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背唐詩三百首,家長認為:無需拼音和識字學習,入學一樣很優秀

2020-12-12 小島語文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離開學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是有這樣非常自信的家長說:沒去幼小銜接,也沒學拼音和識字,通過背唐詩三百首,我們孩子的古詩詞記憶力非常好。想問問小島老師,這樣的孩子,是有語文學習天賦嗎?家長對孩子學習天賦的非常自信。當然學齡前兒童不提倡過早學習一年級的新課,但是不識字光靠背誦唐詩三百首,是不能體現孩子的語文學習天賦的。只能說,孩子的記憶力非常好,同時語感也不錯,能夠記住這麼多押韻的古詩詞,作為學齡前的孩子,實屬不易。

家長們對孩子的語文學習往往分為兩類,一類是不上心,反正開學後老師都會教的,家長也不是老師,提前給孩子學習輔導,也徒增孩子的學習壓力,開開心心過好童年。一類是非常認真,把孩子的學習當成是自己的學習,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沒上學就已經學了一年級的課程,更不要說家長花在接送孩子、輔導孩子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兩類家長的結果,其實都差不多,孩子在小學階段的表現也相差不大,差距在三年級以後出現。小島老師想從語文學習中切入,為家長分析一下,盲目自信到底是怎麼影響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的。

01小學語文老師最喜歡什麼樣的學生

能夠背誦唐詩三百首,國學,三字經等一系列經典的學生,會受語文老師的喜愛嗎?記憶力好老師也喜歡,但是對於語文老師來說,只關注學生的記憶力是不夠的,不管是哪一學科的老師,應該最關注學習習慣好的學生。他們專注度比較好,聽得懂老師的指令,能和同學和諧相處,尤其是書寫的能力。課堂作業完成得又快又好,說明孩子有明確的學習方式。願意配合老師的要求,主動完成作業。而那些在課堂上,拼命翻書包、找本子,一堂課都過去了,書和本子都還沒找出來的孩子,即使會背唐詩三百首,老師還是會來找家長溝通。

給孩子做早期的語文啟蒙,背太多古詩詞和國學,並不能提高孩子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他們的機械背誦只是為了完成家長交代的學習任務。佛系的家長可以不安排孩子上幼小銜接班,但是在入學前要有基本的語文啟蒙教育。識字和書寫是必練的語文學習環節,不一定讓孩子寫得有多好,而是了解什麼是上學,什麼是寫字。作為小學生,你應該在語文學科中的學習,不只是會背詩,還應該明白書寫和認字也很重要,這是需要我們家長傳達給孩子的學習理念。

對於小學階段的語文考試,會有基礎知識的天空。學過的古詩詞,包括詩人介紹等相關的文學常識,是需要書寫填空的。也就是光會背是不夠的,還需要的是默寫練習。背誦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如果沒有書寫練習,考試還是考不好。這就是語文學習,家長們經常把語文學習的順序搞混了,有的家長說,我孩子在入學前,已經認識了500多個字了,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標準了。但是認識字,不代表你會寫,更不代表能夠準確拼讀,或者看拼音準確默寫。

02考試不考唐詩三百首考什麼

語文考試如何考你認識的字?都是通過書寫的方式,來考察和體現的。儘管認識500多個字,但是沒有良好的書寫習慣和規範,在考試中也是非常吃虧的。家長們應該注意的是:語文學習的規律是通過拼音認讀識字,而不是通過識字來學拼音,拼音是識字的工具,是為了認識更多的字,而不是認識了更多的字後,再來學拼音,學習的順序搞反了,語文學起來就很困難了3

03提前學不是拔苗助長,是增加孩子的學習自信

素質教育的普及,我們很多家長認為提前學就是把孩子的學習興趣磨沒了,提前學是拔苗助長,沒有必要,反正小學一年級還是要學識字和拼音,交給老師去教這些內容,不是更好嗎?我想通過我的語文教學經驗給家長朋友們說一說,老師確實比家長自己教更專業,但是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沒有抗挫力培養,基本也是很難培養學習興趣。

別的同學都會寫字,對拼音的學習和理解非常快,能夠經常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表揚。你沒有在一年級前進行過啟蒙教育,所以書寫、識字、拼音學起來都比較慢,常得不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家長也會質疑你,為什麼別人都能考100分,你考85分?其實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同學來說,85-90分的成績也屬於比較優異,但是對於孩子的學習自信是毀滅性的打擊。

