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這個民族的晌午茶,是用竹碗來盛的

2020-12-15 居旅黔東南

#居旅黔東南#

在黔東南從江等地的侗族有吃油茶的習俗,一天之中不分早晚,一般集中在早餐和晌午,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晌午十分的油茶。

訂製的竹碗,植物汁的原色讓食物兼具了色、味、香

慢時光裡,從不缺乏儀式感,擺盤也是是相當的講究,竹碗裡留點空間是為了品嘗下一個意外的驚喜。

油茶待客作為侗族的一個重要禮俗,有與之對應的喝油茶的規矩,如果你有去體驗的打算,自然要事先了解一下,在侗族地區無論到哪家,請你喝油茶,你不必講客氣,太客氣了,是對主人的不尊敬。所以,在這裡一切不必刻意,在這裡隨性但尊重即可。

用來製作油茶的原料,主要是:茶葉、大米花、酥黃豆、炒花生、豬下水、蔥花、糯米飯等。

具體製作方法是:選上好的糯米,將其煮好後曬乾,再用油爆成米花,而後將一把米放進鍋裡幹炒,並放入茶葉烘炒,加人適量的清泉水,待其開鍋後將茶葉濾出放好。喝油茶時,將準備好的米花、炒花生、豬肝、粉腸等放人碗中,將濾好的茶倒入,就成了色香味美的油茶了。

