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利華 通訊員 王政 吳慕楓
黃梅,地處鄂贛皖三省交界,有「湖北東大門」之稱,境內高速、國道、省道離鄂出口28個,長江岸線58公裡,邊界防疫壓力大。
3月13日,黃梅最後2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實現確診、疑似、無症狀感染和密切接觸「四類人員」清零,疫情風險等級從「高」降到「低」。
「低風險不等於零風險。」縣委書記馬豔舟說,他們將繼續嚴格管控離鄂通道,守好省際疫情防線。
嚴守卡口不留白
一端連著九江長江二橋,一端連著105國道,分路鎮的黃梅南收費站,是湖北通往贛閩粵等省的咽喉要道。
「您好,請出示電子通行證。」3月13日下午5時許,一輛車牌為贛G67R81的貨車從江西方向駛來,駐守卡點的分路鎮派出所所長洪宇上前檢查。經過核實、登記檢查後,民警放行。
「今天進出大約160輛車,主要是運送物資的貨車。私家車上高速須同時具備個人健康綠碼、電子通行證、目的地單位接收證明。」洪宇介紹,1月23日晚上,分路鎮設立黃梅南收費站卡點,鎮幹部、派出所民警、醫務人員組成專班24小時輪流值守。
黃梅有4個鄉鎮20多個村與安徽省宿松縣相鄰。「鎮內大多數村壪道路已解封,但連接安徽的25個村壪通道一律封閉。」獨山鎮黨委書記馬聰說,只有徒步巡邏,才能發現羊腸小道上的穿行人員。3月14日上午,獨山鎮徒步巡邏隊10名隊員,沿著鄂皖邊界村組13公裡道路分段巡查,勸阻串門、扎堆等行為。
黃梅,是長江湖北段最後一個門戶。1月23日以來,黃梅縣港航管理局聯合九江市港航局出動7艘巡邏艇,每天從小池下水逆流而上,不間斷巡查境內58公裡長江水路。
「把守離鄂水運通道,任何人都不能越雷池一步。」局長鄧朝陽說,疫情期間,沿江5個鄉鎮98艘漁船全部上岸拆掉動力,港航人員勸阻非法載客36次150人。
阻隔病毒不隔愛
劉佐鄉濱江村,東鄰安徽宿松縣匯口鎮曹湖村,南望江西九江市江州鎮,為「雞鳴三省」之地。村支書羅來桂說,全村有4個省際卡口、3公裡省際交界線和2公裡長江岸線,24人聯防隊每天不間斷巡邏。
時間長了,群眾不能出門,生活生產物資保障是個難題。該村建立「六長」工作機制:村長建群、戶長進群、店長採購、組長送發、路長管控、指揮長調度,系統解決了群眾物資需求與人員交通管控的矛盾。
「本地緊缺的嬰幼兒奶粉、特殊病人用藥、種子等,我們在網上採購,請快遞送到曹湖村,放到省界封控點,無接觸取物。」店長李錦文說。
疫情初期,黃梅鎮西池天下小區住戶周師傅曾遇到煩心事:他嶽母90歲,常年癱瘓在床,獨居在另外一個小區,需要按時前去照應,送飯送菜,但小區封閉管理,他難以出門。小區臨時黨支部書記張鵬得知後,多方協調,讓周師傅可以每天步行送餐,照應嶽母。
「疫情防控不能馬虎,但群眾訴求哪怕再瑣碎,也不可怠慢。」一天下來,張鵬要走2萬多步,經常忙到晚上11點。
針對基層防控任務重、人手不足等難題,黃梅組建15個派駐社區工作總隊,號召3204名黨員下沉一線,承擔小區封閉管理、健康摸排、治安維穩、物資代購和困難幫扶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