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與高祖的區別,如何使用,有哪些不同

2020-10-14 成長新視點

太祖與高祖的區別,如何使用,有哪些不同

文/

太祖與高祖,都是中國對人的一種身份稱呼,分別是作為開國皇帝的廟號和家族成員的稱謂使用,主要區別在家庭出身和輩分高低兩個方面。

一、開國皇帝的廟號,顯示家庭出身不同。

在中國古代,太祖和高祖,都是皇帝的廟號,被用於開國皇帝的身上。在皇帝死後,後代要對他們進行供奉和祭祀,不能直呼其名,為此尊送的一種稱呼。

廟號,最早可追溯到商朝,開始比較簡單,只有四種: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興者曰「中」,並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祖是稱呼開國皇帝或開疆拓土的皇帝,宗是稱呼建國皇帝。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等。

開國皇帝的廟號,主要有太祖、高祖、世祖、聖祖等,如、明太祖朱元璋、唐高祖李淵、元世祖忽必烈、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1.廟號太祖的開國皇帝。祖上都是普通老百姓,均是以一介布衣之身,通過自己的不懈奮鬥建立國家,開創基業,當上了皇帝。最典型的就是趙匡胤、朱元璋、劉邦。

一是宋太祖趙匡胤。出身軍人家庭,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郭威建立後周之後,憑藉自己不斷努力,屢受重用,在周世宗柴榮時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柴宗訓時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而後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大宋朝。他雖比劉邦和朱元璋的家庭要好許多,嚴格來講,基本上是靠自己的奮鬥。

二是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苦農民家庭,以上幾代人都以農業為生,少年曾為地主放牛。幼名重八,25歲參加農民起義的紅巾軍後改名元璋,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

三是漢太祖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秦朝時任沛縣泗水亭長。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2.廟號高祖的開國皇帝。祖上皆為顯貴,出身本身就是王侯將相,能夠當上皇帝,他們祖宗的功勞也是非常的大。代表有唐高祖李淵、隋高祖楊堅。

一是隋高祖楊堅。祖上為關中高門弘農楊氏,祖上先後在北魏、北周擔任重要職務,北周靜帝時任丞相。之後,周靜帝禪讓於楊堅,開創隋朝。在位期間,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

二是唐高祖李淵。家族是北周時期八大柱國之一,在晉陽起兵反隋時,自己就是隋朝的唐國公。他能夠當上皇帝,主要還是家族勢力夠強大,沒有資格稱之為高祖,稱帝後把自己的爺爺李虎追為太祖。

二、家族成員的稱謂,顯示輩分高低不同。

中國的家族成員中,有祖宗十八代之說,是指自己的上下九代人物關係,從小到大分別為耳孫、雲孫、仍孫、晜孫、來孫、玄孫、曾孫、孫、子、父、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遠祖、鼻祖。

