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北雁南飛霜掛翅

2020-09-09 秋之韻劉國才

上聯:北雁南飛霜掛翅

下聯:?

相關焦點

  • 北雁南飛
    已近蒼茫,雁點青天字一行。抬頭,目送,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縱紅楓似火,山銜好月,依舊念:碧雲天,黃葉地,西風緊,北雁南飛……總有無法留住的歲月,滑如蜀錦,薄如蟬翼。如果憂傷,不如彈一曲《平沙落雁》,手揮五弦,目送歸鴻,瀟瀟灑灑,清清泠泠,猶如樹送落葉,相忘於江湖,襟懷遼遠。於是高飛,田疇如棋,長河如帶,天遼闊,一行詩,那麼醒目地提醒別離!
  • 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停回:雁城衡陽
    「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停回」 被稱為「雁城」的衡陽 不僅山光明媚,水色秀麗 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停回 衡陽又得雅稱雁城。
  • 七言詩《北雁南飛》
    北雁南飛歸故裡,望盡天涯是何夕。
  • 秋風起,北雁南飛
    《秋遊》秋風起,北雁南飛,寒來接暑往,過眼雲煙。渭水寒,碧雲天闊,層林復透染,相思經年。
  • 深秋雁南飛
    雁南飛,即便精疲力竭,前面是死亡,也不要掉隊,它的主題意義就寫在那裡,寫在如同電影銀幕的雲空之上。不管別人怎麼看,或自己如何探測生活,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要像大雁那樣,用一種真實的生活方式,認真度過跋涉中的困苦,度過困苦中無法停止下落的時間,熬過一關又一關,才知道如何面對生活,懂得人生真諦。
  • 北雁南飛尋夢歸
    ■李新耀北雁南飛夢千回,蝶舞倩影兩相隨。 青山圍樓伴明月,茶香酒醇天仙醉。 夢裡江南倚翠微,落霞斑斕鳥聲脆。 天籟知音碧空盡,白雲深處尋夢歸。
  • 從「北雁南飛」到「南雁北歸」
    加之黑龍江地處祖國北疆,冬季漫長,環境艱苦,本土人才紛紛「北雁南飛」,外地人才更不願到天寒地凍的地方「受苦」。  「自削減事業費以來,科學院科技人員流失近350人,骨幹人才一年就走掉40多人。而我們院在崗總人數是800人,副高以上職稱的科研人員總共才280人,流失人員比例之高可見一斑。」黑龍江科學院院長潘忠直言,「人才措施跟不上科研院所體制改革的步伐,是造成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
  • 今日白露 | 西風緊,北雁南飛
    今天是9月7日我們迎來了白露節氣白今露日白露之後,北方大部地區就開始步入秋天,鳥類相繼由北向南遷徙,飛到氣候溫暖和食物較豐富的南方覓食越冬。在大雁南飛的日子裡,一起感受袁鳳文大雁系列作品中傳統水墨的無窮魅力吧~
  • 昔日「北雁南飛」 今朝「金鳳還巢」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昔日「北雁南飛」 今朝「金鳳還巢」 ——
  • 區委書記莫振華深入雁「南、北、飛、翔」項目調研
    9月8日上午,區委書記莫振華率隊來到雁「南、北、飛、翔」項目指揮部,就項目建設推進情況進行調研指導。區領導莫連旺、劉有文、江基發、蔣家領陪同,雁山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及項目指揮部全體人員參加。
  • 名聯掌故:「北雁南飛,雙翅東西分上下」對個下聯
    今天標題中的上聯屬於方位聯,即在對聯中包含了東、西、南、北,上、下等方位詞。比如以前提到的對聯,上聯:大小姐吃東西,坐南朝北;下聯:老童生看春秋,自夏至冬。再比如這一副,上聯:說南道北,吃西瓜面朝東坐;下聯:思前想後,讀左傳書向右翻。
