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為友人抱不平之詩作,成就了劉禹錫一生最好的詩句

2020-12-18 學詩有道

古代交通的不發達,導致一次離別,再相見,可能是幾年,幾十年,甚至是永別。所以古代異鄉客,思念親友的情懷總是那麼濃烈。因而,造就了很多思鄉、親友的名篇佳作,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李白的《靜夜思》,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還有李商隱的《夜雨寄北》等等。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巴山的寂寥之夜,悽冷纏綿之雨,引出詩人思念親友悠悠不盡的相思之情。

而這首李商隱的膾炙人口詩作,中的「巴山」二字,讓我腦海不由自主浮現出一首詩,一首劉禹錫答酬白居易的著名詩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先有白居易為友人懷才不遇抱不平之詩作,拋磚引玉,然後,成就了劉禹錫一生最好的詩句。下面我們一起來品讀,這兩首相應和古詩。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重逢了貶謫歸來的劉二十八(劉禹錫排行二十八),他們開懷暢飲共醉,拿起筷子擊打盤兒,吟唱詩歌之際,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白居易為友人抱不平:你說你即便詩才橫溢堪稱國手,可也沒用,可能是命中注定你不能出人頭地。哎!抬眼看到的人都是榮耀體面而你只能長守寂寞,滿朝官員都有了自己滿意的職位而你卻只能在此虛度光陰。為何呢?可能是才氣和名望拖累了你吧!但拖累二十三年也太長時間了。

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對才華橫溢友人,二十三年的貶謫不得重用之遭遇的無限憤怨和不平。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酒杯長精神。——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感恩於友人樂天(白居易字樂天)的直率與坦誠,劉禹錫寫下這首答酬詩。

在那巴山楚水悽涼之地,虛度了二十三年光陰。思念故友卻只能吟誦詩歌聞笛賦,久別重逢感到物是人非。可即使是沉船之旁也有千艏船駛過,病樹前頭亦有萬木爭春。哎!往事不可追,未來可待,此時聽到你為我作的詩篇,暫且憑藉手中的美酒振奮精神。

劉禹錫接過白居易「二十三年」這個話頭,抒發了詩人對世事變遷和仕途沉浮的豁達樂觀精神。道出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一生中最好的詩句,表明了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這一暗含哲理思辨的千古名句。

品讀完以上的兩首詩,除了白居易的那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你還知道,哪些詩詞句具有哲理思辨?

