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舊約看:贖罪祭的本質與果效

2021-01-11 基督教資訊平臺

引言

往往對於贖罪祭的認識是表面的,僅僅以為帶來的得救就可以,但並沒有明白贖罪祭對人生命的意義。贖罪祭是怎樣一步一步顯明在耶穌身上的,這是每個選民需要關注的問題,以及舊約對於贖罪祭的看法和新約中對於贖罪祭之間的關聯和不同,這是信仰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然而對於當下的每個選民來說既然接受耶穌作為贖罪祭,侍奉的生活和道路就應該有所突破,不應該將恩典當做放縱的產物,更應該珍惜神的作為,用信心回應神在每個人心中做成的大工。

一.贖罪祭的本質

贖罪祭是神為罪人開的恩典之路,沒有贖罪祭人犯罪後就不能得到赦免,從此不再有機會進到神面前,以至於關係從此破裂,沒有修復的可能。從舊約看贖罪祭的意思就是人因為罪的緣故將祭物獻給神,這就是付上罪價來顯示神的公義;贖罪祭在原文引伸出來的名詞,意思是除罪,當然也可以譯為潔淨的意思,這實則就是為了罪得赦免,顯示神的恩典。  

而從新約看贖罪祭保羅就用一個新的層次來講述贖罪祭,在羅馬書中保羅提到「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在肉身中定了罪案」。  保羅在新約所提出贖罪祭靠著神兒子的代贖。罪已經在基督的「肉身」中,就是在祂的人性中,被判決,被處死;而在人性中的罪同樣得到解決。保羅所強調罪的權勢是一個宇宙性整體,卻在一個定點被擊破。

贖罪祭不僅僅是一個獻祭的過程,更是獻祭者對神忠心和信心的表達,因為要忠心與神,所以不願與神隔絕,仍重新回到神的面前。反觀在神創造的完全、完整、完美之中,因為亞當沒有忠於職守,更違背神的命令以至於被趕出伊甸園;在伊甸園中亞當作為一個祭司的角色,卻沒有盡到祭司應有的責任,失去對神的信;當然神依然在人的墮落上建立正確的帶領,為亞當預備代贖的救恩。神親自為亞當宰殺牲畜,以牲畜的皮子作為他們赤身露體的遮蓋。由此神第一次為亞當做成了贖罪的遮蓋,神因著自己慈愛和公義的本性預備了的救恩,就是那要來的女人後裔——耶穌基督。

耶穌基督要成為最完美的祭物。至於祭司所獻上的祭物作為贖罪祭,也是神對於獻祭的嚴格篩選和要求,並不是什麼都可以獻祭的,神定下不同的身份等次有著不同的獻祭要求,這實則就是神對於獻祭的人嚴格的要求,認真對待自己犯的罪,而不要輕輕忽忽,要知道神是輕慢不得的。例如為以色列民會眾獻贖罪祭,首先要獻一隻公牛犢,受膏祭司要取公牛的血,對著神的幔子彈血七次,再把所有的血倒在會幕的門口,最終把脂油燒在壇上,收拾後牛要搬到營外燒了。  

其實在這麼多贖罪的儀式和程序當中,可以明白贖罪祭所注重的是犯了罪的人在神面前的態度是如何的、是否願意認罪,以及犯罪之人甘心樂意參與到獻祭的程序當中,並憑著信心獻上。贖罪祭在舊約時代所強調的是為誤犯了罪的人而獻的,誤犯的意思是錯誤地犯罪,這也是在強調只有錯誤地犯的罪,罪祭才能發揮贖罪的功效。故意或擅敢行事的,罪無可赦,必被剪除。然而在新約中關於對於贖罪祭強調的不是誤犯罪,而是故意犯罪所帶來的後果就是贖罪的祭就再也沒有了,在這之前有一個前提就是當得知真道以後,故意犯罪的,這是在說明人對於罪惡的態度,以及對神話語的認識是重要的。

人會為自己犯的罪付上相應的代價,不應該將贖罪的祭物當做死板的儀式,漸漸地失去信仰的真意,而應該明白當下這祭物不再是牛羊牲畜,而是耶穌一次的獻上做了永久的贖罪祭,這也並不表示人可以任意而行,胡作非為,而是要明白耶穌親身作為贖罪的祭物,這樣的代價是值得每個人感恩和信心回應的。雖然不用再獻上牲畜作為罪惡的轉移,但應該用聖潔的生命活好信仰的道路,不再因無知而犯罪。

