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暗藏著人生三大智慧,你知道嗎?

2020-12-13 大茶經

《金剛經》中,暗藏著人生三大智慧,你知道三大嗎?

佛教文化中,大乘經典《金剛經》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當我們剛說一聲未來時,它已經變成現在了,當我們正說現在時,已經變成過去了。這個現象是不可得的,一切感覺、知覺,都是如此。所以國學大師南懷瑾說「可是一切眾生不了解這個道理,拼命想在一個不可得的「三心」中,即過去、現在、未來,想把它停留住,想將它把握住」。

人生總是充滿著起伏不定的喜怒哀樂,倘若有虔誠正信誦讀《金剛經》的人,經典中不僅僅有著無上的感應,還含著天文地理,無數的智慧。那麼在《金剛經》中,暗藏著人生三大智慧,你知道嗎?本文大茶經就來分享《金剛經》中的三大智慧要點。

第一大智慧:什麼是「善護念」,如何調伏其心?

如果有精讀《金剛經》的人,經典中有三個字是經中的核心,南師在南七時候說《金剛經》精華就有三個字:「善護念」。什麼是「善護念」呢?就是「護彼意」,保護我們的的起心動念。經中佛陀教導人們如何斷除執著,調伏其心的境界。佛說「一念一清淨,一念一佛國」,我們的起心動念中,一定要保持正念,保持一顆向善、向上的心理。

佛教文化中,要人們學佛要講正信,一定不要迷信。正信就是要自發自醒,自己覺悟。我們說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這才是學佛的真正精神。如果說只是去拜佛祈禱,卻沒有依教行事,不能在生活中落實,那是迷信的做法。所以,淨慧法師在人生佛教的基礎上提倡《生活禪》「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就是教導人們,要切合實際,把佛法的法門融入到我們生活中。

第二大智慧:一切唯心照,人不應求太圓滿

南師在《金剛經說了什麼》說到:「清福每個人都有,我們都有清閒的時候,可是一天到晚無事,閒在家裡,你閒不了啊!有的人甚至自己會掉眼淚,好像被社會遺忘了,又怕被人家看不起。沒有一個人遞一張名片來看我,也沒有人發個請帖來,更沒有人打個電話問候我,覺得悲哀啊……有清福不會享。真福報那麼難求嗎?非常容易!可是人到了有這個福報的時候,反而不要了,那都是自找煩惱。」

所以佛說「一切唯心照。」一個人有沒有清福,都是自己起心動念中所落實的。自己的選擇,就不可埋怨,不要有太多遺憾。南師曾說:「不圓滿,才是真實的。」為什麼呢?

南師說:「不圓滿,才是真實,在這個有缺陷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圓滿的,假使圓滿他就早死掉了,因為佛稱為娑婆世界,是一個缺陷的世界。」曾國藩到晚年,也了解這個道理,所以他在自己的書房,名叫做求缺齋,一切太滿足了是很可怕的,有點缺陷是美好的。

第三大智慧:不理煩惱,才消煩惱,不應執著

南師說:「思想哪裡來?哪裡去?「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你為什麼去管思想?它來的時候,貿然而來,去的時候,貿然而去,所以大家打坐時,拼命想把妄想空了。」

昨天早已過去,昨天的煩惱早沒有影子,不可能永遠煩惱,因為煩惱並不停留。我們要經常觀察自己的煩惱,不來也不去,不坐也不臥,不生也不滅。所以不要執著煩惱。

佛家常講起心動念,因為佛告訴我們,如何安住我們的心,就要起心動念開始做起。所以南師解釋得很清楚:「前一個念頭沒有了叫做滅,後面一個念頭來了叫做生,生出來的東西一定有滅亡,滅了以後就沒有了嗎?不是斷滅相,它又會生。生生滅滅,如水上的波浪一樣,波浪儘管在動,動了以後波浪又一個個散了。」

