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不讓疫情越雷池

2020-12-14 荊楚網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利華 通訊員 王政 吳慕楓

黃梅,地處鄂贛皖三省交界,有「湖北東大門」之稱,境內高速、國道、省道離鄂出口28個,長江岸線58公裡,邊界防疫壓力大。

3月13日,黃梅最後2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實現確診、疑似、無症狀感染和密切接觸「四類人員」清零,疫情風險等級從「高」降到「低」。

「低風險不等於零風險。」縣委書記馬豔舟說,他們將繼續嚴格管控離鄂通道,守好省際疫情防線。

嚴守卡口不留白

一端連著九江長江二橋,一端連著105國道,分路鎮的黃梅南收費站,是湖北通往贛閩粵等省的咽喉要道。

「您好,請出示電子通行證。」3月13日下午5時許,一輛車牌為贛G67R81的貨車從江西方向駛來,駐守卡點的分路鎮派出所所長洪宇上前檢查。經過核實、登記檢查後,民警放行。

「今天進出大約160輛車,主要是運送物資的貨車。私家車上高速須同時具備個人健康綠碼、電子通行證、目的地單位接收證明。」洪宇介紹,1月23日晚上,分路鎮設立黃梅南收費站卡點,鎮幹部、派出所民警、醫務人員組成專班24小時輪流值守。

黃梅有4個鄉鎮20多個村與安徽省宿松縣相鄰。「鎮內大多數村壪道路已解封,但連接安徽的25個村壪通道一律封閉。」獨山鎮黨委書記馬聰說,只有徒步巡邏,才能發現羊腸小道上的穿行人員。3月14日上午,獨山鎮徒步巡邏隊10名隊員,沿著鄂皖邊界村組13公裡道路分段巡查,勸阻串門、扎堆等行為。

黃梅,是長江湖北段最後一個門戶。1月23日以來,黃梅縣港航管理局聯合九江市港航局出動7艘巡邏艇,每天從小池下水逆流而上,不間斷巡查境內58公裡長江水路。

「把守離鄂水運通道,任何人都不能越雷池一步。」局長鄧朝陽說,疫情期間,沿江5個鄉鎮98艘漁船全部上岸拆掉動力,港航人員勸阻非法載客36次150人。

阻隔病毒不隔愛

劉佐鄉濱江村,東鄰安徽宿松縣匯口鎮曹湖村,南望江西九江市江州鎮,為「雞鳴三省」之地。村支書羅來桂說,全村有4個省際卡口、3公裡省際交界線和2公裡長江岸線,24人聯防隊每天不間斷巡邏。

時間長了,群眾不能出門,生活生產物資保障是個難題。該村建立「六長」工作機制:村長建群、戶長進群、店長採購、組長送發、路長管控、指揮長調度,系統解決了群眾物資需求與人員交通管控的矛盾。

「本地緊缺的嬰幼兒奶粉、特殊病人用藥、種子等,我們在網上採購,請快遞送到曹湖村,放到省界封控點,無接觸取物。」店長李錦文說。

疫情初期,黃梅鎮西池天下小區住戶周師傅曾遇到煩心事:他嶽母90歲,常年癱瘓在床,獨居在另外一個小區,需要按時前去照應,送飯送菜,但小區封閉管理,他難以出門。小區臨時黨支部書記張鵬得知後,多方協調,讓周師傅可以每天步行送餐,照應嶽母。

