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網絡本」!人文社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第一輯首發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致敬『網格本』——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首發式」現場

  2019年7月7日,人民文學出版社「致敬『網格本』——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首發式」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報告廳舉行。新版網格本第一輯已出30種,今年年內要出到100種。

  發布會圍繞「致敬」展開,分為「致敬翻譯家」「致敬經典」「致敬時光」「致敬文化」和「致敬傳承」五個版塊,對這套歷史悠久、高品質高品位的圖書進行了介紹。據悉,這是新中國第一套系統介紹外國文學作品的大型叢書,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出版,直到本世紀初,整套叢書的規模達145本之多,絕大多數譯本都是出自名家之手。

  98歲高齡的翻譯大師許淵衝先生說:「我認為翻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現象,世界文化的發展重在翻譯。」92歲的俄語文學翻譯家王智量說:「看到我翻譯的《葉甫蓋尼·奧涅金》這麼漂亮地重新出來了,我好像又回到了青春時代。」92歲的日語文學翻譯家文潔若和73歲的英語文學翻譯家李堯親臨發布現場。俄語文學翻譯大師汝龍先生是契訶夫在中國最好的代言人,他的兒子汝企回憶了父親克服各種困難自學俄語、孜孜不倦重譯並修訂自己譯本的往事,令現場觀眾動容。

  事實上,除了翻譯家,中國許多當代作家都受過「網格本」的影響和滋養,這些作品不僅伴隨了他們的成長,還深深影響了他們的文學創作。「60後」的作家李洱表示:「某種意義上,我不把這套書看成外國文學,我把它看成中國文學的一部分,我們血液的一部分。」他特別喜歡「網格本」中的《格列佛遊記》,到現在還經常翻看,他說:「老版『網格本』的譯者幾乎在沒有贏利的情況下全力以赴翻譯,做出了一套非常雅也非常正、有一種宏大氣象的書。這套書應該是『西方正典』,因為翻譯的質量和書的本身質量相得益彰。」「70後」的阿乙坦言,「網格本」中的《歐·亨利短篇小說選》對於他的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把「網格本」定義為「我們這個民族的智士為我們這個民族的子弟所精挑細選的參考書」,還建議需要外國文學啟蒙的讀者,「如果你不想浪費時間,不想把自己的精力花費在糟糕的讀本上,你就應該選『網格本』」。

  新版「網格本」的問世也引發了民間收藏者和愛好者的強烈興趣。讀者應晨饒有興趣地回憶了「一天收三書」的往事,當日的狂喜仍然溢於言表。對比新版「網絡本」,他認為做了很多舊版沒有做到的事情,加了很多內容,是廣大『網格本』愛好者的福音,而且價格公道。

  不僅是普通讀者,「網格本」的粉絲遍及各個領域,柳傳志、張澤群、康震、高曉松和白茶等忠實讀者都通過視頻向新「網格本」的出版送上祝福。

  編劇、策劃人史航回憶了他的好友黃集偉當年讀《巴黎聖母院》的故事。在那個通訊極不發達、一個單位只能在傳達室共享一部電話的時代,剛剛讀完了《巴黎聖母院》的黃集偉費心周折給朋友打去一個電話,只說了一句話:「沙威把冉·阿讓放了,然後自殺了。」史航說,新版「網格本」「其實有點像讓我們這樣年紀的人,重新看到當初第一次打開這個書的自己」。

  科技感是新版「網格本」的另一大特色。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肖麗媛介紹了新鮮問世的「網格本」的四重新:新選本、新用材、新科技、新課程。新版「網格本」圖書中嵌入AR技術,將名家大師的文學課藏在書裡,讓讀者享受高附加值帶來的全新閱讀體驗。