他會認為不管我怎麼努力,這個拼音還是會錯,考試還是不會寫,學習自信沒有了,語文學習就不再提得起興趣。所以沒上幼小銜接,沒有拼音和識字的學習,家長別盲目自信,對於上學後,孩子的語文學習,才應該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輔導。關於一年級的語文學習,你有什麼困惑和疑問?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那些背誦過唐詩三百首的孩子,作為語文啟蒙學習,後來都怎麼樣了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隨著對語文學習要求的不斷提高,家長們對學生們的語文啟蒙學習更加重視。除了在入學前就讓孩子超前學習,把拼音、生字先都學完,甚至還要學習國學,背誦唐詩宋詞三百首。然而作為語文啟蒙,只用背古詩和學習國學就能激發孩子們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嗎?顯然是不能的,相反,學齡前孩子背誦唐詩除了能夠體驗句子韻律,提高記憶力,並不能對語文學習有所幫助。那些背誦了幾百首唐詩的孩子,在真正進入小學後,語文學習都怎麼樣呢?作為語文老師,我想說,大部分孩子的起點都是一樣的,並不是因為你背誦了幾百首唐詩,在語文考試中,你的成績就有優勢。
  • 會背唐詩三百首,英語無障礙交流,小學入學條件難倒家長:做不到
    案例:小學入學難度苛刻,家長心裡有疑問來自蘇州姑蘇區的一位網友爆料說,他們那裡的一所私立小學,入學要求太高,讓自己感到十分不解。他說,這所小學,要求入學的孩子會背唐詩三百首,要能用英語與外國人進行無障礙的對話,要會一百以內的加減法。
  • 古詩詞背誦啟蒙,除了唐詩三百首,還有哪些內容也可以背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給學齡前的孩子安排背誦《唐詩三百首》,是不少家長對語文啟蒙學習的首選。古詩詞在韻律上非常對仗,學齡前兒童背一背是可以推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家長在督促背誦的過程中,常以量為標準,誰家的孩子已經背了100首,你才背了20首,其實,除了《唐詩三百首》,我們家長應該知道,在給孩子輔導語文古詩詞啟蒙的時候,兒歌、童謠也可以作為背誦的內容,它們和《唐詩三百首》對孩子的語文啟蒙作用是一樣的,押韻、順口、道理簡單,還能積累識字,兒歌、童謠所傳達的情感,更能和學齡前的兒童產生共鳴。
  • 沒有背100首唐詩,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一樣高,因為他們做對了3件事
    每次看到家長們痴迷於給孩子背《唐詩三百首》等所謂國學啟蒙的教育時,作為語文老師,心裡也是很焦急的,希望家長能夠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背唐詩不是為了提高語文成績和學習能力,讓學齡前的孩子背誦唐詩,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韻律,對語言的語感,而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背唐詩只是其中的一個方法,適合背唐詩的孩子更多是三年級以上,開始系統學習唐詩結構、文言文的課文內容後
  • 孩子過早識字有害?家長別再誤解了,這才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因為工作的性質,比較清閒,在每次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聽見中班的老師都開始給孩子們教一些簡單的字,甚至還有很多的爺爺奶奶們都會私自的灌輸早識字、早背古詩對孩子好的思想給孩子跟孩子的父母,還有部分的爺爺奶奶在炫耀他們的孫子能認識很多字了。
  • 唐詩三百首,是每一代中國孩子的噩夢
    為什麼中國家長這麼痴迷於讓孩子背誦唐詩?為什麼是唐詩三百首,而不是其他的背誦材料?背唐詩的教育方法,真的能讓孩子增強語感,加強記憶力嗎?為什麼是唐詩三百首在回答「背唐詩有沒有用」之前,我們首先要回答,為什麼家長要跟風讓孩子背唐詩呢?明明可背的東西這麼多,為啥唐詩會勝出呢?唐詩(尤其是唐詩三百首)之所以能打敗眾多誦讀經典,並不是因為它是中國文學的巔峰,而是因為另外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
  • 新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識字量減少 拼音學習向後排
    與舊版相比,新版教材使用大開本排版,水墨畫插圖,拼音和漢字的識字量均有所減少。改版後,新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不僅「長相」變了,內容也比以往更加關注兒童的需求。根據人民教育出版社介紹,減少識字量並不代表減少學習任務,而是調整了學習板塊,把更多空間留給口語交際和閱讀,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能力。那麼,新教材,新在哪兒?注重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
  • 一年級上學期《語文》古詩全刪 有家長認為"矯枉過正"-古詩 課文...
    另外,教師們認為,教材內容的設計沒有切實把握學生年齡特點與學習規律。「拼音學習是在兒歌認讀中逐步出現,孩子又要學拼音,又要認讀生字,還要熟讀兒歌或課文,一節課35分鐘的時間又有多少孩子能完成任務呢?」朱乃楣說。而這也造成社會上家長盲目讓孩子參加各類拼音補習班,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不上節奏,落後於人。
  • 「先識字」和「先學拼音」的孩子,入學後有差別,尤其是這3方面
