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繪製地圖的歷史很早,相傳,早在上古時期,大禹當上華夏聯盟首領後,繪製了《禹貢九州圖》,根據地圖,將天下分為九州,這是我國第一次全國性的區域劃分地圖。雖然是傳說,無法考證,但也體現我國古代人們對於華夏,乃至世界的地理觀。
我國古代的大一統王朝,一般都會繪製一份全國疆域圖,為的就是證明自己政權的權威性以及正統性,奈何經過時間長河的洗刷,保存下來的古地圖寥寥無幾。遺存下來最多的,還是明清的地圖,其中又以明朝《坤輿萬國圖》最為出名。此幅地圖已經與我們今天的世界地圖是非常的接近了。但大家可知道在古代朝鮮,他們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嗎?
古代朝鮮,一直居於東北亞,是大明朝的附屬國,他們的國王,在繼位之前,要經過大明皇帝的冊封,才能稱為國王,否則會被視為非法,大明還會派使者前來指責。大明是古朝鮮的宗主國,對朝鮮有極大的控制力,朝鮮也承認自己與大明的關係是父子關係,稱大明為父母之國。
在朝鮮危難時刻,都是大明替其出手,尤其是豐臣秀吉派兵攻打朝鮮,朝鮮都城漢城被日本攻陷,國王一路北逃,逃到了鴨綠江北岸,整個國家,差不多都被日本給侵佔。幸虧大明派兵前來,將日軍擊退,收復平壤後,朝鮮便得以光復。朝鮮便將此次大明出兵,稱為再造之恩,其國王宣祖,更是在明朝使臣經過的路上,雕下了「再造番邦」的石刻。
後來,後來皇太極親徵朝鮮,李氏朝鮮的宗室逃到江華島,沒過多久,清軍鐵蹄便來到江華島,將李朝宗室捉住,並威脅朝鮮國王,若不臣服,就將他們全部殺掉。朝鮮國王惶恐之下,才在雪地裡對皇太極俯首稱臣。然而,在朝鮮向大明告急的時刻,崇禎帝不顧內有流寇作亂,外有建奴環伺的情形,仍然派遣大軍出海,準備去江華島營救朝鮮宗室。
然而等大明軍隊到來之時,清軍已經將李朝宗室俘虜,並押到了南漢山城。隨後由於清朝刻意將消息阻隔,朝鮮君臣直到一百年後的1749年,才知曉崇禎不顧內憂外患,也要遠救屬國的情形,於是君臣之間於朝堂之上痛哭,並規定,往後崇禎的誕辰之日,登基之日,歸天之日,朝鮮國王都要帶著世子,親臨祭祀,年年如此。這種祭祀,直到1908年才結束。
大明與朝鮮有如此重要,就毫無保留的對大明流露出崇拜之情。在大明還在的時候,朝鮮就繪製了一份世界地圖,在這幅地圖上,涵蓋了亞洲,歐洲以及非洲。現在在這幅地圖之上,還能找出今天歐洲國家的影子。不過這幅地圖最有亮點的,還是大明的疆域地圖。
在這幅地圖上,篇幅最大的就是大明王朝,其佔據面積就佔據了整個大部分世界地理區域,比整個非洲都要大上6被還不止,有意思的是,非洲都已經被他們畫了出來,偏偏整個印度被他們遺漏掉了。
其中,日本在地圖的最右端,面積很小,差不多比李朝小三倍。從這幅地圖,也體現了當時李氏朝鮮人心中的世界觀,也體現了大明在他們心目中巨無霸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