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實景秀《木蘭秋獮大典》震撼上演 再現清代木蘭秋獮歷史畫卷
《木蘭秋獮大典》演出 張桂芹 攝中新網承德7月19日電 (記者 張桂芹)7月18日晚間,大型實景秀《木蘭秋獮大典》在承德圍場御道口舉行首演,由此拉開了第三屆河北省旅遊發展大會的序幕。《木蘭秋獮大典》演出 張桂芹 攝《木蘭秋獮大典》以木蘭圍場御道口如意湖真山真水為背景,打造夢幻唯美的實景秀場。從一對青年男女的奇幻歷程為切入,再現清代木蘭秋獮的歷史畫卷,展現木蘭圍場的壯闊秀美,傳達綠色發展的時代聲音。整場分為序幕《秋戀》、第一篇章《秋閱》、第二篇章《塞宴》、第三篇章《家園》。
-
大型實景秀《木蘭秋獮大典》精彩呈現,燃爆這個夏天
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大型實景秀《木蘭秋獮(xiǎn)大典》於7月21日盛大開啟。承德御道口這場唯美震撼的文化盛宴會帶給我們哪些別樣驚喜,會帶給我們怎樣的視覺體驗,我們一起先睹為快。
-
遊1號風景大道,賞木蘭秋獮大典
承德壩上草原最美的時候在夏季,花開正盛,草長正茂,現在就是來承德壩上,來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的最佳時間。最美的時節,最美的風景,最震撼的《木蘭秋獮大典》都在等著你。 有一條「京承皇家御道」精品旅遊線路,從大灘沿御大公路向東北方向行駛,一直到木蘭圍場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大汗行宮-五道溝-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可謂是一路風景一路美。
-
發現河北之美(51)|大型實景秀《木蘭秋獮大典》震撼上演,燃爆這個...
在承德木蘭御道口牧場的草原山水間上演震撼唯美///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大型實景秀《木蘭秋獮(xiǎn)大典》已於7月21日盛大開啟。承德御道口這場唯美震撼的文化盛宴帶給我們眾多的別樣驚喜,帶給我們爆炸的視覺體驗,我們一起領略欣賞。《木蘭秋獮大典》以滿清皇帝木蘭秋獮為故事核心,將木蘭圍場的壯觀歷史、將塞罕壩的生態奇蹟、將御道口秀麗的景致史詩般的展現在遊客面前。
-
帶你深入了解承德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木蘭秋獮」
帶你深入了解承德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木蘭秋獮」清朝是在馬背上奪得天下的, 入關之後,清朝皇帝每年都有行圍打獵的習慣,既是為了修習看家本領,也是為了勉勵子孫不能忘本。「春蒐、夏苗、秋獮、冬狩」每個季節打獵的稱謂也不同,而清朝各代皇帝的獵苑就在壩上草原木蘭圍場。1683年,康熙第三次出塞北巡,在木蘭圍場有一個半月的時間,這是康熙皇帝第一次踏上木蘭大地,是大規模的木蘭秋獮活動的開端,而後的38年他都如期而至。木蘭秋獮一般於每年農曆八月舉行。
-
河北民族師範學院音樂舞蹈系圓滿完成《木蘭秋獮大典》演出
河北民族師範學院音樂舞蹈系圓滿完成《木蘭秋獮大典》演出 2019-09-17 1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承德御道口:「木蘭秋獮」杯雪地摩託車越野大獎賽落幕
承德御道口:「木蘭秋獮」杯雪地摩託車越野大獎賽落幕
-
2019年中國·承德「木蘭秋獮」杯雪地摩託車越野大獎賽三月開戰
2019年中國·承德「木蘭秋獮」杯雪地摩託車越野大獎賽三月開戰 發布時間:2019-02-21 來源:河北省體育局 字體:
-
紀念木蘭圍場肇建336周年 專家解讀「木蘭秋獮」
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為鍛鍊軍隊,在這裡開闢了一萬多平方千米的狩獵場。清朝前半葉,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來這裡舉行以射獵和旅遊為主,史稱「木蘭秋獮」。翻拍木蘭秋獮清帝狩獵圖。 張帆 攝 據介紹,古人打獵四時有稱,春:「搜」,夏「苗」,秋「獮」,冬「守」。木蘭,滿語,漢譯「哨鹿」。
-
圍場舉辦木蘭秋獮文化論壇 紀念木蘭圍場肇建336年[組圖]
來自故宮博物院中國紫禁城學會、木蘭秋獮文化研究會、承德市文物局等研究機構的40多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就「木蘭秋獮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這一論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讀解析,並發布論文23篇。據悉,此次論壇由圍場縣縣委縣政府、故宮博物院中國紫禁城學會主辦,圍場縣委宣傳部與木蘭秋獮文化研究會承辦。
-
2019中國·承德「木蘭秋獮」杯雪地摩託車越野大獎賽落幕
2019中國·承德「木蘭秋獮」杯雪地摩託車越野大獎賽落幕 2019責任編輯:姜貞宇 圖為雪地摩託越野大賽比賽現場 張桂芹 攝 中新網承德3月3日電 (記者 張桂芹)3月3日,2019年中國
-
木蘭圍場和木蘭秋獮
康熙皇帝第三次出塞北巡,長達62天,其中在木蘭圍場的時間近一個半月。這是康熙皇帝第一次踏上木蘭大地,是大規模的木蘭秋獮活動的開端。從這年開始,40年間康熙皇帝除兩年因特殊情況未至,其餘38年每年如期而至。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康熙皇帝在上諭中說:「今習武木蘭已歷二十載。」向前推20年,恰為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
-
2019年中國·承德「木蘭秋獮」杯雪地摩託車越野大獎賽即將開賽
河北新聞網2月20日訊(記者陳寶雲)今天,記者從2019年中國·承德「木蘭秋獮」杯雪地摩託車越野大獎賽(御道口站)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此次大賽將於3月1日至3日在御道口牧場管理區雍乾狩獵場舉行。本屆賽事由中國汽車摩託車運動聯合會、河北省體育局、承德市人民政府主辦,由中汽摩聯賽事運營有限公司、承德市體育局、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政府、承德市御道口牧場管理區管理委員會、河北省國營御道口牧場、承德成浩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屆時,將有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名雪地摩託車騎手齊聚賽場、共襄盛會。
-
大清以武功騎射為根本,何以道光帝即位後要停廢木蘭秋獮?