「疫情防控不能馬虎,但群眾訴求哪怕再瑣碎,也不可怠慢。」一天下來,張鵬要走2萬多步,經常忙到晚上11點。

針對基層防控任務重、人手不足等難題,黃梅組建15個派駐社區工作總隊,號召3204名黨員下沉一線,承擔小區封閉管理、健康摸排、治安維穩、物資代購和困難幫扶等任務。

相關焦點

  • 千裡疫情一線牽 ——深圳市黃梅商會會長柳德勝為家鄉疫情抗災奉獻...
    當前家鄉黃梅疫情解除,商會將會為在深圳工作的黃梅鄉親竭誠提供服務。庚子春節來臨,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加快蔓延的嚴峻時刻,地處鄂東邊陲的黃梅縣情況危急。風起於青萍之末,把問題消滅於萌芽之中。健康在於預防,預防勝於治療。家鄉百萬人民正在向疫情奮力攻關,集中力量堅決打贏疫情防疫阻擊戰。「豈曰無衣?與子衣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天下黃梅人的心。
  • 《因為我們都是黃梅兒女》——致支援湖北黃梅疫區的愛心群
    地點:湖北黃梅;人物:黃梅人;故事:一群黃梅人沒日沒夜的忙著捐贈與採購。疫區無情,人間有愛。在醫用物質短缺的非常時期,黃梅人用自己的愛心在行動,用行動在續寫大寫的愛。我因他們而感動!我要為他們心繫家鄉,團結一心的精神而點讚。
  • 黃梅正青春
    「戲曲舞臺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嗓子要好、形象要好、悟性要好,尤其是個人技能更要好,因此一個戲曲演員的成長特別不容易。」韓再芬說,「10年來,我們強化基本功訓練,唱念做打,手眼身法;生旦淨醜,樣樣俱全,力求傳承體系整齊完備;我們堅持『傳、幫、帶』,老師就是綠葉,手把手傳授技藝,期待朵朵花蕾早日盛開;我們不斷創建平臺,從小戲到大戲,從安慶到全國,讓每一位青年演員都有展示的天地……」十年辛苦不尋常。現在,「青年團」很多年輕演員脫穎而出,正在挑起劇院大梁。
  • 大考中的黃梅新局
    黃梅境內河網密布,是鄂東有名的「水袋子」,長期以來承受著巨大的防汛抗災壓力。年年防汛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更讓黃梅蒙受巨大經濟損失。今年面對超標準洪水,黃梅防汛周期長達120天,解決水利工程短板問題迫在眉睫。面對挑戰和壓力,黃梅不畏懼、不退縮,保持既有的定力。
  • 湖北黃梅四祖寺村:組建防控突擊隊、密織疫情防控網
    《中國紀錄》新媒體記者 於境源 特約通訊員 於仲華 發自湖北黃梅關鍵時期,一個個平凡的人綻放出英雄的光芒。當前,農村是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湖北黃岡市黃梅縣五A風景區四祖寺村千方百計想辦法、多措並舉抓落實,築牢織密疫情「防護網」,始終堅守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有效防線。全力打贏農村疫情防控狙擊戰,從源頭上控制疫情發展。
  • 【文明祭祀】黃梅法院嚴明清明節期間紀律要求
    【文明祭祀】黃梅法院嚴明清明節期間紀律要求 2020-04-03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梅2020年工作這麼幹!
    縣委書記馬豔舟吹響了新一年砥礪前行集結號,動員全縣上下克服疫情影響,堅定必勝信心,打好六場戰役,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縣委副書記、縣長劉欲曉主持會議。縣「四大家」及副縣級以上領導、各鄉鎮黨委書記、縣直一級單位主要負責人在主會場參加會議。會議全程通過黃梅電視臺綜合頻道直播,各鄉鎮各部門設分會場。
  • 禪宗四祖與黃梅的三月三
    各地過節風俗各異,黃梅三月三流行吃菜粑,地菜煮雞蛋。吃菜粑的習俗由來已久,據說和四祖道信大醫禪師有關。恰逢這日是三月三,大師壽辰之日,道信大師親下齋房,在大家幫助下,做了許多菜粑,廣施百姓,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並告知大家,冬種芥菜春天吃,可預防春瘟。
  • 《中國紀錄》直擊——湖北黃梅:景區不扎堆,非遺嶽家拳受青睞
    《中國紀錄》新媒體記者 於境源 徐繼良 發自湖北黃梅 疫情期間第一個「五一」節,如何做好旅遊不扎堆,景區實行分散性旅遊觀光,湖北黃梅縣大河鎮袁夫稻田在主打田園牧歌產品後,結合實際今年旅遊推出把田園風光+網絡+非遺文化,形成獨特的旅遊模式,兩天來深受省內遊客的青睞。
  • 黃梅四祖寺的門票
    黃梅四祖寺不需要門票就可以入場。黃梅四祖寺古稱幽居寺,是中國禪宗第一所寺院,距今已有1370年的歷史。黃梅四祖寺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黃梅四祖寺由上中下三大部分組成,結構布局規範,層次分明,殿堂樓閣盤垣交錯,層層疊疊,古色古香。
