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日報/雅泗鐵路日本遇挑戰 中日爭奪戰或將重演

2020-12-13 峇里之窗
雅加達-泗水常規鐵路建設計劃

【本報訊】印尼雅加達-泗水鐵路項目也要「棄日投中」?雅泗鐵路既有線路最高時速為90公裡,大約要9個或10個小時走完740公裡,重建後時速約達160公裡,可在5.5個小時之內走完全程。

日本通過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計劃承建全長740公裡的雅加達-泗水普速鐵路項目,並且已經在進行可行性研究,也準備在近期籤訂合作同意書。然而就在這個關節點上,印尼海事建設統籌部長盧虎(Luhut)卻說,中國方面也已表示有意承建這項印尼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建設項目,這件事令人回憶起中日雙方在雅加達-萬隆高鐵項目之爭,印尼鐵路建設的「中日戰爭」是否會重演呢?

眾所周知,中國和日本曾爭奪雅萬高鐵建設項目,同樣是日本先在2008年11月醞釀「進軍」雅萬高鐵,2012年進行初步研究,2014年完成了可行性研究。然而就在2015年4月,「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中國開始表示願意承建雅萬高鐵,而且提供更優惠條件,甚至還接受了印尼提出的「企業對企業」合作條件,可說是「三板斧」很快拿下這個項目。

而今的雅泗普鐵項目和上述的「中日之爭」有些相似。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得力助手盧虎曾於9月2日會見中國鐵路建設總公司董事長陳奮健之後說:「中方也已表示有意承建雅泗中鐵項目,而且會提供更優越條件。我高興地回答說,無論是誰,如果能按照我們的條件和要求,都一樣可以協助我們發展這項建設項目。」

他還有意無意地提及雅萬高鐵項目:「印中高鐵公司承建的雅萬高鐵的進展越來越快了,目前這項印中合作建設工程已經落實了大約21萬億盾的投資金。」

盧虎近日在雅加達攝於電動車展

印尼交通部長蘇馬迪於9月3日曾說,中方可代替日本國際協力機構承建雅泗普鐵項目。他還說:「中方確實了提出上述要求,但日方已進行可行性研究,所以我們給日方優先權,但這個優先權並非『壟斷權』。」

重要的是,印尼政府與日方至今還沒有籤署具有約束力的合同,雙方在建設雅泗普鐵項目的投資價值方面也未有共識,日方對有關的貸款問題也是模稜兩可。這些都是日方在要求承建雅泗鐵路的弱點。

如悉,印尼政府曾通過交通部提出的先決條件是建設投資金最高為60萬億盾,而日方的要求是90萬億盾,且日方對提供雅泗普鐵的貸款雖然有了一番措辭,但語焉不詳。

按照原計劃,日方自承能在2020年底之前完成雅泗普鐵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在2021年開始動工建設,建設期預估為3年,或能在2024年完成。

雅泗普鐵建設項目再出現問題

瓦利尼隧道貫通標誌雅萬高鐵全面提速

印尼交通部火車總署長祖菲吉9月6日在雅加達聲稱,政府要建設全長約達740公裡的雅泗普速鐵路項目,將經過許多平交道,因此必須增設大約400個高架,所增加的投資金約達10萬億盾。

祖菲吉還說,將來的雅泗普鐵列車的時速約達160公裡,可以在5.5個小時之內走完740公裡的路途。他說:「但是在這條路線上存在著922個平交道,有的是正式的平交道,有的是非正式或非法的平交道。如果要保證列車能準時抵達目的地,我們必須興建大約400個高架鐵路路段。」

祖菲吉說:「我們已經和國會第五委員會溝通了,國會方面表示必須保證列車安全通行,增設400個高架鐵路路段,以避開全長約達56公裡居民稠密地帶的平交道。」

他說:「400個高架鐵路路段的投資金約達10萬億盾,這確實是一項龐大的開支,但如果我們以民眾的安全作為衡量標準,那麼更大的投資金也不足於比較了。」

他補充說:「目前的雅加達-泗水鐵路還是屬於常規的鐵路,載客列車採用的機械是1067型多個柴油機組(DMU),最高時速為90公裡,大約要9個或10個小時才能抵達目的地。」

