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最好的思政課」的臺前幕後

2020-12-14 澎湃新聞

聽!

這是屬於監獄人民警察的聲音

崢嶸歲月

他們敢拼敢衝敢擔當

面對新時代新挑戰

他們堅守高牆

守護千家萬戶的安寧

全省監獄系統先進事跡巡迴宣講報告會正式落下帷幕。先進典型發揮榜樣示範引領作用,弘揚正能量,提升精氣神,在全省監獄系統掀起了向榜樣學習的熱潮。

英模輩出 傳承監獄精神

據了解,我省監獄系統近年來有54個先進集體、364名個人受到省部級以上表彰,湧現出全國先進工作者、司法行政系統二級英模陳黎華,司法部一等功臣王祥華,司法部「新時代司法為民好榜樣」廖文靜,全省抗疫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女子監獄黨委,福建十大法治人物建新醫院傳染病區,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建陽監獄九監區,福建省首屆「最美退役軍人」「2020年度十大公益人物」林敏明等一大批先進典型,極大地激發了民警的工作幹勁,集聚隊伍正能量,營造了比學趕超、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2020年11月18日至11月27日,由省局從近年來在援鄂、援派、抗疫以及在日常工作、專項任務中湧現出的重大先進典型、先進人物中,選出了13名先進典型組成宣講團,在全系統開展以「踐行訓詞精神,忠誠職責使命」為主題的全省監獄民警先進事跡巡迴宣講,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傳承具有我省監獄獨特的精神基因、精神氣質的「新墾精神」「白沙精神」,凝聚起全面推進我省監獄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先進典型、先進人物的事跡和精神,充分詮釋和展現了我省監獄民警隊伍是一支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隊伍,是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隊伍,這種精神也進一步激勵全系統廣大民警在平凡崗位上建功立業的尊榮感和自豪感,提升奮發有為、紮實進取的精氣神。

優中選優 亮出勇者風範

此次先進典型巡迴宣講活動,自今年10月起開始著手組織籌備,省局政治部在全面摸排、比選擇優、充分醞釀的基礎上,初步篩選34名候選人,分為援鄂、抗疫、第二屆「福建最美監獄人民警察」、援派、特殊崗位、重大先進典型等方面,提煉每位候選人的感人事跡,再進行優中選優,確定19名候選人進入試講階段。在試講階段,省局組織了6個處室12名領導擔任評委,最終選出13位宣講人。

這13位先進典型中,有危難關頭逆行出徵,馳援武漢抗擊疫情的女子監獄巾幗英雄;有召之即來、日夜奮戰,連續在監內長時間封閉執勤,忠誠履職、擔當作為的最美守護者;有響應黨中央號召參加援派的鐵血漢子;有立足本職踐行初心使命、擔當作為的最美監獄警察;有長期從事愛滋病罪犯、限制減刑罪犯等教育改造工作的孤膽英雄和「刀尖」舞者。

他們的先進事跡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以平凡書寫偉大,忠誠鑄就信念,以奉獻實現價值,以精神支柱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智慧和勇氣、用信心和決心,詮釋了「忠誠、為民、公正、廉潔、奉獻」的福建監獄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他們可歌可泣、催人奮進的先進事跡讓全系統民警深受教育、倍受鼓舞。

從遴選試講到培訓、首秀再到正式巡講,籌備歷時兩個月,從緊張怯場到生動講述自己認為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芝麻兒事」,他們,經歷了怎樣的蛻變呢?

精心籌備 呈現最好狀態

「很榮幸自己能被選中參加先進事跡巡迴宣講團,雖然我只是完成了自已的工作職責,組織上卻給我了這麼高的榮譽,讓我有機會跟系統內的同事分享我的工作心得。」林贊和是一名「80後」,從警11來一直在榕城監獄高危監區從事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他在工作中總結出了「135」教育管理思路,「通過宣講活動,我不僅從同行宣講人身上學到很多可借鑑可複製的工作經驗,也見識了其他單位監區一線的工作方法,更加堅定了自己『樹典型』『保典型』的信念。」

談起宣講前的培訓,林贊和回憶起來仍有話說,「各單位同事難得相聚,原以為可以趁此機會多聊聊,沒想到,宣講前大家要改稿、試講,再修改、再試講……循環往復,忙到一句話都沒空講。」

