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將金針度與人

2020-12-17 大河網

  ——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王素花

  □大河小記者 鄭東新區聚源路小學六(3)班 郭炳青

  

  半個多世紀以前,世界上首幅繡品《清明上河圖》從她的一雙巧手下誕生。這幅汴繡精品作為河南省委、省政府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的獻禮陳列在人民大會堂,她也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的親切接見。

  半個多世紀以來,她在傳承、創新、發展汴繡這一古老工藝的道路上耕耘不息,不僅繡出了《百鳥朝鳳圖》、《水滸一百單八將》等一系列汴繡佳作,還多次在國內外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將汴繡藝術推廣到了全國及美、日、法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她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王素花。

  在金菊飄香的古城開封,我見到了76歲的王素花奶奶。王奶奶拉著我的手走進了汴繡車間,讓我驚訝的是,有不少殘疾人在這裡工作,他們坐在輪椅上飛針走線,繡出一幅幅美麗的汴繡。

  「為這些孩子,我沒少掉眼淚。」王奶奶動情地說,自己小時候生活貧寒,吃很多苦,所以對這些不幸的殘疾孩子非常同情,她還收留了兩個棄兒。如今,他們都已經學到了王奶奶的汴繡真傳,有一技之長。王奶奶還投入200萬元為殘疾女工建設了殘疾人無障礙廠房,還為殘疾女工購買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五金」,讓她們的生活有了依靠。

  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畫工筆牡丹,真是花團錦簇,國色天香,要不是聽別人介紹,誰能想到這位妙筆生花的阿姨從小雙耳失聰呢?

  古人說,鴛鴦繡罷從君看,莫將金針度與人。但王奶奶卻不這樣認為,她說:「中華絕技要想延續其生命力,就要反其道而行之,『願將金針度與人』。」為此,她建立了開封市汴繡專業培訓基地,還專門設立了殘疾人培訓中心,王奶奶手把手地教學員刺繡針法,如今已培養了數千名汴繡藝術接班人。                 指導老師 吳航