二.贖罪祭的目的

關於贖罪祭的目的,舊約明確地表明贖罪祭就是以牲畜來代替人的罪而死、流血。對於誤犯罪的人帶著祭物獻給神,他要將無殘疾的公牛帶到會幕的門口,有一個動作非常的重要,就是他要在神面前按手在無殘疾的公牛的頭上,親自把牛宰殺在神面前。  其實對於犯罪的來說按手的象徵就是罪的轉移,罪會轉移在牲畜的身上,這牲畜將會擔當人所犯的罪惡,再加上祭司彈血和抹血,也表示遮蓋罪惡,消除神的震怒。因為牲畜承擔了獻祭者的罪,因此要將牲畜焚燒營外接受罪惡的咒詛,也象徵要獻祭的那罪已經完全除去。

當然在新約贖罪祭是要人明白耶穌作為祭物一次的獻上就永久的有效,不再像舊約中人誤犯了罪就要牲畜作為祭物,只要人活著就要不停地獻祭,因為人最終無法戰勝罪;但耶穌滿足的不僅僅是贖罪祭的要求,更完全了挽回祭的要求,因著神在十字架上判定主耶穌的罪時,把人類的罪完全歸咎於主耶穌身上,耶穌成為罪惡的擔當者,本來人需要承擔神的烈怒,但因著耶穌的代贖替每個人承擔神的烈怒,所以耶穌滿足的不但是神公義的屬性而且還滿足了神聖潔的屬性。  

贖罪祭從聖經的整個神學框架看來,這是神建立與神和好的方式也或者說神主動與人和好的救恩計劃。因著亞當犯了罪,那麼他的罪就歸咎在他身上以及他的後裔身上,亞當在屬靈的光景上失敗,所以他的後裔也將要經歷作罪惡的奴隸。  但神因著自己的主權和啟示將贖罪的恩典賜給人,這恩典是在耶穌身上顯明出來,為要讓每個人參與到神國度的榮耀和成為神聖潔的譜系。

 所以贖罪祭的目的其實要解決人犯罪的一個結果,而有了贖罪祭是對於自己罪惡的贖價。就如上文提到人犯了罪會有罪咎,這罪咎是人自覺要承受神的忿怒,但有了贖罪祭人就不需要再擔心罪咎的問題;舊約來說人會因著祭物自己不再承擔罪的結果,新約來說人有了生命的保障和不再懼怕罪惡權勢的能力。對於當下每個人來說贖罪祭要達到的效果更為重要的就是與神的交通不再有任何的阻礙,罪惡不再是隔絕,因為耶穌已經破除罪惡的隔絕,人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神的面前禱告、祈求、讚美、敬拜,將自己的軟弱交給他,因著他的權柄和大能而活出聖潔的生命。

三.贖罪祭的果效

通過以上地兩個方面的闡述贖罪祭是神為人設立的得贖方法,贖罪祭也是關乎人信心的層面;並不是僅僅獻上祭物就可以了,上文中也一直在強調贖罪祭的做成,使人與神之間不再有罪的隔絕,同時也因著信心的獻上就可以與神產生交通,並且建立親密的關係。在這一方面主要論述,贖罪祭所帶出的果效與作用,贖罪祭是神在人軟弱上顯得完全,是神讓人從新有選擇順服神的機會。

在舊約中贖罪祭所帶出的是人依然有能力在神面前做神的子民,並不是說人一旦犯了罪就成為了無能為力、失去一切人,而是說人通過贖罪祭可以繼續做神的子民,並且罪惡不會成為一直地控告,因著所獻上的祭物,人就不再背負罪咎;就如上文提到神的忿怒也轉移到祭物的身上,但不足的是人一旦犯罪就會持續不斷地獻上祭物,因為人在世界上活著,又因著人裡面有從亞當墮落後的罪性,所以贖罪是一個漫長的道路,也是神考驗人願不願意謹守遵行神的話語。

在新約看來贖罪祭就不再是憑藉人所獻上的祭物了,就如希伯來書中提到靠著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他的身體,就得以成聖了。新約所帶出的觀念是耶穌作為祭物,只需要一次,不會被重複,人就達到了成聖,也就是說不用再去獻上別的什麼祭物。耶穌成為祭物能夠作為贖罪祭有幾個方面,第一耶穌聖潔無罪,第二祂甘心樂意,第三就是祂死裡復活;這也帶出真實的贖罪祭就是耶穌,只有靠著耶穌才能夠得救,而靠著祭物是不能夠得救的。