宣講團絕大部分成員都屬於會幹工作但「嘴笨」的類型,那幾天,大家都想把自己最好的狀態拿出來,也因此有了壓力和焦慮。好在後來,他們生動演說,成功宣講,這其中,有指導老師的幫助,有他們自己日夜修改練習的成果,「我們的思維是綜合性的,只能對工作進行總結歸納,但培訓老師的角度就不一樣,他們能從側面切入,挖掘大家身上不一樣的閃光點,從而進行提煉和拔高。比如我,幹了11年的罪犯教育改造,從來沒覺得『教育改造』原來有這麼特別的地方,有這麼多可說的故事。」林贊和笑了笑。

來自女子監獄的陳曉凌表示,雖宣講活動結束了,但回想起來,仍是滿滿的收穫與感動。活動籌備人員、幕後工作人員的默默付出讓她倍受感動,而身邊的感人事跡亦讓她收穫了滿滿的正能量。「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的內心惴惴不安,總覺得平凡如自己,何德何能能夠站上講臺。直到指導老師跟我說,宣講的目的是讓人從中汲取養分,你的故事再平凡,只要有一個人能夠從中獲得力量,那麼你的宣講便是有價值的……」

廣泛熱議 掀起學習浪潮

11月27日,巡迴宣講報告會正式落下帷幕。自11月18日起,報告團深入全省監獄單位開展了21場巡迴宣講報告會,近萬名民警職工參加了報告會,先進典型的事跡故事在「沉澱」「發酵」後已然深入人心,愈發立體。

「陽光閩獄」公眾號連續推出多篇系列報導,從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報導這場宣講報告會的盛況,福建法治報、福建長安網、新福建、海峽法治在線、清朗天空、福建司法、今日頭條等多家媒體平臺紛紛轉載,在全省監獄系統內外引起熱議。

省局政治部主任吳邦輝

這場報告會就是最好的思政課,謳歌了先鋒、樹立了榜樣、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營造了氛圍、鼓舞了幹勁,必將在全省上下產生深遠影響。我們將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帶頭學習、帶頭宣講、帶頭推進,做到思想上高度自覺、行動上堅定有力,走在前做表率。

同時將更加重視加強先進典型挖掘培育工作,持續培養選樹一批過得硬、立得住、叫得響的先進典型,推動全系統見賢思齊、學有標杆、做有榜樣。

福建日報社新聞評論部主任記者 包騫

一個典型就是一座豐碑,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

弘揚監獄好傳統、講述監獄好故事、傳播監獄好聲音,正在福建監獄系統「踐行訓詞精神,忠誠職責使命」先進事跡巡迴宣講活動中得以踐行。十三種真情述說、十三種真摯情懷……宣講團中的十三名成員,從各自不同的崗位出發,以飽滿的熱情、真摯的情感、滿滿的擔當,開展一場又一場情真意切的宣講,讓聽者受到了一次強烈的心靈震撼和深刻的精神洗禮,展示了監獄民警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打造了十三道不一樣的「風景線」。

網友 唱戲蓉

宣講團成員講的都是身邊事,特別親切,我聽完特別感動,他們讓我明白一個道理:不管是哪個行業,只要立足崗位好好幹,就能為社會作貢獻。

網友 Aomc_W

為宣講團成員點讚!他們既是堅守崗位的英雄,也是一個個普通人。這場演講通過平實的講述,讓大家知道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幹出不平凡的成績!

民警家屬

我是監獄人民警察的家屬,疫情期間,他們一封閉就是連續兩三個月不在家,孩子父母全靠我一人照顧,我因此抱怨責怪過他,聽了這次宣講後,被他們的故事深深感動了,也因此對他們這份工作更加多了一份包容、一份理解、一份支持。

倉山監獄民警陳熹曦

每一次宣講,都是一次對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精神鼓舞和思想導航。此次巡迴報告會通過講述全省監獄系統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教育引導全系統廣大黨員更好守初心、悟初心、踐行初心。

女子監獄民警邱晴

我特別受觸動。這次巡迴宣講,每人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的第一人稱講述,卻讓我們耳目一新又意猶未盡,觸動了靈魂又鼓舞了幹勁。

