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回國學:有哪些學起來比較輕鬆的佛家和道家講座?南懷瑾算嗎

2020-09-22 李淵回

回國學:有哪些學起來比較輕鬆的佛家和道家講座?南懷瑾算嗎



首先


淵回要亮明一個觀點:一般來說讓人輕鬆,讓人舒服,讓人爽的東西,往往沒有多大價值。甚至會把一個人毀掉。


要了解真正的佛家思想文化,或者是道家的思想文化,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更別說去真正的修行實踐,去學佛修道了。


淵回這裡要反問一下,想要輕鬆為何不去看電影?想要輕鬆,為何不去玩遊戲?想要輕鬆,為何不去聽音樂……


既然想要輕鬆,想要通俗易懂。想要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比較深刻的知識,甚至是獲得無比的智慧。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

俗話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並不是一句空話!


想要喝水,你必須去燒水。想要喝茶,你就必須付出相應的勞動,換取相應的好茶。


想要吃飯,你就必須去做飯。想要品嘗美味,你就必須付出相應的勞動,換取相應的美味。


……

同樣的!想要知識,你就必須去學習。想要獲得深邃的知識,甚至是智慧,你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來讓自己獲取。


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做人做事要踏實,要腳踏實地。非常容易,甚至是輕鬆獲得的東西,那麼它的價值也自然不高!不相信的,可以自己反思,觀察一下周圍的生活。

其次


儒釋道佛,國學傳統文化,現在已經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了。目前還有人在講這些東西,在向大眾普及這些東西,都是非常難得的。首先我們就應該珍惜。


比如夢參法師,比如張至順老道長。講話可能有點慢,也可能不是普通話,但是如果真的要用心聽,是能夠聽懂的。



即使真的聽不懂,那為何不去看文字了?看書籍呢?據淵回所知,這些老人家的講課資料,甚至是錄音,都有相應的文稿,甚至是書籍。


其實也不是這些老師講的慢,普通話不標準,也不是自己聽不懂,淵回認為就是一個字,懶!

又說,這些人不那麼通俗易懂。相比著藏在古文典籍中的知識和智慧,有人幫你講出來還不夠好嗎?還要如何的通俗易懂呢?


想要通俗易懂,為啥不去聽音樂?看電影,玩遊戲呢?


還說沒有深入淺出,有代溝。



那麼,南懷瑾老師講的東西又如何呢?請問還不夠深入淺出嗎?又說有代溝,淵回請問世界上哪一個人和你沒有代溝?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我們自己。


即使發自內心的想要學習,佛家的傳統思想文化,道家的傳統思想文化就不要去想著輕鬆。


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輕鬆沒好貨,好貨不輕鬆。

最後


佛家思想文化,道家的思想文化,一般都是出世的。那就很麻煩了,對這些出世學問真有心得的人,他會出來把這些東西告訴我們嗎?更何況現在國學傳統化的奄奄一息的處境。有些人來告訴你,這件事情已經很難得了。


人生就像一個長途的旅行,我們自己有手有腳。別人送我們的一雙鞋子,就暫時不要再想著車子了。把別人送的鞋子穿起來,先走起來再說吧!

就怕別人拿來的鞋子,自己還懶得穿,非要別人給我們穿上。這不是懶是啥?


既然穿上了鞋子,就懷著感恩之心慢慢走吧。車子的事情放在以後再說。

你說弘揚儒釋道國學傳統文化的人,都和我們有代溝。也確實如此!


因為這些東西都要斷了,年輕人沒人願意去學,沒人願意去接手,弘揚這些東西的都是一些老人。怎麼會又沒有代溝呢?


淵回這裡有個例子,大家參考一下。


很多人骨頭裡挑刺,說南懷瑾老師不懂科學,說他老人家有科學常識性的錯誤。對,真錯了又如何?

