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實景秀《木蘭秋獮大典》精彩呈現,燃爆這個夏天

2020-12-04 旅新網

  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大型實景秀《木蘭秋獮(xiǎn)大典》於7月21日盛大開啟。承德御道口這場唯美震撼的文化盛宴會帶給我們哪些別樣驚喜,會帶給我們怎樣的視覺體驗,我們一起先睹為快。

   《木蘭秋獮大典》以滿清皇帝木蘭秋獮為故事核心,將木蘭圍場的壯觀歷史、將塞罕壩的生態奇蹟、將御道口秀麗的景致史詩般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明月高懸,微風輕拂,湖水泛起一輪輪漣漪,在這美好的夜晚,《木蘭秋獮大典》開始了。

  呦呦鹿鳴,木蘭之靈,神秘的藍色

   秋獮盛宴,民族融合,溫暖的黃色

   勇士相撲,壯士相較,勇敢的紅色

   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無私的綠色

   還有很多精彩絕倫的表演

  鐵水打花

   水上飛行

   文字不足以表達我的驚嘆之情,現場觀看絕對會讓你的視覺和聽覺燃爆。除了美輪美奐,精彩分層的表演,《木蘭秋獮大典》的精神內核更是感染人心,「艱苦創業,科學求實,無私奉獻,開拓創新,愛崗敬業」的新塞罕壩精神,荒原變林海的塞罕壩奇蹟更令人心潮起伏、熱血沸騰。同時《木蘭秋獮大典》的演出團隊也是空前強大,100米水上LED移動屏、680平米水上升降舞臺、180米水上秋閱大道,多年專業的表演團隊,將《木蘭秋獮大典》演繹得淋漓盡致。

  恰逢盛夏,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景色正美,花開正盛,藍天白雲,青山碧水,綠樹紅花和精彩絕倫的《木蘭秋獮大典》,曼妙御道口這個夏天一定要來。