  • 《黃梅花兒開》
    她――就是江西省贛州市虔誠老年大學的優秀教師黃梅女士。當你初見黃梅,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黃梅身高1.74米,修長的腿,細腰楊柳,是那種「腰瘦襯裙袍,袍裙襯瘦腰」的東方佳麗型美女,她的衣著時尚前衛,色彩搭配得當,好一位
  • 黃梅季節說雨水
    農曆五月,江南地區陰雨連綿,因為正是江南青梅泛黃的時候,所以大家把這個雨叫作「黃梅雨」,這一段氣象多變的時節,就叫「黃梅天」。《滬城歲時衢歌》是清代上海人張春華描寫上海歲時風俗的著作,比較完整的保存了上海「原生態」。
  • 黃梅案與平陽三鄉紳
    時人以「黃梅時節家家苦,青草池塘處處冤」一詩相譏。黃梅常藉口彌補國庫虧空,定下以畝派捐,不成就「勒借」。此外,他還巧立名目,非法印製了「飛單」等單據,從中斂財。民國《平陽縣誌》載:「(黃梅)在任八年,侵吞部定谷價勒捐之錢計贓不下二十餘萬。」夏口貢生吳榮烈是江南垟大戶,自然派捐也多,他忍無可忍,遂聯合金鄉監生潘榮桂、東莊廩生董正賢等鄉紳狀告黃梅。
  • 演藝 |「黃梅綻放,香飄雲端」跨國界雲端藝術盛會舉辦
    12月19日 ,由北美小芳黃梅藝術團舉辦的 「黃梅綻放,香飄雲端」 跨國界雲端藝術盛會舉辦。此次公益雲端演出是為了增進美國社區民眾對黃梅戲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鼓舞民眾抗擊疫情的信心和勇氣美國7個州由當地組織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向北美小芳黃梅藝術團發來邀請,請求選送黃梅戲節目,更有許多僑胞和美國觀眾留言感謝能在辭舊迎新節前欣賞到這樣一臺高質量的文藝晚會。
  • 安徽高校教師原創黃梅大鼓作品《遍地英雄》致敬抗疫逆行者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醫護率先赴前線,院士獻策又建言,快遞小哥勇當先,保障後勤衝在先,政府救治及時進,免費醫療挽狂瀾......」這是由三名安慶師範大學黃梅劇藝術學院教師原創的黃梅大鼓作品《遍地英雄》中的一小段唱詞,寥寥數語,呈現出疫情期間眾多感人至深的平民英雄形象。
  • 黃梅本名可能叫「王門」
    據我所知,黃梅這一名稱最早是在民國時才有的,因為在《光續續纂句容縣誌》上,都還沒有「黃梅」二字。當時,今之黃梅鎮東有座簡陋的橋,就叫王門橋。已故句容當代文人秦京寶先生就是黃梅人,他生前曾對我說,他考察了許久,也沒找出過黃梅的來歷。 南京至句容是1932年或1934年才通公共汽車的,在此之前,這裡並不是正道,甚至還沒有中道,只有小道,因為古人要想穿過湯山前往句容,可太難了。從古代一直到抗戰之前,全國的人都得從石獅經土橋,入南京的通濟門,這才是歷史悠久的官道。
  • 神奇的黃梅挑花(正宗哦)
    黃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廣泛流傳於湖北省黃梅縣的漢族民間藝術。起源於唐宋,發展成熟於明末清初。湖北黃梅挑花發源最早、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在中國挑花工藝發展史中佔主導地位,因此「黃梅挑花」也是各挑花的代表和統稱。
  • 學習貫徹「三幹會」,凝心聚力再出發——黃梅法院召開2020年第三次...
    4月21日下午,黃梅法院召開2020年第三次黨組中心組學習會議,迅速貫徹落實全縣三級幹部大會會議精神,動員全院幹警克服疫情影響
  • 定風波·武漢黃梅雨紀
    《定風波·武漢黃梅雨紀》 梅雨是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特有的天氣現象,由於正是江南梅子成熟季節,故稱其為「梅雨」。此時,衣物易黴,也稱其為「黴雨」。也有叫「黃梅雨」的。武漢的梅雨季節正常年份一般都在20天左右,今年從6月上旬「入梅」,到7月下旬才「出梅」,總共持續了四十多天。
  • 【掃黑除惡】黃梅法院傾力完成石興佳、石戈蕾涉黑案庭審保障工作
    220年8月14日,被告人石興佳、石戈蕾等17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罪一案庭審結束,標誌著黃梅法院圓滿完成此次審理保障工作。 8月12日至14日,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在黃梅法院第一審判庭公開開庭對被告人石興佳、石戈蕾等17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罪一案進行審理,黃梅法院抽調64名幹警負責庭審後勤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