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本來是「漢太祖」,為什麼都稱為「漢高祖」呢?

2020-12-21 情懷與歷史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劉邦在秦朝時期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再者之後,劉邦又擊敗強大的項羽,於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漢王朝。作為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的廟號本來是「太祖」,應該被叫做「漢太祖」。但是,後世在稱呼劉邦的時候,往往稱之為「高祖」或者「漢高祖」,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廟號是皇帝死後奉祀時的名號,用「祖」或「宗」字,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中的「太宗」,明太祖朱元璋的「太祖」,就是比較常見的「廟號」。一般來說,開國皇帝會採用「太祖」這一廟號,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趙匡胤。如果開國皇帝的基業和祖先有密切的關係,比如出生於世家大族,或者江山基本上祖先打下來的話,往往會自己採用「高祖」的廟號,而將「太祖」的廟號追封給祖先,比如曹丕是魏國的開國皇帝,但是,魏太祖則是曹操。

在此基礎上,劉邦作為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而且,劉邦可以說是白手起家,其江山是靠自己打下來的,所以,劉邦的廟號是無可爭議的「太祖」,但是,後人提到劉邦的時候,往往稱之為「漢高祖」,而不是「漢太祖」,這是為什麼呢?對此,在筆者看來,這很可能和司馬遷的《史記》存在一定的關係。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劉邦在帝王本紀中被記載為《史記·高祖本紀》。由於《史記》的影響力太大了,後世人們就跟著稱呼「漢高祖」了。

比如在《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中,諸葛亮向劉備表示:「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在這裡,諸葛亮也用「高祖」來指代劉邦這位西漢開國皇帝。那麼,問題來了,司馬遷為什麼要用「高祖」來稱呼劉邦呢?對此,在筆者看來,原因是因為在漢朝時期,人們往往用諡號,而不是用廟號來稱呼一位皇帝,比如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都是用諡號來稱呼的,而這兩位皇帝的廟號分別為「世宗」、「世祖」。而在隋朝之後,人們主要用廟號或者年號來稱呼皇帝了,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康熙皇帝等。

最後,就劉邦來說,廟號「太祖」,而諡號是高皇帝,也即漢高帝。對於司馬遷來說,因為諡號和廟號的混用,所以稱呼劉邦為高祖皇帝了。對此,《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記載:「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對於司馬遷來說,也記載了漢太祖劉邦的稱呼,表明其因為功勞最高,所以諡號高皇帝。值得注意的是,在司馬遷之後,歷史學家班固在《漢書》中將原《史記》的「高祖本紀」換成「高帝紀」。但是,對於後人來說,一是受《史記》影響,二是為了表示對劉邦的尊敬,也就延續了漢高祖這一稱呼。

