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召南·鵲巢》讀書筆記

2021-01-14 騰訊網

《詩經·召南·鵲巢》

維鵲有巢,維鳩之。

之子于歸,百兩(yà)之。

維鵲有巢,維鳩之。

之子于歸,百兩之。

維鵲有巢,維鳩之。

之子于歸,百兩之。

維:發語詞。

鵲:喜鵲。

有巢:比興男子已造家室。

鳩:一說鳲鳩(布穀鳥),自己不築巢,居鵲的巢。

歸:嫁。

百:虛數,指數量多。

兩:同輛。

御:同「迓」,迎接。

方:並,比,此指佔居。

將:送。

盈:滿。此指陪嫁的人很多。

成:迎送成禮,此指結婚禮成。

結構,經典的四四三結構,四字一句,四句一疊,三疊詠嘆的結構。這是國風的基本結構。關雎是四四四結構,多了一疊。而像是上一首《麟之趾》,近於四三三結構了。我們還是能夠看出這是在四四三結構上做的一些增減。這就是孔子說的損益之法,根據有其大體,但是在每一首詩的格式上,都會有一些變化。之所以在說結構,主要是我們會吟誦詩經,吟誦調就一個調子,每首詩都可以用這個調子,但是會有損益,我們就要掌握這個結構的變化,恰當地調整調子,所以我們經常講,吟誦是有生命的,不是按照某一種模式吟唱下去,不僅僅在結構上你需要不斷地變化,在感情上啊,也需要不斷地變化。詩歌,蘊含了詩人的真情在,吟誦就要吟唱出這個真情,再去感受情之轉化,感受是不是就像古人說的,「詩教,溫柔敦厚」啊,「思無邪」啊,「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啊,這要在吟誦中去感受。我們現在用唐調吟誦,但是呢,你還可以用自己的調子吟誦,一切以真誠為依歸,這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通過吟誦理解詩經大義,這是一條正途。

,這樣的一個發語詞放在這裡,你有什麼感覺呢?我們在吟誦的時候可以試著把這個「」字拉長、縮短,高高低低,都試試,我們自己感受一下這個字放在這裡的用處,再去掉看看。發語詞就是需要在吟詠中來體會,沒有實意,那更不得了啊,這個一個獨特的「空」啊,虛空廣大,所以詩中如果有發語詞的話,不能覺得它沒有實意就覺得不用要啊,哈,詩人的感情都傾注在這個「虛空」裡呢!你看,這首詩六個「維」字,這個感情就充沛了啊!

《鵲巢》是《召南》的第一篇,如同《關雎》之於《周南》。這大概是一場盛大的婚禮。

這一篇是鵲和鳩的結合,我們現在還說一個成語,鳩佔鵲巢。來源就在這裡。我們現在理解的鳩佔鵲巢,好像是有貶義的,你佔了別人辛辛苦苦蓋的房子。但是呢,我們在讀這首詩歌的時候,並沒有這種怨恨之意在裡面啊?詩經的寫法,賦比興,比興是象喻之法,所以後面的詩經註解家們,就開始猜謎了,到底象喻什麼啊?於是乎,各種猜測就出現了,可謂百家爭鳴,都佔著各自的理,反正寫詩的人也不知道是誰,解的不對又如何呢?

這個時候,我們怎麼辦?回到孔子,回到詩之為詩的源頭,回到詩教,回到孔子編詩之意。這是立場,就是大方向不錯,有這個大方向,再去感受詩歌這樣的一個發自人的真心真情的,興發於天人之際的詩。

你看,百輛車的迎接,這是多麼大的場面?甚至再思考一下,這是多麼大的花費?如果這些人、馬、物質的調配,不是一兩天能夠完成的,其花費多大可想而知?那能夠建多少巢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算這個經濟帳。

有人斤斤計較這個巢被鳩佔據了,覺得鵲有點吃虧啊。但是如果看到這麼大的陣仗所需要的花費,不知道他們作何感想。所以,我們不能把詩之「象」這樣地落實下來,我們要以象觀詩,這是關鍵。我們總是用我們現在的標準來衡量詩,這是固執己見,我們還是要以詩觀詩。我們一看鵲與鳩,那就是一對陰陽啊。可以說這是陰陽的結合過程。這個結合是莊嚴的,是神聖的,也是微妙的。

從維鳩「居之」、「方之」、「盈之」,居之,這是新婚妻子進了家。方之,是這個新家有了新的規矩。盈之,就是這個家有了新的氣象,充盈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可以說這是對婚姻的美好祝願啊。

再看百兩「御之」、「將之」、「成之」。這是男方的氣象。我們在學習《關雎》的時候,講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到「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這是知音到婚姻的轉變,而鐘鼓樂之,可見其隆重與莊重。而百兩御之,百兩將之,百兩成之,正相應於鐘鼓樂之,似乎《鵲巢》正是《關雎》之延續,一前者真情,後者莊重。這就是「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氣象之所在。

