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公園觀德殿修繕年內完工 壽皇殿已迎遊客超31萬人次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昨日,景山公園副園長宋愷介紹壽皇殿的修繕情況。攝影/記者 浦峰

壽皇殿修復後的琉璃龜背錦。

通過查找歷史資料和諮詢文字專家,最終復原壽皇殿牌匾。

  繼壽皇殿建築群修繕完成後,景山公園又啟動了新的古建修繕:觀德殿三、四進院落修繕預計年底完工。該園還將有多個古建修繕工程陸續開工:萬春亭、綺望樓和西北角興慶閣修繕計劃正在制訂。去年11月,修繕後的壽皇殿試開放,半年多以來,壽皇殿迎接遊客超過31萬人次。採訪中,景山公園副園長揭秘了壽皇殿修繕過程中鮮為人知的細節。

  北京中軸線上僅次於故宮的第二大建築群——景山壽皇殿建築群修繕完成後,景山公園又啟動了新的古建修繕:觀德殿三、四進院落修繕近期開工,預計年底完工。

  萬春亭、綺望樓等也將修繕

  昨日,記者從景山公園獲悉,觀德殿修繕、布展完成後將整體開放。該園還將陸續開工多個古建修繕工程:萬春亭、綺望樓和西北角興慶閣修繕計劃正在制訂,將向文物局報批,之後,永思殿大修也將提上日程。

  景山公園副園長宋愷介紹說,今年最主要的修繕工程位於觀德殿三、四進院落,將與一、二進院落統籌規劃、布展。

  觀德殿建築群在壽皇殿東面,佔地面積近6000平方米,明清時期曾是皇帝觀看臣子射箭之處。觀德殿建築群為四進院落,一、二進院落曾為北京市少年宮佔用,目前已完成修繕;三、四進院落為公園生產、庫存用房,去年7月開始,景山公園為配合中軸線申遺對此處進行騰退。

  其他修繕工程也將陸續啟動,包括眺望故宮和南中軸線的最佳地點——萬春亭。宋愷介紹,萬春亭下架油飾將進行修繕,屆時會暫時關閉該景點。

  景山公園西北角的興慶閣文物區尚未開放,該區佔地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原為北京市少年宮足球場和籃球場。去年9月,景山公園與北京市少年宮正式交接這一區域。之後,公園完善景山西北區域規劃設計,開展考古勘察、制訂修繕方案,待審批通過後將啟動修繕。

  壽皇殿節假日遊客排隊參觀

  2018年11月22日,修繕後的壽皇殿試開放。壽皇殿建築群開放後,景山公園開放面積已達到85%,未來將努力實現全面開放。

  試開放以來,壽皇殿迎來遊客超過31萬人次,逢周末、節假日,有時還需要排隊參觀。壽皇殿區域按博物館標準管理,殿前廣場設置了圍欄,遊客需通過閘機進入該區域,閘機分為刷身份證和網上預約兩個通道。

  壽皇殿坐落在中軸線上,仿照太廟規制而建,屬中國古代最高等級建築形式。現存的壽皇殿建築群是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修建,是皇家祭祀祖先的場所。

  景山公園已被列為北京中軸線申遺的14個遺產點之一。壽皇殿修繕是景山迄今最大的古建修繕工程。

  ■ 壽皇殿修繕揭秘

  對著百年前老照片摳細節

  在壽皇殿修繕過程中,除了研究文獻資料、圖紙、圖檔等,一批20世紀初的老照片成了重要參考。宋愷說,修繕人員詳細比對每一張照片,盡力還原。

  壽皇殿修繕前,牌匾已不知所終。清代牌匾一般有滿漢兩種文字,漢文在左,滿文在右。一張模糊的老照片卻顯示,壽皇殿牌匾文字排序恰好相反,這張照片避免了重大失誤。

  宋愷提醒說,「壽皇殿」三個漢字兩兩間距不同,「壽皇」二字間距較小,「皇殿」二字間距較大,這也是根據照片復原的。

  壽皇殿兩側的東西山殿,修繕前明間為隔扇門,兩個次間都是檻牆和檻窗。但老照片上,兩次間也是隔扇門。修繕人員對現場反覆勘察後,果然發現檻牆下隱藏著隔扇門的構件——檻墊石,證明檻牆和檻窗是後來添建的,最終恢復了兩次間的隔扇門。