康熙初年在行圍駐所設護軍統領。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帝巡幸古北口外,行圍木蘭。自此,每年皇帝都要前往木蘭行圍,舉行秋獮典禮,成為清代的重要典禮儀式之一。康熙三十三年,在木蘭設虎槍營,分別隸屬上三旗,交設總統管轄其事。乾隆初年,設置綜理行營王公大臣一人,統一管理射獵、駐蹕、守衛諸事。
-
嘉慶以後,為何不再舉行木蘭秋獮了?不是不想去而是怕丟人
「木蘭秋獮」是康熙皇帝創立的一項制度,是聯繫外藩、保持武備的傳統狩獵活動,也是清代的一種大典。康熙帝和乾隆帝曾數十次進行過木蘭秋獮。不過從嘉慶以後,再也沒有皇帝去木蘭行圍了,到了同治年間,木蘭圍場放墾,被開闢為良田牧場。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清帝不再去木蘭行圍呢?說起來還有點搞笑。
-
乾隆皇帝愛好木蘭秋獮,一生參加了40次圍獵,作用重大影響深遠
相比這兩大愛好,乾隆皇帝還有一大愛好卻鮮為人知,這一愛好就是北上行木蘭秋獮圍獵之樂,次數遠超下江南,可見乾隆皇帝更鍾愛下江南。大約在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康熙皇帝在清軍入關的「塞外行圍」儀式上增加了一些規制,正式形成了「木蘭秋獮」的制度。主要目的除了進行狩獵訓練騎射外,還有團結蒙古三大部王公的政治意義,鞏固了北方的穩定,足見康熙皇帝是非常具有遠見的。
-
河北承德圍場縣舉辦木蘭秋獮文化論壇
日前,「紀念木蘭圍場肇建336周年——木蘭秋獮文化論壇」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舉行。論壇活動中專家學者共發布論文23篇,就秋獮歷史遺存及滿蒙民俗風情等方面進行詳細解讀。 據介紹,古人打獵四時有稱,春「搜」,夏「苗」,秋「獮」,冬「守」。1681年,清帝康熙為鍛鍊軍隊,在這裡開闢了一萬多平方千米的狩獵場。木蘭圍場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獵苑,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
-
清朝延續了140年大型的「木蘭秋獮」,為何被道光皇帝宣布廢除?
這也是著名的「木蘭圍場」。因此,清朝皇家在這裡舉行的所有打獵活動,都被稱之為「木蘭秋獮」。自從木蘭圍場修建好了之後,康熙皇帝幾乎每年都會來這裡組織大型的打獵活動。為什麼每一年都要來這邊打獵呢?共有兩個原因。
-
雍正明明已經中止木蘭秋獮,為何乾隆重啟,嘉慶痴迷其中?
康熙在位六十年,逐漸看著皇家子弟喜歡上安逸的生活,喜歡上琴棋書畫,而不是喜歡弓馬騎射,更不要說尚武,這讓康熙非常有危機感,故而,在康熙在位中後期,他十分熱衷於木蘭秋獮等遊獵活動,希望能用這樣的方式讓皇子皇孫走出宮廷,觀察和了解民間,增長他們的見識,開闊他們的胸襟,讓他們不沉迷於享樂,讓他們知道自己作為皇家子孫,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
宮苑雜談︱木蘭秋獮:看乾隆如何打獵
初舉木蘭公元1741年,這是乾隆在位的第六年。新年伊始,乾隆皇帝就籌劃著開啟當政後第一次木蘭秋獮。木蘭秋獮始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是清代最盛大和著名的圍獵活動。康熙帝自第一次木蘭秋獮後,幾乎每年都要北巡狩獵,還將木蘭秋獮視為「祖制」和「家法」。但雍正朝沒有舉行過木蘭秋獮,直到乾隆繼位後才恢復。當然,這並不是乾隆第一次去木蘭圍場,早在他十二歲的時候就隨同祖父在木蘭行圍,參加在避暑山莊會舉辦的閱射活動,連中五箭,深受皇祖誇獎,並獲賜黃馬褂。繼位之後,他常在南苑等地行圍,但以皇帝的身份去木蘭圍場這還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