  「『網格本』的出版就是對全民閱讀做的非常好的事情、大的事情,就是讀經典。強調讀經典,是真正的文化開端。」韜奮基金會理事長、全民閱讀推廣人聶震寧說。

相關焦點

  • 致敬網格本經典,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出第一輯21本
    關注外國文學的讀者或許都多多少少知道「網格本」: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出版,直到本世紀初,整套叢書的規模達145本之多。這是新中國第一套系統介紹外國文學作品的大型叢書,代表了當時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界、翻譯界和出版界的最高水平。
  • 致敬網格本——人民文學出版社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在京首發
    一九七八年五月,「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更名為「外國文學名著叢書」,至二〇〇一年完成。最終,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共出書一百四十五種。中國社科院外文所老所長葉水夫曾讚揚這套叢書時說:「叢書規模之大,選題之精,譯文之優,可以與世界上最好的同類叢書媲美,這是中國外國文學出版事業中一項奠基性工程。」
  • 致敬經典! 網格本「外國文學名著叢書」推出新版
    「推出新版網格本『外國文學名著叢書』是對歷史、傳統和經典的最好的致敬。」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巖日前在人民文學出版社「致敬『網格本』——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首發式」上說。「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的封面為網格圖案,因而被藏書者稱為「網格本」。「網格本」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出版,直到本世紀初,仍有新書推出,整套叢書有145本。人民文學出版社與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根據「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譯本、一流的譯者」的原則進行翻譯和出版工作。
  • 致敬經典!網格本「外國文學名著叢書」推出新版
    「推出新版網格本『外國文學名著叢書』是對歷史、傳統和經典的最好的致敬。」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巖日前在人民文學出版社「致敬『網格本』——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首發式」上說。「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的封面為網格圖案,因而被藏書者稱為「網格本」。「網格本」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出版,直到本世紀初,仍有新書推出,整套叢書有145本。人民文學出版社與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根據「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譯本、一流的譯者」的原則進行翻譯和出版工作。
  • 網格本「外國文學名著叢書」推出新版
    「推出新版網格本『外國文學名著叢書』是對歷史、傳統和經典的最好的致敬。」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巖日前在人民文學出版社「致敬『網格本』——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首發式」上說。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的封面為網格圖案,因而被藏書者稱為「網格本」。
  • 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在京首發
    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記者史競男)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日前在京首發。該叢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巴黎聖母院》《包法利夫人》《格列佛遊記》《堂吉訶德》《浮士德》等100種世界文學名著,將於年內陸續與讀者見面。  據介紹,人民文學出版社自1951年成立起,就承擔起向中國讀者介紹優秀外國文學作品的重任。
  • 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網格本)前三輯書目
    淡雅的封面,外框雙線環飾,內框圍起斜向交叉網格,網格交點綴以似圓實方的結點,這就是很多人記憶深刻的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在愛好者中還有一個暱稱:「網格本」。人民文學出版社與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根據「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譯本、一流的譯者」的原則進行翻譯和出版工作。196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成立,是中國外國文學的最高研究機構。1978年,「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更名為「外國文學名著叢書」,至2000年完成。
  • 人文社新版「網格本」回歸 歷經半個多世紀再現經典魅力
    歷經半個多世紀 「網絡本」魅力依舊  「網絡本」出版源起於上世紀1958年,為了學習借鑑世界文學的優秀遺產,提高中國青年作家的藝術修養和創作水平,滿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繁榮社會主義的文學藝術,需要編選一套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人民文學出版社承接了這一項任務。