  金磚來自蘇州與故宮「同款」

  宋愷介紹,此次修繕的所有做法都依據古法、有據可循。殿中地面使用的都是皇家御用的「金磚」,來自蘇州,與故宮、圓明園等處的「金磚」同根同源。

  殿外月臺地面之前被鋪上了普通水泥方磚,而歷史照片顯示,月臺地面除甬路外,均使用斜柳葉海墁(細墁)做法,鋪設的是二城樣磚。「用老百姓的說法,就是磨磚對縫,磚塊之間嚴絲合縫。最後呈現的效果是,薄刀片都插不進縫。」宋愷說。

  修繕之前,景山公園還與窯廠合作,花費數月時間,研製出仿古的龜背錦琉璃。壽皇殿正殿、壽皇門、東西山殿、東西碑亭下鹼均為龜背錦琉璃,修繕前琉璃磚碎裂、酥鹼嚴重,修繕人員希望採取修複方法,儘可能多地保留原構件。為了燒出高仿真的龜背錦琉璃,修繕人員與琉璃窯廠反覆試驗,通過變換火候和顏料等,最終燒出與原色最為接近的琉璃。

  「修舊如舊」不等同於做舊

  與故宮一樣,壽皇殿須彌座周邊有一圈排水用的螭首,下雨時,雨水通過中空的螭首流下石座,這就是經典的「龍吐水」設計。

  記者現場看到,壽皇殿東側有兩個螭首明顯是新修補的,與周邊飽經風雨而變色的石頭明顯不同,顏色潔白明淨,顯得有些不和諧。

  宋愷說,之所以沒有對新補充的構件進行做舊處理,是因為「修舊如舊」並不是要看起來陳舊,而是使用傳統的材料和方法,保證歷史原真性,「我們不需要用新的冒充舊的,遊客參觀時能看出來哪些是新的、哪些是舊的,這樣也能讓大家了解古建修繕的過程。」

  修繕前先為140棵古樹治病

  壽皇殿四周古木森森、環境優美,環繞著140棵古樹。對於環境的保護,成為此次修繕的重要內容之一。

  宋愷介紹,古樹也是活的文物,修繕前公園請植物專家對古樹進行了全面體檢,發現有些古樹已經遭受病蟲害,隨即為這些古樹進行病蟲害防治。

  園中地面新挖了不少澆水井和滲水井,上面覆蓋雨水篦,每口井連通附近兩棵古樹根部,一方面可以讓古樹根部透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這個通道向樹木澆水、施肥。

  修繕人員還進行了整體園林環境營造。不符合壽皇殿風貌的月季等花卉被移除,換成柏樹等,還請盆景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對園內松樹等景觀植物定型修剪。(記者 倪偉)