文/情懷歷史

相關焦點

  • 請不要再叫劉邦「漢高祖」了,帶你探討一下太祖和高祖的區別!
    劉邦的功勞之高,以至於司馬遷將其事跡寫入《史記》時稱其為「高祖本紀」,而後世更是誤認為劉邦是漢高祖,其實連司馬遷都未曾稱呼劉邦為漢高祖——《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記載:「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廟。
  • 為什麼劉邦、李淵的廟號是高祖,趙匡胤、朱元璋廟號是太祖?
    提起劉邦、李淵、趙匡胤、朱元璋這四人,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們的共同之處均是開國皇帝。對歷史研究深入的人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他們四人的廟號不盡相同,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劉邦,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後人稱之為漢高祖。其實劉邦的廟號並不是高祖,乃是太祖。史料記載,劉邦的廟號是漢太祖,諡號高皇帝。起初,劉邦漢高祖這個廟號是存在的。漢景帝時期,皇帝命人將劉邦的高祖廟號提升為了太祖,以此歌頌讚美劉邦的功績偉大。自此之後,太祖便成為了開國皇帝慣用的廟號。
  • 漢高祖劉邦臨死之前,為什麼要規定「非劉氏不得稱王」呢?
    漢高祖劉邦晚年刑白馬盟天下:「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簡單說就是:「打今兒起,除了我老劉家的人,誰也不能再封王了!」那麼,劉邦晚年為什麼要整這麼一出呢?這還要從西楚霸王項羽分封天下說起。於是,跟隨項羽反秦的地方實力派們紛紛搖身一變、都成了類似當年「戰國七雄」般的諸侯王。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後來的漢高祖劉邦。而項羽本身雖然名義上是「天下共主」,但他給自己封的西楚霸王差不多就是當年周天子一般的存在,甚至還不如周天子!周天子好歹還是「天子」,而項羽只是「霸」而已……這也為後來異姓諸侯王們的政治投機提供了最大的先決條件。
  • 漢高祖劉邦的老家
    這是豐縣漢皇祖陵園內,劉邦記念碑上的一幅評價漢高祖劉邦的對聯。他這個大漢王朝的開國明君、漢文化的創始人,確實對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其功績和家鄉居住,曾引無數專家學者進行過評論和論證,曾有過諸多不同的觀點和認識,今就個人所掌握的資料,對劉邦的祖籍問題,談點個人的看法,供商榷。
  • 歷史的錯覺——關於秦始皇嬴政與漢高祖劉邦
    自兒時的教科書,到圖書館翻閱到的歷史文獻論著,電視電影等文學作品,關於這兩位歷史人物的介紹大抵都是秦始皇嬴政滅六國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秦帝國,漢高祖劉邦率麾下群雄戰勝西楚霸王項羽建立漢王朝。從這些事跡上看,秦始皇嬴政與漢高祖劉邦確實是活躍於不同時代的兩個不同的歷史人物。
  • 稱呼劉邦為「漢高祖」居然是錯誤的?「太祖」、「高祖」廟號辨
    閱讀之前,先請閱讀諸君思考並回答一個小問題:如果你穿越回漢朝(自西漢惠帝到東漢獻帝,任何一朝皆可),你會準確的使用相應的皇帝禮儀稱謂,如諡號、廟號等,來稱呼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嗎?也許很多人都會說:這有什麼難的啊?三歲的小孩都會!不就是「漢高祖」嗎?如果我說你的回答是錯誤的,你信嗎?嗯,肯定很多人不信!為什麼?
  • 漢高祖劉邦,為什麼一直被人說是流氓?
    漢高祖劉邦,他出身於市井,本非仁義君子,但不知怎麼就被人戴上「流氓皇帝」的帽子。可他身上的流氓氣確實比較明顯,主要有4點:好色無度劉邦是貪財好色之徒,在娶呂雉之前,不僅流連煙花之地,還與寡婦曹氏行苟且之事,而這還是手頭不寬裕時的行為。
  • 歷史品讀之漢高祖劉邦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裡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 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盛有突出貢獻。
  • 漢高祖劉邦:這個皇帝很有料
    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倍。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史記·高祖本紀》)婚姻傳奇。劉邦的結髮之妻是呂雉。劉邦稱帝,呂雉後被史書稱作「呂后」。劉邦下世,呂雉掌控漢代朝政長達十五年,成為漢代政壇的「女一號」,和武則天、慈禧被合稱為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女主。
  • 秦始皇的陵墓裡面價值連城,漢高祖劉邦的陵墓又有什麼寶貝呢?
    呂海峰話說,是人都知道,作為封建王朝的第一位奠基者——秦始皇,可謂是生前風光,死後也風光。就在他的陵墓當中,賠葬著無數的奇珍異寶,隨便拿出一件就足以價值連城。那麼,秦始皇既然如此牛逼,而作為秦朝的接班者——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陵墓裡面,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寶貝呢?