新約贖罪祭不僅僅是聯繫到成聖、聖潔的問題,更關係到人得救的問題。因為舊約的祭司獻祭是祭司代表人來到神的面前,而新約是耶穌親自把每個人帶到父的面前。雖然說在新約當中不用重複地獻祭,只需要耶穌一次的十字架作為代贖的工價就可以了,但人依然要憑著信心領受這份救恩,毫不疑惑,這並不在乎行為的完全,而在乎信心的真實,因為就連人僅有的信心也是神給的。

所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贖罪祭所帶出的果效也是多個層面的,無論是舊約,還是新約,贖罪祭都不會是過時的;贖罪祭是神恩典的彰顯,人不再背負守不住律法的痛苦,更不再擔心失去聖潔的指望和得救的機會。從整本聖經來看贖罪祭的果效就是神至高的美意,以及人意想不到的恩典。沒有比神預備的贖罪祭更美好的,也沒有比神所做的救恩更好的。促成贖罪祭的果效完全不是取決於人,乃是取決於神的護理,當然人理當對神有認罪悔改的回應,以及信心的回應,這並不是應付了事,乃關乎神的主權和人的責任。

四.總結與應用

綜上所述,贖罪祭是神對人救恩的方式,這也是神為人的生命預備的出路。通過以上的分析,贖罪祭與當下每個基督徒都是有關係,我們可以透過贖罪祭再次恢復與神之間的關係,贖罪祭更是我們得救的唯一途徑。所以認識贖罪祭不是我們信仰的最終的目的,而是接受贖罪祭對我們的生命的拯救才是最終的目的。耶穌用自己的的生命做成贖罪祭,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更不應該輕忽這分救贖,我們當在侍奉的生活中體現出來,從新的生活與新的生命體現出來,因為一個被救贖的生命不應該老是活在老我裡面的,以及被情慾所掌控,而應該用全身心地活出敬拜神的生活。

所以我們應當糾正自己的問題,反思神在教會的地位是如何的,恩典有沒有太平凡,審判是否太仁慈,福音是否太廉價,基督的贖罪祭是否太普通。  若是我們無法處理這些問題,那麼我們所信的就是有問題的,我們所傳的也是有問題的。

我們既然憑著信心領受贖罪祭的大能,那麼我們就有聖潔的生命和得救的盼望,於此同時我們在實際的侍奉生活中活出聖潔的見證,無論是言語、心思和意念、行為,我們都當謹慎自己。我們更讓周邊沒有悔改信耶穌的人看到我們活著的盼望和喜樂,並且靠神的能力來影響他們歸信基督;主耶穌的贖罪祭並不是自私的,而是為每一個悔改的人所做成的,當我們明白這一點,我們就努力地將福音帶給更多的人,使神的名大得榮耀。