祖菲吉還說,即使增加10萬億盾,雅泗普鐵的投資金也只是70萬億盾。他說:「雅泗普鐵投資金從60萬億盾增升為70萬億盾,國會方面也可能會接受的。」

然而印尼政府之前已通過交通部提出建設雅泗普鐵的先決條件是建設投資金最高60萬億盾,而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作為承建商提出的要求是90萬億盾。

為鐵路安全行駛保駕護航

中國鐵路鋼軌保護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技術人員在為高速鐵路軌道打磨作業準備

【本報北京訊】據來自中國鐵路物資集團軌道公司消息,國慶前期該公司專業技術人員正在京(北京)滬(上海)、京(北京)廣(州)高鐵和京(北京)九(龍)、青(海)藏(西藏)、成(都)渝(重慶)等普速鐵路共計45條線路上進行鋼軌打磨作業。鋼軌廓形打磨可有效控制高速鐵路列車晃車、抖車難題,大幅提高乘客舒適度,續寫中國高鐵硬幣不倒的傳奇。也可延長普速鐵路小半徑曲線鋼軌使用壽命一倍以上,確保火車跑得又快又穩又長久。目前,中國鐵路鋼軌保護技術已躍居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是鐵路大國,運營裡程達13.1萬公裡,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但中國鋼軌保護技術研究起步較晚,鐵路運營後行車噪聲大、鋼軌壽命短的問題較為普遍。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所屬軌道研究中心自2013年起,在廣泛汲取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與鐵科院、西南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中國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為中國鐵路線路「問診把脈」,全方位開展鋼軌保護技術研究和創新。他們先後取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專利10項和軟體著作權,並有3項發明專利正在公示期,填補了中國相關領域的多項空白。

目前,中國鐵路鋼軌保護技術已實現「彎道超車」,居於國際領先水平。其突出標誌是:在世界上首次實現針對每條鐵路鋼軌不同情況進行個性化精準打磨,國外通常採用模板進行固定廓形打磨;首次實現鋼軌打磨模式智能化設計,自主開發了打磨車作業模式智能設計系統,可根據不同鋼軌廓形設計自動打磨,國外通常根據鋼軌廓形與模板廓形的差異,現場選擇或臨時編排打磨模式進行作業,對操作人員經驗的依賴性較大;首次實現鐵路道岔大小機結合打磨智能化,國外基本處於空白狀態;首次實現鋼軌全項目檢測和大數據管理模式,掌握每根鋼軌從生到死及「患病」情況,便於及時打磨維護,防患於未然,相較於國外粗放維護模式更加科學合理。同時,中國鋼軌打磨技術標準更高,中國打磨作業驗收偏差控制為±0.2~±0.3mm,而國外歐標規定的驗收偏差為0.6-1.7mm;應用範圍更廣,中國鋼軌維護已覆蓋各類客貨混跑、重載、客專、高鐵、地鐵、城軌交通等軌道交通線路和道岔,國外主要集中在重載貨運鐵路線;年打磨裡程更長,可達3~4萬公裡,均領先於歐美等發達國家。

據悉,中國鐵路物資集團軌道公司鋼軌打磨作業均在「天窗」期,不會影響鐵路正常運行。(王保良)