  • 漢高祖劉邦「長陵」設計的巧妙之處
    長陵是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的陵墓,這位中國歷史上首位平民出身的皇帝,不僅開創了一個偉大的王朝,也拉開了一個時代的序幕。 作為西漢王朝的創造者,劉邦為自己和子孫後代奠定了修建的絕佳位置,鹹陽原 。
  • 漢高祖劉邦,為何被人稱為「流氓皇帝」?他流氓在哪?
    漢高祖劉邦,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農民稱帝第一人了。他不僅做到了由一個鄉村無賴到萬人敬仰的皇帝的華麗轉變,而且還建立了西漢的百年基業,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漢族的稱謂也因劉邦的漢朝而流傳下來。《漢紀》曾經對劉邦有過這樣的評價:「高祖起於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禪。
  • 漢高祖劉邦一生的寫照——「大風歌」
    假如說《垓下歌》是項羽作為失敗者的悲歌,那麼《大風歌》就是漢高祖劉邦作為勝利者的別樣哀歌,雖然僅有三句,卻道盡了漢高祖劉邦一生。漢高祖劉邦從一個小小的亭長,最後戰勝項羽,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這一切使他興奮、歡樂、躊躇滿志,但他的一生也都活在深刻的恐懼和悲哀中。天下初定時,劉邦相繼經歷了燕王臧荼、韓王信、陳豨的叛亂,如今英布造反被平定,但北面的匈奴虎視眈眈,國內反叛實力伺機而動,整個國家搖搖欲墜。
  • 漢高祖劉邦,胸懷開闊,賞罰分明
    劉邦之所以能夠建立大漢王朝,成為一代開國皇帝。不僅僅是自己的智謀和眾多有志之士的協助以及歷史的原因。這其中也和漢高祖劉邦的心胸有很大的關係,雖說劉邦在漢朝穩定時和眾多有功之臣分崩離析。但是劉邦在早期,尤其是在南徵北戰,逐鹿中原的時期,劉邦是一個心胸很寬廣的人,這可能和當時的歷史因素有關。另外劉邦也是一個賞罰分明的人,尤其是在討論論功行賞的時候,漢高祖劉邦能清清楚楚的記得什麼人立了什麼功勞,然後再意義論功行賞,並且還能夠讓群臣信服。可以說一個皇帝能做到如此實屬難得。
  • 漢高祖劉邦的出生地到底是哪兒?為什麼有人說不是沛縣?
    歡迎來到小人物歷史,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漢高祖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秦朝末期,劉邦集結了3000子弟響應起義軍,攻佔了沛縣等地,被稱作沛公。不長時間後,劉邦投奔項梁,擔任碭郡長,被封為武安侯,統帥碭郡的兵馬。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的的軍隊進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 漢高祖劉邦其實可能是秦國人?難怪他從來沒有亡國之恨
    像項梁、項羽是出名名將項燕的子孫,張良祖上三代都是韓國丞相。他們反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要恢復自己祖上昔日的榮光,與秦朝可以說是有國讎家恨。然而,最為最後勝利贏家的漢高祖劉邦,他卻從來沒有提過什麼亡國之恨,也沒有過什麼亡國感想。僅僅是因為劉邦不是貴族,是底層出身,對這些感觸不深嗎?其實,如果仔細研究劉邦的家世,會發現劉邦很可能其實是個秦國人。
  • 白登山之戰――漢高祖劉邦的一次失誤
    漢高祖七年秋九月,發生了一件令漢高祖劉邦惱怒不已,讓整個大漢王朝蒙羞的事情的事情,匈奴包圍了被劉邦分封在馬邑的韓王信(不是韓信),韓王信抵擋不住匈奴的進攻居然投向了匈奴,和匈奴一起對抗漢王朝,劉邦分封的諸侯王竟然投敵,可以想像此時劉邦有多麼的惱怒,於是在這一年的冬十月,漢高祖親自帶兵出徵韓王信
  • 漢高祖劉邦一生最愛的女人是戚夫人?大錯特錯!
    漢高祖劉邦一生最愛的女人是戚夫人?大錯特錯!文/炎炎談歷史漢高祖劉邦,一生中有很多女人,但是史書記載最重要的就只有四個人:曹氏、呂雉、戚夫人、薄姬。曹氏:劉邦未婚之前的情婦,為劉邦生下庶子劉肥,劉邦年輕時遊手好閒,四十歲還沒結婚,所以她是劉邦結婚之前上感情生活的全部。呂雉:劉邦的原配妻子,為劉邦生下嫡長子、漢惠帝劉盈和魯元公主,是劉邦患難與共的髮妻,也是劉邦的賢內助。戚夫人:劉邦的妃子,為劉邦生了兒子劉如意。
  • 劉邦究竟是不是漢高祖?科普廟號諡號年號的區別!
    劉邦是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其廟號為太祖,諡號為高皇帝(漢高帝),那為何其經常被稱為漢高祖?漢高祖劉邦塑像廟號廟號起源於商朝,是古代君主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安徽固鎮 劉邦像結語我們再回到劉邦的問題上,其被稱為漢高祖的原因,個人認為有兩點:
  • 同樣是開國皇帝,為什麼劉邦、李淵的廟號和趙匡胤、朱元璋不同?
    無論是太祖還是高祖,這裡面都涉及到古代皇帝的廟號問題,縱觀歷史我們能夠發現,古代王朝的開國之君都是稱「祖」的,而其他皇帝則往往成為「宗」,比如我們熟悉的漢高祖劉邦、漢世祖劉秀、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等,在這些開國之君中常見的往往就是「太祖」或者「高祖」,當然不是開國皇帝中也有一部分皇帝稱「祖」,主要出現在明清兩朝,比如明成祖朱棣、清世祖福臨、清聖祖玄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