要知道,南懷瑾老師的學生弟子中是有很多學科學,學管理,學醫學的人才的。很多甚至是國際上都非常厲害的人物。

他老人家能不懂,那些所謂的科學常識上的錯誤嗎?那麼既然懂,為何還要犯錯誤?這是一種教育方法啊!就是為了激勵我們,這些所謂學科學的年輕人。弘揚國學優秀傳統文化,他們老一代不行了和我們有代溝,但是我們自己一家上手啊!


人生這場旅途,是一條漫長的路。別人已經給了我們一雙鞋子,自己還懶得穿,還想問人要車子。這都是些什麼心理啊?


所以,先把鞋子穿上,懷著感恩之心繼續上路。車子的事情,我們以後有能力自己來造。


國學傳統文化這些東西他們講的不夠科學,不夠接地氣,有代溝。我們自己要接上來啊!我們自己要把它們講的足夠符合科學,足夠的接地氣,足夠的通俗易懂。


唉!淵回說多了都是淚。一塊加油吧!


深淵之靜水,回流而勇進。我是李淵回,為保衛傳統文化而戰!持續輸出儒釋道傳統文化等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關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這些內容有幫助的話,歡迎點讚,收藏,轉發。讓有限的內容發揮無限的作用,去幫助更多的人吧!李淵回,合十!

