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歷代皇帝中有些皇帝稱作太祖或者高祖,那麼皇帝的太祖和高祖有什麼區別麼?下面我們來給大家說一說。
太祖指的是這朝皇家族宗廟體系中居中的那一位開創者,屬廟號體系,《禮記·王制》記載:"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太祖是廟號中最高的級別,一般是開國皇帝的稱號。但是為什麼有的開國皇帝又叫做高祖呢?
其實這是一個錯誤,最開始廟號中是沒有高祖的,高祖是對對曾祖父之父的稱謂,後來也可以用來尊稱曾祖父等,而司馬遷在《史記》中稱呼劉邦為高祖,是從漢武帝的角度來尊稱的,畢竟劉邦真是漢武帝的曾祖父。《史記》中稱呼劉邦為高祖是不正確的,劉邦的廟號為太祖,但等到三國時期,高祖這個稱號真的被搬進了宗廟,成為一個廟號,而且其地位僅次於太祖。
首創高祖廟號的是曹魏,曹操作為曹魏勢力的奠基人,被曹丕成為太祖但曹丕作為開國皇帝,卻被曹睿尊為高祖,顯然曹睿是將高祖作為開國皇帝的廟號了,這一想法也被後世採用。
不過三國時期一結束,高祖和太祖的地位就來了個反轉,司馬炎尊司馬懿為高祖,尊司馬昭為太祖,雖說這兩人都是西晉的奠基者,但司馬懿的地位明顯要比司馬昭高,高祖後來居上。
有這兩個例子,後來高祖和太祖的廟號議定就有些飄忽不定。
一般來說,太祖是白手起家的開國之君或者王朝奠基人,高祖是繼承勢力或者自己認為繼承建國的皇帝以及將王朝改頭換面的皇帝。
像漢太祖劉邦、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爾哈赤,都算白手起家。而唐高祖李淵、隋高祖帝楊堅都是繼承,唐太祖是李淵祖父李虎,隋太祖則是楊堅之父楊忠。像北魏高祖元(拓跋)宏、北周高祖宇文邕,這是將王朝改頭換面的。
這只是一般情況,還有不少特殊的,如南朝宋高祖劉裕認為自己的漢室後裔,雖然是白手起家,也被尊稱為高祖,但其子宋文帝卻被尊稱為太祖,南朝宋跟西晉是唯二的太祖比高祖地位低的朝代。
還有那些太祖高祖變換的,北齊高歡,也是白手起家,廟號開始是太祖,後來改成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