相關焦點

  • 國際關係學院舉辦日本動向與中日關係學術研討會
    人民網北京10月29日電(楊牧 徐祥麗)10月28日,「『一帶一路』建設下日本對華戰略調整及中國的對應研究」研討會在國際關係學院召開。來自國際關係學院、中華日本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日本學會、中國人民大學等學界2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研討會由國際關係學院和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聯合主辦。
  • 外媒:日本發力新基建,與中國爭奪磁懸浮列車霸主地位
    11月25日,國外科技媒體TechXplore撰文表示,中日正在爭奪磁懸浮列車的霸主地位。一方面,日本中鐵公司投資約9萬億日元(860億美元),預計到2037年將在東京和大阪之前開通磁懸浮列車。另一方面,中國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150億美元)運行在上海和東部港口城市寧波之間的磁懸浮列車,預計將在2035年左右完工。報導稱,日本投入巨資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要穿過山區鄉村進行軌道挖掘工作。
  • 東亞運10日前瞻:遊泳收官田徑揭幕 中日激烈PK
    搜狐體育訊 北京時間12月10日,第五屆東亞運動會將進入第六比賽日爭奪,在七個大項比賽中將產生32枚金牌。在遊泳項目進入收官日的同時,另一個金牌大項田徑比賽則會揭開大幕,中日兩強將會轉換賽場繼續PK戰。中國代表團則會於當天在遊泳、田徑、舉重、網球、羽毛球等大項上有望再奪金牌。
  • 「憑君傳語報平安」 中國移動國際日本子公司中日員工攜手戰「疫」
    相關消息顯示,由於疫情前景不明,日本已初步計劃將原定於5月6日解除的「緊急事態宣言」延期至6月以後。面對疫情發生以來的嚴峻考驗,在日各中國企業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積極發揮企業能量,自發向中日兩國政府、社會、民眾以及學生團體捐款、捐物,努力履行社會責任,為兩國共克時疫出力鼓勁。
  • 中日題材長篇小說感動日本讀者
    值此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之際,我不由想起在兩國文化交流百花園辛勤耕耘的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於強,以及他撰寫的五部中日題材長篇小說。  於強以他敏銳的視角,將自己長期從事外事、旅遊積累的素材和多次赴日的見聞撰寫成感人的文學作品,在中日兩國出版,感動了眾多日本讀者。
  • 《開羅宣言》不容挑戰歷史事實不許篡改
    《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二戰後同盟國與日本之間結束戰爭狀態、構建亞太戰後國際秩序的法律基礎和保障。《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對中國具有重大意義,其確認了近代日本侵略、掠奪中國領土的法律事實,強制日本必須將竊取、佔領的中國領土悉數交還中國。這也是中日之間解決釣魚島歸屬問題的法律基礎。
  • 中日貨幣「直通」首日獲肯定 美國警惕貨幣挑戰
    原題:日喜悅兩國經濟「掛鈎」  美警惕「亞元」發起挑戰中日貨幣「直通」首日獲肯定在中日兩國輿論期待中,人民幣與日元直接兌換業務1日在上海、東京同步開啟。當天的市場交易反應平靜。《日本經濟新聞》稱,日中貨幣直接交易渠道「架通」首日,市場反應平靜,並未出現大規模外幣置換和業務量激增的情況,「顯然,對於新的兌換模式,兩國交易商和主導運營的金融機構還需要時間適應」。在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5月29日正式宣布日中兩國將在6月啟動人民幣和日元「直通車」後,日本輿論進一步挖掘這一舉措將對中日兩國經濟產生何種效應。
  • 港媒:美國綏靖日本,最終將自食其果
    香港《太陽報》1月19日文章 原題:美國綏靖日本 最終自食其果日本首相安倍上臺後隨即推動蠻橫外交,已成為亞太地區的麻煩製造者,不僅不能維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反而可能將美國拖入一場兩敗俱傷的中美對抗。
  • 張偉麗爭奪TOP FC金腰帶,Glory衛冕戰範霍文對陣薩迪克!
    這場Glory榮耀格鬥重量級冠軍復仇二番戰,目前官方尚未確定比賽地點和日期,敬請期待。『「將軍」胡阿預與普呂進行二番復仇戰』來自外媒的消息,前PRIDE中量級冠軍、前UFC輕重量級冠軍「將軍」馬裡西歐·胡阿將在今年9月23日日本琦玉縣舉行的UFC格鬥之夜比賽,對陣歐文斯·聖·普呂,這也是兩人的二番復仇戰。
  • 日華媒:中日製造「地面戰」轉向「空戰」
    《日本新華僑報》11月13日文章,原題:《中日製造「地面戰」轉向「空戰」》,文章說,2005年,歐洲經濟學家Kim和Mauborgne曾經共同提出的「藍海戰略」,被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是專為「藍色天空」設計的詞彙,其背景是航空市場日益爆發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 首屆漕湖金秋國際龍舟賽暨蘇州中日文化與商品交流會舉行
    風景秀麗的漕湖風光,充滿挑戰的水上極限表演,純正的日本茶酒文化,源遠流長的非遺展演,獨具特色的中日美食……10月11日,首屆漕湖金秋國際龍舟賽暨蘇州中日文化與商品交流會在蘇州市相城區漕湖溼地公園啟幕,千餘名海內外賓朋相聚漕湖之畔,感受文化、體育與商貿在相城深度交融的無限魅力。