相關焦點

  • 來新夏:莫吝「金針」度與人
    有的人讀書只為消遣和享受,願看就看,甚至會廢寢忘食地看;不愛看則或略加瀏覽,或翻不數頁就掩卷而眠,這種人即使讀書破萬卷,也如煙雲過目,一縱即逝,最多留下點模模糊糊的書影子而已
  • 楊威:願把金針度與人
    中央直屬科研院所的自主性研究項目、將傳統針灸療法創新性地應用於乾眼症治療的課題《針刺對乾眼症淚液分泌影響的療效評價》,剛剛在他的帶領下結項。結果顯示,以針灸方法治療乾眼症的總有效率達到73.1%,高出通行的人工淚液治療法一倍。數字是乾巴巴的,但患者都能掂量出其中分量。乾眼症,是由於眼淚分泌量不足或者質量差導致的眼部乾燥的綜合症。
  • 欲將金針度於人 十裡春風送孤魂
    我們讀書就像是聽人在講課,甚至有的時候我們是在窺探他人的視角,跟著他的心情起伏而感受世界的脈動。李敖先生說要將金針度於人。他自信,已是一代文壇的宗師。「500年來白話文的第一人。」他的金針,就是他獨門的讀書心得,他沒有關門的弟子,他有的是開門的讀者。
  • 楊威:願把金針度與人-光明日報-光明網
    中央直屬科研院所的自主性研究項目、將傳統針灸療法創新性地應用於乾眼症治療的課題《針刺對乾眼症淚液分泌影響的療效評價》,剛剛在他的帶領下結項。結果顯示,以針灸方法治療乾眼症的總有效率達到73.1%,高出通行的人工淚液治療法一倍。數字是乾巴巴的,但患者都能掂量出其中分量。    乾眼症,是由於眼淚分泌量不足或者質量差導致的眼部乾燥的綜合症。
  • "絕技練成從君看 要將金針度與人"
    熟讀中國武俠小說的讀者都知道,但凡武林一等一的高手,真正壓箱底的那幾手絕活一般不輕易示人。然而,在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身懷絕技的高手們卻展現出完全不同的風範,他們不但廣收門徒、傾囊以授,甚至逐步進入市場,開始嘗試走產業化發展的道路。
  • 圖文:鴛鴦繡了從教看更把金針度與人
    原標題:圖文:鴛鴦繡了從教看更把金針度與人———序付敢澤《作文兵法42講》﹙節選﹚楚天都市報訊 □王先海機緣巧合,近日讀到了付敢澤先生即將出版的元遺山詩云:鴛鴦繡了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作者原意是說,不要把作詩的秘訣教給別人,委實有故弄玄虛之嫌。胡適先生認為,為詩為文,應將「莫」改為「且」字。我則以為,如將「且」字改為「更」字,會更合付敢澤先生之良苦用心。權為序。
  • 田蘊章書法311集:且把金針度與人(二)疑點
    田蘊章書法311集:且把金針度與人(二)疑點 http://www.enorth.com.cn  2009-04-30 11:00
  • 黃安:要把金針度與人
    談到黃安,或許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歌手和主持人,演唱過風靡一時的《鴛鴦蝴蝶夢》《樣樣紅》《東南西北風》,開啟了新古典主義中國風的創作風潮,主持過《開心辭典》《幸運千萬家》,還擔任過《你最有才》等節目的評委。
  • 贛州四中教師精英劉鳳英:三尺講臺寫真意 願把金針度與人
    從教25年,她投入滿腔熱情致力於教學實踐和教育管理,以正直、純愛、專業、素簡、勤奮、才智詮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在三尺講臺上勤耕地,廣播種,做大寫的人、受歡迎的老師,以成為得人信服的學科專家、有個性的語文名師、有情趣有內涵的生活真人為職業目標。她用正氣鋪設底線,用師愛贏得心靈,用才氣徵服課堂,用專業引領團隊,用擔當抓好管理,用勤奮管理餘閒。
  • 鴛鴦繡出度金針——評《中國詩詞名篇賞析》
    餘鄉賢舒蕪先生曾有妙文《「同坐席」與「各有道」》,論時人所編敝邑逸史,搜輯各色人等,道不同而勢相異,甚至形同水火者,皆裒於一集,例加褒揚。如此必準的無依,措置失當。定廣大著所選各位詩人詩作,在風格、思想、趣味等方面有同有異,正所謂「同坐席」與「各有道」也。然詩詞異乎評史,可貴者正在於異彩紛呈,以見文學世界的豐富多元。
  • 太麻裡金針山 野百合報春
    住在臺東太麻裡金針山裡的人不太看月曆跟時鐘,他們要知道季節與時間,都是看某種象徵性的東西。 例如要怎麼知道月亮要出來了呢?太麻裡深山亞都民宿太麻裡青山農場民宿老闆兒子蔡政銘說,金針大概是7月到9月之間最盛開,不過金針農民不是看月曆,他們是看百合花。當臺灣野百合整批整批的綻放,花開花謝之後不久,就是金針即將開花收成時。
