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2020-10-19 木中有人r
多年前,在火車上看過幾頁別人丟棄在茶几上的雜誌,裡邊有一篇海德格爾人詩意地棲居》的文章,文中,海德格爾引用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詩句人詩意地棲居,」並反覆強調人詩意地棲居,」的重要性。讀著先哲精闢而詩意的論述,饒有興趣地跟著文字的意境反覆品讀了幾遍,此時的腦袋越發的清晰,安靜,仿佛忽略了車輪疾馳的雜音,閉上眼睛,滿腦子都是「詩意」的幻象,沉醉一路風塵。

​​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德格爾在荷爾德林詩境的基礎上豐富了這句話的內涵。今天細細品味,便有一種純粹的感動,這源於年齡和閱歷的關係,對事物的感悟與理解有所不同,對生活也有了新的認識,生活不僅僅是生存,應該有情趣,有質量,有滋有味豐富多彩,自然而輕鬆的生活。

​但是,
絕大多數人受制於工作生活、家庭等一系列的束縛,而社會意識形態作為一不可物以及其所內涵著的社會評價體系,也試圖規訓每一個人。每人需有其位,而一旦定其位,就很難再脫離出來。因此「詩和遠方」成為眾人所建構的一個美好想像。

​     個人理解,
棲居是指人的生存狀態,詩意是指通過詩性的心靈的解放與自由,在嘈雜忙碌的生活狀態中剝離出一些過於傾注的清簡之外的「雜蕪」,使生活的節奏簡潔而明快,生活的韻味充滿溫馨和諧的情趣,營造出一個「詩意的棲居」的精神家園。
 
    海德格爾站在一個極其的高度說:「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就像我站在地壟溝子上,看著一群螞蟻棲居在洞穴裡出出進進,它們快樂著;我站在河邊看見一群小魚遊來遊去悠哉遊哉,它們快樂著;我站在山崗上看見果熟花豔,鶯鳴鳥啼,蝴蝶翩翩起舞,綠樹搖曳多姿,它們快樂著;我站在草原上看見白雲綠草牛羊成群,它們快樂著...
 
    我們人呢?為什麼不去享受美好快樂的生活呢?按著自己的願望,創造自己的快樂——或歡快,或熱烈,或浪漫,或安靜,或平淡。熱愛環境,熱愛自然,願:山長青,水長綠,天長藍;人,和諧並快樂著。「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2019.2.15.老木於瀋陽