  承德御道口草原詳情請點此
  http://www.ydkmc.com/

相關焦點

  • 發現河北之美(51)|大型實景秀《木蘭秋獮大典》震撼上演,燃爆這個...
    草原廣袤,湖光浩淼古樹參天,明月牧歌大型實景秀《木蘭秋獮大典》這部以木蘭秋獮為故事核心的全視聽實景原創秀在承德木蘭御道口牧場的草原山水間上演震撼唯美///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大型實景秀《木蘭秋獮(xiǎn)大典》已於7月21日盛大開啟。
  • 大型實景秀《木蘭秋獮大典》震撼上演 再現清代木蘭秋獮歷史畫卷
    《木蘭秋獮大典》演出 張桂芹 攝中新網承德7月19日電 (記者 張桂芹)7月18日晚間,大型實景秀《木蘭秋獮大典》在承德圍場御道口舉行首演,由此拉開了第三屆河北省旅遊發展大會的序幕。《木蘭秋獮大典》演出 張桂芹 攝《木蘭秋獮大典》以木蘭圍場御道口如意湖真山真水為背景,打造夢幻唯美的實景秀場。從一對青年男女的奇幻歷程為切入,再現清代木蘭秋獮的歷史畫卷,展現木蘭圍場的壯闊秀美,傳達綠色發展的時代聲音。整場分為序幕《秋戀》、第一篇章《秋閱》、第二篇章《塞宴》、第三篇章《家園》。
  • 遊1號風景大道,賞木蘭秋獮大典
    沿著國家1號風景大道,開著車,唱著歌,一路歡笑,一路美景,蒼茫的草原,燦爛的花海,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會讓你留戀不忘。  有一條「京承皇家御道」精品旅遊線路,從大灘沿御大公路向東北方向行駛,一直到木蘭圍場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大汗行宮-五道溝-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可謂是一路風景一路美。
  • 河北民族師範學院音樂舞蹈系圓滿完成《木蘭秋獮大典》演出
    河北民族師範學院音樂舞蹈系圓滿完成《木蘭秋獮大典》演出 2019-09-17 1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壯麗祖國70年,「紅歌演唱會+木蘭秋獮大典」引爆御道口
    紅歌演唱會 + 木蘭秋獮大典 2019.8.12 >2019木蘭圍場第四屆國際旅遊文化季啟動儀式暨獻禮祖國70年·紅歌明星演唱會將於8月12日19:30分在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如意河旁(即木蘭秋獮大典演出現場)舉行。
  • 紀念木蘭圍場肇建336周年 專家解讀「木蘭秋獮」
    清朝前半葉,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來這裡舉行以射獵和旅遊為主,史稱「木蘭秋獮」。翻拍木蘭秋獮清帝狩獵圖。 張帆 攝  據介紹,古人打獵四時有稱,春:「搜」,夏「苗」,秋「獮」,冬「守」。木蘭,滿語,漢譯「哨鹿」。
  • 清朝延續了140年大型的「木蘭秋獮」,為何被道光皇帝宣布廢除?
    這也是著名的「木蘭圍場」。因此,清朝皇家在這裡舉行的所有打獵活動,都被稱之為「木蘭秋獮」。自從木蘭圍場修建好了之後,康熙皇帝幾乎每年都會來這裡組織大型的打獵活動。為什麼每一年都要來這邊打獵呢?共有兩個原因。
  • 圍場舉辦木蘭秋獮文化論壇 紀念木蘭圍場肇建336年[組圖]
    來自故宮博物院中國紫禁城學會、木蘭秋獮文化研究會、承德市文物局等研究機構的40多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就「木蘭秋獮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這一論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讀解析,並發布論文23篇。據悉,此次論壇由圍場縣縣委縣政府、故宮博物院中國紫禁城學會主辦,圍場縣委宣傳部與木蘭秋獮文化研究會承辦。
  • 大清以武功騎射為根本,何以道光帝即位後要停廢木蘭秋獮?
    屆時,皇帝率王公大臣及少數民族首領,旌旗招展,車水馬龍,浩浩蕩蕩北行,前往木蘭圍場。秋獮典禮,規模十分宏大,乾隆一朝,秋獮次數最多,其後的嘉慶朝,也常有舉行。不過到了道光時期,木蘭秋獮突然間就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道光帝在登基之前,曾多次隨其祖乾隆、其父嘉慶參與秋獮大典,深知其中甘苦。
  • 嘉慶以後,為何不再舉行木蘭秋獮了?不是不想去而是怕丟人
    「木蘭秋獮」是康熙皇帝創立的一項制度,是聯繫外藩、保持武備的傳統狩獵活動,也是清代的一種大典。康熙帝和乾隆帝曾數十次進行過木蘭秋獮。不過從嘉慶以後,再也沒有皇帝去木蘭行圍了,到了同治年間,木蘭圍場放墾,被開闢為良田牧場。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清帝不再去木蘭行圍呢?說起來還有點搞笑。
  • 木蘭圍場和木蘭秋獮
    康熙皇帝第三次出塞北巡,長達62天,其中在木蘭圍場的時間近一個半月。這是康熙皇帝第一次踏上木蘭大地,是大規模的木蘭秋獮活動的開端。從這年開始,40年間康熙皇帝除兩年因特殊情況未至,其餘38年每年如期而至。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康熙皇帝在上諭中說:「今習武木蘭已歷二十載。」向前推20年,恰為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
