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唐《萬壑松風圖》高清鑑賞

2021-02-23 一點微言


李唐(1066~1150),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州市南)人。北宋末南宋初畫家。南宋初期畫壇盟主,兩宋山水畫的承前啟後者,南宋山水畫風的奠基人。宋高宗最愛其畫,稱其為「宋之思訓(李思訓)」。

北宋末年著名畫家,精於山水畫和人物畫,在宋徽宗趙佶朝(1100-1125)補入畫院。關於李唐的最早記載,大概是說他在應試的時候,曾經很巧妙地完成了宋徽宗出的題目:「竹鎖橋邊賣酒家」。很多考生皆重於酒家,從而以小溪流水、野渡小橋、竹林清風等藉以襯託,只有李唐獨闢蹊徑,畫面上只是一泓溪水,小橋橫臥,橋邊一片鬱鬱蔥蔥的翠竹中,掛著一幅迎風招展的:「酒」簾。整個構圖從「虛」字入手,使人浮想聯翩,趙佶看後大悅,他認為酒家藏在竹林中正是符合「鎖」字的意境,並親自圈點為第一名。以虛寫實,這是中國畫的一大特色。

李唐擅畫山水,變荊浩、範寬之法,用峭勁的筆墨,寫出山川雄峻的氣勢。晚年去繁就簡,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他畫的山水畫對南宋畫院有極大的影響,是南宋山水新畫風的標誌。

《萬壑松風圖》是宋代著名畫家李唐的繪畫作品,是宋高宗南渡前較晚的李氏山水的代表作,與郭熙《早春圖》、範寬《溪山行旅圖》,歷來被稱作宋畫之三大精品。《萬壑松風圖》經宋內府、賈似道、明內府、梁清標、清內府等收藏,著錄於《石渠寶笈》三編,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

《萬壑松風圖》款識題於遠峰上:「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陽李唐筆。」可知作於一一二四年,其時李唐約七十歲左右,是南渡前的作品。

畫面山峰高峙,山石巉巖,峭壁懸崖間有飛瀑鳴泉,山腰間白雲繚繞清嵐浮動。從山麓至山巔,松林高密,鬱鬱蔥蔥。山腳下亂石珠連,水流奔湧。大自然雄壯之氣撲面而來,給人以氣勢磅礴的感覺。李唐布局中取近景,突出主峰和崖岸,以造成迫在眉睫的視覺感受。山石皴法,融合了李成、範寬、郭熙諸家技巧,用多種皴法表現不同的石質,如主峰,上端用長釘皴刮鐵皴,中部偶爾參以解索皴;在山腰以下使用獨創的馬牙皴。此外還可以看出其後來創造出小斧劈、大斧劈的雛型。對皴法的運用是李唐在此圖中的最大特點。

《萬壑松風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主峰聳峙,險峻巍峨。這符合北宋山水畫構圖多採用大圖闊幅的全景式的特點。同時,此圖用筆有力,以中鋒勾勒的同時兼用側鋒,山石用大小斧劈皴,稍加渲染,近景部分的巖石用「短條子」層層積累,點皴結合,兼收並蓄。另外,不難發現,李唐此圖所用皴法變化多端,雨點、馬牙、豆瓣兼有,尤其是獨具特色的小斧劈皴,使山體質感很強。在下端樹根外露的坡石間,長釘皴、刮鐵皴、釘頭皴都有體現。

從整體看,這畫與範寬的《溪山行旅圖》頗有相似之處,但李唐的作品於雄壯之外更加一層蒼勁,且以溼筆的參用更多了一些溫潤之氣,構境之妙則體現在他對於主題的「隱」上。所謂萬壑,因為主峰巍峨,遠山隱隱,故可激發觀者想像,使之可以以一當萬;所謂松風,因為有雲氣蒸騰,山澗激流,自然可以令人感到「風生雲起,當流激衣」之意。於松樹之刻畫,蒼勁沉穩,以中鋒勾出樹幹,以短線寫出松鱗,松針細密,井然有序,筆法挺拔利落,枝柯縱橫,如飛如動,而樹葉通過大面積的淡墨渲染,使整體中見蒼秀,但覺滿目蒼綠,鬱鬱蔥蔥。又以小枝穿插其間,娑婆多姿,遂使整個松林平添了一種松風颯然的動感。

整幅作品,萬壑是簡寫,松風是虛寫,近景古松參差縱橫,遠景主峰巍峨,雄峙雲天,氣勢自然非同尋常,正所謂高山仰止,令人不免有敬畏讚嘆之意。以前子貢說孔子的門牆太高,以致膚淺的人不得其門而入。李唐此圖亦有此種境界,其繪畫之精神,宛如萬壑松風中之古樹主峰,皆是可以任它東南西北風,都可以巍然不動的。

以一寫萬、以有狀無的佳作,且筆法瀟灑,墨法明透,充分體現了李唐高超的繪畫技法和繪畫理念,這為其最後突破既有的多以積墨為主的全景式繪畫範式,隱幽曲折,開啟了南宋山水畫新格致的先河。(部分摘自《雲舒浪卷:南宋時期的名畫》 陳文璟著 文化藝術出版社)

