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代表宇宙萬物,象徵宇宙自然生命,時空運轉的系統。就具體事物而言,代表該事物周而復始、循序發展的生命、運轉周期,而其中的某個卦或爻,則代表該事物處於某個特定的時空和發展階段。
有卦辭、爻辭的《易經》闡釋的是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發展規律,包括朝代更迭、個人命運,也包括從人的角度所認知的一切事物。
萬物一太極,一物一太極。六十四卦一太極,一卦一太極,一爻一太極。
從佔卜的角度來看,所佔之事,與佔得之卦或爻共有一個太極。
因此,所佔之事與所得之爻必然也存在定位、相薄、通氣、不相射相逮等四種基本作用關係,爻辭是對這種相互作用的抽象概括。
佔卜時卦或爻並非直接代表該事務,而卦或爻與事以「定位、相薄、通氣、不相射相逮」其中的某種形式產生聯繫。
從《易傳》開始,歷代易學家致力於找出卦爻象與卦爻辭之間的聯繫規律,至今沒有一個令大部分人感到滿意的說法。因此,近來觀點認為,卦爻象與卦爻辭之間,根本就不存在內在的聯繫,大部分卦的卦爻象與卦爻辭之間,都是缺乏甚至沒有邏輯聯繫的。卜筮算卦只是一種猜度術,它不是依據客觀必然性來預言後果,而是依據偶然性的概率來進行猜測,並加上了卜筮者的附會。
如果我們把所佔之事與所佔得之卦或爻共有一個太極,或許能揭開佔卜的邏輯關係,從而破除迷信的說法。
一卦或一爻一太極,萬物共有一太極,所佔之「事」,可以是類似的,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可以是不同之人同一事,也可以是不同時空同一事。卦辭或爻辭是其卦、爻所代表事物當下「定位、相薄、通氣、不相射相逮」作用關係下至未來某個時空的發展趨勢或結果。同一件事不同人佔,其作用關係未必相同,因而佔卜者應該根據自己的狀況判讀自己所佔之事與卦爻辭的作用關係,從而判斷當下之事作用關係下發展趨勢或結果的吉兇,進而據此趨吉避兇。
比如說履卦九二爻「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幽,原指幽暗,這裡指幽隱、隱居之人。行走的道路非常平坦,悠閒之人吉祥。
「履道坦坦」象徵中正有秩序,隱士守正,吉祥。
如果是一個隱士佔得此爻,保持原有的生活狀態,吉祥;如果是一個冒險家佔得此爻,則是兇險。冒險家生來是打破秩序的,打破落後的舊秩序或許能帶來吉祥,打破中正的秩序,必然兇險。所以冒險家,應該停止冒險,遵守中正的秩序,如此可平安吉祥。
再如小蓄卦九三爻「輿脫輻。夫妻反目。」
車輪與車軸脫落,車子無法前行;夫妻反目,家庭面臨危機。
「輿脫輻,夫妻反目」象徵親密關係發展處於「權力爭奪」的階段。
如果佔卜的是戀情、婚姻,則意味著愛情即將進入一個艱難期,經過「權力爭奪戰」之後,關係可能更加親密,也可能就此分手。
如果佔卜的是合作生意,則意味著當前與合作夥伴發生的嚴重分歧,可能導致反目成仇。
至於最終結局會不會反目成仇,關鍵在於能否對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分歧進行合理管控,不任由其發展。解決的好,經過這個「權力爭奪戰」之後,親密關係將進入下一個穩定發展階段。如此一來,就是一個吉祥的結局。
佔卜之人和事與佔得的卦、爻共有一個太極,根據卦辭和爻辭的提示,找到與其同步的信息是佔卜的關鍵所在。
《左傳》記載:成公十六年,晉楚兩軍在鄢陵相遇。戰爭前夕,晉侯(晉厲公)佔了一卦來推測戰爭結果。看卦後史官說:「復卦大吉,復卦在十二闢卦中方向正北,為一陽初生之地,陽氣長則陰氣消,即自北向南推進,楚國在南處境困難,此外,南方為離為目為日,日代表諸侯;內卦震為木,有飛矢之義。據內卦為我的原則,佔斷飛矢射中諸侯眼睛。」後果然,在戰役中射中楚國主帥眼睛,楚軍傷亡慘重大敗而歸,而晉國因此鞏固了霸業。
「復卦在十二闢卦中方向正北,為一陽初生之地,陽氣長則陰氣消,即自北向南推進」這是復卦的信息,晉國在北,為巽為內為北,楚國在南為離為外,晉國的狀況與復卦「一陽來復」的信息同步,故為大吉。
《孔子家語》記載:孔子常為自己卜筮,一次佔得賁卦,面露悲情,子張見後疑惑問孔子:「夫子,聽說賁卦是吉利之卦,您因何不高興?」孔子說:「卦中有離,在《周易》山下有火為賁,賁有修飾、文飾之意,雜色之象可見非正色之卦,我聽說不用鮮豔的墨寫文章,不用上等的白玉雕刻工藝品,就是因為它們的質量太好,不需文飾,對於色質來說,黑色和白色才是正色,這次佔得賁卦,對我而言不是好兆頭啊」。後果然,孔子周遊列國而不受重用。
常人看來,佔得賁卦是吉利的,但是孔子卻面露悲情。孔子是堂堂正人君子,無需文飾,這與賁卦文飾的信息相悖,故孔子認為不吉。
《論衡》記載:魯國準備討伐越國,孔子和他的弟子為這次戰役卜筮吉兇佔得鼎卦。子貢看卦說:「鼎卦九四爻有折足的意思,因此又被稱為折足卦,表示出行的人有兇險。行軍打仗一般要用足,如今卦象顯示足已折斷,可見戰役對魯國非常不利。」孔子卻不贊同子貢的論斷,他認為是大吉卦,道:「越國人居水澤地,出行用船不用足。故無折足之憂,可見魯國會勝。」後魯國果然打敗越國,取得戰爭的勝利。
鼎卦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出行用船不用足」與「鼎折足」的情況相反,所佔之事,反為吉。
宋朝文學家晁以道在明州船場做官時。有一天,有個士人拜訪,坐談間下起小雨,晁說:「我今佔得鼎卦,九四爻有折足之象,而九四爻在外卦,根據內我外彼的原則,折足會應在客人身上,所以您今天要小心啊。」不久,士人辭去,走到港口,因下雨路滑,果然摔倒脛骨,治療累月乃愈。
鼎卦九四爻是折足之象,處於外卦,這點與客人為外人且外出的信息同步相符,故,客人有折足之災。
《三國志》記載:諸葛亮逝後,楊儀替亮主政,遭魏延等人反對,楊儀以反判罪誅殺魏延而獨攬朝政,後讓都尉趙正卜筮,佔得風火家人卦。趙正斷之不吉,因與自己的願望違背,楊默然不悅。此後不久,果然楊儀與朝廷因不和被貶謫收押,受不了侮辱自殺身亡。
風火家人卦辭「利女貞」要求主持家事應柔順、謙遜、中正的德行,楊儀以反判罪誅殺魏延而獨攬朝政,楊儀剛愎自用,與風火家人卦德不符,故不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