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拳詩詞集錦!
太極起止見金剛太極拳太極朝暮隨身練,天長日久功無量。周身渾然一太極,剛柔並濟二行易。百骨長短三節分,肩胯相應四貴記。內外走勢五行順,精氣神足六合意。轉關一動七星至,著熟懂勁八法奇。千變萬化九曲珠,身手自如十根基。朝暮修煉百病祛,拳法變幻千斤力。初學者,莫等閒,久練神明體康健。
-
張世昌的太極道:拳中太極道和天下
張世昌的太極道:拳中太極道和天下
-
談學練太極拳經歷的三個階段
談學練太極拳經歷的三個階段 作者 陝西省寶雞市隴縣中學 王彥龍 這是一個老話題,前輩們已經講過了,可我還想在借鑑前人經驗的前提下,結合筆者三十年的練拳實踐深入淺出地再談談這個問題,使初學太極拳的朋友們有章可循,一看便會,循序漸近,逐步提升習練太極拳的境界,增強太極拳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的效果。
-
把太極拳文化引入企業管理之體悟
所以在跟隨師父學拳的過程中,我除了認真學習拳架,修煉內功,不斷提高拳藝水平和修心養性外,還特別關注了如何把太極拳文化引入到企業管理中。儘管我做的還不夠好,但卻已初見成效,有力的促進了企業的發展。下面我就匯報一下在這方面的體悟。
-
太極拳之鬆柔
&39;是要我柔,不是我剛。是以柔化來克制剛強,絕非用力來頂進,去對抗。 察四兩撥千斤句,顯非力勝。&39;百鍊鋼,是指柔軟,不是指堅硬。古人&39;名貴的寶劍,可以纏腰一周,可以為證。 &39;這說明學太極拳先追求的是極柔軟。
-
太極初學者如何練好楊式太極拳?
那麼意從何來,不是憑空的胡思亂想,對於初學者,已有前輩現成的拳理拳法。第二階段就是在第一階段按規守矩能夠基本流暢把拳架打下來的基礎上,把拳理拳法融進你的拳架裡。 那麼楊式拳到底有哪些拳理拳法要循呢。我認為初學不要貪多,更不能盲從。一定要把握那些經典的經過實踐和歷史考驗的東西。一是張公三豐的《太極拳論》。
-
《太極拳經》之研究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等大道之理。道家理論對太極拳影響深矣,無論其拳理、修煉、技擊莫不受其影響。從這一意義上說,老子之《道德經》實為太極拳理論之靈魂,將其視為太極拳之經典也未嘗不可。趙堡太極拳譜有歌訣曰:「太極之先,天地根源。老君(子)設教,宓子真傳。玉皇上帝,正坐當庭。帝君真武,列在兩邊。三界內外,億萬神仙。傳於此術,教成神仙。」將老子作為太極拳之創始人。
-
太極拳人物
因這一新拳種依據太極陰陽之理,才有了陰陽、虛實、柔剛具備的拳理,每個招式均分陰陽(即虛、實、柔、剛);結合了經絡學說,具有了纏繞運轉的纏絲勁。更重要的由於採用了陰陽學說。因此,陳王廷將此拳定名為太極拳,成為馳名寰宇的太極拳開山鼻祖。 陳王廷創編的太極拳,共分五套拳和一套炮捶(亦有五套捶一說,但無捶譜)及雙人推手等。他又據此理創編了刀、槍、劍、棍、鐧、雙人粘槍等器械套路。
-
怎樣正確認識太極拳(1)
沿著這條所涉之路提供一些我之辨識,能幫助到同道一同前行將是我的榮幸,也是拳門之幸。 5 太極與太極球的認識 把太極形象成一個球體,是中國文化先哲們的智慧結晶,也符合現代科學的揭示。地球受外部的影響,沿著軌道運行,可稱一一天道。內部的變化則是風霜雨雪,四季變化等。
-
李派太極拳法·形成之來龍去脈
王蘭亭系太極大師楊祿禪先生之弟子,之前亦曾學十二連拳周嶽圖(心意拳的一個分支),拳技出神入化,但深藏不露,為人謙虛,從不與人談武論技。這一次也是緣分,蘭亭在晚飯後與李瑞東燃燈閒談,偶然談及拳勇,一時興之所在,二人即在燈下比較,結果李瑞東三戰皆敗,一時沮喪,無地自容,幾乎愧死。蘭亭婉勸不可如此淺見,並表示知己兄弟,願將所學授之。李瑞東問蘭亭所學何門,為何師所傳,並問京城有一最著名楊班侯是否認識。
-
是陳氏太極拳,還是陳式太極拳?