一切榮譽成績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榮譽成績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全省監獄民警職工正以此次巡迴宣講活動為契機,緊緊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安全為天、改造為上、公正為魂、隊伍為本」的工作理念,「堅持政治統領、築牢安全防線、抓實五大改造、嚴格規範執法、推動轉型升級、打造智慧監獄、建設過硬隊伍」的工作思路,全面推動我省監獄新一輪改革發展再上新臺階,為服務新時代新福建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超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藍圖已經繪就

新徵程即將開啟

我們忠誠履職、昂揚向上

我們是監獄人民警察

無愧人民 無愧祖國

(胡蘇婷 陳曉蓉)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這場「最好的思政課」的臺前幕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思政課舞臺講!大連藝術學院原創舞臺劇《夢想·青春》首演
    劇中第一幕,圍繞雲端思政課,講述大連藝術學院的學生在新冠疫情期間,結合自身專業,用實際行動抗擊疫情的動人故事;第二幕,講述一位來自浙江安吉貧困村的大學生,在學校領導與老師的教育與引導下,積極響應習總書記建設美麗鄉村的號召,樹立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的信念,畢業後選擇回到老家,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故事;第三幕,通過一堂排練廳裡的思政課,講述老師用親身經歷和革命精神教育學生,學生如何在藝術實踐中鍛造出過硬本領的故事
  • 江漢大學:改革創新思政課 當好青春引路人
    「這場疫情讓我們見證了最讓人肅然起敬的專家,最英勇的白衣戰士,無數舍小家顧大家的幕後英雄,也見證了中國速度的又一次上演,中國製造的又一個奇蹟和中國力量的阻擊防控能力……抗疫實踐這堂生動的思政大課用身邊的故事、鮮活的事跡和感人的案例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真正的中國。」
  • 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
    原標題:理直氣壯辦好思政課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就如何辦好新時代思政課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進一步明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其作用不可替代。
  • 北京思政課建設凸顯首都特色
    為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北京市研究制定《北京市教書育人「最美課堂」評選建設辦法》,在思政課特級教授、特級教師評聘工作基礎上,將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納入其中,以教學實效作為唯一依據,全市推薦、全網評選、全面宣傳,發揮優秀教師和典型課堂的示範作用。
  • 河海大學舉辦思政課教學「知行」工作坊暨「思政課大中小學一體化...
    未來網高校頻道12月1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陳歡 宋小洪)12月7日,河海大學舉辦第一屆思政課教學「知行」工作坊暨「思政課大中小學一體化建設」研討會在江寧校區江寧會議中心,江蘇省教育廳社政處處長王偉,河海大學黨委副書記郭繼超出席會議並致辭。
  • 擦亮中小學思政課「親切的面孔」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要想撕下思政課「板著面孔說教」的標籤,更好地發揮思政課關鍵課程作用,中小學校必須主動求變、求新,通過創新理念、拓展渠道、豐富手段、優化機制,主動擦亮並不斷豐富思政課「親切的面孔」,真正契合中小學生成長的需求和發展的期待
  • 天津市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同說「國家標誌」 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邁出...
    7月18日,一堂精彩紛呈的示範課在「雲端」開講,來自天津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盟的4位不同學段教師以說課形式,與全市、全國的300餘名同行在線分享了「國家標誌」大中小一體化銜接教學探索成果。北京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副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宇文利教授,天津大學法學院魏建馨教授對示範課進行了點評指導。
  • 講好「阿拉寧波」味道的思政課
    近日,在浙江省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的該院第二批思政課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授牌儀式上,寧波市北侖區白峰街道黨建辦副主任沈麗麗對寧波職院思政課教學「雙循環」模式的實踐效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從2016年開始,寧波職院就開始探索並構建「雙循環」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該模式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和基地實踐教學指導促進的循環,理論課教學中的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融合提升的循環。
  • 以學理性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
    以學理性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 2019-04-16 來源:《中國教育報》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孫代堯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教師,參加座談會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
  • 遼寧戰「疫」思政課「雲端」開講,高校師生反響熱烈