  • 祁氏金針傳人祁秀環
    祁氏金針傳人祁秀環先祖,祁坤(17世紀)為清代醫家字廣生。號生陽子。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幼而聰敏,廣讀經書,後於順治間為御醫。專門研究外科,聞名於當時,曾任太醫院院判等職。撰有《外科大成》一書。願祁氏金針傳人祁秀環在做好祖先醫術古文化傳承和發揚的同時,針行天下,廣結善緣,為天下更多疾苦患者去除病痛,造福社會!
  • 京城玩家金針李
    說起「金針李」,50歲以上的北京人不會不知道,因為當年他的大號幾乎家喻戶曉。「金針李」名鳳山,字桐華。祖籍河北深縣,中醫世家。李鳳山的太爺就是太醫院的御醫,父親李書林也在太醫院奉職。京城的太醫院是專門給皇上皇后和宮裡的人瞧病的地方,當然,皇上看病不會到太醫院去掛號,身體哪兒不合適,要召太醫院的大夫進宮,行話叫「請脈」。
  • 樂把金針度與人,張建濤名班主任工作室舉行德育沙龍活動
    此次沙龍活動由趙冰冰老師主持,沙龍主題為「鴛鴦繡出憑君看,樂把金針度與人」,共分為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由張建濤名班主任工作的6位成員圍繞本次沙龍主題,逐一上臺分享自己的帶班理念和高三學科複習備考經驗。第二個環節是在座教師暢談活動感悟。活動伊始,張大鵬老師用詩意的語言,講述了他組織學生春遊以及在高考前50天放風箏的故事,讓學生在賞春光、放風箏和寫感悟中放飛夢想。
  • 臺灣花蓮玉裡赤柯山金針花季,蔓延在山坡上的金針花毯
    花蓮玉裡鎮的赤柯山與富裡鄉的六十石山齊名,其中的赤柯三景以金針花海而聞名,每年八月中旬至九月的金針花季是到花蓮山看金針花海最美的時刻,這段期間也是我最喜歡來花蓮旅行的季節。自花東縱谷省道轉縣道往玉裡赤柯山金針花園區前進,從市區出發路程大約十六公裡,車程約四十分鐘,隨即上到了赤柯山。
  • 金針黃豆豬踭湯
    金針黃豆煲豬湯有這方面的功效,湯中的金針又名黃花菜,能安五臟、補心志、明目;黃豆富有營養,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還有增進乳汁生成的功效;豬肉能補肌潤燥;雞腳能補腳力。合而為湯,除了有上述功效外,還能養血、通乳消腳氣,哺乳期的母親宜多服此類湯水。  材料:金針20克、黃豆120克、豬肉500克、雞腳10隻、紅棗10個、生薑2~3片。
  • 金針山賞花度假
    太麻裡為東排灣原住民口中稱頌的「太陽照耀的肥沃之地」,登上海拔千餘公尺的金針山頭,居高臨下眺望東臺灣光芒萬丈的日出,景致奇絕。而從臺東縣的太麻裡聚落通往金針山的產業道路,沿途闢建有多處眺望涼亭,可欣賞海岸景致。      金針山所在的太麻裡鄉,為東臺灣最知名的日升之鄉。
  • 楊過為何送郭襄三枚金針?金庸先生大有深意
    在分別之際,楊過得知了郭襄的身份之後,又不禁生出幾分愧疚之心,於是送她三枚金針,要滿足她三個願望。而金庸先生如此安排這個情節,其中也大有深意。後來,為報復郭芙的斷臂之仇,楊過又將郭襄帶回古墓,與小龍女一起以玉蜂漿餵養郭襄。此刻回首往事,楊過自然意識到自己當年的行為是多麼魯莽,差一點兒就讓無辜的郭襄死於非命,心中自然對她有幾分愧疚。在這種喜愛和愧疚交織的情緒下,又得知郭襄馬上要過生日了,於是楊過便送她三枚金針,滿足她三個願望,聊作補償。
  • 金針四代傳人李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自傳「鴛鴦繡出憑君看,莫把金針度與人」,如果針灸被認為是枕頭裡的秘密,並且拒絕給別人,他將使針灸有幾種獨特之處。《針灸傳真》中祥麟的序言「醫者活人術也,活一人,不如活眾人;活眾人,不如活天下之人。我一人活人,又不如使天下後世醫者,皆能活人。秉彝自學得針灸以來,即抱此活人之念,不敢秘其術而私其所得。
  • 《妙手靈犀》九陰真經金針人家同人曲欣賞
    正邪風波漸起,作為江湖上以救死扶傷為宗旨的金針沈家一脈,除了少數留守門派的弟子,其餘門下弟子盡出,前往遙遠的邊陲惡人谷參與救助之事……試聽地址>>妙手靈犀原曲:帶我飛策劃/歌后/劇後:泖上行舟【茗劍閣】填詞:沈婉寧【茗劍閣】翻唱:AYQ【茗劍閣】美工:瀧洵【Cup·Kat聲社】CV金針男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