    一、學習拼音的效果不同二三十年前,家長對英語啟蒙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學齡前和剛上小學的孩子很少有學英語的,所以大部分的孩子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最後學英語。而現在大部分孩子很小就開始學英語,很容易面臨同時學英語字母和拼音的狀況,很容易將讀音、拼讀的方法弄混,影響拼音和英語的學習效果。
  • 《聲律啟蒙》正確打開方式:別再背了,它是學習拼音和文學常識的
    既然是「聲律」啟蒙,那一定是和漢字、聲音、韻律有關的,而不是先來學習它的意思。就像我們練習順口溜一樣,你的練習目的是發音和節奏,而不是把順口溜的意思都要解釋一遍。所以《聲律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學習拼音和文學常識的工具書。
  • 那些在小學大量背詩的小學生,後來都成為武亦姝了嗎?並沒有
    甚至沒有上小學,在幼小銜接階段就開始《唐詩三百首》的背誦。入學前誰家的孩子要是不能背上幾十首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之類的國學經典,那就等於輸在了起跑線上。小學需要大量背誦古詩詞嗎?一檔電視節目讓家長們為之瘋狂,武亦姝成為了莘莘學子們爭相效仿的榜樣。對於語文學習來說,背誦唐詩宋詞肯定是有所幫助的。武亦姝雖然能背詩,但是她是以理科生考上了清華大學。
  • 【背唐詩】幼兒唐詩_兒童唐詩三百首全集_親子寶典_太平洋親子網
    背唐詩的年齡  2-3歲寶寶的機械記憶能力很強,而唐詩簡短押韻,琅琅上口,寶寶都非常喜歡背誦。雖然他們現在還不能很好的理解詩句的意思和意境,但是背誦唐詩和聽故事一樣,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與讓學生死記硬背課就不一樣:它對孩子無思想壓力,其目的是利用兒童良好的記憶潛力,使之不致浪費。  背唐詩的好處  唐詩是中國古代文化最璀璨的明珠.流傳到今天有1000多年歷史,人們依然傳誦它,讚美它。許多父母學把唐詩作為家庭啟蒙教育的教材。唐詩中的律詩﹑絕句,短小精悍,而且合轍押韻,琅琅上口。
  • 兒童讀古詩,除了唐詩三百,家長還可以選這些內容
    為學前兒童安排朗誦《唐詩三百首》,是許多家長學習語文啟蒙的首選。古詩文在韻律上很有格調,學前兒童的背誦能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但是,到了學前階段,人們對古詩的理解是有限的,而且很難與詩歌中表達出來的情感相通。
  • 小豆包入學先識字後學拼音 教師:此舉更加尊重教育規律
    北京市部分學校使用的人教版、北京版、北師大版等語文教材迎來變臉,其中一大明顯變化在於漢語拼音章節錯後,小豆包們入學後先識字。針對家長們該做法「會不會影響到孩子語言學習能力」的擔憂,語言專家表示,無論先識字還是先學拼音,並不會對兒童認知水平和語言習得能力造成影響。教材變化識字提前 拼音置後新學期亮相的人教版、北師大版、北京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一大共性就是漢語拼音章節的錯後。
  • 寶寶唐詩三百首
    唐詩節奏鮮明,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對培養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想像力都非常有幫助,是非常適合寶寶學習的國學經典。寶寶唐詩三百首精選兒童容易模仿學習的經典唐詩,通過精美的動畫和好聽的聲音激發寶寶的興趣,讓您的寶寶快樂學唐詩。
  •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可以風行200多年?
    孩子們學這首詩能學到什麼嗎?不能。作為李世民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同樣不能免俗;作為當今皇后的胞兄,位高權重的太尉長孫無忌,在真龍天子跟前接聯句詩,怎麼接才算好?自然也得挑好的說。這些詩作是你到朝中任職的時候必須學習的,而且若是你做到了賀知章那樣的位置,你不光要學,還得會寫,應制詩和奉和詩基本上是官員的必修課。
  • 小豆包入學先識字後學拼音 一線教師:更加尊重教育規律
    北京市部分學校使用的人教版、北京版、北師大版等語文教材迎來變臉,其中一大明顯變化在於漢語拼音章節錯後,小豆包們入學後先識字。此舉受到一線語文教師的認可和好評。針對家長們該做法「會不會影響到孩子語言學習能力」的擔憂,語言專家表示,無論先識字還是先學拼音,並不會對兒童認知水平和語言習得能力造成影響。
  • 小學生入學時拼音能力差異到三年級消失
    零起點早報記者 鄒娟 李燕 小學一年級開始實行「零起點」教學,孩子在入學前到底要不要學拼音、漢字?昨日,市教委、市教研室和部分一線小學校長解答家長關心的問題。
  • 「李杜詩篇萬口傳」《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和注釋者
    當今,望子成龍的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多讀、熟背幾首唐詩,將詩歌播入他們心靈深處,以此來增加學童的語文素養,或在將來的歲月中開出詩的花朵。唐代詩歌是中國詩歌的高峰,如百花爭春,意蘊深邃,韻味無窮。僅《全唐詩》所收錄,唐代詩人有二千二百多人,存詩近五萬首。一般的讀書人可能窮其一生,也無法將全部浩繁詩作讀完。
  • 「李杜詩篇萬口傳」《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和注釋者
    當今,望子成龍的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多讀、熟背幾首唐詩,將詩歌播入他們心靈深處,以此來增加學童的語文素養,或在將來的歲月中開出詩的花朵。百花爭春的唐代詩歌是中國詩歌的高峰,意蘊深邃,韻味無窮。僅《全唐詩》所收錄,唐代詩人有二千二百多人,存詩近五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