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沒有和孩子一起思考過:當你讓別人傷心的時候,你應該是說一句什麼呢?
在生活中孩子有時候也會犯錯,會因為某些事情打擾到或者影響到別人,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教會孩子學會道歉。
真正的道歉不是簡單的說一句「對不起,不好意思」這麼簡單,而是要讓孩子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任。
關於道歉這個話題,我一直想好好地跟大家聊一聊,我家兩個孩子在對道歉的認識上,最開始的時候是對「對不起」和「道歉」的困擾。
父母要教孩子一件事:別人說了「對不起」,不一定回答「沒關係」
每當孩子在一起玩耍打打鬧鬧之時,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要是無意之舉,我們可能會教孩子要學會道歉,或者在別人道歉的時候要禮貌地回應:沒關係。
但是,家長沒有考慮到,如果這種觀念在孩子心中深深扎了根,自然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
為了配合而不得不接受道歉,只是因為別人這麼說了【對不起】,所以我就必須回【沒關係】。
但大多數家長卻沒有想過,這樣真的是對的嗎?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真的是有利的嗎,又會給孩子的認知造成哪些影響?
有些人的道歉,確實不值得我們回答「沒關係」
很多父母對於孩子做錯事的態度,基本都是告訴孩子要道歉,沒有說過態度要誠懇這件事。
當被傷害的一方,面對這樣的道歉,雖然心裡有再多不爽,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忍氣吞聲的說一聲「沒關係」,那麼故意傷害你的人,他值得你說「沒關係」嗎?
這些被欺負的孩子,面對某些故意為之的霸凌,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害怕,而是應該直接告訴家長,不能用自己的忍氣吞聲,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很多家長都不是很了解,其實霸凌甚至可能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發生了,常見的形式就是排擠、鼓勵同學。
一般來說,欺負人的一方,基本上都有身體或者是年齡上的優勢,因此才會更加肆無忌憚。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只告訴孩子誰打你你就打回去,很有可能會再次吃虧,更要教育孩子,前提是不能故意欺負別人。
如果有人這樣故意對你,緊接著又對你說了「對不起」,那你完全沒有必要去接受,因為他根本不值得你去回應「對不起」。
勒納博士:這件事雖然微不足道,卻足以讓我記住一輩子
在美國備受歡迎的心理學家哈莉特·勒納博士曾講過一次自己的真實經歷,她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卻令她印象深刻。
勒納博士帶著兒子在機場大廳候機,當時大廳已經沒有座位了,只能帶著兒子坐在地板上,她又打開了一包糖果讓兒子吃,但旁邊有個五歲的小女孩,很是可愛,直盯盯地看著糖果。
勒納博士馬上明白了女孩的心思,抓了一把糖果分給了女孩,女孩很開心地吃了起來。
但很快,勒納博士意識到,如果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呢?如果女孩的家長不讓她吃呢?萬一造成女孩生病或者過敏,又該怎麼辦呢?
「謝謝你的道歉,我很感激」
勒納博士對小女孩的媽媽道歉:「真是對不起,剛才沒有徵得您的同意就給您女兒吃了糖果,是我考慮不周,我向您道歉。」
和常人回答不同,小女孩的媽媽並沒有說「沒關係」之類的話,而是很平和而又真誠地說:「謝謝你的道歉,我很感激」。
這樣的道歉方式,讓勒納博士有些驚訝,她並沒有生氣,也沒有數落她,而是禮貌而又不失優雅地接受了她的道歉。
勒納博士表示,這種道歉的方式讓她感覺很有尊嚴,對方既接受了道歉,又沒有責怪的意思,反倒是摻雜了一些感激的情感,讓勒納博士感覺十分溫暖。
接受道歉,更能培養孩子的道歉能力
最好的教育,不是言傳而是身教,這一句「謝謝你的道歉」,更能讓那個小女孩直接學習到這尊重他人的道歉方式。
道歉是需要學習的,但表達方式也要和孩子年齡段相符合。
這一點,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其實道歉也是屬於孩子的社會和語言能力發展的一部分,必然是跟孩子的年齡、經驗的增長保持一致的。
很多家長之教會孩子要道歉,但是道完歉之後具體要做什麼,也撒手不管了,所以很多孩子即使在道歉了之後,還是跟沒事人一樣,毫無愧疚感,讓被欺負的孩子有苦說不出,又怎麼能心服口服地說出沒關係呢?
其實每次談教養問題,回歸到最後,都是榜樣的力量。
我們不能指望,從來都沒有好好道歉過的父母,能讓孩子真正理解道歉和責任的含義和價值。
也不能讓孩子一味地回應別人:沒關係,難道真的沒關係嗎?久而久之,孩子很容易變成討好型人格,看著別人臉色過活。
我聽過一些父母說,「作為父母,即便錯了也不能道歉。因為道歉了就會失去孩子的尊重和敬畏。」
但其實這樣子是錯的。
一個人,在年幼時沒有學習如何道歉,成年時沒有好好道歉的能力,那麼在面對自己的錯誤和對人造成的傷害時,就像一隻把頭埋在沙漠裡的鴕鳥,只會選擇逃避,甚至撒謊。
要想養好一個孩子,我們必須關心他們的各個方面,不論他們是犯錯的那一方,還是委屈的那一方。
與人交往不出錯不犯渾,還得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教育,0-6歲是寶寶們習慣養成的黃金期。
在這裡我想給大家推薦這套培養孩子禮儀提升素質的繪本——適合0-6歲兒童閱讀的《好寶寶禮儀培養繪本》。
一共8冊,分別是《餐廳裡的小紳士》《文明小乘客》《合格的小主人》《懂事的多多》《校園裡的小客人》《你們都是好孩子》《文靜的小讀者》《歡迎新同學》。
精美的小插畫,還有通俗易懂的簡單對話,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更能快速地理解故事內容和背後教會的道理。
就像剛剛說過的,我們可能都忽視了,言傳身教,並不意味著只要我們示範了,孩子就一定馬上知曉。
但我們每一次恰當的示範,還在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最終才能學習效仿。
就像培養他們學會道歉的能力,以及應對不禮貌不文明的挑釁行為,這些都涉及到禮儀方面,負責任和有擔當,一直都是人生的課題。
30塊錢,一套正版的好寶寶禮儀培養繪本,平均下來是6塊多,不過就是給孩子買的一頓早餐錢。
希望每個孩子都願意消除屏障,坦白真誠道歉,做到尊重自己,也收穫更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