相關焦點

  • 高清賞析:南宋李唐《萬壑松風圖》
    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圖》、《清溪漁隱圖》、《煙寺松風》、《採薇圖》等。《萬壑松風圖》 南宋 李唐 絹本設色 縱188.7釐米 橫139.8釐米 現藏於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萬壑松風圖軸》是作者晚年精心傑作。
  • 高清賞析:南宋李唐《萬壑松風圖》
    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圖》、《清溪漁隱圖》、《煙寺松風》、《採薇圖》等。《萬壑松風圖》 南宋 李唐  絹本設色   縱188.7釐米  橫139.8釐米  現藏於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萬壑松風圖軸》是作者晚年精心傑作。此圖以濃談色畫高崖深塑,苞松疊翠。
  • 陳禕瑋丨《萬壑松風圖》導讀【南山讀畫】
    本期推文,刊登陳禕瑋導讀《萬壑松風圖》。《萬壑松風圖》導讀陳禕瑋/撰《萬壑松風圖》,絹本設色,縱188.7釐米,橫139.8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萬壑松風圖》為絹本三拼大幅,絹質緊密、色澤渾穆。因年代已久,墨色稍暗,色彩與墨色渾然一體、氣色淳古,是北宋之作。
  • 李唐《萬壑松風圖》啟示錄
    兩年前,我在創作次方水墨《綠肥紅瘦》的時候遭遇迷茫,於是轉向古代繪畫求教,把《韓熙載夜宴圖》、《貨郎圖》、《早春圖》、《溪山行旅圖》、《千裡江山圖》、《夏景山口待渡圖》和《萬壑松風圖》等列為我的重點研究課題。其中李唐的《萬壑松風圖》與郭熙的《早春圖》和範寬的《溪山行旅圖》,被譽為宋畫三大精品。我希望從當代藝術的角度重新解讀古人的審美色相。
  • 李唐《萬壑松風圖》
    李唐的山水畫最初多畫北方氣勢雄渾的山河,以雄健的斧劈皴描繪青綠山水,如《萬壑松風圖》、《長夏江寺圖》等,是北派山水的著名代表人之一,其後用筆及取景變的簡括凝鍊,構圖精練,意境優美,開闢了南宋的新畫風,並創作了人物畫《胡笳十八拍》、《採薇圖》等,借歷史抒寫懷念故國,希圖中興的感情。
  • 巨然《萬壑松風圖》賞析
    構圖賞析巨然的《萬壑松風圖》,繪江南煙嵐松濤,礬頭重疊;深谷裡清泉奔湧,溪畔濃蔭森森;沿著曲折的山脊,是一片片濃密的松林,「豐」字形的松樹隨風搖曳,似乎能使觀者感受到陣陣溼潤的涼風撲面而來;溝壑裡聚起團團雲霧,緩緩地向上升騰;山瀑下置一水磨磨坊,溪上架一木橋,在這世外桃源裡留下人間煙火。
  • 重溫經典:李唐【萬壑松風圖】
    南宋院畫錄》引《石語齋集》【萬壑松風圖】作品賞析《萬壑松風》作於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用三拼組繪成。淺色山水。為李唐南渡以前的作品,是李唐晚年代表作,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畫中峰巒疊嶂,山石磊落雄壯。近景古松林立,萬頃松濤,深谷中有溪水迂迴衝蕩、蜿蜒而流。山腰間松木逶迤,鬱鬱蔥蔥。山澗飛瀑直下,一派生機。
  • 賞畫| 黃君璧《萬壑松風圖》
    黃君璧 萬壑松風圖 黃君璧不僅「師古人」,更重視「師造化」,他先後去黃山 此件《萬壑松風圖》與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李唐《萬壑松風圖
  • 五代時期畫家巨然《萬壑松風圖》欣賞
    《萬壑松風圖》是五代時期畫家巨然創作的一幅水墨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萬壑松風圖》描繪了中國北方山水的雄渾景色,各種松樹,百姿千態,栩栩如生。千山萬壑,亭亭蓋蓋,蒼鬱清潤。《萬壑松風圖》的坡石用淡墨作長披麻皴,再以焦墨、破筆點苔,有沉鬱清壯之韻。全圖的筆墨沉厚渾樸而不失腴潤秀雅,天趣盎然。
  • (宋)李唐.萬壑松風圖
    《萬壑松風圖》是宋代畫家李唐所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山水畫作品。雙峰交錯,堂堂正正,厚重而拙實,給人以渾厚大氣之感,表現為「萬壑松風」之境。《萬壑松風圖》為簡括畫的表現開了先河,對南宋初期的山水畫具有開派作用。其與郭熙《早春圖》、範寬《溪山行旅圖》,合稱為「宋畫之三大精品」。
  • 重巒疊嶂,明朗潤澤,近代畫家鄭午昌繪《萬壑松風圖》
    鄭午昌 萬壑松風圖這幅《萬壑松風圖》創作於1941《萬壑松風圖》是山水畫創作中的傳統題材,傳世知名度最高的是宋代李唐創作的《萬壑松風圖》。創作這樣的經典題材作品,一方面要保證技法上能夠和古人比肩,另一方面要保證在內容上、思想上畫出新意。鄭午昌這幅作品在構圖上元代王蒙作品的風採,細膩高古。以淺絳加水墨的設色風格,畫出了重巒疊嶂的潤澤之美,畫風清新明麗。
