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在家蒸包子被「燻」中毒了!秋冬蒸煮食物得當心

2020-12-17 生活報

龍頭新聞訊(記者 霍營)在家蒸了兩鍋包子,因為門窗緊閉,沒有及時通風,哈爾濱市的林大娘(化名)竟然被「燻」中毒了,緊急送醫搶救。醫生提醒,秋冬季節市民在蒸煮燉食物時,一定要注意通風,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林大娘是一名獨居老人,一個星期前在家蒸包子,包子開鍋了,她卻莫名感到頭暈心慌,於是去家附近的醫院就診,醫生說有缺氧症狀,回家要注意觀察,如有不適要及時就醫。16日中午,林大娘想再給兒女們蒸兩鍋包子,女兒中午打電話時,林大娘還好好的,囑咐女兒記得回來吃包子,可是到下午三點多再打電話時就沒人接了。

林大娘的女兒不放心,趕緊回家查看,打開門後發現家裡門窗緊閉,房間裡全是濃煙,狹小的廚房裡,灶臺上的蒸鍋都燒乾了,母親躺在地上昏迷不醒,她急忙把母親送到醫院。

16日下午4點多,林大娘被送到哈工大附屬市一院高壓氧科,經診斷,林大娘屬於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情況十分危急。經過一次高壓氧治療後,林大娘恢復了意識,但仍需要進一步治療。

哈工大附屬市一院高壓氧科李英主任介紹,通過詢問林大娘的病史,她分析認為林大娘屬於二次中毒,第一次蒸包子時就已經出現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狀了,只是沒有引起重視,所以第二次中毒時症狀才會如此嚴重。

「現在還沒有供暖,外面氣溫低,很多家庭都門窗緊閉,通風不夠,這種情況下,長時間蒸煮燉食物,會因室內氧氣不足,產生一氧化碳,導致中毒。」李英主任說,16日他們科接診了三名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一例是燒煤取暖導致中毒的,另外兩例都是因蒸煮食物時通風不暢導致中毒的。

李英主任提醒,市民在長時間使用燃氣烹飪食物時,要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在使用後關閉灶具閥門時一定關閉管道閥門;外出或入睡前檢查燃氣閥門是否處於關閉狀態;對於老化的膠管要及時進行更換;一旦出現頭暈噁心等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就醫,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相關焦點