參考書目

洪共勉。《利未記注釋》。香港:天道書樓書版社,1990。

威爾斯。《孤獨地神》。呂素琴譯(香港:天道書樓出版社,2006。

威廉.端力斯。《認識舊約神學主題》。馮美昌譯。臺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2。

任以撒。《系統神學》。中國:宗教社會出版社,1990。

比爾.阿諾德。《舊約透析》。文子梁譯。香港:國際聖經協會出版社,2001。

華爾頓、麥修斯。《舊約聖經背景注釋》。李永明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相關焦點

  • 贖罪祭與挽回祭有區別嗎?
    答:贖罪祭與挽回察的含義基本一樣但稍有不同。「贖罪祭」這個詞在新舊約聖經(和合本)裡出現119次,其中在舊約首五卷書(五經)出現了89次,新約只出現6次,而這6次色中的5次是在希伯來書裡,,另1次是在羅馬書。
  • 五祭之四;贖罪祭
    贖罪祭所有的脂油一概取下,表示基督把最好的全部獻給了神。燒在燔祭的壇上:馨香的火祭,指所獻的使神的心滿足。基督把自己的身體當作祭物獻給神,與舊約中不完全的祭不同,耶穌成就的救恩使罪人完全得釋放。營外:象徵各各他主耶穌釘十字架的地方,基督徒要有心志與主同受苦難。
  • 什麼是贖罪祭和贖愆祭?
    什麼是贖罪祭和贖愆祭?贖罪祭約翰三章14節: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那條銅蛇就預表基督。舊約,是在木桿子上舉起了一條銅蛇;新約,卻是在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上,掛著一個人耶穌。祂這樣被定罪、受審判,就成了贖罪祭,不是名義上替我們死,乃是實實際際的替我們死。祂作了贖罪祭,解決了我們這個罪人。贖愆祭五種祭的最後一種是贖愆祭;贖愆祭是指主耶穌擔當了我們所犯的罪行。
  • 什麼是贖罪祭?
    希伯來書9:11-12隨手傳福音但現在基督已經來到,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經過那更大、更全備的帳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屬乎這世界的。隨手傳福音不以營銷為目的,不做標題黨,而是扎紮實實提供內容,為弟兄姐妹傳福音服務,讓更多的人聽聞福音。願更多的弟兄姐妹參與進來,讓隨手傳福音成為大家的平臺。以下內容摘自維基百科。贖罪祭(希伯來語:קרבן חטאת‎; 英語:hattath;英語:sin offering)是古代猶太教的一種祭典,根據利未記規定,以色列人無意中犯罪,需要獻上規定的祭物。
  • 基督教刊|耶穌基督救贖功效遠超舊約(希伯來書八至十章)
    主基督不獨在職分上遠勝舊約一切祭司,他所成就的工作果效也遠遠超越舊約,是無可比擬的。他在天上的真帳幕服侍,而不是在地上人所搭之帳幕內服侍。他的工作乃建立在更美之約上,這約稱為「新約」,取代舊約,是神應許立約,藉先知耶利米啟示出來的。當它一出來,舊約便要歸於無有了(八章)。
  • 為耶穌作見證:第一章舊約和新約
    2、舊約新約都是用血所立:但用的血不一樣,果效也不一樣。舊約是用牛羊的血,只能遮蓋罪,一時的果效,但不能除罪。新約是用耶穌基督的寶血所立,能除去罪,並有永遠的果效。來9:12並且不用山羊和牛犢的血,乃是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入聖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3、聖經中舊約和新約同時存在的原因:從舊約律法引向新約恩典。聖經中面對的是猶太人、外邦人和教會三個群體,因此面對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教導,但最終的目的都是引向耶穌基督。
  • 贖罪祭的意義
    【利四12贖罪祭】「全公牛要搬到營外…用火燒在柴上。」  罪是普遍感染全人類的疫癘。
  • 0615《永遠的贖罪祭》
    並照典章把素祭和奠祭,一同獻給耶和華為馨香之祭,又獻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  15:25  祭司要為以色列全會眾贖罪,他們就必蒙赦免,因為這是錯誤。他們又因自己的錯誤,把供物,就是向耶和華獻的火祭和贖罪祭,一併奉到耶和華面前。  15:26  以色列全會眾和寄居在他們中間的外人,就必蒙赦免,因為這罪是百姓誤犯的。  15:27  若有一個人誤犯了罪,他就要獻一歲的母山羊作贖罪祭。
  • 舊約與新約
