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生薑、花生、土豆等發芽的情況,這些發了芽的食物著實讓人糾結,丟掉可惜,吃了又怕會對身體造成危害。那麼,生活中常見的發芽食物到底該如何處理呢?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且聽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張師靜怎麼說。
這個食物發芽有毒
發芽的土豆是有毒的。幾年前,廣東博羅縣曾經發生過一起小學生集體中毒事件,其罪魁禍首就是發芽的土豆。
張師靜提醒大家,正常的成熟土豆中龍葵鹼含量極低,對人體無害,而一旦土豆開始發芽、變綠,就會產生大量龍葵鹼,其含量是正常土豆的50倍,對人體是有「劇毒」的。而且普通蒸煮燉炒都很難破壞它,削去也不一定能去除乾淨!
龍葵鹼不僅對腸胃有較強的腐蝕性,還有中樞麻痺和溶血的作用。誤食後,可能會有口乾發麻、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腸胃炎症狀,嚴重時還會出現發熱、呼吸困難、抽搐等症狀。
存儲方法:日常我們應將土豆放到陰涼處,避免見光或者被風吹,降低發芽的機率;還可以將土豆和蘋果放一起密封儲存,因為蘋果釋放出的乙烯氣體能有效抑制土豆的發芽速度。
這些食物發芽營養價值會降低
張師靜說,有些食物發芽了,雖然無害,但營養會降低,而一旦黴變,也易引發中毒。
生薑
發芽的生薑在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甚至剛買來的姜也是帶芽的,雖然沒有毒,但營養卻大打折扣。
切開發芽的姜後,你會發現姜肉變得很乾,吃起來乾癟癟的,這是因為芽吸取了生薑的營養,所以發現姜長了芽,要儘快用掉。
同樣的食物還有芋頭、山藥、馬蹄等,都會因為發芽而致水分流失,影響口感。
提示:如果生薑已經腐爛長出黴菌,腐爛部分及周圍都不宜食用,因為生薑在腐爛黴變中可產生黃樟素,可能使得肝細胞變性、壞死,甚至誘發肝癌。
紅薯
紅薯發芽也是非常常見的,它並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將紅薯上長的芽去掉就能食用。但紅薯長芽後,營養和水分會大量流失,吃起來不僅口感不好,食用價值也會降低。
注意:發芽的紅薯容易產生黴變。如果表皮有褐色或黑色斑點,這是受黑斑病菌汙染的現象,其產生的如甘薯酮的毒素,即使經過水煮、火烤,生物活性也不會被破壞,就不要食用了。
因此,發芽紅薯可以吃,黴變紅薯可吃不得。
這些食物發芽營養加倍
黃豆、綠豆、豌豆等、花生等食物發芽,不但沒有毒,營養價值還會翻倍!
黃豆、綠豆
黃豆、綠豆自身的營養價值就很高,經過發芽後就成了我們常見黃豆芽、綠豆芽,更是增加了營養利用率。
研究證明:黃豆發芽後,其中脂肪和糖含量下降,蛋白質、異黃酮和維生素C等有益營養元素有所增加。並且,更適合消化功能不佳人群。
豌豆
豌豆苗中的胡蘿蔔素含量可達2700微克/百克,約為人們常吃瓜果類蔬菜的27倍。因為芽菜生長周期較短,一般來說,不用施肥和打藥就能保證質量和產量。因此基本都是無公害蔬菜,安全性相對更高,推薦食用。
花生
經過人工培育使花生發的芽,維生素C含量會大大增加,而且還會增加白藜蘆醇這種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營養物質。
但是,很多發了芽的花生因外皮受損,產生黴變,形成有毒的黃麴黴素,會致癌。
所以花生發芽可以食用,但是黴變的花生要立即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