  • 十同詩人(原創)北雁南飛
    天氣漸涼爽,北雁向南飛
  • 詩人登高思遠,為什麼看到北雁南飛,哀愁、焦慮愈加濃厚?
    本文乃「只要你一句溫和的早安」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江客不堪頻北顧,塞鴻何事復南飛」,皇甫冉進士及第後即為無錫尉,當時安史叛軍正攻佔唐朝東西二都。他登樓之時,唐朝軍隊正在與安史叛軍交戰,給中原地區帶來極大破壞,此時北顧,自然不能與這個背景分開。因為關心國家時局,詩人常常北顧中原,希望聽到國家太平的好消息,又因為國勢頹敗,頻頻北顧只能次次傷心,才有「不堪」二字,這句詩寫其感傷時事。
  • 詠雁詩九首:奮翅千山越,雲天萬裡徵
    ——皛玊題記秋風漸起,天氣轉涼,候鳥大雁由北南飛。在古詩詞中,大雁南飛常與秋風、落葉等意象一起,構成悽清哀婉的意境。《五律·詠雁》(平水韻八庚)奮翅千山越,雲天萬裡徵。諳知寒路遠,卻道秉心橫。獨雁哀鳴月,雙鴉別唱鳧。關山猶尚遠,困篤在羈途。相傳雁飛不過衡陽。衡陽,即現在的湖南省衡陽市,在衡山之南。傳說衡山有回雁峰,雁飛至此而止,不再南飛,待春而歸。
  • 詩詞:萬裡秋風一雁來,白雲深處獨徘徊
    秋雁南飛澄水嵐煙清霜遍嶺紅黃,雨催涼。萬裡碧空成隊雁飛翔。鼓翅展,悽聲遠,是離傷。眷盼來年春綠好還鄉。秋思 文/停雲軒主羈旅在長安,常思玉帶寬。北雁橫空去,鄉書近燭觀。又逢經貿戰,年景莫相瞞。張生懷歸雁情凌雲向遠飛,洋海練修為。羽翼得豐滿,尋宗奠祖歸。
  • 鴻雁南飛一兩行
    南飛的大雁,一行行,一年年,一暮暮,一朝朝,北雁南飛,暑往寒來, 「雁南飛,雁南飛,雁叫聲聲聲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來歸……」這時,不知誰觸景生情,唱起了電影《歸心似箭》中的插曲,可謂情真意切優美動人,令人心曠神怡。 「如何伴徵雁,日日向衡陽。」北雁南飛靠的是一種激情、一種毅力,方向明確,目標一致,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是飛向「平沙落雁」的美麗衡陽嗎?
  • 《北雁南飛》:繞了一圈,又回到原地點的悲哀
    《北雁南飛》是通俗文學大師張恨水盛年時期創作的一部作品。小說用古雅的章回體構成,以細細委婉的文風講述了民國初期一個悽涼的愛情故事。「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出自《西廂記.長亭送別》名句。張恨水引用其內的『北雁南飛』為書名,則註定了男女主人公哀惋的故事結局。
  • 北雁南飛有巡護(美麗中國)
    核心閱讀秋風起,黃葉落,又到候鳥南飛時節。我國地處東亞—澳大利西亞、中亞—印度、西亞—東非三條全球候鳥遷徙路線交匯處,與多個國家間存在候鳥遷徙聯繫。每年的遷徙季節,大量候鳥途經我國,不少會在山東、江蘇、江西、福建、雲南等地越冬。為保障候鳥平安遷徙、越冬,各地採取了多種「護航」措施。
  • 雁至衡陽不南飛
    作者特意解釋:「這奠雁卻是個古禮。奠,安也。鵝的別名叫作『家雁』,又叫作『舒雁』,取其『家室安舒』之意。」這段關於鵝的來源解釋確實無誤,被人稱為「戰鬥力爆表」的家鵝正是野雁馴化而來。瑞典童話《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裡,家鵝和大雁一起飛遍全國,開啟了尼爾斯的一段奇妙之旅,也是雁鵝原本同源的佐證。
  • 原創《白露》詩詞27首,九月秋添雲水長,西風吹雁下瀟湘
    棉花地裡人如海,鴻雁南飛又幾行。【白露】公曆9月7或8或9日,農曆八月節令,氣溫迅速下降、綿雨開始。風俗:祭禹王,品清茶、米酒、龍眼、番薯。農事:灌水保溫。養生:預防秋燥、滋陰益氣、貼秋膘。原創《白露》詩詞27首1.七律·白露艾方成九月秋添雲水長,西風吹雁下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