在這裡,相對於自己身份來說,高祖比自己高四個輩分,太祖比高祖高出三個輩分。太祖,相當於是高祖的爺爺的父親。

相關焦點

  • 論太祖與高祖的區別
    中國古代的皇帝在生前有年號(從漢武帝開始),死後有諡號,功勞大的皇帝有廟號,當然後來功勞不大的也有。而在這些廟號中,開國的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者高祖,那麼太祖和高祖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首先太祖和高祖它是有區別的,太祖大於高祖,太祖才是最大的,一開始的祭祀,只有太祖才是萬世不祧之廟。後來才改成凡是稱祖的皆為不祧之廟。太祖,什麼叫太祖?「諸侯始受封,天子始受命」。也就是說,身為皇帝,不是說你是第一代就是太祖,而是「始封之君」 ,也就是國號的來源,它的獲得者才被稱之為太祖。
  • 太祖和高祖有何區別?為何趙匡胤可以稱太祖,而李淵只能叫高祖
    廟號的基本原則:有功稱祖,有德稱宗。開疆拓土,創下一片家業的為祖,守業有功,將家業發揚光大的為宗。放在皇家就比較好區分了,開國皇帝肯定是祖,二代繼承者多為宗。 我們經常聽到的宗是最多的,比如唐太宗、唐玄宗、唐中宗。但是細心你不知道發現了沒有,「祖」也分好幾種。祖分為:高祖、太祖、世祖,聖祖。比如題中說到的宋太祖、唐高祖。那麼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古代皇帝叫太祖、高祖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我們知道歷代皇帝中有些皇帝稱作太祖或者高祖,那麼皇帝的太祖和高祖有什麼區別麼?下面我們來給大家說一說。太祖指的是這朝皇家族宗廟體系中居中的那一位開創者,屬廟號體系,《禮記·王制》記載:"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
  • 太祖和高祖有何區別?為何趙匡胤叫宋太祖,李淵叫唐高祖?
    廟號的基本原則:有功稱祖,有德稱宗。開疆拓土,創下一片家業的為祖,守業有功,將家業發揚光大的為宗。放在皇家就比較好區分了,開國皇帝肯定是祖,二代繼承者多為宗。我們經常聽到的宗是最多的,比如唐太宗、唐玄宗、唐中宗。但是細心你不知道發現了沒有,「祖」也分好幾種。祖分為:高祖、太祖、世祖,聖祖。比如題中說到的宋太祖、唐高祖。
  • 都是開國皇帝,高祖和太祖有什麼不同?分不清的進來看看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同為開國皇帝其實彼此之間也是有點不同的,就拿「祖」的區別來說吧,歷史上有的開國皇帝被稱為「高祖」,常說的有漢高祖、唐高祖,而有的則被稱為「太祖」,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趙匡胤等等。
  • 請不要再叫劉邦「漢高祖」了,帶你探討一下太祖和高祖的區別!
    後世的史學家以劉邦誅暴秦統一天下之功高敬稱其為高祖不為過,也就一直不改。在漢武帝的後世之君中為了表示對劉邦的尊敬亦尊稱為高祖。下面丸子就來講講「太祖」和「高祖」有什麼區別呢?廟號制度起源於商朝,周朝時則不用廟號而起用諡號,秦始皇時「子議父、臣議君」嫌疑廢掉了諡號,到了劉邦時有重新恢復廟號制度。
  • 皇帝為何有的是太祖有的是高祖,有什麼區別,有兩人為何與眾不同
    我們可以看到在古代的皇帝中,有的人被稱之為太祖,有的人被稱之為高祖,那麼廟號和廟號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太祖和高祖的區別其實很簡單,這兩個廟號一般都是給開國第一個皇帝的,就像是宋太祖,唐高祖。一般都是開國皇帝被稱為祖。那麼為什麼又有太祖和高祖的分別。
  • 開國皇帝都叫「×太祖」或「×高祖」,可是你知道它們又有什麼區別...
    開國皇帝都叫「×太祖」或「×高祖」,可是你知道它們又有什麼區別呢?中國歷代開國皇帝一般都叫「×太祖」或「×高祖」,但是太祖與高祖之間又有什麼差異呢?不相同都是開國帝王嗎?為何劉邦要叫「漢高祖」,李淵要叫「唐高祖」。
  • 皇帝有的稱為太祖,有的稱為高祖,其中「太」和「高」有何區別?
    有功稱祖,有德稱宗。「我們經常聽到皇帝的稱呼最多的就是太宗、玄宗何中宗等等。可「祖」同樣也是分為好幾種類型,比如高祖、太祖、世祖和聖祖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宋太祖和唐高祖兩個人除了朝代之外到底有什麼區別。
  • 稱呼劉邦為「漢高祖」居然是錯誤的?「太祖」、「高祖」廟號辨
