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豐卦」之卦辭及其彖傳?

2020-10-11 子夏故壇

(上按「二、象辭破解」)

三、卦辭破解

卦辭曰: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一)釋字

「亨」在這裡通「享」。進獻(祖先或神靈)使享受的意思。《說文》:「享,獻也。」

借用、依仗的意思。


(二)釋義

《豐卦》上震下離。「離為大腹」,離中空,於器為大腹之器,這裡取象為「豆」,「豆」是古代大腹之食器,常用為祭器。「震為蕃鮮」,「蕃鮮」指豐盛的祭品。故《豐卦》有豆中盛滿豐盛的祭品之象,這就是一個「豐」字。豆中盛滿豐盛的祭品,進獻於宗廟,以享祖先、神靈,故曰「亨」。「亨」在這裡通「享」。「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天地與祖宗,是古代天子的大事,故曰「王假之」。祭祀天地與太廟,是古代天子的特權,天子藉助祭祀天地和太廟的特權,以達到王天下的目的。

《豐卦》天時為申,季在孟秋之月,時在晡時。晡時在日入之前,太陽雖未落山,但日已偏西,已是衰落的光景。孟秋之月,節氣在立秋和處暑之間,天氣雖然還很炎熱,但畢竟秋天已經來臨,草木盛極而衰,事物的發展開始步入下坡路,故有憂。憂者愁也,秋心謂之「愁」。然日中則昃,寒來暑往,皆自然規律,無法抗拒,唯順天道,盡人事而已。天時為申,雖日已偏西,季已進秋,但其時正是萬物極盛之時。雖盛極而衰,畢竟正是盛世繁華,豐足而亨之時,故曰「勿憂」。

《豐卦》是由《遯卦》變化而來的。《遯卦》先變為《離卦》。然後《離卦》再變為《豐卦》。《離卦》變《豐卦》時,《離卦》上九隱而不現,遂成為《豐卦》。這就是說,「日中見鬥」只是表象,「明兩作」才是其實質。因為《豐卦》天時為申,太陽雖然偏西,但還不到落山的時候,「日中見鬥」只是偶然現象,正常情況下仍然應該是光照天下的時候。《豐卦》上六是隱去了,實際上原本應該是上九,是陽爻,若其回歸本來面目,則為《離卦》。《離卦》兩個陰爻皆為離體主爻,且皆居中位,「離為日」,故曰「日中」。《離卦·象辭》曰:「離,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所以,不必擔憂「日中見鬥」,《豐卦》之時,仍然是光照天下的時候。《豐卦》的兩個陰爻實際上依然在日中。故曰「勿憂,宜日中」。


四、彖傳破解

《彖傳》曰: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一)釋字:

「昃」讀zè。指太陽偏西。《說文》:「昃,日在西方時側也。」《離卦·九三爻辭》:「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兇。」

(二)釋義:

《彖傳》共分四句來解釋卦辭。

第一句「豐,大也;明以動,故豐」。這一句解釋卦辭中的卦名——豐。首先指出「豐」是大的意思,接著又從卦象上進一步說明。《豐卦》上震下離,「離為明」、「震為動」,故曰「明以動」。「明」指聖明,「動」指行動。君子聖明而有所動,故能大,故曰「明以動,故豐」。

第二句「王假之,尚大也」,這一句解釋卦辭「亨,王假之」。豐的繁體字為「豐」,是豆中盛滿祭品的形象。《豐卦》上震下離,「離為大腹」,於器為大腹之容器,這裡取象為「豆」。「震為蕃鮮」、「蕃鮮」即指豐盛的祭品,故《豐卦》形象,本身就是一個「豐」字。豆中盛滿豐盛的祭品,進獻於祖宗和神靈,故曰「亨」。「亨」在這裡通「享」。祭祀天地和太廟是古代天子的特權,「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天子通過祭祀天地和太廟,來確定自己王天下的統治地位,故曰「王假之」。天子祭祀天地和太廟,是天下最高規格和最大規模的祭祀,以顯示王權的至高無上和尊嚴,故《彖傳》釋曰:「王假之,尚大也。」

第三句「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這一句解釋卦辭「勿憂,宜日中」。《豐卦》有「日中見鬥」之象,仿佛天很昏暗,故令人擔憂。實際上,《豐卦》天時為申,代表一天當中的晡時,即下午16時左右,這時候,太陽雖已偏西,但還沒有到落山的時候。天氣雖然有些昏暗,但也只是偶然現象,是陽光被暫時遮擋造成的,並不是已經進入黑夜,故不必擔憂。

