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殺安德海的丁寶楨,生於四川死後為何不落葉歸根,而是葬在山東

2020-12-14 三國故事666

誅殺安德海的丁寶楨,生於四川死後為何不落葉歸根,而是葬在山東

在晚清年間,當時的清政府不光光有著四大重臣,內部也有著一位權勢滔天的大太監,這位就是當年人盡皆知的清政府毒瘤安德海,因為有著慈禧撐腰,在清政府上下是說一不二,幹了不知多少禍害朝廷的壞事,好在當年的清朝也不乏眾多有義之士,一位名叫丁寶楨的勇士將他誅殺。

不要以為這位丁寶楨是個無名的小輩,刺殺行動只是一次自殺襲擊,其實論起權勢,當年身為山東巡撫的他和安德海算是同等地位。這位丁寶楨的一生可謂是傳奇,三十多歲的時候考中進士,但是不料自己還沒有等到加官進爵可以孝順自己的母親時,母親就已經病逝,悲痛的他是辭官回鄉服喪。可是就在服喪期間,居然當地是出現了一夥土匪在四處燒殺搶掠。

正值服喪期的時候碰到這種事情,丁寶楨在悲痛中感到的就是氣憤,他想讓自己的母親能夠走的安心一點,於是就拿起兵器想要保衛家鄉,帶領著當地的勇士們組成抗匪隊,把自己的家產全部拿出來換成兵器武裝,和這些土匪們是展開了殊死搏鬥。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我們初露鋒芒的丁寶楨獲勝,但是這次抗匪也付出了代價,他的故鄉是被這些土匪付之一炬,他於是就帶著自己的同胞們前往山東,自己在赴任之後開闢了一片地區給自己的同胞們居住。

雖然說生在四川,但是丁寶楨對於山東這片土地一直有著好感,這裡畢竟是孔孟出生的地方,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有著濃厚的人文歷史氣息。鄉親們也很和睦友善,在這裡丁寶楨是大展拳腳,為當地的百姓各種謀福利。

比如在洋務運動的時候就及時吸取了外國的技術,建造了機器局,給這裡帶來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在山東發生洪災的時候也是他第一時間帶人前往救災,不光是止住了洪水還在這裡修建了可以維持百年的防洪關卡。

在山東丁寶楨一待就是十幾年,這期間他帶來的家眷,兄弟,先後都是在這裡去世,畢竟自己的家鄉已經不在了,所以他也沒有把他們下葬在故鄉四川,而是向朝廷請奏,希望可以安葬在山東,朝廷也是答應了他的請求,在丁寶楨臨終之時,他已經是把山東當成了自己的故鄉,並最後是和自己的親人妻子們都葬在一起了。