有朋友在下面留言說:你寫錯了,應該是陳式太極拳,而不是陳氏太極拳。也有朋友,反駁說:就是陳氏太極拳,沒錯,因為這套拳法是溫縣陳家溝陳王廷所創,所以,就是陳氏太極拳。關於這個問題,今天,我簡單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兩點看法。
-
中國人應該怎樣看待太極拳?
太極拳釋義太極拳是一種集導引術、吐納術一身,結合陰陽五行、中醫經絡形成的一種內外雙修,意識、呼吸、動作合而為一的內功拳法。太極拳綜合各家拳法之所長,以道家哲學的太極陰陽為核心思想,形成了一種以強身健體、頤養性情、技擊對抗為一體的多功能人體文化。
-
什麼樣的拳才能叫做太極拳?看了這篇文章就知道了!
1、練太極拳的人絕大多數都是為了健身而練太極拳套路的,而練太極拳套路之所以能夠健身就是因為,太極拳套路是一種非常好的動態導引術。而所謂的動態導引術就是通過運動來引導人體的神經活動、呼吸活動,從而加強神經對人體基本生理活動的調控。其效果就是使人體的生理活動更加協調而組織結構的修復也更加準確。
-
知行合一太極拳(1)
打一套拳下來,不僅神清氣爽,周身通透,並有無窮孕育的體會和感悟。可以說腰胯不松,難以達到上述境地。並以此共勉於練了多年沒有太極感受的人士。 楊式太極拳一百多年的歷史衍生了許多種門派的打法,後人根據自己早年的拳史也不斷予以改進。形成了武匯川的楊式太極拳套路,田兆鄰的田派各式路子,以及楮派,付派,陳派等多種形式。應該說各派在沿襲楊式太極拳基礎上增加了自己的理念和觀點,楊式太極拳本身就拳出多枝,使楊式太極拳紛呈多彩,各有千秋,也融合了各自的特點。
-
狂生談拳錄:太極篇
與世俗之野拳不同也。為什麼嗩見太極高手打人。答:不打人不叫拳,既是拳就打人!還是陰間教鬼去?更何況還是調詞斷句要斷開,有時意是重複......那些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書呆子。哪裡能看見什麼真東西?豈有動則散勢、靜則事束縮之拳麼?!
-
年輕白領眼中的太極:姐學的不僅是拳,還是一種智慧!
馬雲曾說:「越學習太極越發現,其實我做企業,無論是企業內部員工的管理還是跟客戶、跟競爭者的關係,幾乎完全按照太極的宗旨。」太極拳真的有那麼神嗎?太極拳不僅僅是一種古老的拳術,它還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拳理、拳術之中充滿了中國式的哲理和東方智慧。不僅是中老年人群養生的法寶,更能減輕年輕人的生活、職場壓力,指引他們的人生。
-
練太極拳的都是些什麼人?
所以說太極拳是磨礪練拳人意志的拳,老話說:「太極十年不出門」,能領略到太極之神妙者,自然會深醉其中,勤練不輟,難以割捨。那些數十年如一日的習練太極拳的都是些什麼人呢?首先,練太極拳的都是文化人。這裡說的文化不是指文憑有多高,上了多少年學,而是對中華傳統哲學的深刻理解。太極學說最早來自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莊子,為中華民族哲學思想之瑰寶。
-
淺談太極拳之緊湊與開展
楊氏太極拳名家董虎嶺先生一、 何謂「開展」與「緊湊」筆者理解的「開展」不是架子有多大,邁步有多開,蹲的有多低就是開展;而是你的拳架子能充分建立在何謂「緊湊」,不是拳架子縮成一團,而是「外形含蓄有度」與「內在精神內斂」的統一,如果一談「緊湊」就是架子小些,這種說法太片面了。
-
太極拳文化的當代社會價值
人們在長期研習太極拳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的太極拳文化,包括太極拳套路、拳理、技擊健身理念、行為模式、價值取向,等等。太極拳文化具有行為文化和觀念文化的雙重特性,弘揚太極拳文化對於促進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樹立環保理念以及濡養民族精神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
話說太極拳流派
150多年間,迅速發展壯大,生衍出眾多的太極拳流派。今天我們僅就太極拳流派實際的衍生過程與現狀進行一下疏理。陳氏太極拳理論上是不遵奉《王宗嶽太極拳論》的,但在技術實踐上卻慢慢朝著《王宗嶽太極拳論》描述的技術圖景演變。陳氏太極拳又有大架、小架,老架、新架之分,近年來又形成了陳氏洪(洪均生)傳太極拳、混元太極拳(馮志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