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學《論語》八佾 2

2020-09-19 奇奇怪的知識

為了寫文章學習文化知識專門買了平板、藍牙鍵盤、滑鼠和觸屏筆,簡直拼了

論語中八佾是第三章 故稱八佾第三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tips

林放 魯國人

易 周到,周全

戚 悲哀。

大意

林放問禮的要義,孔子說,這個問題問的十分重要啊,禮,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喪葬與其周全不如盡哀。

發散思維

這段話闡述了孔子對禮的執行過程中的具體看法,儒家雖然強調禮樂文化,貌似重視形式,但實際上更重視禮樂的實際內涵。禮樂追求的最終目標是人在此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陶冶與修養。所以儀式的關鍵不在於形式上的奢華,喪葬事情也不在於表面上的周全。

當下社會講求時效,我們更應該重視一些實質性的內容,強調人在過程中的思想提升與情感超越,而不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形式上,應該放在內容的選擇和表達思想的提煉上。

時間比較緊,各種調試軟硬體設備上手中,今兒就這些吧

相關焦點

  • 每晚學《論語》八佾 1
    今天要學八佾了論語中八佾是第三章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 yi四聲 八八六十四人行列的舞隊,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這種舞隊,諸侯六六三十六人,大夫四四十六人,季孫氏那樣的諸侯國大夫只能用四四行列舞隊。大意孔子談到季孫氏,說季氏使用六十四人的舞隊在廳堂上歌舞,如果這樣的事情都能容忍,還有什麼不能容忍呢?
  • 每晚學《論語》八佾 6
    不知道年假前能不能學完八佾~No.2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年前要加把勁兒咯,八佾這篇內容確實多
  • 一起閱讀‖《論語》:「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山語文「一起閱讀」欄目已陸續推出有關《論語》內容的解讀,讓我們一起走進經典,感悟經典魅力,收穫「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快樂。【一起閱讀】1、《論語》:邦有道,危言危行2、《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每晚學《論語》八佾 7
    學而不思則罔一個人只要把自己應有的水平發揮出來,不論結果如何,都不要失望和遺憾,要正視自己的優缺點,就像射箭一樣,只要射中靶心就夠了,至於是否穿透靶子無關緊要。No.2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 《論語·八佾篇第三》3.1: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每日一句論語」專欄系列連載的第 39 篇文章大家好,歡迎打開#每日一句論語#專欄,每天花5分鐘一起學論語,受益每一天!【原文】孔子謂季氏①:「八佾舞於庭②,是可忍也③,孰不可忍也?
  • 論語八佾第三3.1、3.2、3.3原文及翻譯
    論語八佾第三3.1原文及翻譯「原文」:孔子謂季氏①:「八佾②舞於庭,是可忍③也,孰不可忍也八佾就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的大型舞蹈。據周禮規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舞,諸侯能用六佾舞,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所以四佾舞才是季氏應該用的舞蹈規模。③忍:容忍。
  • 論語八佾第三3.10、3.11、3.12原文及翻譯
    論語八佾第三3.10原文及翻譯「原文」:論語八佾第三3.11原文及翻譯「原文」:或問禘之說①。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②諸斯乎!」論語八佾第三3.12原文及翻譯「原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①。」
  • 《論語》八佾篇第三3.1
    20190827:大家早上好,歡迎準時分享《論語》八佾篇第三 【本篇引語】《八佾》篇包括26章。 【原文】3.1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譯文】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 論語八佾第三3.25、3.26原文及翻譯
    論語八佾第三3.論語八佾第三3.26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居上①不寬②,為③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以上就是論語八佾第三3.25、3.26原文及翻譯,歡迎交流指正。更多內容請搜索95國學
  • 《論語》求知|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原文】3·1 孔子謂季氏(1),「八佾(2)舞於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楊伯峻先生講,古代舞蹈奏樂,八個人為一行,這一行叫一佾。八佾就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只有天子才能用。諸侯用六佾,即六行,四十八人。大夫用四行,三十二人。四佾才是季氏所應該用的。錢穆先生:季孫氏於其家廟之庭作八佾之舞,是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禮。
  • 論語八佾第三3.16、3.17、3.18原文及翻譯
    論語八佾第三3.16原文及翻譯「原文」:論語八佾第三3.17原文及翻譯「原文」:子貢欲去告朔①之餼羊②。子曰:「賜也!爾愛③其羊,我愛其禮。」論語八佾第三3.18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事①君盡禮,人以為諂②也。」
  • 論語第三天-《八佾》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 孔子說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 2 八佾: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闢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 我讀論語小記:八佾第三·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讀論語,修己身,暫且小記當下的理解,方便未來回讀增進,「溫故而知新」。今分享於個人公眾號,也請你多多指教。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談到季氏說到:在家裡舉行宴會用八佾樂舞之禮,這都能忍心做出來,還有什麼他不敢做的呢?】舞是宴會、活動中的樂舞,八人為一佾,按照禮制,天子用八佾,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當時周天子名存實亡,各諸侯分封而治,季氏是魯國三桓之一,相當於大夫一級,應該用四佾,但他仗著手上有兵有錢,行僭越之事。
  • 每晚學《論語》八佾 4
  • 每晚學《論語》八佾 8
  • 每晚學《論語》八佾 5
  • 每晚學《論語》八佾 3
  • 論語八佾第三3.4、3.5、3.6原文及翻譯
    論語八佾第三3.論語八佾第三3.5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夷狄①之有君,不如諸夏②之亡③也。」論語八佾第三3.6原文及翻譯「原文」:季氏旅①於泰山。子謂冉有②曰:「女③弗能救④與?」對曰:「不能。」
  • 《論語-八佾》38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八佾:佾是舞蹈時的行列,每行八人,稱為一佾,一行稱為一佾。依照周禮,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64人,諸侯用六佾:36人,卿大夫用四佾:16人,士用二佾:4人。按季氏的地位,只能用四佾。用八佾是為僭越。忍:狠心昧著良心去做,忍心做去,稱為忍。非「忍受、忍耐」意。
  • 那些源於《論語》「八佾(yì)篇」中的成語
    八佾舞 而《論語》作為國學儒家經典之作,一直被奉為圭臬,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論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他主要內容講述了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怎樣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上實現安邦立國的偉大使命。《論語》這部不朽之作,影響了中華文明。書中也產生了很多流傳至今的警句格言,廣為流傳,從今天開始我們每天分享部分出自論語的成語,今天分享的成語全部出自《論語》八佾(y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