌客車正常往來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豔婷 通訊員/陳宇彤 張廣耀 俞波 林昌鋒 劉秋雯)7月24日6時30分,澳門市民夏先生駕駛一輛黑色小車趕到拱北口岸入境車道,出示早已準備好的「粵康碼」通關憑證並接受體溫檢測後,順利通過海關健康申報驗核,成為新政實施首日,經拱北口岸進入內地的首位粵澳兩地牌客車司機
  • 珠澳兩地深化人才領域協同發展好在哪?學者、專家和企業家這麼說→
    澳珠雙方籤署的協議明確,兩地將圍繞人才領域的政策融通、資源共享、平臺共建、要素流動、活動聯辦以及環境共造等六個方面開展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區、具有「一國兩制」特色的人才高效便捷流動改革試驗區。
  • 珠海:同心逐夢大灣區 開創融合新格局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珠海經濟特區推動經濟社會實現翻天覆地的變化。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珠海正奮力推進「二次創業」加快發展,譜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新篇章。砥礪奮進的珠海經濟特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在國家戰略中明確新定位、設定新坐標、樹立新航向,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攜手港澳與珠三角城市共同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 周延禮:暢通琴澳保險發展雙循環形成灣區金融改革新動力
    第三屆十字門金融周之「金融+雙循環」分論壇由中國經濟信息社承辦,聯合藍迪國際智庫,匯聚相關主管部門與行業協會領導、專家學者、代表性企業高管等各方人士,為琴澳深化金融改革開放,打造雙循環格局的區域樣本,促進金融賦能琴澳合作發展建言獻策。
  • 珠海會展業推出「港珠澳大橋會展旅遊帶」
    連日來,地處粵港澳大灣區西岸的珠海開放創新發展頻傳佳音:澳門大學—華發集團聯合實驗室及澳門大學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揭牌,將設立微電子、中華醫藥、智慧城市科技、轉化醫學、先進材料等研發中心,深度融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20個澳珠重點合作項目在「2019澳珠企業家峰會」上集中簽約,總投資額達198億元,涉及特色金融、跨境商貿、文旅創意、醫養健康等領域;第三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 持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不斷深化粵澳金融合作做大做強琴澳金融「大...
    2019年10月,在首屆澳珠企業家峰會上,「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正式由粵澳兩地共同掛牌建設。銀行橫琴分行等18家符合條件的澳門金融企業入駐;珠澳兩地銀行機構合作推出「粵澳共享貸  在推進珠澳金融開放合作的進程中,華發集團在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建設中牽頭開展了很多具體的合作項目,充分發揮了國企擔當以及龍頭企業的主導作用。
  • 同聲同氣同文化 兩地梨園一家親
    點擊上方「中國粵劇網」藍色字可加關注今年6月23日晚,一場以粵劇為主角的「灣區大戲臺      在澳門回歸祖國20年間,鄧志駒參加了中山與澳門兩地眾多的粵劇交流活動。此次他特意在清平戲院門前留影,以了夙願。當下,粵港澳大灣區的粵劇藝術正在交流互動中激發出一派全新氣象。兩地粵劇交流親如家人       粵劇文化是廣府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紐帶。
  • 服務珠澳成果豐碩 「二次創業」再譜新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為珠澳兩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曾是珠海最早最大企業和澳門最大中資企業之一,與澳門政府、駐澳機構和社會各界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將通過資產經營和資本運作「雙輪驅動」,做大企業規模,增強企業實力,推動企業快速轉型發展;充分發揮珠澳兩地人力資源服務優勢,打造人力資源全產業鏈企業,創建金融、旅遊、勞務等珠澳合作培訓品牌,為珠澳及大灣區建設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運營管理好橫琴澳門現代金融服務基地,服務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建設,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重返港澳重大工程市場,積極參與澳門香港重大工程建設;加大對外擴張步伐,推動企業上市發展
  • 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啟動
    本報珠海12月14日電 記者喻劍報導:14日,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首批客戶啟用儀式在珠海舉行。澳門居民將可通過澳門10間參與銀行繳交廣東省的公用事業或民生服務帳單,滿足居民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基建的互聯互通。
  • 「2019粵澳名優商品展」在澳門舉行 規模創歷年之最
    新華社澳門7月26日電(記者郭鑫)為期3天的「2019粵澳名優商品展」26日在澳門開幕。本屆展會展出面積達9000平方米,展位超過400個,規模創下歷年之最,並新設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創力量展區」。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粵澳名優商品展是粵澳合作的重點經貿項目,今年已是連續第十一年舉辦,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在粵澳兩地政府和工商業界共同努力下,堅持品牌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發展方向,不僅成為澳門優質品牌展會,而且躋身為粵港澳大灣區品牌展會之一。
  • 粵藏同心結對結親 名校相助交流交融
    林芝-廣東「名校+」精準幫扶工程啟動儀式順利舉行   殘酷的疫情阻斷不了粵林親密交往!粵林兩地結對學校隔著屏幕舉行一場特殊的「名校+」精準幫扶工程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