相關焦點

  • 《金剛經》中,暗藏著的人生三大智慧,你知道嗎?
    佛教文化中,《金剛經》的地位非常高,如果說我們學習佛法的原意是要減少人們痛苦的話,那麼,《金剛經》估計就是讓我們更好的去認識自己、尋找規律,猶如一道來自無我之境的閃電撥開眾生的幻象,引導大家看到真實,以此來讓大家獲得遠離苦痛。
  • 佛教:《心經》一句精華,暗藏大智慧,看看你知道嗎?
    短短260個字的《心經》為何影響力那麼大,為何抄寫《心經》的風靡經久不衰,經中到底講了什麼呢?其實《心經》中的每句話,都是濃縮的精華,暗藏人生大智慧,很多人只是讀起來朗朗上口,卻不知道其內在深意,當然這也並不會影響《心經》所帶給人的加持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心經》中的一句話,無論對佛教有無信仰,這句話可以說是無人不知。那這句話,到底該如何理解?
  • 《金剛經》裡的九大人生智慧
    《金剛經》是佛學中的一部大乘經典,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經典之一,代表大乘佛教的最高指揮,讀懂《金剛經》中的九大智慧,人生從此不再有煩惱。智慧一:心境決定處境真正悟了道,就沒有時間觀念。金剛經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金剛經》的智慧
    高速發展的人類文明並沒有給人們帶來內心的平靜,於是人們開始尋找人生的三大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些都不能從現代文明中找到答案。也許正是在這種終極意義上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喬答摩.悉達多捨棄了王位,成為一個苦行者,以尋求他的答案。
  • 易經裡暗藏的三大人生智慧,真正悟透的人恐怕只有10%
    越來越多的人感嘆生活的不易,動不動就開口喊著「人生太難了」!現代生活的節奏確實很快,困難也確實不斷出現,原本充滿期待和美好的2020年也是讓各行各業的人感覺到了不順。其實我們要知道,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我們需要提升的是我們自身,做好自己內心的建設才是立於人世永遠不變的道理。
  • 如何讓金剛經的智慧照亮我們人生之路?
    金剛經是人生智慧的集大成者,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我們誦讀金剛經,領悟金剛經,更要把金剛經的智慧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去,用金剛經的智慧照亮我們人生之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我們對待他人的態度。
  • 讀了《金剛經》,才知道人生應該做減法
    ,「產量」越來越低;得益於《金剛經》裡的智慧,讓我猛然「開悟」意識到,文章不在多,而在於「走心」,一篇「走心」的文章勝過滿天飛紙。我說的《金剛經》裡的智慧,是佛法裡說的真心。讀過《金剛經》的人都知道,《金剛經》的精髓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當一無所住的時候就會生心,這個心指的是佛心;在「眾生皆有佛性, 人人皆可成佛」的原則下,理論上人人都擁有一顆佛心,代表一個人的真心。
  • 《金剛經》的人生智慧——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這部佛教經典,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再詳細介紹了。今天主要分享一下經典名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年六祖惠能大師,五祖為他講《金剛經》,在講到這句話的時候,他就大徹大悟了,後面的就不必再學了。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 《論語》《道德經》《金剛經》開篇首段話,暗藏儒釋道第一智慧
    儒釋道經典著作《論語》《道德經》《金剛經》,如果正確理解開篇之語,就會順著正確的思路,摸準作者的思想脈絡,探出其中暗含的人生大智慧。第三句說得更高,說別人不了解你你也別生氣啊,這樣不才是個君子嗎?這裡就提出了君子的核心概念,「人不知而不慍」。孔子希望人能夠做到謙卑、溫柔、恆忍,別動不動地跟這個置氣、和那個鬥嘴,常保君子之風。
  • 南懷瑾:《金剛經》的大智慧
    《金剛經》是佛學中的一部大乘經典,是佛教史上最偉大的經典之一,代表大乘佛教的最高指揮,讀懂《金剛經》中的九大智慧,人生從此不再有煩惱。人生本來如大夢,一切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如江水東流,一去不回頭。人生真正體會到事如春夢了無痕,就不需要再研究金剛經了。紅塵裡的人生,就是功名富貴,普通叫做享洪福。清淨的福叫做清福,人生鴻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卻不然,沒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人到了晚年,本來可以享這個清福了,但多數人反而覺得痛苦,因為一旦無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