從卦變角度看,《豐卦》是由《遯卦》變化而來的。《遯卦》先變為《離卦》,然後《離卦》再變為《豐卦》。《離卦》變《豐卦》時,《離卦》上九隱而不現遂成《豐卦》,也就是說《豐卦》是由於《離卦》上九隱藏而形成的。《離卦》上離下離,故《離卦·象辭》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意思就是太陽雖然偏西了,但持續不斷的光明依然照耀天下四方。《豐卦》只是由於《離卦》上九的隱藏,而使「繼明照於四方」的情況變成「日中見鬥」。《豐卦》六五、六二還是宜於象《離卦》六五、六二那樣,處於中位,且皆為離體主爻。「離為日」,處於中位,所謂「日中」。那樣就會「繼明照於四方」,而不會大白天出現星鬥了,故《彖傳》釋曰:「宜日中,宜照天下也。」

第四句「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這一句是對卦辭「勿憂,宜日中」的進一步說明。《豐卦》天時為申,申時代表季已進秋或日已偏西,象徵事物的發展盛極而始衰。四季更替,晝夜輪迴,天道也。天道如此,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天下不可能永遠是正午時分,人生之事業也不可能永遠長盛不衰。順天道盡人事而已,故不必過於杞人憂天。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旅卦」之卦辭及其彖傳?
    (一)釋義《旅卦》是由《否卦》變化而來,天時為酉時,酉時為一年當中的仲秋之月,也為一天當中的日入之時,即18時左右。當其時也,陽氣斂而陰氣盛,君子道消而小人道長,大者衰而小者興,故曰「小亨」。這就是《彖傳》所謂「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易》以陽爻為大而以陰爻為小,《旅卦》六五陰爻,故為小,小者「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故亨。小者之亨,故曰「小亨」。
  • 「豐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所以,不必擔憂「日中見鬥」,《豐卦》之時,仍然是光照天下的時候。《豐卦》的兩個陰爻實際上依然在日中。故曰「勿憂,宜日中」。四、彖傳破解《彖傳》曰: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一)釋字:昃「昃」讀zè。指太陽偏西。
  • 如何理解「歸妹卦」之卦辭及其彖傳?
    (上按「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辭曰:歸妹,徵兇,無攸利。釋義:彖傳共分三句來解釋卦辭。這一句解釋卦辭中的卦名——歸妹。歸妹就是納妾。古代社會實行一妻多妾的婚姻形式。中國從周代以來,在禮制和法律上開始承認一夫一妻制為婚姻的正型,而納妾制則是一夫一妻制的必要補充。一夫一妻制的形成,其深層原因是私有制的產生。一夫一妻制的出現,並不是個人性愛的結果,而是為了保存和傳承私有財產。
  • 「蹇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蹇》之時用大矣哉!《蹇卦·彖傳》共分五句來解釋卦辭:第一句「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這一句解釋卦辭中的卦名——蹇。《蹇卦》上坎下艮,「坎為險」、「艮為止」,故曰「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蹇卦》是由《臨卦》變化而來的。
  • 「中孚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二)釋義:《彖傳》共分四句來解釋卦辭。第一句「中孚,柔在內而剛得中,說而巽,孚乃化邦也」。這一句解釋卦辭中的卦名——中孚。《中孚卦》整體如一個放大的離體,內部為柔爻,外部為剛爻,而《中孚卦》上下卦體的中位皆為剛爻,故曰「柔在內而剛得中」。內柔外剛,是為仁心;剛得中則剛而有度。內仁有孚,外剛有度,故曰「中孚」。《中孚卦》上巽下兌,故曰「說而巽」。
  • 「兌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上接「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曰:兌,亨,利貞。其《彖傳》曰:「大壯利貞,大者正也。」《兌卦》是由《大壯卦》變化而來,故《兌卦》承《大壯卦》之德,亦為「利貞」。《兌卦》是由《大壯卦》變化而來的,卦變時,《大壯卦》九三上行而取代了六五,成為《兌卦》九五。《兌卦》九五中正當位,剛得中,大者正也,故「利貞」。四、彖傳破解彖傳曰:兌,說也。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
  • 「家人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上接「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曰:「家人,利女貞」。四、彖傳破解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 「離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這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說明《遯卦》之時,正是萬物畜養後代的時候。《離卦 》是由《遯卦》卦變而來的。天時未變,故《離卦》承續《遯卦》之德,亦曰:「利貞,亨。」離者,麗也,相依附也;母子相依則亨,小者利貞,小者得致養焉。《離卦》是由《遯卦》變化而來的。《遯卦》是消息卦 ,陽消陰息,故知《遯卦》及其所變之卦的下面,其待息之爻為陰爻。
  • 「鼎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三、卦辭破解卦辭曰:鼎:元,吉、亨。初秋之日,正是萬物籽實「蕃衍盈升」之時,故曰「元吉」、「元亨」,小者吉而亨也。《鼎卦》是由《遯卦》變化而來的。《遯卦》先變為《訟卦》,然後再變為《鼎卦》。卦變過程中,柔爻由內而外,由下而上,不斷升進,最終承襲尊位,故其《彖傳》亦釋曰:「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這裡的「柔」,就是卦辭所謂「元」。柔以升進,終得尊位,故曰「元,吉、亨」。