    二,舊約    我們通常提到舊約的時候指舊約聖經,但這裡所提的舊約(希伯來書所指)是指摩西之約。雖然舊約聖經中有好幾個約,但通常我們所討論的舊約就是指神藉著摩西與以色列人所立的律法之約。    摩西將血一半盛在盆中,一半灑在壇上;又將約書念給百姓聽。他們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都必遵行。」摩西將血灑在百姓身上,說:「你看!
  • 舊約是有瑕疵的才立新約(第一講)
    舊約(前約)有沒有瑕疵?我們來查考聖經,那前約若沒有瑕疵,就無處尋求後約了。所以主指責他的百姓說(或譯:所以主指前約的缺欠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希伯來書 8:7-8 和合本)從這處經文就能看出,舊約(前約)是有瑕疵的,為什麼有瑕疵?是律法有瑕疵還是人沒有行出來有瑕疵?很明顯是人沒有行出來有瑕疵。
  • 淺談:舊約獻祭與新約耶穌獻祭的區別和意義
    所以,罪不是關乎道德和法律,乃是關乎上帝的聖潔,舊約的律法也不是關乎道德,而是關乎上帝的聖潔。既然人犯罪了,使上帝的聖潔蒙羞,那麼就要想辦法彌補。那就是獻祭贖罪。與獻祭一同出現的是祭司,這是摩西時代才產生的群體,在創世紀中,獻祭都是自己獻祭,比如亞伯和該隱,亞伯拉罕等,他們沒有祭司為他們獻祭。《出埃及記》29章中記載立亞倫和他的子孫分別為聖做祭司的條例。
  • 聖所 | 第3講 在聖所外院稱義的經驗:贖罪祭(文稿)
    因為祭司長要把贖罪的血帶到聖所裡,在幔子前彈血七次,並作中保的禱告,然後罪人才得到饒恕。贖愆祭是在贖罪祭的基礎上,再對別人的損失做出賠償的祭祀制度。而燔祭和平安祭本身並不能成為贖罪的祭祀,是獻上贖罪祭的同時,獻上的獻身和感謝的祭祀。在這一點上,贖罪祭是最重要的祭祀。
  • 希伯來書第8章13節——新約的建立,不是在廢除舊約,乃是在成全
    新約是指耶穌基督以他自己的身體為祭與神建立的約定——在十字架上一次性解決了罪的問題。舊約所包含的人與神建立的約定有很多,一般來說,在新約之前的都屬於舊約。從耶穌的話語之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新約的建立,不是為了廢除舊約,乃是為了成全舊約。在舊約時代,神藉著摩西所頒布的律法和神所呼召、所差遣的先知使神的子民們認識到了罪的存在和罪的影響。
  • 237、瑪拿西與亞們——悔改的果效(之三)
    點擊「相聚伊甸園」關注,歡迎分享《聖經人物比較研究》系列之:第五十篇,瑪拿西與亞們——悔改的果效整個舊約時代被稱為律法時代,是上帝按照親自向選民頒布的誡命、律法、典章和條例的標準來試煉、引導和管教選民的時代,以色列選民無論從國王、大臣、祭司、先知到普通百姓,大都在這場試煉中失敗了。
  • 基督奉獻的永遠的贖罪祭會不會使人任意犯罪呢?
    但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就在 神的右邊坐下了。【來10:12】一、基督為什麼要奉獻永遠的贖罪祭?因為世人都有罪,世人都犯了罪,而且罪的結果就是使人下入地獄;耶穌是人類的救主,耶穌是永恆不改變的大祭司,耶穌不願意人因為犯罪而得到滅亡,所以耶穌為人類的罪孽奉獻了永遠的贖罪祭,人們通過耶穌的贖罪功勞獲得罪孽永遠的赦免,人們通過耶穌的贖罪功勞獲得永生。二、什麼是永遠的贖罪祭?
  • 【QT 02.12】至聖的贖罪祭
    心得:1、生命之祭、按定而獻罪中之人得蒙生命救贖皆因神的憐憫和看顧!贖罪之禮理當全然獻上因而持守生命永恆之道!大祭司一年一度舉行的贖罪禮,稱為贖罪日。他在這一天要為以色列全族的罪獻祭。大祭司只能在這天進入會幕的最深處──至聖所,在那裡為全民族贖罪。
  • 舊約聖經中「五祭」的預表
    利未記的基礎是五祭,即燔祭、素祭、平安祭、贖罪祭和贖愆祭。五祭預表耶穌基督的救恩完全和基督徒的生命侍奉以及生活的見證。下面我就和弟兄姊妹分享這五祭的預表和其中含義。3.靈訓信徒也要當將自己的身、心、靈完全獻上,當作活祭,毫無保留地獻給神,一生為主所用,這是最緊要的問題。羅12:1二、素祭1.祭物細面、無酵餅或初熟之物等,這個祭並沒有血。
  • 摩西五經丨如何讀懂舊約的律法書
    從以色列民領受律法開始,進入了律法時代,律法時代佔據了舊約大量篇幅,一直到主耶穌基督復活升天后,五旬節聖靈降臨為止!創世紀在新約的應驗:創世紀3章15節預言人類的救主耶穌將出自女人的後裔(而非男人的後裔),新約把創世紀12章3節的應許直接應用在對耶穌基督的描述上,闡明神的救贖在耶穌基督裡成全,藉以顯明信心和義的本質、神審判的可怕以及基督的位格屬性!
  • 犧牲祭物——《會幕》好消息宣教會資料庫
    (約9:16)主在這世上的時候,不能犯罪的理由就是作一個聖潔的祭物要獻於神的祭壇前,在舊約時代以色列百姓在神面前獻燔祭,平安祭,贖罪祭的時候,非因沒有殘疾的祭物不可。若獻上瘸腿的,瞎眼的,有傷的祭物,神說不悅納。舊約時候,宰全黨越節羊的時候,正月十日在全群中選一隻沒有殘疾的羊,放在十四日日落的時候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