  • 從李唐《萬壑松風圖》淺析南北宋山水畫風格演變
    本文通過分析李唐南渡前的代表作《萬壑松風圖》,從而淺析北宋至南宋山水畫風格的流變。關鍵詞:山水畫;李唐;萬壑松風圖;北宋;南宋;風格演變(一) 作者小傳李唐(約1065-約1150) ,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根據《中國古代畫家詞典》所載,李唐為人勤奮好學,穎慧過人,詩文書畫俱佳。
  • 南宋四家——李唐《萬壑松風圖》
    李唐 萬壑松風圖絹本淺設色 188.7×139.8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萬壑松風圖宋李唐1124絹本設色畫軸188.7x139.8 cm〈萬壑松風圖〉上,有「皇宋宣和甲辰(1124)春,河陽李唐筆」的落款,是李唐進入徽宗宣和畫院之後,創作的一幅巨軸山水。
  • 台州一藏家30萬「拍」來的《萬壑松風圖》是贗品?
    專家們得出的結論很一致:這幅《萬壑松風圖》是假的。專家們甚至還表示,黎雄才根本沒有畫過《萬壑松風圖》,韓勝利買到的畫肯定是贗品。  韓勝利大吃一驚,此後多次聯繫並通過律師發函給季維辛要求退畫、退款,但對方一直找藉口拖延。  「他要我先退畫,等畫賣出去了,再退錢。」韓勝利說,季維辛曾表示同意協商解決,但提出的方案讓他無法接受。
  • 《國寶奇旅》中提到的《萬壑松風圖》,大有來頭
    最近《國寶奇旅》正在熱播,其中提到一幅畫叫《萬壑松風圖》,這幅畫至今還陳列在北京故宮博物館。這幅畫,大有來頭。《萬壑松風圖》是北宋時期李唐的作品。這是一張相當「緊實」的山水畫,中國繪畫史上,可以說沒有一張可比得上它。
  • 北宋愛國畫家,75歲畫了《萬壑松風圖》,成為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
    他是北宋愛國畫家,75歲畫了《萬壑松風圖》,成為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李唐的《萬壑松風圖》有別與《早春圖》和《溪山行旅圖》,這幅畫作裡沒有出現任何一個人物,其中之意表達的是什麼?又有著怎麼樣的故事?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李唐的《萬壑松風圖》。
  • 花了30萬的《萬壑松風圖》是真是假誰說了算
    浙江在線08月23日訊韓先生愛好字畫,在杭州一次拍賣活動中花30萬買了當代著名畫家黎雄才的《萬壑松風圖》。可他拿回去讓人鑑定後,認為畫是假的,要求退畫退款,遭到了對方的拒絕。昨天,這個官司打到了杭州上城法院。  被告(即韓先生指認的賣家季先生)委託律師一開庭就拋出兩點「不退款」的理由:第一,為何說這畫是假的?
  • 吳湖帆山水精品《萬壑松風圖》作品賞析,水墨烘染,雅腴靈秀
    吳湖帆吳湖帆作為民國書畫巨擘,出生於書畫世家,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獨厚,為其藝術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吳湖帆可謂同時代的佼佼者,其山水畫獨具風致,被張大千評為「民國畫壇第一人」,能得大千如此評價,可見功力不凡,事實上吳湖帆先生集書畫、收藏、鑑賞於一身
  • 範寬《溪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上...
    《萬壑松風圖》 《萬壑松風圖》是宋代畫家李唐所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山水畫作品。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萬壑松風圖》實則以強烈的筆觸,表現著他內心無法掩飾的復國情懷,外在的安靜阻擋不住內在的熾熱,萬壑松風,蘊涵著巨大的能量——特定時代的情感積蓄。 《萬壑松風圖》畫面山峰高峙,山石巉巖,峭壁懸崖間有飛瀑鳴泉,山腰間白雲繚繞清嵐浮動。深山中幽僻的崖谷間,奔躍的泉水和鬱茂的松林,襯託山峰高峙,山石危巖。其在構圖上,大膽裁剪、提煉,整體看來空間立體感強,層次分明。
  • 中國古代十大傑出畫家,淺聊李唐及其代表作《萬壑松風圖》
    《萬壑松風圖》歷來被稱作宋畫之三大精品的《萬壑松風圖》,是李唐約七十歲左右南渡前的作品。畫面山峰高峙,山石巉巖,峭壁懸崖間有飛瀑鳴泉,山腰間白雲繚繞清嵐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