相關焦點

  • 詩魔和詩豪的酬和唐詩,成就劉禹錫最富哲理詩句,白居易極為讚賞
    而在其中,處於盛唐之後中唐時期的劉禹錫和白居易,是最具名氣的詩人之一。他們兩個人一個是豪情滿懷,雖然不在盛唐但是心中豪情不減,被譽為詩豪;另外一個則是寫詩就像發了魔一般,流傳下來多達2700多首唐詩,被譽為「詩魔」。
  • 白居易、劉禹錫在汴州及其詩歌創作
    不僅如此,白居易來汴州,其中還有一次是與大詩人劉禹錫同行,劉禹錫也在汴州留有詩作。閱讀史料,賞其詩作,在得到幾分滿足的同時,作為開封人,也實在感到自己有點孤陋寡聞。劉禹錫(公元772年~公元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德宗貞元九年(公元793年)進士,哲學家、文學家。他性格剛毅、高傲自負、倔強不屈,頗有豪猛之氣,一生飽受政治磨難和貶謫之苦。其詩作根植於現實,站在時代的高度,既有哲人的睿智,又有詩人的摯情,極富藝術張力,故有「詩豪」之稱。
  • 劉禹錫回贈白居易一首詩,雖然沒被唐詩300收錄,卻流傳千古
    從他的詩句裡,我們能窺探到他對愛情的觀點,他對感情的見解。也有一些詩善於給人啟迪,他也許沒有優美的詞彙,但是留下的道理一定是深刻的。而有這樣一位詩人能夠做到讓以上兩種風格兼備,他就是劉禹錫。下面談談劉禹錫回贈白居易的是哪首詩,為何流傳千古卻沒能收錄到《唐詩三百首》中去?
  • 「詩豪」劉禹錫最著名的一首詩,飽含人生哲理,成為千古名篇
    如果說人生和真正戲劇的區別,無非是戲劇是有臺本的,而人生是不確定的,它隨著我們的選擇而改變,有時候是悲傷痛苦,有時候是快樂幸福,人生有太多的選擇,它讓我們的人生變得豐富多彩,前一刻人生可能是挫折,後一刻也會迎來轉機。
  • 白居易最感人的一首詩,為詩豪劉禹錫所作,句句令人肝腸寸斷
    有一種友情叫「劉白」,詩豪劉禹錫和詩魔白居易之間的感情,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白居易比劉禹錫年長,官位也一直更高,年少時他和元稹友誼很深,世稱「元白」。後來,元稹早逝,詩壇和他關係最好的就是劉禹錫。如果說白居易和元稹是少年友情、意氣風發,那他和劉禹錫就是在經歷半輩子的沉浮後,經過歲月洗禮的一生摯友之情。公元842年,劉禹錫病逝於洛陽,享年70。這讓白居易痛哭不已,此時兩人已相交20年,特別是兩人退休後,共同生活在洛陽。平日裡,相約喝酒作詩,你來我往,成一時佳話。好友的突然離世,對這位老人的打擊可想而知,同年他為好友寫下了兩首悼亡詩!
  • 劉禹錫寫下五首懷古詩,前兩首流傳千古,白居易說:第一首最好
    沒有去過當地,卻能寫下絕唱,唐代的劉禹錫,也是個中人才。劉禹錫從未去過金陵,卻寫下一組金陵懷古詩,千古流傳,白居易讀了之後,說:第二首最好。你是怎麼看的呢?在這組詩裡,劉禹錫寫了一個小序:餘少為江南客,而未遊秣陵,嘗有遺恨。後為歷陽守,跂而望之。適有客以《金陵五題》相示,逌爾生思,欻然有得。他日友人白樂天掉頭苦吟,嘆賞良久,且曰《石頭》詩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後之詩人,不復措詞矣。
  • 「詩豪」劉禹錫,一首回贈白居易的詩,教我們如何笑看風雲
    唐代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洛陽人,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劉禹錫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從小就才學過人,氣度非凡,文章寫得十分好,還擅長寫七律、七絕詩,有些優秀詩作可和李白、杜甫相媲美,人稱「詩豪」。
  • 喝酒寫詩:白居易和劉禹錫的晚年生活比李白杜甫強多了
    別人遇到秋天就悲傷,劉禹錫偏不,他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睛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也許正是這樣的樂觀主義精神感染了白居易,從此兩人成為知交,因為白居易的仕途也不順,只不過他的不順與劉禹錫不同,白居易在經過815年武元衡被刺事件被貶之後(當時書面上被貶的理由很別致:白居易的母親看花墜井去世,而白居易作有「賞花」及「新井」詩,有害名教。)
  • 為我盡一杯,與君發三願——白居易:活到現在,我只剩劉禹錫了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就是最好的證明。時刻保持健康與活力,老了以後才有時間和精力去樓下跳個廣場舞,多交幾個好朋友,而不至於像白居易那樣,自己疾病纏身,還要眼看著為數不多的兩個朋友相繼去世,其中的心酸和苦楚怕也是只有自己才能明了。
  • 詩壇知己:白居易與劉禹錫
    唐寶曆二年,也就是公元826年,白居易與劉禹錫這兩位早已名滿天下、但都一生坎坷的大詩人在揚州見了面。那一年,兩人都已五十五歲,天涯淪落,相見恨晚。懷著激動的心情,二人對飲成歡,在揚州的餘暉中,互相贈詩,彼此慰藉。這兩首詩珠聯璧合,堪稱酬唱詩歌的「雙璧」。下面我們一同來欣賞其中的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 劉禹錫的一首七律,脫口而出,白居易也驚呼神妙