  • 木蘭秋獮:清朝皇帝最喜歡的打獵活動,其實是一項閱兵儀式
    02加強將士軍事素質的目的木蘭秋獮有著固定的地點,我們知道古代皇帝每年都會到避暑山莊,木蘭秋舉行的地方就在承德避暑山莊的靠北四百裡的圍場這個圍場就在現在承德的圍場縣。清代的圍場是一個非常適合打獵的好地方,這裡有山有水,空間充足,繁衍著許多動物。康熙為什麼要舉辦木蘭秋獮這樣的圍獵活動呢?要知道清朝是在馬背上打下的天下,而八旗軍是主要的軍事力量。
  • 乾隆皇帝愛好木蘭秋獮,一生參加了40次圍獵,作用重大影響深遠
    相比這兩大愛好,乾隆皇帝還有一大愛好卻鮮為人知,這一愛好就是北上行木蘭秋獮圍獵之樂,次數遠超下江南,可見乾隆皇帝更鍾愛下江南。大約在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康熙皇帝在清軍入關的「塞外行圍」儀式上增加了一些規制,正式形成了「木蘭秋獮」的制度。主要目的除了進行狩獵訓練騎射外,還有團結蒙古三大部王公的政治意義,鞏固了北方的穩定,足見康熙皇帝是非常具有遠見的。
  • 耗資巨大的木蘭秋獮僅是為了娛樂嗎?
    「木蘭秋獮」是清朝特有的一項大型圍獵活動。「木蘭」本系滿語,意為捕鹿。「秋獮」一詞源自中國古代對帝王在秋季打獵的專屬稱呼(春季打獵為「春蒐」,夏季打獵為「夏苗」,冬季打獵為「冬狩」)。「木蘭秋獮」的舉辦地點設在清朝的皇家獵苑——木蘭圍場,它位於今承德以北約一百五十公裡的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整個圍場面積約一萬多平方公裡。從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皇帝首次入圍,到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嘉慶皇帝最後出圍,清朝三位皇帝(康熙、乾隆、嘉慶,雍正在位期間沒有舉辦)共在木蘭圍場行圍打獵八十八次,每次動用人數都在一萬以上。
  • 宮苑雜談︱木蘭秋獮:看乾隆如何打獵
    初舉木蘭公元1741年,這是乾隆在位的第六年。新年伊始,乾隆皇帝就籌劃著開啟當政後第一次木蘭秋獮。木蘭秋獮始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是清代最盛大和著名的圍獵活動。康熙帝自第一次木蘭秋獮後,幾乎每年都要北巡狩獵,還將木蘭秋獮視為「祖制」和「家法」。但雍正朝沒有舉行過木蘭秋獮,直到乾隆繼位後才恢復。當然,這並不是乾隆第一次去木蘭圍場,早在他十二歲的時候就隨同祖父在木蘭行圍,參加在避暑山莊會舉辦的閱射活動,連中五箭,深受皇祖誇獎,並獲賜黃馬褂。繼位之後,他常在南苑等地行圍,但以皇帝的身份去木蘭圍場這還是第一次。
  • 河北承德圍場縣舉辦木蘭秋獮文化論壇
    日前,「紀念木蘭圍場肇建336周年——木蘭秋獮文化論壇」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舉行。論壇活動中專家學者共發布論文23篇,就秋獮歷史遺存及滿蒙民俗風情等方面進行詳細解讀。  據介紹,古人打獵四時有稱,春「搜」,夏「苗」,秋「獮」,冬「守」。1681年,清帝康熙為鍛鍊軍隊,在這裡開闢了一萬多平方千米的狩獵場。木蘭圍場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獵苑,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
  • 雍正明明已經中止木蘭秋獮,為何乾隆重啟,嘉慶痴迷其中?
    想要重啟雍正皇帝已經中止的木蘭秋獮,必然遭到群臣非議和爭論,乾隆壓力是非常大的,但是為達到重啟木蘭秋獮的目的,直接搬出祖父與父親,乾隆說:康熙皇帝在《聖諭》中指出,一定要擁有嫻熟的弓馬騎射;雍正皇帝說過自己只是例外,後代還是要遵從康熙教導,「後世子孫當遵皇考(康熙皇帝)之所行,習武木蘭,毋忘家法」。於是乎,木蘭秋獮盛行於乾隆、嘉慶兩朝。
  • 煙花篝火,星空露營、雲中戰歌……夏天最後的浪漫,全在木蘭夜草原...
    >這個夏季,很多人在木蘭草原實現了夢想雲中戰歌、篝火晚會、絕美煙花星空露營、烤全羊.....》 16:30-17:152019升級版《花木蘭·雲中戰歌》以真人打鬥,戰馬嘶鳴的大型實景演出為特色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聲光電特效加持
  • 帶你深入了解承德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木蘭秋獮」
    帶你深入了解承德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木蘭秋獮」清朝是在馬背上奪得天下的, 入關之後,清朝皇帝每年都有行圍打獵的習慣,既是為了修習看家本領,也是為了勉勵子孫不能忘本。「春蒐、夏苗、秋獮、冬狩」每個季節打獵的稱謂也不同,而清朝各代皇帝的獵苑就在壩上草原木蘭圍場。1683年,康熙第三次出塞北巡,在木蘭圍場有一個半月的時間,這是康熙皇帝第一次踏上木蘭大地,是大規模的木蘭秋獮活動的開端,而後的38年他都如期而至。木蘭秋獮一般於每年農曆八月舉行。
  • 木蘭秋獮,提高八旗戰鬥力的圍場,與避暑山莊「恩威並施」
    今日看點:木蘭秋獮,提高八旗戰鬥力的圍場,與避暑山莊「恩威並施」隨著清宮劇的流行,想必大家都聽過春搜、夏苗、秋獮、冬狩這幾個八旗子弟出去玩的時間,但是今天小編想給大家講講的是歷史上真正的木蘭秋獮,並不像是電視劇裡面那樣是讓格格阿哥出去談情說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