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分為散茶和壓制茶,很多人認為只是形態不一樣而已,其實兩者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區別,區別在哪裡呢?下面以個人見解做一下簡單介紹。
散茶,為保持了其茶葉原本的葉形,沒有經過重力緊壓。散茶便於人們仔細觀察葉片的外形和色澤,能直接觸摸葉片,感覺茶葉的手感。由於沒有進過加工壓制,在飲用時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清香和鮮甜。散茶在取用時方便,存放在容器裡,隨飲隨取。
另外,散茶便於為客戶提供試飲樣品,客戶對樣品茶的品質滿意了,再根據要求壓製成相應的形狀。在普洱茶產地這邊,很多人都相互送試飲樣品,包裝上貼上標籤,寫上什麼種類和自己的名字,需要的時候就聯繫。有人開玩笑說,在這邊待上一段時間,可以收到足夠喝一年的樣品茶---好像真是這樣!
壓制茶,常見的普洱茶被壓製成茶餅、茶磚等形態,經高溫蒸壓、重力壓制的普洱茶有更好的發酵條件,使得其在存放一定時間後有更好的口感,並且在壓制過程中低沸點青澀味物質,也隨加工中揮發減少,具有了收藏的基礎條件。而且普洱茶有「越陳越香」特點,壓制後陳化幾年,茶性穩定了,茶味也醇和了。當然,壓制茶取用較為不便,要用到茶錐、茶刀等工具,不過這也是普洱茶迷人的地方吧。
散茶和壓制茶各有特點,大家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就行。
那麼,該怎麼挑選散茶呢?
首先肯定是看外形了,色澤深淺是否均勻一致,褐紅是否均勻一致,如發黑或有青張枯暗,那屬於品質差的;看條形鬆緊、重實的程度(因採用大葉種為原料),要完整而少斷碎。
然後聞味道,好一點的散茶陳香顯著濃鬱純正,氣味感強,而差的散茶則只有一點陳香,也可能只有陳氣,甚至還帶有酸味、餿味、臭黴味。
看湯色,要紅濃明亮,如果橙黃或者發黑髮暗,則是工藝不好,如渾濁不清,就是品質較差的茶。
下一步嘗口感,要從滑口度、潤喉感和回甜感來感覺。好的茶味道濃厚、滑口、潤喉、回甜,差的就舌根兩側不適,甚至澀口。
品嘗完後要看泡過的底葉,如色澤褐紅、色澤勻亮、花雜少,而且葉片完整不腐敗硬化,就屬優質,差的茶則發烏欠亮,葉片腐敗硬化。
還有幾點需要注意:
1、不是越香的茶就是好茶,現在有些商家添加香精、香料在劣質茶裡,誤導消費者;
2、受潮、有雜質、有異味的不要選擇;
3、不要一次性購買太多,散茶不易保存,長時間沒喝完影響茶葉味道;
4、茶葉顏色的深淺跟茶葉品質沒有關係。
接著再說說散茶的保存,茶葉會吸收空氣中異味,日常生活中,冰箱裡有了臭味我們都會放一些茶葉進去吸味,所以不管散茶還是餅茶,只要是茶葉,千萬不要放冰箱,不要放在有異味的空間中保存。
不要放在陽光能照射到的地方,在陽光下,會使茶葉變色變質,而且驟變的溫度會使茶葉加速發酵而變酸,直接破壞了茶葉。
不要放在風口的地方,會導致茶氣、茶味直接被吹走,這樣的普洱茶飲起來也毫無意義。
最好的保存器具是罐子,資深茶友會選擇紫砂,因為紫砂的材質不僅可以隔絕異味,還可以通過氧化反應,使茶罐內氧氣密度和純粹度達到很完美的狀態,從而促使普洱茶的氧化反應變得更快和更好。
不過一般茶友選擇金屬罐保存,鐵罐、不鏽鋼罐都可以。不過如果是新買的罐子,或者原先存放過其他物品留有味道的罐子,可以先放一些茶末在罐子內,把蓋子蓋上放上幾天,這樣可以去除異味。注意裝有普洱茶葉的金屬罐應放在陰涼處,反正不要放在潮溼或者有熱源的地方,不然會導致金屬罐生鏽,並減緩普洱茶葉陳化、劣變的速度。
最省錢省力的就是牛皮紙鋁箔袋了(裝茶葉的,市場上和網上很好買),有很好的防潮效果,分包裝好並貼上標籤,放在架子上,還可以在外面套上一層自封口塑膠袋,對防潮效果更好。
無論採取什麼樣的保存方式,一定不要想著放好就可以什麼都不管了,要保持最好兩、三個月檢查一下,檢查是否受潮,是否發黴長蟲等其他異狀發生。
最後一點,散茶存放最好不要超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