  • 講中國年輕人在日本逐夢故事 中日合拍紀錄片將在日播出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日本將迎來新的時代,中日兩國政府共同將今年確定為「中日青少年交流促進年」,為兩國關係注入正能量,推動邁上新臺階。《東京職場前線物語》配合「中日青少年交流促進年」,講述三位中國年輕人在日本學習、工作,追逐理想的青春勵志故事。
  • 中日加緊爭奪東南亞基建項目 建各自經濟勢力範圍
    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 外媒稱,在經濟競爭日益激烈、海上爭端引發的緊張關係不斷升溫的背景下,中國與日本正在加緊爭奪東南亞的戰略基礎設施項目。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24日報導,近日吉隆坡舉行的亞太領導人年度峰會上,中國承諾向其不斷擴大的東南亞基礎設施貸款資金池再注入100億美元,而日本許諾要將該國審批基礎設施貸款的時間減半並承擔更多金融風險。近期,依靠不需要印尼政府作擔保人的無條件融資,中國擊敗了日本,贏得了印尼一個50億美元的高鐵項目。
  • 《中日歷史認識共同研究報告(戰前篇):中日戰爭何以爆發》出版
    《中日歷史認識共同研究報告(戰前篇):中日戰爭何以爆發》為該項目第一階段研究成果的彙編,計有中方學者執筆的七篇文章和日方學者執筆的八篇文章。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外國人研究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史丹福大學、挪威卑爾根大學、日本中央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史和中華民國史,著有《1945~1949:國共政爭與中國命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中華民國史》(第4、11卷,中華書局,2011)、《和與戰的抉擇:戰後國民黨的東北決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等。
  • 中日貨幣直接兌換受挫 中國或將拋售日本國債
    中方將闡明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嚴正立場,要求日方糾正錯誤,為改善中日關係作出應有努力。   昨日有專家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中日之間的摩擦對兩國經濟的影響更多集中於實體經濟領域,但也要警惕向金融領域延伸。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就對記者表示,「中日之間的貿易摩擦勢必導致人民幣與日元之間兌換的需求大幅減少。」
  • 華爾街日報:中日貨幣協議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2月27日報導】題:東京與北京達成貨幣協議(記者魏琳琳鮑勃·戴維斯發自北京)    中日兩國之間一項廣泛的貨幣協議可望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但要使人民幣成為像美元或歐元那樣的強勢貨幣,中國仍必須對自己的經濟管理方式進行重大變革。
  • 日本正式開啟「令和」時代 中日關係將走向何方?
    明仁天皇多次反省戰爭,曾於1992年訪華,並多次會見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為推動中日關係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有理由相信,在令和時代,德仁天皇將繼續維護和平,對侵略戰爭進行反省,中日關係行穩致遠。  ◎推動改善中日關係,安倍有幾點考量  2012年9月,安倍晉三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
  • 日本正式開啟「令和」時代,中日關係將走向何方?
    明仁天皇多次反省戰爭,曾於1992年訪華,並多次會見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為推動中日關係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有理由相信,在令和時代,德仁天皇將繼續維護和平,對侵略戰爭進行反省,中日關係行穩致遠。◎推動改善中日關係,安倍有幾點考量2012年9月,安倍晉三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
  • 日本官員祭奠中國勞工:發誓不忘悲劇,不讓戰禍重演
    來源:環球網 「我們絕不會讓前人在遺恨中流下的汗水和淚水白費,絕不會讓戰禍重演。」在二戰結束75周年之際,當地時間13日,日本京都府與謝町舉辦和平祈願祭典,約40名日本國會議員、地方官員及關西各地中日友好協會成員前往位於京都北部的礦山遺址,祭拜曾於二戰末期在該礦山從事無人道勞動而死的12名中國勞工。活動上,京都與謝町日中友好協會理事長江原英樹手捧鮮花,帶頭髮誓不忘悲劇,不讓戰禍重演。
  • 歷史上的今天:中日平壤之戰 成甲午戰爭的轉折點
    9月15日平壤之戰與9月17日的黃海海戰一起,成為中日甲午戰爭的轉折點,自此以後,日軍掌握戰場主動權,開始在中國境內迅速推進。  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是中國晚清年間發生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由於發生年為1894年即清光緒二十年,幹支為甲午,中國史稱「甲午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