詩之「百兩」,正是表現了盛大的氣象,以及對合妻子好合,和兩家之好的重視,我們看到了禮之重,這是中國人特有的山盟海誓。這一首詩,我覺得它不夠好,所選的象,會給人誤導。其中最大的誤導就是這個「百兩」,白輛豪車,這是什麼陣仗?後人效仿其形而不踐行其禮之莊重的話,就容易變成一種攀比,變成一種炫富,本來這種莊嚴的、盛大的,行地無疆的大氣象,變成貴族之家的炫富,這是值得警惕的。古時禮不下庶人,在某方面講就是耗費太大。禮是一種象徵,代表一種秩序的和諧與穩定。禮有過於文,過於繁瑣的特點,所以文和禮,容易走偏,所以有文質相復,禮樂相合,才是一個可持續的結構。

所以《鵲巢》與《關雎》合觀,才能很好地體現一場婚禮的完整,有禮之文,有情之實。

相關焦點

  • 《詩經-召南-鵲巢》
    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一、召南。(shao)朱熹曰:召,地名,召公奭之採邑也。岐山之陽。二、鵲巢喜鵲有一個堅固美觀的巢,八哥來住下。有個姑娘要出嫁,百輛車子來迎她。居、方、盈,分別是住下、並列、充滿的意思。御、將、成,分別是迎接、護送、完滿的意思。每句換一個字,層層遞進,充滿祝福。三、《詩序》:《鵲巢》,夫人之德也。國君積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鳩,乃可以配焉。
  • 詩經·召南·鵲巢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鵲巢詩經·國風·召南·鵲巢原文鵲巢朗讀鵲巢注釋及注音[1]維:句首發語詞,無實義。[2]鵲:喜鵲,善築巢,民間多以其為吉祥的象徵。[3]鳩:鳲鳩,即布穀鳥〔杜鵑〕,另說斑鳩、紅腳隼等。鵲巢翻譯喜鵲築有巢窩,杜鵑前來居住。這位女子就要出嫁,百輛車乘前來迎接。喜鵲築有巢窩,杜鵑前來依託。這位女子就要出嫁,百輛車乘送她離開。
  • 注音讀書筆記12:《詩經.召shào南·鵲巢》
    召shào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jiū居之。之子于歸,百兩liàng御yà之。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維鵲有巢,維鳩盈之。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八哥居鵲巢」,清末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鵲巢》註:「鵲性好潔,鴝qú鴣gū伺鵲出,遺汙穢於巢,鵲歸見之,棄而去,鴝鴣入居之。又鵲避歲,每歲十月後遷移,則鴝鴣居其空巢。」鴝鴣是八哥的別名,所以從鳥的習性來說,會佔鵲巢的實是八哥。*這是一首祝頌新婚的詩,以鵲喻新郎,鳩喻新娘,新娘嫁入夫家,熱鬧喜慶,以作讚歌。
  • 「詩歌賞析」「詩經」《國風·召南·鵲巢》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 《詩經》欣賞 國風 召南 鵲巢
    召南,指自陝西以西的南方諸侯國之地。召南與周南近,同為國風之正。第一篇 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 注音讀書筆記14:《詩經·召南·草蟲》
    召南·草蟲喓喓yāo草蟲,趯趯tì阜fù螽zhōng。未見君子,憂心忡忡chōng。亦既見止,亦既覯gòu止,我心則降jiàng。陟彼南山,言採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chu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yuè。陟彼南山,言採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 《詩經》之12·國風·召南·《鵲巢》篇
    《鵲巢》是《詩經》《國風》第二節中《召南》的第一篇,是一首描寫婚禮的詩。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歌頌貴族女子出嫁。「鳩居鵲巢」,比喻新娘住進男家。
  • 「鵲巢鳩佔」原來出自這首《詩經·召南·鵲巢》
    《詩經·召南·鵲巢》是一首描寫婚禮的詩,用平實的語言描寫了婚禮的過程。下面我們通讀全詩,解讀一下其中的意境: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yà)之。根據這首詩出現了「鳩居鵲巢」「鵲巢鳩佔」等成語,本意指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後來又引申為強佔別人家園或位置。你是怎麼看待這首詩的呢?
  • 注音讀書筆記18:《詩經·召南·羔羊》
    召南·羔羊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tuó。
  • 注音讀書筆記15:《詩經·召南·採蘋pín》