  • 人生不艱難,易經裡暗藏的三大智慧,真正悟透它的人恐怕只有10%
    越來越多的人感嘆生活的不易,動不動就開口喊著「人生太難了」!現代生活的節奏確實很快,困難也確實不斷出現,原本充滿期待和美好的2020年也是讓各行各業的人感覺到了不順。其實我們要知道,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我們需要提升的是我們自身,做好自己內心的建設才是立於人世永遠不變的道理。
  • 南懷瑾說:《金剛經》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看懂就知道什麼是人生
    大家有看過《金剛經》嗎?如果有看過,你們看完以後有什麼想法那,過去的不可得,未來的也不可得。小時候不明白什麼是順其自然,長大後稍微懂了它的字面意思,現在,就更加的明白了,人是越老越明白,順其自然其中的意境,但是你即便過得順其自然,最後也照樣逃不過世俗間的紛紛擾擾。
  • 南懷瑾說:《金剛經》說的無非就是三句話,看懂就知道什麼是人生
    大家有看過《金剛經》嗎?如果有看過,你們看完以後有什麼想法那,過去的不可得,未來的也不可得。小時候不明白什麼是順其自然,長大後稍微懂了它的字面意思,現在,就更加的明白了,人是越老越明白,順其自然其中的意境,但是你即便過得順其自然,最後也照樣逃不過世俗間的紛紛擾擾。
  • 佛教:《金剛經》這四句偈,暗藏了大智慧!
    在金剛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可以說這句話把整個金剛經的精華所在,全部做了一個概括,這句話也可以認為是佛法的核心思想之一,若能理解這句話,你對整個佛教的思想,也就有了基本的認識。金剛經共有三十二品,五千多字。
  • 人類文明中最精髓的東西就是《金剛經》的智慧
    其實,《金剛經》的智慧才是最偉大的。它是佛陀留下的最偉大的財富,也是佛家最為輝煌的寶藏。人類文明中最精髓的東西就是《金剛經》的智慧,佛家三藏十二部最精華的內容都薈萃在《金剛經》裡。世界的本質如夢幻泡影,終將消失。於是,在執著者眼中,世界就是個悲劇。你想要不悲劇的話,就要證悟真理,但多少人能主動地接受這個道理呢?
  • 大乘《金剛經》,顛覆你的人生觀,捂得大智慧!
    作為大乘經典的《金剛經》,除了《心經》外,可謂是大乘佛教人們誦讀最為廣泛之一。古今往來,因誦持《金剛經》開悟的人許多。如中國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因《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所以,常誦讀佛教《金剛經》,因緣聚焦時,即能顛覆你的人生觀,開悟自在!
  • 《易經》與《金剛經》,變化與不執著的智慧
    而《金剛經》是佛教最高深的經典之一,是由印度傳入中國的佛門智慧的集大成者,通篇討論的都是空的智慧,研究的都是怎麼樣破相破法的問題,是佛門弟子必學之典籍,特別是在禪宗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之後,《金剛經》更是被提升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成為中國人智慧的另一個結晶之一。
  • 《金剛經》讓你放下煩惱走向智慧
    【讀經史子集,讓經典浸潤人生。閒行萬裡路,體悟百味人生。敬請大家關注蘭舟點點!】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代典籍浩如煙海。古人讀書向來是以研讀經典開始的,今天的我們也決不可數典忘祖。前些日子讀了一遍《金剛經》,感覺自己對人對己的認識有了徹底的變化。《金剛經》的全稱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意為到達極致智慧的彼岸。這是一本開啟人生智慧的書籍,不同的人可以讀出不同的智慧。「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如果能把《金剛經》中的這四句哲理名言悟透,你的人生會大有改變
    因為說出來的是他本人的理解,這不是你自己得到的東西。那麼這些法就是法,但是也不是法,因為你自己沒有領悟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想很多人對這句話應該是很熟悉的,因為這句話還很有名的。如果是學佛信佛,了解一些佛法的人一般都是知道的。
  • 南懷瑾:講《金剛經》,人生原來可以如此通達
    南懷瑾先生對佛教典籍有著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金剛經說什麼》以淺白明了的語言做深入淺出之講解,將此經裡的智慧和奧秘娓娓道來。面世以來發行甚廣,影響力較大。  下面我們節選南師書裡的精彩之說,總結出其中的三大精彩內涵,跟隨其一起去了解《金剛經》裡的大智慧。  希冀朋友們能夠學以返照自身,對自身的人生能有更通達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