相關焦點

  • 淵回說南:南懷瑾老師是聖人,菩薩,隱士,國學大師,還是騙子?
    南懷瑾老師不僅僅是儒家的知識分子,他老人家對道家的,佛家的功夫學問也非常精通。所以淵回認為,南懷瑾老師像儒家的聖人,但並不僅僅是儒家的聖人。2.是菩薩,又非菩薩有人說,南懷瑾老師就像佛家的維摩大士,白衣說法,普渡眾生。
  • 南懷瑾:儒家是糧店,道家是藥店,佛家是雜貨店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國文化有不同的主張流派,事實上,無論是哪個國家的哪種文化都是有眾多流派的,中國文化在唐宋之後就分為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中國現代佛學家南懷瑾曾經將儒家比作糧店,將道家比作藥店,那麼他將佛家比作什麼呢?
  • 南師百問:國學大師南懷瑾的「佛在心道為骨儒為表」怎麼理解?
    南師百問:國學大師南懷瑾的「佛在心道為骨儒為表」怎麼理解?糾正一個錯誤首先糾正問中的一個錯誤。南懷瑾老師的原話並非如此。下面是南懷瑾老師的原話: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 南師百問:假大師南懷瑾的偽學問如何揭露?國學文化都是糟粕嗎?
    南師百問:假大師南懷瑾的偽學問如何揭露?國學文化都是糟粕嗎?文化國學,儒釋道,李淵回原創文章。南師百問,解答您心中有關南懷瑾老師的疑問。幫您還原一個真正的南懷瑾老師。有網友提問,南懷瑾老師的偽學問如何廣泛地揭露出來?這期內容淵回就這個問題,和大家簡單交流一下。
  • 淵回禪修:南懷瑾看花把花的精神收回來,怎麼做?關鍵是精神內斂
    我們自己可以去把南懷瑾老師的原話找來。不容易理解,確實是比較抽象。更深的一方面是,南懷瑾老師表達這些原理用的方法,用的語言,用的詞語,是道家,或者佛家的一些詞彙,一些表達方式。儘管他老人家已經儘可能的把這些東西,講通俗了。但是和我們現代人的認知還是有一個偏差,有一個代溝的。因為接受的教育不同麼,這個是很難避免的。 比如說,花和山水的精神。
  • 大師還是騙子,充滿爭議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到底算什麼?
    一,傳奇人生南懷瑾的人生,非常具有傳奇色彩。1918年,南懷瑾出生在溫州樂清。13歲的時候,跟著博古通今的葉公恕老師學習儒學,打下了堅實的國學基礎。少年時代的學習至關重要,南懷瑾後來的成就,和他深厚的國學基礎知識有著直接的關係。相對來說,現代人的國學基礎知識就太貧乏了。
  • 南懷瑾:趕緊收藏,國學大師的四句佛家智慧心語,讓我們受益匪淺
    留下來的聖賢智慧,大多處於國學之中。國學文化的思想,國學大家的名人名言,是我們成長的心靈雞湯。本文大茶經以國學大師南懷瑾的佛家思想理論,四句智慧心語來感悟,不僅能讓我們在學佛修行中成長,也得益於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進步。
  • 淵回說南:南懷瑾戒行如何?抽菸喝酒?不戒葷腥?假修行學佛嗎?
    淵回說南:南懷瑾戒行如何?抽菸喝酒?不戒葷腥?假修行學佛嗎?有人說南懷瑾老師抽菸喝酒,不戒葷腥,是假學佛。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淵回需要說明的是,南懷瑾老師雖然抽菸,但是並不飲酒,並不吃葷腥。~也許抽菸真的是南懷瑾老師的一個玩具吧!另外,要注意佛家的思想文化體系,是國學傳統文化中很特殊的一個。它不僅強調出世,而且非常注重入世。學佛人心量要大,看問題要全面。一定要以了義的經典為準,並且這些大乘的了義經典要多看幾部,多多研究。才能真正的達到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 淵回說南:南懷瑾講的觀息法門要參考哪些經典?安那般那呼吸修行
    淵回說南:南懷瑾講的觀息法門要參考哪些經典?安那般那呼吸修行南懷瑾老師曾經嚴重的提到他老人家說:我幾十年來,學變了一切法門。只有安那般那觀息法門和禪mi 要法bai gu 觀bu jing觀是真的東西。其他的東西都是「騙」人的,由這兩個法門演變出來的。
  • 南懷瑾先生的國學體系
    南懷瑾先生的國學體系南懷瑾先生仙逝以後,國人紀念這位世紀老人、國學大師,上世紀九十年初先生的作品剛引進大陸時有人斷言將會有「南學」出現,像學術界研究《紅樓夢》的學問叫「紅學」,研究王陽明的學問叫「王學」。
  • 南懷瑾:國學大師?江湖騙子?深圳大學教授:吹捧他的必是文盲
    2019年,《易經》被納入了公務員考試,國學熱潮又再度興起。也不知道這是第幾次國學熱潮了,反反覆覆地像極了炒回鍋肉。每次國學熱潮的興起,都有一個人會被提及,那就是南懷瑾。為了參悟法門,南懷瑾曾遠赴西藏學習,後又在大坪寺閉關三年。此後南懷瑾不滿足於禪教,還學習了儒家、道家等傳統文化,兼收並蓄,自成一派。他不僅講傳統儒家的四書五經,還講道家的修行,佛家的解脫。他提倡兒童讀經典名著,資助貧困兒童讀書上學。