    召南·採蘋pín  於以採蘋?
  • 注音讀書筆記13:《詩經·召南·採蘩fán》
    召南·採蘩fán於以採蘩?於沼zhǎo於沚zhǐ。於以用之?公侯之事。於以採蘩?於澗之中。於以用之?公侯之宮。被bì之僮僮tóng,夙sù夜在公。被之祁祁qí,薄言還huán歸。1. 蘩fán:白蒿,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可入藥,古時常用於祭祀。也說「蘩」可編製成養蠶器具「蠶箔」。
  • 詩經《鵲巢》是如何描寫的婚禮?
    以鳩居鵲巢比喻女居男室。此說以姚際恆為代表。姚際恆《詩經通論》言:「按此詩之意,其言鵲鳩者,以鳥之異類況人之異類也。其言巢與居者,以鳩之居鵲巢,況女之居男室也。」姚氏之說,尊者甚眾。但是清代另一位善說《詩》者方玉潤卻有著不同的看法。方玉潤《詩經原始》辨駁說:「自《序》《傳》來,說《詩》者無不以鵲巢鳩居況女居男室矣,夫男女同類也,鵲鳩異物也,而何以為配乎?」
  • 注音讀書筆記24:《詩經·召南·何彼襛nóng矣》
    召南·何彼襛nóng矣王姬出嫁,車輛服飾豔麗奢華。何彼襛nóng矣?唐棣dì之華huā。曷不肅雝yōng?王姬之車。何彼襛矣?華如桃李。讀書筆記參考資料來源:[1]程俊英譯註,《詩經譯註》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2[2]駱玉明解注,細井徇撰繪,《詩經》微信讀書電子版,果麥文化,三秦出版社,2017-12[3]王力、岑麒祥、林燾等編著,《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聲明:1.本文圖片來源於頭條免費正版圖庫版權方,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許可
  • 注音讀書筆記22:《詩經·召南·江有汜sì》
    召南·江有汜sì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不我以,其後也悔。江有渚zhǔ,之子歸,不我與。不我與,其後也處chǔ。江有沱tuó,之子歸,不我過。不我過,其嘯也歌。1.詩經中「之子」與「歸」同用時,一般是表示女子出嫁,所以個人更傾向於這種理解。江水有支流,女子觸景生情,感覺好比丈夫有新歡,意境上似乎也更契合些。3. 不我以:倒文,即不以我。以,用。就是說,用不上我了。不我與:倒文,即不與我。與,同。就是說,不與我相交,不同我在一處了。不我過:倒文,即不過我。過,至。就是說,不找我,不到我這裡來了。
  • 注音讀書筆記21:《詩經·召南·小星》
    召南·小星一位小官吏日夜當差,暗夜冷星中趕路,自傷勞苦,感嘆自己命不如人。嘒huì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徵,夙夜在公。寔shí命不同!嘒彼小星,維參shēn與昴mǎo。肅肅宵徵,抱pāo衾qīn與裯chóu。
  • 經典品讀——《詩經》第12篇《鵲巢》,是婚姻詩還是棄婦詩?
    《詩經》裡有很多的動物,以此來比喻或是感嘆,在《詩經·召南》篇的第一首《鵲巢》中的雀和鳩卻引起了眾人的各種說法,還衍生出了「鳩佔鵲巢」這麼個成語。今天來讀一讀,了解一下這首詩吧~[詩經·國風·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喜鵲築成巢,鳩來居住。
  • 《召南鵲巢》:「鳩佔鵲巢」在詩經裡居然是一段愛情故事?
    《召南鵲巢》這是一首祝賀貴族女子出嫁的詩歌。詩人看見鳩居鵲巢,聯想到女子出嫁住進男方家裡,以此作比。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八哥居鵲巢」的說法,也有說布穀鳥。③ 百兩:即「百輛」,車多。御:陪侍,迎親的車輛。④ 方:佔有。⑤ 將:護衛,保衛。⑥ 盈:充滿。⑦ 成:完成,指完成婚禮。
  • 鵲巢
    鵲巢先秦:佚名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 注音讀書筆記23:《詩經·召南·野有死麕jūn》
    召南·野有死麕jūn這是一首愛情詩,前兩段以旁觀的角度描述這對青年男女相遇相愛,最後一段以當事人的口吻表現戀愛時的羞澀、緊張、愉悅。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林有樸樕sù,野有死鹿。白茅純tún束,有女如玉。
  • 子居:安大簡《邦風·召南·鵲巢》解析 | 中國先秦史
    安大簡《邦風·召南·鵲巢》解析子居  安大簡《召南》部分,據整理者介紹:「《召南》簡編號從第廿一號至第四十一號。「鵲」為清母鐸部,若讀入月部,就會與清母月部的「蔡」同音,因此《鵲巢》言「鵲」完全可能是寓意於「蔡」。前文已言《召南》即蔡及周邊地區,正可與此對應,所以《鵲巢》很可能是祝福蔡侯娶妻之詩,「維鵲有巢」指蔡侯有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