好客,出於純樸,源於習慣,成於禮節,如你自遠方來,竹碗盛的「晌午油茶」等著你。

#行走遇見真實的自己

相關焦點

  • 黔東南:遍地天然茶飄香
    (通訊員 石偉昌 攝)黔東南, 境內山地縱橫,峰巒連綿,溝壑遍布,地形地貌奇異複雜,景象萬千,雨量充沛,這裡是世界茶樹的原生地之一,有優質獨特的茶葉。境內森林資源豐富,生態良好,民族風情濃鬱,種茶、制茶、喝茶、吃茶的歷史悠久,古茶樹、茶禮、茶食品、茶故事、茶習俗等多樣多彩。
  • 蒙古人的敬茶與盛茶禮節
    有些家庭的婦女先向佛神敬完茶後,還用大一點的勺盛奶茶走出蒙古包四處獻酹以示對蒼天、大海、大地、山水神仙的崇拜。有的家庭還有祭灶的習俗,但是,由於蒙古族習俗中忌諱火上澆水。大型婚宴上的喝茶按蒙古人的習俗都是象徵性的、在碗裡少盛些茶只供品嘗,沒有盛滿碗的道理。
  • 「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源於成都的蓋碗茶,緣何享譽盛清?
    從朝代來看,唐代喜好制茶餅,煎煮後連茶帶湯齊飲;宋代則將茶餅碾末,以盞盛之;到了明清索性捨去繁瑣,直接衝泡品茶。從地域來看,有北京貴氣茶,潮汕功夫茶、成都蓋碗茶、杭州精緻茶等。其中,蜀地的蓋碗茶,起源於唐代,經明代發展,傳入清代京師。
  • 黔東南民族手工藝:楊平生的銀飾夢【高清組圖】
    黔東南民族手工藝:楊平生的銀飾夢【高清組圖】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2014年12月26日17:10 苗族銀鍛造工藝十分精湛複雜,一件小小的飾品往往要經過三十來道工序,掌握這門技藝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出身銀匠世家的楊平生十歲開始正式跟隨父親學藝,出於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他每天清晨七點開始學習,直到夜裡十一二點休息,一直堅持到了二十一歲出師。憑著過人的天賦和毅力,楊平生在黔東南基數龐大的銀匠中脫穎而出,展現出非同凡響的技藝。2006年,他獲得了「凱裡名創」稱號。
  • 晌午造句和解釋_晌午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端木蕻良《鄉愁》:「太陽還黃橙橙的照在頭上呢,現在許剛是晌午。」] 晌午在教材中的例句: 1、晌午的太陽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樹林。許多老松樹滲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陽光裡閃閃地發出金黃的光。
  • 中國少數民族民族茶具以種類繁多、造型優美著稱
    藏族同胞喝酥油茶常用木碗。木碗是用樺木、成巴樹或雜樹為材料,雕琢鏈制而成的。這種木碗不僅外表光滑美觀而且重量較輕,堅韌耐用,便於攜帶,盛放酥油茶不改味、不燙嘴。雜木做成的木碗還有防毒的功能。白族講究茶具,有「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的俗話。薄胎潔白精緻小巧的磁杯受歡迎,喝茶時要欣賞讚美茶具。
  • 吉利給黔東南高原茶區帶來「吉時雨」
    吉利表示,這一切的答案,都隱藏在神秘偏遠的黔東南……事實上,吉利與網易嚴選的跨界合作是來自于吉利的「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2016年3月,吉利控股集團啟動了精準扶貧項目——吉時雨。其中,黔東南的高原茶區就是吉時雨的扶貧對象之一。做跨界電商作為「吉時雨」的公益項目之一,黔東南也擁有上好的茶區資源。
  • 洋風物候 | 玉碗盛來琥珀光
    便已經覺得,如果她只是「臥於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鬧穰穰的圍著他,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藥花瓣枕著」那也僅僅只是看上去很美的圖畫,但是,當眾人「上來推喚挽扶」時,「湘雲口內猶作睡語說酒令,唧唧嘟嘟說:泉香而酒冽,玉碗盛來琥珀光,直飲到梅梢月上,醉扶歸,卻為宜會親友。」——足以讓人擊節稱好了。
  • 「白茶回甘」修竹亦修行,品茶如品心
    偶然間,想要有個茶荷,逛了一圈商品,決定親自做茶荷。你還別說,做茶荷這個過程還蠻享受的。從砍竹子,到修竹子,用自己做的茶荷來盛茶、賞茶,最後品茶的那一口回甘,我突然由衷感謝自己做出這一選擇。鋸竹需小心鋸竹子前,還需要好好思量,要做什麼樣的茶荷,量好尺寸標記,才可動工。
  •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隆重舉行科學技術協會成立大會暨 第一次...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隆重舉行科學技術協會成立大會暨 第一次代表大會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2018-12-25 大 中 小
  • 大美黔東南 等你來過年
    樂享苗鄉侗寨最炫民族風大美黔東南 等你來過年
  • 在女方家吃飯,盛飯時只給盛了半碗,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問題:在女方家吃飯,盛飯時只給盛了半碗,這究竟是什麼意思?現在懂吃飯禮儀的人少了,兒時在農村老家,因為這些事,不知道被父母教育了多少回。常有人說:「給長輩和客人盛飯,要上半碗飯,摞鼓上尖不禮貌。」女方家考慮到男孩子第一次來家吃飯,肯定會拘謹緊張。
  • 茶中民族風:多樣的飲茶習慣
    藏族同胞用酥油茶招待客人有一套規矩:當客人被請到藏式方桌前時,主人便會拿過一隻木碗(或茶杯)放到客人面前,然後提起酥油茶壺(現在常用熱水瓶代替),搖晃幾下,給客人倒上滿碗酥油茶。剛倒下的酥油茶,客人不應馬上喝,而應先和主人聊天。
  • 民族風情濃鬱,一年竟有200餘個節日集會,黔之靈魂——黔東南
    人文的內涵總是潛藏在那些美麗風景的背後,用眼睛去觀賞的同時還需要用心靈去體會。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擁有眾多民族的國家,很多少數民族分布在高原或是山區,由於過去交通比較落後,反而使得這些獨特又燦爛的民族文化被完整地保存下來。素有「黔之靈魂」之稱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就是一個擁有豐富少數民族風情的地方。
  •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陳文祥在學院2018級新生...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陳文祥在學院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2018-09-26 大 中 小
  •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唐代詩人李白開元二十八年遊歷山東,途經蘭陵古鎮,寫下了「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的千古絕句。   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飲蘭陵美酒後,揮毫潑墨,寫下了:「陽羨春茶瑤草碧,蘭陵美酒鬱金香」的詩句。目前,這一巨聯真跡仍完好存於湖北襄樊的米公祠內。由此可見,北宋年間,蘭陵美酒與陽羨春茶馳名於大江南北,被頌為宋代的兩大名產。
  • 美食配美器,古代盛食具可不止盤和碗
    古代盛食具指進餐時所使用的盛裝食品的器具,約相當於今天所說的餐具,包括有盤、盆、碗、盂、缽、豆、殷、敦、俎、案等類。古人的盛食容器種類繁多,葷素有別,不僅功能明確,造型和裝飾也別有趣味。
  • 56個民族茶—土家族擂茶
    與漢、苗等族雜居,千百年來,還保留著一種古老的吃茶方法,這就是擂茶,四川、重慶、湖北土家族也叫「打油茶」。 正在危難之際,村中一位草醫郎中有感於張飛部屬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便獻出祖傳除瘟秘方,結果茶(藥)到病除。其實,茶能提神祛邪,清火明目:姜能理脾解表,去溼發汗;米仁能健脾潤肺,和胃止炎,所以,說擂茶是一帖治病良藥,是有科學道理的。
  • 七碗茶
    用上好的泉水或潔淨的雨水烹泡之,稍等片刻,沁人心脾的茶香就會充盈一室。此時,先不要急著大口解渴,而是要俯下身去。湊近小小的壺嘴,深、細、勻、長地來一次深呼吸,從而,深深地體味和陶醉於那種清爽,那種幽深,那種綿長的茶香。
  • 茶事|「七碗茶詩」七碗為何吃不得?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 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然一直好奇《七碗茶詩》裡,這第六碗通仙靈是何意?這第七碗又為何喝不得?而自己卻每次都能喝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