相關焦點

  • 人如何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
    憨惄先生這裡所說的詩意人生的意思,並不是提倡身處困境卻一定要不切實際的痴痴妄想如何如何藐視困難、戰勝困難!而是要順應困難,知道這些困難的前因後果是什麼,知道這些困難的本質是什麼!荷爾德林《在柔媚的湛藍中 》寫道:「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現實生活中的人究竟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如果我們不了解自己,當然也就談不上了解別人,自然也就不會了解我們周圍的一切事物。
  • 旅遊楠說丨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同時,賓大建築系十分強調藝術與技術並重,認為藝術的各種表現形式,例如詩歌、音樂、建築、繪畫與雕塑等,構成了一種文化性的整體,因此在藝術方面的素養,對於真正意義上的建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童寯《衛楚維論建築師之教育》經驗方面,他在上海與朋友合辦華蓋建築師事務所(1932年~1952年),在上海、北京、山西榆次、烏魯木齊等地承接了多種業務。主持或參與的建築設計大約有200多項,如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大樓、南京下關電廠、南京地質礦物博物館、上海大上海大戲院等。
  • 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獲得更多水果、穀類和肉類,人類不得不從日升到日落地忙著播種、澆水、除草、牧羊……智人的逆襲人類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自由自在隨意遷徙,只能被迫留在一片土地上。採集社會豐富而健康的飲食結構因此被打破,飲食變得單一,身體素質變低;小麥穩定的產量,雖然能夠養活更多人,但也導致繁殖速度加快,人類不得不為養活更多後代而更辛勤地在田地裡勞作;長期彎腰耕種,又導致人類的身體健康受到嚴重摧殘。
  • 人,當詩意地棲居
    時間對於人的生命來說,是確診死亡的高明醫生,結論早就有了,處方卻是快樂的。人當詩意地棲居我很喜歡詩人顧城的一句話:「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這種喜歡幫助我悲憫地觀察自己和四周的生命,更何況這種觀察的方向和態度是如此的具有鼓勵的意義。
  • 詩意的棲居
    我寧願相信如藍天一般清澈神本是人的規尺人生充滿勞績然而,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人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安居是凡人在大地上的存在方式。安居本身必須始終是和萬物同在的逗留。作為保護的安居,就是把四重性保持在凡人與萬物的存在之中。
  • 北島:詩意地棲居在香港
    在《人詩意地棲居》一文中,海德格爾是從引用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詩句開始的:「『……人詩意地棲居……』。說詩人偶爾詩意地棲居,好像還勉強過得去。但這裡說的是『人』,即每個人都在詩意地棲居,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一切棲居不是與詩意格格不入嗎?我們的棲居為住房短缺所困擾。
  • 秋白讀書會之經典文學 |《人,詩意地棲居:超譯海德格爾》
    讀郜元寶教授編譯的《人,詩意地棲居:超譯海德格爾》,最大的收穫,就是在紛繁的生活中找到哲學提倡的詩意和一顆恬靜的心。哲學其實是人類的一個夢吧?是人類對現實社會的不滿足,進而產生的更深層次的思考。換句話說,哲學應當能為人插上可以飛天遁地的翅膀,用思維的強度和快感,把人從現實庸常的生活中拉升起來,獲得痛苦與快樂。
  • 吳良鏞院士:讓人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對吾土吾民的熱愛,民居始終是他的關切「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這濃鬱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生活,無數次地被人嚮往。但是當胡同殘破、四合院變為大雜院時,生活遠沒有這般詩意。在北京的老城區,有一條名叫「菊兒」的胡同,胡同裡的41號院就曾面臨如此困境。
  • 越·聚黃金一代 | 紅樓的寶黛,詩意地棲居在那個世界
    越·聚黃金一代 | 紅樓的寶黛,詩意地棲居在那個世界 2020-12-15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荷爾德林和海德格爾所倡導的「詩意地棲居」是什麼意思?
    「人,詩意地棲居」這句話就像聖物一樣讓人感動和敬畏。而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人,詩意地棲居》,是德國19世紀浪漫派詩人荷爾德林的一首詩,後經海德格爾的哲學闡發,「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就成為幾乎所有人的共同嚮往。
  • 充滿勞績,然而詩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
    從開篇的《睡蓮浮在水面上》,至壓卷的《月亮的金蘋果》;從首句「激情逼近/泉邊汲水的許拉斯……」,至詩集的末句「……假如世界沒有玫瑰,還可以考慮/他要掀開月亮的窗簾」,可以確切地感知到,全部的詩句中都泛溢著一種神秘的生命色彩的渲染。可以肯定的是——詩人在自我實現和構築的精神家園中,在進行著一次次更深層次的神性與人性的思索和交流。
  • 海德格爾《人詩意地棲居》/讀懂這21句話,你也能把生活過成詩
    文|青檸讀海德格爾的《人詩意地棲居》這本書,是源於海德格爾下面這兩句詩:「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安居於大地之上」短短兩句,詩意而婉轉地道出了人生的意義和真諦,人生充滿勞作和艱辛,但即使如此,只要你能賦予生活以足夠的詩意
  • 詩意地棲居:讀武俊平先生《中國人文思想: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
    我們好多人疲於應付忙碌而充實的生活,或者頻繁地刷著手機打發無聊而沉悶的時光,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生命的意義。十幾年前,我正在讀研,接觸到一本哲學書籍,讓我學會了思考存在的價值。全書共分九個部分:帶著靈性去生活、你為什麼迷惘、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開掘生命的清泉、點亮自我的燈塔、愛——一生的課程、工作是美麗的、找回失落的單純之美、人生的旋律。從這些綱要可以看出,讀這本書將是一次直面自我、沉澱思考、催人覺醒的心靈旅程。
  • 身處城市,如何「詩意地棲居」?答案藏在《花草樹木圖鑑大全》裡
    林語堂01 何為「詩意地棲居」?19世紀浪漫派詩人荷爾格林貧病交加、流離失所的生活狀態下,創作出了《人,詩意地棲居》。劬勞功烈,然而詩意地,人棲居在大地上。我是否可以這般鬥膽放言,那滿綴星辰的夜影,要比稱為神明影像的人更為明澈潔純?大地之上可有尺規?絕無!」當工業文明飛速發展,當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荷爾格林敏銳地察覺到人正在不斷地被異化,科學技術的進步將無情地抹去人的個性,取而代之的,是呆板、單調、碎片化的生活狀態。
  • 詩意的棲居與人生的幸福
    我最早聽到「詩意地棲居」是在我中學的時候。但那時候,我並不懂得其深刻真正的涵義。如今,我似乎更懂了!我更覺得,詩意地棲居,就是一種幸福!就是一種人生的幸福!「詩意地棲居」,這本是海德格爾存在主義哲學的思想。
  • 李裴:詩意地棲居——散讀劉華長詩《天弈》
    散讀數遍,釋然,感到的是閱讀的輕鬆和內心的激情,詩人筆下,已將描寫對象和內容,龐大而繁複的時空,轉化為一種富有個人特色和性格的詩意的體悟和文字,用審美心態融化了個人人生經歷和際遇,在「亂花漸欲迷人眼」中嘗試以「天弈」的閃光尋覓精神的家園,追尋著「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 「評論」城市,如何「詩意地棲居」
    城市,如何「詩意地棲居」許海兵「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曾幾何時,人們對城市的美好生活滿懷憧憬、趨之若鶩,以為可以如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所言「詩意地棲居」。然而,在諸多「城市病」的困擾之下,那些曾經對城市生活的美好嚮往,似乎都成為空中樓閣、鏡花水月。「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是人的城市,城市的價值在於為人服務,只有以人為本,城市發展才能合乎規律。
  • 《經典詠流傳》引領人們詩意地棲居在文化的大地上
    在最後一期節目中,殘疾人登山家夏伯渝、新生代音樂人「留聲四子」、民族音樂推廣人朱哲琴、臺灣民歌手胡德夫和老牌歌手蔡琴,演繹經典詩詞的同時也分享了他們的獨特經歷和感人故事,讓觀眾在經典詩詞與現代音樂的交融中,再次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不忘初心,用奮鬥實現人生價值
  • 上海大學特聘教授曹辛華:生活是艱辛的,只要有詩心,就是詩意地棲居...
    上海大學特聘教授曹辛華:生活是艱辛的,只要有詩心,就是詩意地棲居|度書三問 2020-05-08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生活在別處與詩意棲居:尋找人的精神家園
    人,詩意的棲居《人,詩意地棲居》,是德國19世紀浪漫派詩人荷爾德林的一首詩,後經海德格爾的哲學闡發,&34;,就成為幾乎所有人的共同嚮往。其實,荷爾德林寫這首詩的時候,差不多已是貧病交加而又居無定所。相比之下,遠在美國瓦爾登湖畔的梭羅,則要幸運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