  • 「損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上接「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辭曰: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偕行。本《彖傳》共分四句來解釋卦辭。第一句「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這一句解釋卦辭中的卦名——損。說明《損卦》之象為「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 「困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困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泰卦》是消息卦,所以《泰卦》及其所變之卦的上面,其剛剛消去的是陰爻。這個陰爻和上六、九五組成震體,「震為動」,代表行動力。九五為這個震體的主爻,是行動的動力,所以九五動,則會突破《困卦》的範圍限制,從而脫困。在《困卦》中,九四、九五、上六組成兌體,「兌為脫」,但九五並非兌體主爻,兌體主爻為上六,又「兌為口」,上六就是「兌口」。
  • 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解析「豐卦」之卦圖
    第二十八節 豐旅之道 第五十五卦 豐卦卦圖:卦辭: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彖傳: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爻辭及其象傳:初九:遇其配主,雖旬無咎,往有尚。
  • 《頤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頤卦》是由《觀卦》變化而來的,頤養之道是建立在物大可觀的基礎上的,物大足以養人,故曰「觀頤」。物質充盈是頤養之道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充盈的物質基礎,就談不上頤養之道,故《彖傳》曰:「《觀》,其所養也。」《頤卦》是由《觀卦》而來的。《觀卦》先變為《晉卦》,然後《晉卦》再變為《頤卦》。
  • 「恆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上接「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曰:恆,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釋義《恆卦》天時在仲春之月,亦或在日出之時,陽氣出達,朝氣蓬勃,故「亨」。亨者,萬物通達也。釋義本《彖傳》共分五句,解釋了卦辭。第一句「『恆』,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這一句解釋了卦辭中的卦名——恆。首先說明「恆」是久的意思 。接著又從卦變的角度,用卦象說明「恆」的由來 。《恆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
  • 《隨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上接「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辭曰:隨:元亨利貞,無咎。《隨卦》天時在仲秋之月,仲秋之月是龍潛之月,所以《隨卦》初九至上而下,從外入內,為收聲閉藏之雷,為潛淵蟄伏之龍。《繫辭傳》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周公亦曾說:「冬日之閒凍也不固,則春夏之長草木也不茂」。秋而斂,以冬藏,隨其時也。潛藏,安歇是為了恢復、保存、蓄養元氣,以便將來持續發展,現代語言叫「充電」,故曰「元亨,利貞」。「元亨」是目的,「利貞」是手段。
  • 「漸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三、卦辭破解卦辭曰:漸,女歸吉,利貞。男孩子幼稚,不通男女之事。長女配少男,男女之事不成,還需要等待男孩子漸漸長大,如《雜卦傳》所言:「漸,女歸待男行也」。故曰「利貞」,這裡的「貞」就是指守望、等待。男女之事,男子是主動者,少男幼不通其事,故事不成也,唯一的辦法,就是慢慢等待,故卦名曰「漸」。
  • 「節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上接「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辭曰:節,亨,苦節不可貞。釋義:《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其天時為卯 。《彖傳》共分四句,來解釋卦辭。第一句「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這一句解釋卦辭「節,亨」。《節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為三剛三柔,故曰「剛柔分」,「剛柔分」則「日夜分」,指太陽直射赤道時,天地間陰陽二氣達到了平衡。
  • 「巽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上接「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辭曰:巽,小亨從天時上講,《巽卦》天時為申,季在孟秋之月,節氣為立秋,處暑。孟秋之時,萬物漸老始衰,陽氣消退,但萬物所養育的子崽(小者)卻正處於成長階段,故曰「小亨,利有攸往」。這些小者雖然還沒有成熟,卻正得大人的寵信,利於見附於大人,青睞於大人,故曰「(小)利見大人」。
  • 《無妄卦》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臨卦》是代表孟春之月的消息卦,其《彖傳》曰:「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所謂「剛中而應,大亨以正」是如《臨卦》之德也,顯然《無妄卦》並非這樣,故「動而健」則有妄,其匪正有眚也。動而不合天時,匪正而有眚,故「不利有攸往」。四、彖傳破解彖傳曰:「《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動而健。
  • 「鹹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上按「二、象辭破解」)三、卦辭破解卦辭曰:鹹:亨,利貞,取女吉。少男少女之間這種相互傾慕的情感是上天賦予的最自然的情感,其中不摻雜任何功利的因素,是為「無心之感」,故曰「鹹」。「鹹」這種無心之感,是男女之道的基礎,沒有這種男女之間相互傾慕的樸素情感,婚姻便失去了情感的基礎。故鹹則情感通也,故曰「亨」。亨者,通達也,這裡指男女之情通達。異性之間的這種情感適宜長久保持,故曰「利貞」。利貞者,宜持久也。鹹則男女有了情感的基礎,乃婚姻 之基也,故曰「娶女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