    讀者可以循著詩句的導引,探幽燭微,體察詩人的深衷曲意,才更有一種發現的快樂和神奇的感受。下面介紹劉禹錫的一首七律,脫口而出,白居易也驚呼神妙。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代:劉禹錫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 《大唐詩人的B面》01善於洗文的怕老男人――劉禹錫
    可是在一對好友的詩作中,白居易筆下的座上賓是〝紅顏〞、〝玉顏〞,而劉禹錫筆下卻用的儘是〝美人〞、〝女郎〞這類讓人看不出具體年齡的詞彙。美人可以風華絕代,亦可以美人遲暮。劉禹錫對〝紅顏〞這類詞彙幾乎屏蔽朋友圈,恰恰說明他對曾經逝去年華的隱憂。看來〝戰勝死亡〞的年輕,在劉禹錫命格中並不是堅定不移。
  • 唐代詩人杜甫、王維、白居易和劉禹錫,誰的官職最大?
    755年11月,安史之亂爆發,杜甫輾轉各地,並做了很多著名的詩作。直到757年,杜甫投奔在鳳翔的唐肅宗,才得到左拾遺的官職,這個官職屬於諫諍類官職,雖然可以名正言順地挑皇帝或高官的毛病,但官階很低,只有七品。王維(701年至761年),唐朝著名詩人和畫家。
  • 「詩豪」劉禹錫:不屈的性格,豪放的詩情
    白居易在宴席上先作一詩贈與劉禹錫:《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劉禹錫讀後隨即寫一詩作答:《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 白居易為劉禹錫寫的一首悼念詩,有情有義有水平,令人感動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白居易和劉禹錫同樣交情匪淺,劉禹錫去世後,白居易寫下一首《哭劉尚書夢得》,有情有義有水平,令人感動。兩人一見如故,白居易為劉禹錫寫了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而劉禹錫則回了一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是他們友誼的開端。此後兩人常有詩歌唱和,例如《和樂天春詞》、《酬樂天詠老見示》等等。
  •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和劉禹錫,為啥特意跑到淮安吃枸杞?
    1.壯麗東南第一州提起淮安,有關其名人古蹟不少,但是你可能有所不知,淮安自古以來,也是文人墨客所鍾愛之地,歷史上關於淮安的古詩詞就有幾百多首,說出來,你可能不知道,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和徐州詩人劉禹錫還曾在淮安待過,並且在淮安留下了不少詩作,而劉禹錫更是年少時在淮安也居住過,和淮安也就是唐朝時期的楚州,有著不解之緣。
  • 劉禹錫被貶20多年,白居易為其鳴不平,卻引出詩豪最經典名句
    唐代詩人劉禹錫被譽為詩豪,和他被貶在外20多年其心不改有很大的關聯。古代詩人遭遇被貶還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是像唐代詩人劉禹錫這樣被貶20多年的,確實也並不多見。不用說今天的我們,當時就已經有詩人為劉禹錫的命運感到惋惜,還寫下了一首唐詩。
  • 劉禹錫寫詩安慰白居易,其中一個千古名句,勸慰如今不少人的焦慮
    唐代詩壇的情誼佳話,數不勝數,其中劉禹錫與白居易,白居易與元稹,可謂情誼深厚。這三個男人似乎像一個有趣的情誼連環,白樂天為故去的元微之無限傷情;劉禹錫,為眼前傷心的樂天無限惆悵。樂天把自己的傷心之詩拿給劉禹錫讀,劉禹錫於是趕緊寫詩安慰眼前哭得像孩子一樣的白居易。這就是唐詩最動人的那一抹真情,令人動容。劉禹錫寫下的那首詩,詩名很長,叫《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 白居易和劉禹錫在揚州相遇,各寫一首詩,高下立見
    在元稹去世後,白居易還曾寫下了感人至深的《夢微之》,一句「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令人不忍卒讀。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元稹,白居易還有一個知己,兩人也曾多次詩歌唱和。 此人就是中山靖王之後,有「詩豪」之稱的劉禹錫。
  • 白居易與劉禹錫的共同回憶,是曾經在蘇州度過的夏至日
    (825年)被任命為蘇州刺史,第二年秋天由於久患眼疾去職,被召回京待命。在南國的樓臺水榭中,一邊聽著悅耳的絲竹聲,一邊喝著酒看著船隻來往不絕。這樣的詩句寫盡了蘇州夏至節時繁華與熱鬧的景象,表現出詩人對當時的生活無盡的懷念與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