相關焦點

  • 誅殺安德海,丁寶楨為什麼敢在慈禧太后頭上動土呢?
    山東巡撫丁寶楨如實具奏,參劾安德海。樓船在山東臨清南灣起岸後,安德海一行改乘車輿,大搖大擺直奔泰山而來,於八月初二抵達泰安。丁寶楨即令總兵王正率部緝拿安德海,星夜解送濟南。丁寶楨親自審訊。,安德海有恃無恐,咆哮公堂,並口出狂言:「奉皇太后命,誰敢犯者,徒自尋死耳。」
  • 丁寶楨為何敢殺慈禧跟前紅人安德海?之後他的結局又是如何?
    自此,安德海便佔著慈禧對他的寵信恃寵而驕,視朝中大臣於無物。不僅如此,安德海連當時的同治皇帝也不放在眼中,經常在慈禧面前告同治帝的狀。可以說,在當時的朝中,上至同治帝,下至朝臣、宮人無一不痛恨安德海,但出於對慈禧的懼怕,大家也都敢怒不敢言。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隻手遮天的人,卻栽在了當時官職並不大的山東巡撫丁寶楨手中。
  • 山東巡撫丁寶楨為何敢殺慈禧寵臣安德海?
    山東巡撫丁寶楨為何敢對安德海下手?其實不外乎一個「理」字。丁寶楨不過是山東巡撫,為何他敢動慈禧寵臣安德海呢?安德海在慈禧手下做太監總管時,可是一個如日中天的小白臉,依仗自己幫過慈禧奪權,又深得慈禧歡心,他不但敢穿皇帝龍袍在遊逛後花園,還敢手持玉如意玩耍。
  • 太監安德海被山東巡撫誅殺,幕後策劃者背景驚人
    慈禧太后心腹太監安德海被山東巡撫丁寶楨誅殺一事,是當時震動朝野的大案,野史小說、民間故事、鼓詞戲劇等文藝作品描寫的繪聲繪色,都是美化丁寶楨如何捉拿安德海,甚至又抗慈禧懿旨殺安德海。實際上殺安德海的另有其人,並非丁寶楨個人所為,而是同治皇帝載淳和恭親王奕訢策劃,丁寶楨具體執行的。
  • 殺死慈禧貼身太監安德海的山東巡撫丁寶楨,最終結局如何?
    丁寶楨後來他來到山東任職,多次平定叛亂,為清王朝的苟延殘喘做出不小的貢獻。然而由於能力突出,他遭到許多同行的妒忌,同治五年(1866年),給事中孫楫與御史朱鎮半捏造半誇大多項罪名,想要將丁寶楨置於死地,好在湘軍領袖曾國藩出手,他才倖免於難。丁寶楨最令人欽佩的不是才能,而是他那剛強不屈的品格。當初丁寶楨升任山東按察使,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自恃手握大權,目中無人,與省級以下官員會見是甚至不給對方座位。
  • 丁寶楨殺了慈禧寵信的大太監安德海,為什麼慈禧沒有選擇報復呢?
    安德海死有餘辜,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為朝廷除去一大禍害,此舉大快人心,因此慈禧最後並沒有報復丁寶楨,相反的他此後官運亨通,一再加封,官居四川總督,成為封疆大吏。(戲曲照:丁寶楨在濟南將安德海就地處決)安德海從北京出發,準備取道山東南下江南,自出發起便前呼後擁,排場極大,地方官唯恐接待不及,就這樣威風張揚的進入山東,而當時擔任山東巡撫的正是丁寶楨。
  • 山東巡撫丁寶楨斬殺安德海,為何還要暴屍數日?為了掩蓋慈禧醜聞
    2、諸多時人筆記和坊間野史,均有同治皇帝憎恨安德海,並「暗以小刀斷泥人首,用作誅殺小安子模樣」的記載。高高在上的大清皇帝,也只能背地裡詛咒一個宦官,安德海究竟有多囂張,一目了然。」的山東巡撫丁寶楨。同治八年八月,名為「奉旨採辦龍袍」,實為「藉機斂財、出宮遊玩」的安德海行至山東境內,早就對安德海狂妄不法之舉頗為反感的山東巡撫丁寶楨,一邊命人抓拿安德海,一邊緊密向同治皇帝上呈請示奏摺。
  • 丁寶楨殺了大太監安德海後,為什麼沒有被慈禧報復?說出來別不信
    據《近世中國秘史》記載,李鴻章「閱邸鈔矍然起,傳示幕客」,並高興得直呼丁寶楨之字稚璜,稱他「成名矣」。 而李鴻章之所以如此評價丁寶楨,皆是因為他處死了安德海。說起安德海,都知道他是慈禧身邊曾得勢的一個大太監,但是為何丁寶楨殺了安德海後,為什麼沒有被慈禧報復?說出來別不信!
  • 丁寶楨:他清廉堪比于成龍,身為封疆大吏,死後身無分文無法下葬
    有人說它是京菜,有人說它是魯菜,當然也有說是貴州菜的,但,這是當年丁寶楨任四川總督時,根據四川常見的食材而創,所以,這道菜是我們正宗的川菜,誰也爭不去的。除了這道菜,丁寶楨最為人稱道的,便是誅殺安德海了,現在網上一輸入丁寶楨三個字,都是一堆的揭秘,為何等等驚悚的標題,而對他此生為大清,為人民做了哪些有益之事,似乎也沒幾人關心了。
  • 安德海分明是慈禧太后面前紅人,為什麼山東巡撫丁寶楨還敢殺他?
    安德海作為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山東巡撫丁寶楨要想擅自處死他還是需要勇氣的,不過,真正要處死安德海的,並非丁寶楨,而是東太后慈安,有了東太后的首肯,丁寶楨才會放手在山東將安德海就地處決。久在宮闈的安德海,一出宮,如脫籠之鳥,立馬放飛自我,以欽命自居,一路招搖過市,不僅私挾婦女、張掛龍鳳旗幟,一路上還抓差納賄,對地方官頤指氣使。安德海雖號稱欽差,卻並未攜帶任何公文,所經順天府衙、直隸總督衙門尚給予慈禧太后面子對其殷勤以待,但到了山東地界,碰上了鐵面無私的山東巡撫丁寶楨,安德海的囂張氣焰立馬就被撲滅了。
  • 丁寶楨殺了大總管安德海之後,慈禧太后為什麼沒有處置丁寶楨?