  • 在家也能吃得歡,一鍋多用蒸煮燉全能,臻米升降式電火鍋
    和魚太商量下,魚太覺得出去吃不夠衛生,索性就在家自己弄吧,反正弄個火鍋也沒什麼難的,各種涮羊肉,素菜,豆製品買就是了,魚太表示她可以全權負責。唯一需要斟酌的就是新家目前還沒有一個能做火鍋的盛具,這個任務就交給我來做了。選擇其實在家吃火鍋的選擇還是挺多了,挑挑揀揀最後決定在電磁爐和電火鍋之間選一個。
  • 酸湯子中毒已致9人死亡,這種致命菌,最愛躲藏哪些食物?
    更可怕的是,我們以為的高溫蒸煮,對「米酵菌酸」壓根無效。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也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即可引起中毒。因此不論製成何種食品、採用何種日常烹調方法都不能破壞其毒性。中毒有哪些表現?
  • 當心啦!錯吃土豆要人命
    發芽的土豆含有龍葵鹼這種毒素長芽的土豆尤其要當心!這種毒素在土豆中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增多,但不會多到足以讓人中毒的程度。然而土豆發芽後,龍葵鹼的含量發生質變,在芽眼和幼芽部分聚集的毒量比正常土豆高出30-50倍,達到了可致中毒的程度。人食入0.2-0.4克龍葵鹼就可引起中毒,因此不要再食用生芽過多,有黑綠色皮的土豆!
  • 胃病久病成醫 當心是鉍劑中毒
    爪遊控消息:不少患有慢性胃炎和胃黏膜輕度糜爛的患者都對「得必泰」、「麗珠得樂」、「胃得樂」、「胃必治」等十分熟悉,就醫服用後症狀有所緩解,趕緊再去藥店想再買點來吃。
  • 高壓蒸煮不能破壞米酵菌酸毒性 對傳統食物你一定要有科學認識
    高壓蒸煮不能破壞米酵菌酸毒性 對傳統食物你一定要有科學認識時間:2020-10-14 23:48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高壓蒸煮不能破壞米酵菌酸毒性 對傳統食物你一定要有科學認識 黑龍江家庭聚餐致8人死亡的真兇米酵菌酸,是致死率 的細菌毒素之一。
  • 老太驅「五毒」卻燻倒自己 提醒:硫磺粉勿撒在高溫處
    昨日上午10時許,泰安鎮一老太在家中撒硫磺粉驅「五毒」時,把自己給燻倒了。意外驅「五毒」卻燻倒自己據老太的鄰居謝先生介紹,最近老太家中常出現蜈蚣等潮蟲,她就撒了不少硫磺粉,擔心達不到效果,還專門燻了一些,沒想到出了事,自己竟被燻倒了。謝先生稱,老太后被家人發現抬出,人緩了一會後,看起來沒什麼大礙,但當時的一幕,還是把大家嚇壞了。
  • 吃藥要當心和食物「相衝」
    中國人對食物很是講究,因此自古以來就有食物搭配宜忌和食物「相衝」的說法,比如說吃豆腐與蜂蜜會有耳聾,海鮮與西紅柿吃會產生砒霜中毒。聽起來挺嚇人,但這些說法是不合理的,理由是這些食物在一起即使經過烹煮,也不會產生這麼大的化學反應,從而產生相關毒素導致人中毒,因此不用擔心。
  • 這種5種食物很常見,當心吃錯了會中毒……
    就餐前應檢查食物感官性狀是否異常、是否新鮮、餐具是否潔淨。注意不吃感官異常和未燒熟煮透的食物,不使用不潔淨餐具,同時要注意慎食生菜涼菜和近海貝類,避免細菌性食物中毒發生。02預防野菜中毒春季野菜隨處可見,不要隨意採摘、購買、食用野菜。採摘野菜時,一定要注意附近是否有禁止採挖野菜的提示牌,不輕易採摘、食用自己不了解、沒有食用過或不認識的野菜,避免食用野菜中毒。
  • 當心食物中的「真菌毒素」
    當心食物中的「真菌毒素」2017-07-16 16:42 來源: 北京晚報生活中我們要怎樣避免食用真菌毒素汙染的食物?這裡給大家選擇了六種在我國可能對公眾健康構成較大風險的真菌毒素,以及我國居民消費量較大的易被汙染的食物。黃麴黴毒素有B1、B2、G1、G2、M1和M2幾型。長期食用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食品會引起慢性中毒、肝癌。容易被黃麴黴毒素B1汙染的食物有:花生、大豆、玉米以及製品。黃麴黴毒素M1是黃麴黴毒素B1在動物體內代謝產物,主要汙染的食物有:奶及奶製品。
  • 八角燻硫磺又被曝,為何專坑國人?還有9種常見食物要注意
    導語:八角燻硫磺又被曝,為何專坑國人?還有9種常見食物要注意 從新聞的角度來看,食品燻硫磺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了。在8年前就有專業媒體爆料八角燻硫磺的事件。當大家已經忘記這件事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覺得被爆料之後肯定有有關部門進行整頓的。
  • 9人家庭聚餐中毒致至8人死亡:高壓鍋蒸煮不能破壞米酵菌酸毒性
    據報導,該食物在冰箱中冷凍了將近一年。經流行病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在玉米面中(酸湯子的製作原料)檢出了高濃度「米酵菌酸」。米酵菌酸中毒有哪些症狀?哪些食品一旦變質可能含有米酵菌酸?如何防止食物中毒?據央視新聞介紹,米酵菌酸是致死率最高的細菌毒素之一,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至12小時。