  • 極具爭議的「國學大師」――南懷瑾(1)
    不是因為他在國學上什麼都懂,不會出錯,而是因為我們懂的國學太少,而南懷瑾在國學上的知識和一些大的方面的為人處事,足可在我們面前配得上「國學大師」。 說到南懷瑾,世稱「南師」,我們就不得不說上他的一些身世和足夠稱「國學大師」的一些所為。
  • 南師百問:南懷瑾的哪些書通俗易懂,值得一看?
    南師百問:南懷瑾的哪些書通俗易懂,值得一看?南懷瑾老師的書,大部分都是通俗易懂的。南懷瑾老師的書,除了少數幾本比較晦澀難懂之外。其他絕大部分都是非常通俗易懂的。因為南懷瑾老師很少寫書,真正動筆寫的書,目前已知的也就那五本。南懷瑾老師大部分的著作都是,學生或者朋友根據他老人家講課的錄音,而編輯成的書。所以,這些書都被稱為著述。因為是講課或者是講座錄音整理而成的書。所以大部分都是大白話,沒有什麼難懂的地方。
  • 淵回說南:國學大師南懷瑾,尋仙訪道終到靈巖,接受法乳開悟心性
    淵回說南:「國學大師」南懷瑾,尋仙訪道,終到靈巖,袁太師門下,接受法乳,開悟心性。文化,國學,儒釋道,李淵回原創。前言:時光荏苒,滄海桑田。轉眼間來到了1942年。這一年,南懷瑾老師已經24歲了。這些人有:錢穆,馮友蘭,李元成,王恩陽,郭本道,潘子煜,程天方……三、人中龍鳳,接受法乳南懷瑾老師登上靈巖山的具體時間,我們已經無從考證。淵回只查的資料是,在1942年前後,南懷瑾老師便周末的假期,甚至是請假多次去靈巖山遊玩。
  • 淵回說南:國學大師南懷瑾,經常吃些什麼?飲食規律,常喝濃茶
    淵回說南:國學大師南懷瑾,經常吃些什麼?飲食規律,常喝濃茶,吃的極少導語回憶起南懷瑾老師,淵回總是有很多東西想和大家分享。無奈時間有限,精力也有限,只能抽空簡單寫點東西,分享給大家。有不少人對南懷瑾老師的飲食習慣非常感興趣。今天淵回就給大家說說南懷瑾老師的飲食習慣。一、飲食規律,吃的極少1.過午不食,常喝濃茶我們先回到南懷瑾老師在峨眉山大坪寺出家,閉關閱藏的時候。
  • 中國有哪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儒家,道家,佛家,儒釋道三家算是嗎
    其中儒家和道家是我們,土生土長的思想文化。佛家的思想文化,大概是在兩漢之際,逐漸傳入我們國家的。這裡要插一個題外話,據某些考古學家的最新研究。說佛家的思想文化創始人釋迦牟尼佛,也就是喬達摩悉達多太子,其實也是我們中國人。佛陀當年的主要活動,地方在尼泊爾境內靠近喜馬拉雅山的地方。
  • 南懷瑾|佛家智慧,學佛修行者必讀的四句忠言
    南懷瑾|佛家智慧,學佛修行者必讀的四句忠言國學大師南懷瑾:近來有少數人談起佛教文化,有不同的看法。大茶經說,佛家包容是強大的,是大度的。就如南懷瑾大師所言,只要教人做好事,傳播正能量的思想就是對的。佛家所說的妄語,也是如此。儒釋道文化也好,還是世界四大宗教,那個教的文化思想,都有好的一面。佛家講身口意三業,這都是佛家的傳播正能量的文化知識。
  • 南師百問:南懷瑾出過什麼書?
    首先要知道南懷瑾老師出的書有很多,但是真正寫的書目前已知只有五本:禪海蠡測禪話原本大學微言(南師以口述風格所著)其他書都是學生,或者是弟子自己發,願根據南懷瑾老師的錄音講座整理的還有一些是日常講座,對當今社會發出的一種感想感嘆。佛家經典就比較多,解釋了很多佛經論述。還有一些關於修行實踐的書籍。道家的經典也不少,比如莊子,老子這些比較經典的道家著作,他老人家都講過一遍。當然還涉及了一些常人不太提及的道家實踐的功法。
  • 仙翁洩天機:佛家道家誰的境界更高?恐怕這才是最公正的答案
    現在在網上有很多講解佛法的覺者和大師,幾乎是已經達成了某種一致的結論,那就是儒釋道三家之中,佛家最高,道家其次,最後是儒家。理由基本上就是佛家在心性上的探究,最為究竟和全面,而道家則是重視性命雙修的,有點兒捨本逐末,正如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所說過的:「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所以,三家之中,佛家最高,就是這樣一個情況。
  • 今日話題:南懷瑾是國學大師嗎
    上述這樣的低級錯誤在南懷瑾的著作和演講中不勝枚舉。把南懷瑾稱為國學大師,猶如把不懂音符者稱為作曲大師,把不通筆墨者稱為書法大師。2、南懷瑾堪稱文化方面的「奇人異士」,但並不是搞學術的南懷瑾的言論經常讓人感覺荒誕不經,不像是個嚴肅的學者。比如「男人的精蟲有青、黃、赤、白、黑五種,再加上酪色、酪漿色共七種。這個說法要去求證了,以我所曉得的,是有不同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