相關焦點

  • 景山公園觀德殿預計2019年底對外開放
    景山公園已啟動觀德殿修繕工程,預計2019年底對外開放  經過4年規劃修繕布展,壽皇殿建築群已恢復清乾隆十四年(1749)壽皇殿院落的歷史面貌,並對公眾開放。目前,景山公園已啟動觀德殿修繕工程,預計年底完成並對公眾開放。明年,公園還將完成除永思殿外其餘文物古建的大修,全面恢復老北京中軸線上最北端古建築群的歷史風貌。
  • 景山公園觀德殿修繕年底完工,萬春亭、綺望樓等也已納入修繕計劃
    資料圖 鄧偉/攝歷經四年規劃修繕布展,景山公園壽皇殿古建築群在去年11月面向遊客開放。這座在北京中軸線上規模僅次於故宮的古建築群迅速受到遊客市民的青睞。記者近日探訪壽皇殿獲悉,該建築群已累計接待遊客31萬人次。據了解,在完成對壽皇殿古建築群的修繕後,景山公園已經啟動對觀德殿三、四進院落的修繕,預計年底就能完工。此外,該園萬春亭、綺望樓和西北角興慶閣的修繕也已經納入計劃。壽皇殿院落位於景山公園正北面,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是北京中軸線古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院落佔地面積約21531.65平方米。
  • 重現老北京中軸線 景山公園預計年底開「新殿」
    來源:北京青年報壽皇殿去年11月22日試開放以來迎客31萬人次壽皇殿正殿的修繕保持了歷史原貌北京青年報訊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景山公園獲悉,經過4年規劃修繕布展,壽皇殿建築群已恢復清乾隆十四年(1749)壽皇殿院落的歷史面貌
  • 景山觀德殿年內完成修繕,中軸線上又一古建景觀將開放
    在北京的中軸線上,繼故宮之後第二建築群景山壽皇殿建築群的修繕完成後,景山公園又開始了新的古建築修繕。,在該園,幾個古老的建築修繕工程陸續開始,萬春亭、綺望樓、西北角興慶閣修繕計劃正在制定中,向文化財產局報告,之後,永思殿的大修理日程也將提高。
  • 北京中軸線建築實現全部開放,景山公園壽皇殿這樣預約可免費參觀
    景山公園壽皇殿建築群經過4年規劃修繕布展,主體建築今日正式投入試運營,隨著這座老北京中軸線上最後一座向公眾展示的建築群全面開放,老北京中軸線上的建築也首次實現了整體亮相。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市教委多方努力,壽皇殿建築群於2013年12月31日正式回歸景山公園並於2016年4月起對壽皇殿建築群進行全面修繕,全面恢復了壽皇殿院落清乾隆十四年(1749)歷史面貌,達到全面保護文物古建的目的。
  • 景山壽皇殿上半年啟動修繕 天壇仍有70餘公頃被佔
    景山壽皇殿上半年啟動修繕  通過疏解北京公園「長」出1.6萬平方米(記者龍露)陶然江亭花鳥魚蟲市場疏解後擬設展陳,景山壽皇殿主體文物建築群上半年啟動修復,香山永安寺復建工程今年將完成,北海西天梵境建築群已收回
  • 這裡是北京-景山
    民國17年(1928年),景山被闢為公園,景山現在的建築群包括:綺望樓、山脊五亭、壽皇殿、永恩殿、觀德殿和關帝廟等。從南門買票進入景山公園(門票2元)後首先看到的就是綺望樓,它依山而築,樓閣三楹,清代乾隆時在樓東南側建有八旗子弟學校(已無存),綺望樓就是當時建的,用以供奉孔子牌位。
  • 四大公園多方騰退 園內古蹟依次開放
    展覽內容涉及天壇公園機械廠區域,景山公園壽皇殿和觀德殿,北海公園漪瀾堂、大佛殿和萬佛樓,中山公園社稷壇內壇等景區,在回顧與展望中,將北京市屬公園與中軸線的故事和歷史向觀眾娓娓道來。1954年,景山公園劃出一部分被北京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市少年宮)使用。1956年1月1日,北京市少年宮正式在壽皇殿成立,自此形成了「一園兩治」的管理模式,壽皇殿內各殿及主要建築改為教室、辦公室等教學活動場所,之後功用徹底改變。在多方努力下,壽皇殿建築群於2013年末正式回歸景山公園,並對壽皇殿建築群進行全面修繕,全面恢復了壽皇殿院落清乾隆十四年的歷史面貌。
  • 中軸線上建築實現整體亮相 景山公園壽皇殿全面開放
    昨天,景山公園壽皇殿建築群經過4年規劃修繕布展,對公眾開放。本報記者 鄧偉攝   本報訊(記者 王諶)經過4年規劃修繕布展,景山公園壽皇殿建築群昨天試開放,至此,老北京中軸線上的建築首次實現整體亮相。   壽皇殿建築群始建於明代,曾偏居景山東北隅。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壽皇殿建築群在景山正北重建,成為北京城中軸線上的重要建築之一。
  • 北京中軸線上的景山中山北海天壇四家市屬公園完成園內住戶騰退
    市公園管理中心綜合管理處副處長劉軍介紹說,按照2018年中心「文物騰退」重點工作任務的部署,中軸線上的景山、中山、天壇、北海等市屬公園已完成33戶住戶騰退工作及騰退區域歷史景觀恢復的方案設計。現已基本完成園內住戶籤約騰退及房屋拆除工作。