  • 致癌食物 這東西黴變後千萬別吃當心致癌
    在生活中,瓜子是比較受人歡迎的食物之一,你知道嗎,其實,吃瓜子也會致癌,那麼,你知道致癌食物有哪些嗎?男女吃什麼會致癌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飲食禁忌吧!黴變的瓜子致癌排名第一!比砒霜還毒瓜子是日常的零食之一,很多閒暇之餘都會選擇來上一包打發時間,可你知道嗎,瓜子可以吃,但是吃不好可能會致癌!那麼,什麼樣的瓜子會致癌呢?為什麼會致癌?
  • 除了「酸湯子」,這些食物也可能引起中毒,為了家人健康別忽視
    米酵菌酸毒性強烈,它最恐怖的地方在於耐熱性強,使用100度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都沒辦法將其分解。因為沒有解毒的藥物,人一旦感染病死率高達40%-100%。症狀包括上腹部不適、嘔吐、腹瀉、嘔血,嚴重者休克甚至死亡。哪些食物會產生米酵菌酸呢?
  • 「酸湯子」中毒事件不可小視,我們身邊還有哪些食物容易引起中毒
    「酸湯子」中毒是由於「米酵菌酸」,那麼還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容易引起中毒的食物呢?豆角中毒我們經常在日常生活中以及課堂當中聽到老師講,吃生豆角容易中毒。由於很多人沒有經歷過這種痛苦,所以不以為然。實際上,吃生豆角中毒的事件非常多,筆者親友有一次外出旅遊,由於吃了旅館未煮熟的豆角,導致上吐下瀉,產生中毒現象,由於救治及時及食用量並不大,所幸並無大礙,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引起豆角中毒的罪魁禍首就是皂甙,可以通過充分煮熟食物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同時,為了以往萬一,外出就餐要少選擇類似食物,自己在家做飯呢,要注意煮熟煮透。
  • 這些常吃食物,裡面居然「有毒」?
    人們大多喜愛天然食物的美味與營養,但一些植物或動物性食物中含有天然毒素務必提防中毒。那麼哪些食物要謹慎食用呢?貝類食物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就多次發生貝類中毒事件,導致中毒的貝類有蚶、花蛤、香螺、織紋螺等常食用貝類。但是看到這裡先別慌,因為貝類本身是沒有毒的,是貝類的食物——藻類植物有毒。
  • 這些食物也有中毒風險,警惕!
    近日 一則黑龍江省雞東縣居民 聚餐時食用「酸湯子」 造成多人中毒死亡的消息 引起大眾關注 目前「酸湯子」中毒事件
  • 艾條燻房間的能待人嗎?人在房間燻艾葉會中毒嗎
    很多人可能都會拿艾條燻房間,但是有些人不知道艾條燻房間能待人嗎?今天香怡御艾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同時也和大家說一下人在房間燻艾葉會中毒嗎這方面的知識吧。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艾條燻房間的能待人嗎:燻艾條房間是否能待人這個也要根據自己情況決定的,有些人喜歡艾煙味道,那麼就完全可以在房間內待著的!
  • 仨工人接連下井被燻暈 沼氣中毒已無大礙
    仨工人接連下井被燻暈 沼氣中毒已無大礙   前天夜裡11時許,一名塗刷防水漆的工人進到位於馬家堡東路與角門路交會口東北角的一處水井中進行作業,被有害氣體燻暈,兩名營救他的工友也被燻暈在井中。消防員趕到現場將三人救出,由120急救車送往醫院救治。昨天上午10時左右,三名工人已安全離院。
  • 發芽食物能吃嗎?有些會中毒有些卻營養翻倍
    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生薑、花生、土豆等發芽的情況,這些發了芽的食物著實讓人糾結,丟掉可惜,吃了又怕會對身體造成危害。那麼,生活中常見的發芽食物到底該如何處理呢?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且聽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張師靜怎麼說。
  • 用水蒸煮食物時餘氯傷害健康?讓人疑「氯」重重的自來水
    去年7月31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官方微博甚至為此發表了聲明,表示:「網絡熱傳『宣武醫院齊教授關於蒸煮食物,要先燒開水』的帖子引起社會關注,經查證,宣武醫院無此『齊教授』。」  撇開齊教授不論,這個說法的內容是否靠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