  • 人文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走進哈爾濱
    日前,著名俄語文學研究專家劉文飛在果戈裡書店做了「心兒總是在憧憬著未來——俄羅斯經典文學的現代性」的講演,宣傳人民文學出版社新版的「網格本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的俄羅斯文學名著。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堪稱新中國70年裡對中國讀者影響最大的外國文學叢書,因封面的網格圖案而被讀者親切地稱為「網格本」。歷經半個多世紀,「網格本」在中國讀者中依然以系統性、權威性與普及性著稱,自2001年停止出版後,民間出現了收藏熱。其中80年代出版的精裝《巴黎聖母院》網上價格已達到5位數。
  • 最好版本沒有之一,「網格本」外國文學名著重出江湖
    人民文學出版社「致敬『網格本』——新版『外國文學名著叢書』首發式」在北京舉行。什麼是「網格本」?淡雅的封面,外框雙線環飾,內框圍起斜向交叉網格,網格交點綴以似圓實方的結點。沒錯,這便是很多人記憶深刻的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在愛好者中還有一個暱稱:「網格本」。
  • 「金色俄羅斯」叢書出第一輯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記者路豔霞)「金色俄羅斯」叢書日前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第一輯,該叢書遴選赫爾岑、什克洛夫斯基、普希金、果戈理等大師的經典作品,向中國讀者呈現優美而深厚的俄羅斯文學。
  • 愛看外國文學名著?那些陳年的翻譯工作就像走鋼絲
    本文首發於總第868期《中國新聞周刊》1977年的一天,曾被打入「封資修」之列的《斯巴達克思》再版,成為「文革」後最早出版的外國文學名著。1958年,中宣部部長陸定一指示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何其芳籌組一個編委會,編選一套《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後又增加了《外國古典文藝理論叢書》和《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叢書》,簡稱「三套叢書」。
  • 懷念外國文學出版社
    早在195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建社之初,其首任社長馮雪峰便確定了鮮明的出版宗旨,即「古今中外,提高為主」,所以,外國文學作品及相關著作的出版,一直在人文社的出版結構中佔有突出地位。在「文革」前即形成了「語種全,規模大,品種多,涵蓋世界各國的古今優秀作品」的特點,贏得了廣大讀者的讚譽和文學翻譯界的支持與認可。
  • 人民文學的65年 一個編輯一生的幸福
    2016年4月5日訊,3月28日是人民文學出版社65歲生日,黃永玉、王蒙、賈平凹、鄧賢、雪漠等名家題詞作畫對人文社表示祝賀。 1951年3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在北京成立,屬文化部領導,馮雪峰任社長兼總編輯,建立了現代文學、古典文學、外國文學等編輯部。5月開始出書,第一本書為《平原烈火》。1952年建立魯迅著作編輯室,專門從事整理和注釋魯迅著作,出版注釋本《魯迅全集》。1953年開始以副牌「作家出版社」名義出書,第一本書為《三國演義》,隨後又出版《紅樓夢》。
  • 「外國文學出版社」易幟「天天出版社」 專注少兒圖書
    >人民文學出版社:承載今日交流的重鎮2009年8月9日上午,隨著天天出版社開業慶典暨大型動漫圖書《美猴王》的首發,人民文學出版社原屬副牌之外國文學出版社光榮地完成了歷史使命,將繁榮圖書出版的接力棒隆重地交到了致力於少兒圖書出版的天天出版社手中。
  • 人文社65周年|那些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穿過哪些「馬甲」
    該社編輯方針將以現代文學為主,其次是中國民間文學、古典文學、和外國文學……外國文學方面,目前主要為蘇聯、新民主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的進步作家的作品。首先進行的是蘇聯文藝叢書的編輯出版工作,由該社與時代出版社共同負責進行。過去已由三聯或新華書店出版的名著,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年近衛軍》等書,都將重新校閱再版。」
  • 直播預告 | 中國古典文學應該怎麼讀?
    ,推出了「中國古典小說藏本」叢書,將25部經典之作匯為一編,以饗讀者。她是我們閱讀古典文學的入門書和基礎書。人民文學出版社1951年3月成立,出版的宗旨是首任社長馮雪峰先生提出的「古今中外,提高為主」八字方針,人文社的圖書格局也因此確定。古典文學圖書是人文社圖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文學古籍整理和古典文學普及兩個方面。
  •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因改革開放而復活
    有這樣一套書:30年的歲月流逝並未使讀者忘懷,其經典地位為後來者立下標杆;在網上,許多讀者自發組成討論組,交流讀書心得和收藏體會;這批當年定價不過一兩元的舊書最高拍賣價格竟然到了上百元;這套書的封面一直是樸素的淺綠淺灰套網格,因此被親切地稱為「網格本」,收集一套完整的「網格本」成了許多人的夢想。
  • 《大家讀大家》叢書第三輯出版發行
    叢書第一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7位作者畢飛宇、蘇童、葉兆言、王家新、馬原、張煒、李歐梵都是當代文學領域的大家,他們在解讀經典的同時,呈現自身閱讀和創作中的切身感受,為廣大讀者提供生動、鮮活的閱讀和寫作經驗。
  • 「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緣起及其出版
    (《馮雪峰全集》第九卷,第281頁)可見,在上述方針指導下,人文社的圖書出版確實把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放在了比較優先的位置,並且形成了人文社最初的圖書格局,這一格局在1958年制定工作規劃時又進一步加強了。具體到古典文學出版方面,舒蕪在調入人文社時(1952年)曾詢問馮雪峰「古典文學編輯怎麼搞法」,馮說:「從《詩經》、《楚辭》到晚清小說,都要整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