    閱讀之前,先請閱讀諸君思考並回答一個小問題:如果你穿越回漢朝(自西漢惠帝到東漢獻帝,任何一朝皆可),你會準確的使用相應的皇帝禮儀稱謂,如諡號、廟號等,來稱呼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嗎?也許很多人都會說:這有什麼難的啊?三歲的小孩都會!不就是「漢高祖」嗎?如果我說你的回答是錯誤的,你信嗎?嗯,肯定很多人不信!為什麼?
  • 高祖和太祖區別在哪?同樣是開國皇帝的李淵和趙匡胤叫法有何不同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禮儀之邦,注重尊老愛幼,這個「老」卻不單單指年長的老者,也包含了地位高的人,對比自己年長的人要保持尊敬,對地位在自己之上的人要保持敬仰,不管是在語言方面還是行動,都要懂得避諱,更不應該直呼長者的名字,那為什麼李淵被後人叫「高祖」,趙匡胤是能被叫做「太祖」呢?
  • 朱元璋稱明太祖,李淵只稱唐高祖,太祖和高祖之間有何區別?
    古代皇帝的廟號是很有講究的:「有功稱祖,有德稱宗。開疆拓土,創下一片家業的為祖;守業有功,將家業發揚光大的為宗。」一般開國皇帝為祖,比如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等。為何同為開國皇帝的李淵,卻只稱自己為唐高祖呢?
  • 開國皇帝的廟號解析:太祖和高祖,背後象徵著地位和貢獻
    太祖和高祖有何區別,下面我們詳細分析。劉邦正確的稱呼,應該是漢太祖。至於高祖這個叫法,說是司馬遷帶偏的,其實也不對。司馬遷是景帝、武帝時代的人,當時的人對已故皇帝的稱呼都是流行稱諡號而非廟號。原因大概是當時的規矩,天子七廟,也就是說,如果漢朝能千秋萬代的話,必然會有很多皇帝不會擁有廟號,而諡號是每一位都會有的,所以只能用諡號來稱呼已故的皇帝。
  • 皇帝的「高祖」稱號和「太祖」稱號哪個輩分更大?
    先是秦朝,皇帝從這時候才有。秦始皇,秦二世,都不屬於討論的範圍。漢朝,漢高祖劉邦,這也是歷史上第一個稱號為「高祖」的皇帝,回顧劉邦個人的歷史,他被項羽封為漢中王,得名「漢」,這裡可能有一個原則:在古代某個朝代,第一位得到封爵封地的皇帝才可以被後世的皇帝尊稱為「祖」。劉邦符合這個原則。但劉邦為什麼不能叫「太祖」呢?這個問題我們暫時擱置一下。
  • 為什麼劉邦、李淵的廟號是高祖,趙匡胤、朱元璋廟號是太祖?
    劉邦,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後人稱之為漢高祖。其實劉邦的廟號並不是高祖,乃是太祖。史料記載,劉邦的廟號是漢太祖,諡號高皇帝。起初,劉邦漢高祖這個廟號是存在的。漢景帝時期,皇帝命人將劉邦的高祖廟號提升為了太祖,以此歌頌讚美劉邦的功績偉大。自此之後,太祖便成為了開國皇帝慣用的廟號。
  • 同樣是開國皇帝,為何劉邦叫高祖,而趙匡胤、朱元璋卻叫太祖呢?
    我們平常都是稱呼劉邦為漢高祖,叫朱元璋為明太祖。可是問題來了:同樣都是開國皇帝,為什麼他們的廟號就不一樣呢?起首對廟號。傳統天子很是正視祭奠,以是死後的牌位都是會特地供奉到太廟,而大多對此也是會有響應的名稱的。這個名稱即是廟號。
  • 李淵是唐高祖,唐太祖是誰?他才是唐朝的奠基者
    他的廟號和劉邦朱元璋不一樣,劉邦廟號漢太祖,朱元璋廟號明太祖,宋朝的建立者趙匡胤廟號也是太祖。太祖在廟號中的意思,就是基業的創造者,高祖要差一點,他繼承了祖先的基業,所以只能叫高祖。
  • 文言文常識:太祖
    「太」同「大」,故後世多稱「太祖」。《詩·周頌·雝序》:「《雝》,禘大祖也。」 鄭玄 箋:「大祖,謂 文王 。」後世通稱開國皇帝曰太祖。《史記·五帝本紀》:「文祖者,堯大祖也。」太祖作為帝王廟號使用,多為創基立業者,常見於開國皇帝,也有為其後人追授者。
  • 那麼「祖」和「宗」區別是什麼?
    這個廟號啊,其實從老遠的商朝就有了。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裡立室奉祀時追尊的名號,常用「祖」字或「宗」字。廟號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漢太宗、唐太宗、宋太宗等。廟號往往也含有褒貶之意。
  • 中華歷史上皇帝的生平,從廟號看皇帝:太祖篇
    以商朝為例,商朝31君,只建立了4種廟號,然後根據「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獻給7個皇帝:創立基業曰「太」(太祖湯,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盤庚,世宗且甲)中興者曰「中」(中宗且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