    1869年的八月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即山東巡撫丁寶楨將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安德海殺死了。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同時很多人都為丁寶楨捏了一把汗,殺誰不行,偏偏殺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惹事不行,偏偏惹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的怒火,丁寶楨真的能承受得起嗎?
  • 丁寶楨處決安德海,慈禧為何沒報復他?要怪只能怪安德海太作了
    只是同治八年時,安德海奉慈禧之命,到江南採辦服飾,在山東境內,被巡撫丁寶楨處決,不過說來也奇怪,慈禧並沒有因此報復丁寶楨。難道慈禧死後良心發現了還是怎麼了?盡然放過了丁寶楨這不可能,畢竟安德海是奉自己的命令出宮採辦服飾的,再者「打狗還得看主人」,而丁寶楨處決大太監安德海的行為,顯然狠狠打了慈禧太后一巴掌,駁了她的面子,慈禧沒有放過丁寶楨的理由。
  • 安德海被下旨而救但還是被丁寶楨給殺了,事後丁寶楨下場如何?
    如果說起慈禧太后身邊的大太監有很多人都會想起李蓮英的名字,其實除了這個人之外還有安德海也是在慈禧太后身邊的一個太監,但是這個太監最終卻因為在出宮採購物品的時候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捉拿歸案,並且殺掉了,那麼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慈禧太后是怎麼對待丁寶楨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
  • 那個殺了慈禧身邊當紅太監安德海的官員丁寶楨後來怎麼樣了?
    這個人是丁寶楨,也是一位晚清名臣,以清正廉潔而聞名,曾任山東巡撫等官職。而被殺掉的太監就是慈禧身邊的紅人安德海。這安德海原本只是一介草民,生活困苦,偶然一次遇到了宮中的老太監,聽說進宮做太監可以過好日子的安德海果斷自宮,然後在老太監的推薦下進了宮。
  • ...一位敢違背慈禧懿旨殺其寵臣的清官,一生剛正不阿死後入賢良祠
    但是苦於自己只是一位二品官員,且不在京城任職,封疆大吏也管不住慈禧的太監們。但是就在丁寶楨在山東任巡撫幹的波瀾不驚之時,安德海卻以為同治皇帝皇帝出宮置辦龍袍,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南下至蘇杭的製造局正路過山東。但是這個安德海以出皇差之名,自命欽差,坐龍船,掛龍旗,招搖過市。並在船上夜夜笙歌宴請沿途的官員並伺機斂財。
  • 自作孽不可活,慈禧寵臣安德海出京後是怎麼在山東被殺的?
    安德海,直隸青縣人,十四歲時自閹入宮,憑藉聰明伶俐,不出幾年時間就被提拔為四阿哥奕詝處伺候。道光三十年,鹹豐帝奕詝登基,安德海順理成章的升為御前太監,一來二去,與日後成為慈禧太后的蘭貴人結成了緊密同盟。
  • 巡撫斬殺太監安德海後,在仕途之路上發展怎樣?慈禧為他寫4個字
    同治八年,一個違反宮廷制度的太監在宮外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抓住並且處死,這件事情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因為這個太監,是慈禧身邊的得力助手安德海。安德海深受慈禧的寵愛,他常常違背宮中制度出宮為慈禧買宮中沒有的物品,並且倍受慈禧的信任。
  • 慈禧身邊的紅人「安德海」,為何被殺害?而殺害他的人又是誰呢?
    大太監安德海,是被何人害死的呢?為什麼會死於非命呢?一提起安德海,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慈禧太后身邊的大太監,安德海可算是慈禧太后身邊的大紅人了,慈禧太后擁攔著大權,隻手遮天的人物,能夠得到慈禧的恩寵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了。那麼就是這樣讓慈禧太后恩寵的人,為何會被殺害呢?
  • 從太監安德海之死,看東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的政治博弈
    據野史記載,鹹豐帝在熱河死後,被肅順等人軟禁的慈禧故意斥責安德海,以將其流放北京的名義給恭親王送密信,從而得到慈禧的喜愛,並成為其心腹。慈禧為了採購皇帝大婚用品,決定派安德海去南方。安德海狂妄自大,沒有在乎「太監不得離京」的清朝祖制,就乘坐豪華船隻,宛如王侯將相般出發了。東太后慈安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就與同治帝和恭親王商量對安德海處以死刑。可悲的慈禧,由於太過於強勢,自己的親生兒子就不幫她。於是,同治帝和東太后就下密旨給山東巡撫丁寶楨,要求逮捕並處死安德海。
  • 中國人講究死後落葉歸根,袁世凱為何沒有這樣?
    中國人講究死後落葉歸根,袁世凱為何沒有這樣?中國人考究身後落葉歸根,哪怕終身都在外流浪,身後也要葬在故土的土地上。而作為一個地地道道傳統河南人的袁世凱呢?身後卻藏在了安陽的洹上村,想去觀賞袁林的可以去安陽。袁世凱的故鄉是那裡呢?周口項城,所謂袁項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