  • 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開展,景山公園觀德殿建築群迎客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記者黃南希、羅鑫、趙旭)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與北京市景山公園管理處聯合主辦的「紫禁之巔望中軸」2020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日前亮相景山公園觀德殿。這是觀德殿建築群修繕後的首次亮相。
  • 北京老城中軸線上建築整體亮相,壽皇殿已吸引近4萬人次市民參觀
    去景山公園逛逛,對許多北京人來說是最近要完成的一件大事兒。因為中軸線上最後一處隱藏的皇家建築群——壽皇殿剛剛在公園北端露出真容。自今年11月22日正式開放以來,這座瑰麗的建築群已吸引近4萬人次市民參觀。其開放也意味著北京老城中軸線上的全部建築實現了整體亮相。
  • 景山觀德殿開放了
    景山公園觀德殿位於公園東門內北側,緊鄰護國忠義廟西牆,始建於萬曆二十八年五月,明清時期,這裡曾是皇帝觀看兒臣射箭之處。《康熙起居注》記載:「帝多次在此召見各地總兵射箭並賜茶。有時亦命宗室親王在此射箭。」整個建築群為四進院落,但此次只開放兩進院落。
  • 景山公園壽皇殿舉辦「紫禁之巔」專場音樂會
    人民網北京10月15日電(池夢蕊)10月14日晚,景山公園壽皇殿建築群壽皇門前,一場名為「紫禁之巔——-歌詠·探戈」的北京國際音樂節委約作品專場音樂會正在上演,這是有著近三百年歷史的壽皇殿開放後迎來的首次大型演出。
  • 壽皇殿「壓軸」登場
    它的「壓軸登場」——2018年11月22日坐落於北京景山公園的壽皇殿正式向遊客開放——意味著北京老城中軸線上的全部建築實現了整體亮相,對中軸線申遺有著重要意義。「1956年壽皇殿正式成為北京市少年宮所在地,殿內空間被改造成禮堂、教室和辦公室,景山公園也自此形成『一園兩治』的管理模式。所以,老北京的叔叔阿姨們對它的記憶更多地停留在了少年宮。」景山公園管理處文化研究室負責人劉曌星對《瞭望東方周刊》說。北京中軸線申遺,成為壽皇殿回歸併原狀恢復的重要助推器。
  • 景山觀德殿首次開放,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紫禁之巔望中軸」開幕
    ▲2020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紫禁之巔望中軸」展覽現場2020年9月29日上午10時,2020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紫禁之巔望中軸」在景山觀德殿舉辦開幕活動。他在致辭中指出:「 作為『北京中軸線』申遺特展,『紫禁之巔望中軸』從籌備到開展,是社會參與『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的重要體現,為促進『北京中軸線』遺產價值傳播具有重要的意義。景山公園作為中軸線遺址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物騰退、保護修繕方面發揮了榜樣和示範作用。此次,在剛剛完成保護修繕工作的觀德殿舉辦特展,對宣傳中軸線申遺工作、傳播中軸線遺產價值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 北京景觀最好的公園,可欣賞故宮全景,門票僅需2元
    但是,在故宮旁邊的一座公園卻更能將故宮一眼看盡。此公園就是著名的景山公園。景山公園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景山前街,與故宮一樣建在了北京城的中軸線上。這座公園始建於1928年,總面積為23公頃,單單是花卉草坪的佔地面積就達到了1100 平方米。這裡原本只是明、清兩代的御苑,是古代帝王的休閒地。
  • 景山公園3大美麗旅遊景點
    一景山公園景山公園位於故宮北面,為元、明、清三朝御苑,是一座環境優美的皇家園林,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 景山中峰高44.6米,是舊北京內城的中心,也是當時最高的地方。景山的主要建築有:三座園門(景山門、山左裡門、山右裡門)、祭祀孔子的綺望樓、五座峰亭、景山山後的壽皇殿、東側的永思殿和觀德殿以及護國忠義廟。景山公園另一處著名的人文景觀是崇禎自縊處。 景山有牡丹、芍藥等花卉幾萬株,春夏秋季各有花卉展覽,花卉爭豔,絢爛多姿。 峰亭5座,自東向西依次為觀妙亭、周賞亭、萬春亭、富覽亭、輯芳亭,5座亭中原有5尊佛像,通稱五味神,均無存。
  • 北京景山中山北海天壇騰退33戶園內住戶
    原標題:景山中山北海天壇騰退33戶園內住戶   記者今天上午從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的景山、中山、北海、天壇四家市屬公園現已完成33戶住戶騰退工作及騰退區域歷史景觀恢復的方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