    在思政課上,他說:「在這場戰『疫』中,廣大醫護工作者被稱為『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其實,沒有誰生而英勇,只有選擇無畏。」中國醫科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王振寧思政課主講人之一,中國醫科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王振寧是遼寧第三批重症救治醫療隊領隊。
  • 「思政課大講堂」在雲南景谷縣開講
    景谷教體系統「思政課大講堂」開講了。供圖為推動雲南普洱市景谷中小學校思政課堂建設,9月9日,景谷教體系統「思政課大講堂」開講了。通過學習,教師們紛紛表示,授課教師講的講課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堅定了他們「辦好思政課,講好思政課」的信心與決心。景谷特殊教育學校書記、校長羅豔芳說:「聽完黨課,讓我受益匪淺,我認識到上好思政課對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及鑄牢思想根基的重要性,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結合特殊學生的特點 結合特校教材,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和直觀的方法,開展特殊學生的思政課教學。」
  • 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明顯增強
    本報訊(記者張惠娟)在12月3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劉貴芹在介紹「十三五」時期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有關情況時表示,全國高校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不斷增強,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 這一年 思政課走上創新加速路
    其實這一年來,有關學校思政課,形成席捲之勢的還有全國各地各學校隨處可見的「變」:課堂形式百變創新如火如荼,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更接地氣,教師培訓推陳出新渠道更寬……  應該說,思政課正走上一條創新的加速路。  記者在採訪中感受到,如果給這一年思政課的變化作個總結,我們可以找到這樣幾個關鍵詞:鋪路、露臉、開門。
  • 思政課:讓有信仰的人來講信仰
    二是發掘地方資源,講述家鄉的故事,咱們扶溝縣本身就有愛國將領吉鴻昌等紅色資源,要把他們的家國情懷代代相傳……」日前,在河南省扶溝縣召開的全縣思政課教師培訓研討會上,該縣教研室支部書記劉保軍為全縣思政課教師上了一堂《如何讓你的思政課有溫度》的報告,讓老師們對思政課教學有了新的感知。
  • 提質創優,點石成金,打造「硬核」思政課!
    提質創優,點石成金,打造「硬核」思政課!學校「築巢引鳳」,大力引進人才,配齊專業思政課教師隊伍;精準施策,持續推進「一人一策」「名師培育」計劃,做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講述思政課教師的敬業故事」主題宣傳活動,激發教師的創新活力。2019年7月,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提出具有全國首創意義的「雙師思政實驗課」計劃,成立雙師思政實驗課工作室,探索一名思政課和一名專業課老師共講一門思政課程的新路徑。
  • 我校思政課教師在全省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競賽中斬獲佳績
    黑龍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競賽每兩年舉辦一次,是全省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的「大比武」和「大練兵」,本次比賽共設7門競賽課程,全省高校共有37名思政課教師最終進入決賽。馬克思主義學院高度重視本次比賽,提前組織專家學者和骨幹教師對參賽選手進行專門指導、專題培訓、專項提升,經過激烈的初賽、複賽,最終4名教師闖進決賽並獲獎,充分展現了我校思政課教師紮實的理論功底和突出的教學能力,也是學校長期以來切實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果體現。
  • 一堂優質思政課的發現之旅
    「你講你的課、我走我的神。」類似的尷尬,不止在年輕的孟雪身上上演。「思政課不好上!」這,幾乎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員的共識。有人把原因推給課程本身,認為較之其他課程,思政課理論性強,很多內容側重於講道理,很難像其他專業課程那樣,讓學員有「現學現用」的獲得感,自然缺少「吸引力」。
  • 思政課如何講得有滋有味
    清水塘小學二(四)班學生在思政課教師王江玲的帶領下,既領略了祖國的美麗景色,又明白了想要留住青山綠水,應該先學會保護他們……昨日,2020年湖南省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立德樹人」教學風採競賽拉開了序幕,全省有45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相聚長沙,參與本次高中組、中學組、小學組的思政賽課,共同探討如何在課堂上將思政教育做到「潤物無聲」。
  • 光明日報:在思政課中追求真善美
    思政課「求真」,就是直面問題,務求實效。毋庸諱言,如今的思政課存在不同程度的被「標籤化」現象,留給學生刻板、「滿堂灌」等印象。將高度凝練與抽象的政治理論生硬地向學生灌輸,不接地氣,學生自然不愛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種理論再正確、再精妙,也要應用於實際才能讓人信服。緊扣現實,將高深的理論與身邊的實例相結合,從文本進入學生心中,這樣的思政課才有價值。
  • 河北工業大學: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
    河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系主任蘇曄表示,河北工業大學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座談會讓大學的思政課教師們受益匪淺。從小學到大學,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如何讓思政課教學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河北工業大學正在開題、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