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行無阻,退休法官巧解紛

2021-01-08 澎湃新聞
春寒料峭行無阻,退休法官巧解紛

2020-04-14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春寒料峭行無阻,退休法官巧解紛

2020年初,吉林鐵路運輸法院訴調對接中心接待文質彬彬的退休教授武教授。武教授和於大哥是吉林市豐滿區孟家村一牆之隔的近鄰。有一條排水溝從於大哥的後院拐進武教授家,匯入武教授院內修建的沉澱池後與埋在地下的排水管道連通,承擔排汙排水責任。武教授認為生活在排水溝上遊的於大哥一家,日常疏於管理維護,導致大量的垃圾、泥沙、草木枝蔓等固體廢棄物通過排水溝流入自家的沉澱池,而沉澱的有機垃圾發酵後空氣中充斥難聞的異味,排水管道也被淤堵,長此以往嚴重破壞兩家的生存環境。武教授在聽說吉林鐵路運輸法院擴大管轄審理水汙染案件後,拿著訴請要求於大哥賠償1元錢的起訴狀氣衝衝的要求立案。負責導訴的同志第一時間耐心接待,在平復武教授的情緒後,認真分析了武教授的案情,並釋明武教授雖然要起訴於大哥一家水汙染,實則若想根本上解決紛爭,必須從鄰裡關係入手。

在詳細介紹了糾紛解決的多種方式後,武教授果斷選擇了訴前調解方式解決自己的煩惱,同時將本案託付給了專職調解員退休法官王樹勝。

2020年4月9日,王樹勝調解員帶著調解分隊一行四人同時邀請了孟家村村書記和駐村幹部共同奔赴引發本案的排水溝,希望約武教授、於大哥一起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鄰裡關係大討論,打破溝通壁壘。一開始於大哥情緒非常牴觸,覺得自己家的生活方式世代未改,從未故意向排水溝裡面排放泥沙、垃圾,武教授的指責是無稽之談。原來武教授是兩年前搬到孟家村居住的,作為從事理工科研究一輩子的老教授,對待生活的態度是極為嚴謹的。在修整房屋過程中,武教授認為汙水必須按照法律規定沉澱後才能排放到松花江中,否則就有汙染環境的風險,所以武教授特意在自家院裡修建了沉澱池。並未意識到武教授苦心的於大哥一家因為生活方式如常,雖沒有故意投放垃圾,但粗放的管理仍然造成了武教授家院內的沉澱池遭受難以清理的汙染。耿直的於大哥和學院派新鄰居都是寡言少語的性格,伴隨著一些其他生活中細小的摩擦,兩家一直沒能把話說開。於大哥認為農村生活這點小事,竟然讓老教授驚動了法院同志親自到現場,簡直是小題大做,無法不理解。另一邊老教授更是委屈,鄰居排水流經我家,我自願建了沉澱池保護環境,為啥鄰居不珍惜不領情反而無端指責,實在不能接受。

了解了事情經過後,王樹勝調解員長嘆一聲,一切緣起都是誤會,訴前調解是多元解紛重要途徑,爭議還沒嚴重到對簿公堂,不必情緒激動;鄰裡之間有些認識不同,這本是生活中的常態,理應加強交流,互相禮讓,何必如此劍拔弩張。分別和武教授、於大哥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懇談後,兩人慢慢的平靜下來,重新坐在一起。於大哥了解了武教授修建沉澱池保護綠水青山的好意,也明白了好的生活環境確實需要大家一起維護,而武教授也明白了入鄉隨俗,融入當地生活有多麼重要。於大哥主動表示會主動承擔排水溝上遊的垃圾清理責任,改變生活習慣,為維護生態環境盡一份力,而武教授也表示在今後的生活中將和於大哥多走動,互幫互助,互讓互諒,消除誤解,共創和諧。

最後在王樹勝調解員提議由村委會同志見證,從今以後於大哥負責排水溝上遊的清理工作,老教授負責自家院內清淤,共同維護這條排水溝的清澈。怒氣皆消的二人在握手言和後,反倒同時羞澀了起來。

至此,吉林鐵路運輸法院踐行鐵路法院版楓橋經驗的又一典型案件成功化解在訴前。近年來越來越多涉及民生根本,矛盾尖銳,類型繁雜的案件湧入法院,這既體現了人民群眾對法院和司法環境的信賴,也對法院化解糾紛承載能力提出了考驗。吉林鐵路運輸法院緊扣群眾關注點,多角度轉變訴訟服務中心職能,從民生出發,以服務落腳,整合訴訟服務資源,培育調解品牌,著力司法改革,放眼基層,貼近群眾需求,打造「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調解室」,返聘經驗豐富的退休法官為專職調解員,變被動受理案件變為主動司法服務,積極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目的就是強化訴前調解工作,用好這一化解社會矛盾的有效手段,隨時隨地為群眾提供精準高效的法律服務,有效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王樹勝調解員在製作工作記錄時寫道,一衣帶水成鄰裡,心中愁苦因何起,訴調對接促溝通,綠水青山伴你我。

圖文:劉冬蕊

原標題:《春寒料峭行無阻,退休法官巧解紛》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解紛新思路助力基層平安建設
    新市區法院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努力打造與各方聯手協作的多元解紛平臺,著力建設分層過濾的矛盾糾紛齊抓共管新格局。  2019年7月,新市區區委政法委部署開展「無訟」創建活動。新市區法院結合執法辦案仔細調研,推出「無訟」街道社區(村鎮)創建方案,提出將「無訟」基層創建標準設定在單位全年訴訟數量在5件以下,糾紛受理與接受法院委派調解成功率達到80%以上的目標。
  • 「雙網」解紛縱到底橫到邊——廣西梧州法院多元解紛工作紀實
    輪值法官:群眾身邊的「法律智囊」 「這裡是梧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多元『雙網』解紛中心,請問有什麼我們可以幫到您……」7月24日下午,岑溪市糯垌鎮村民黎某因和同村村民發生糾紛,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村委,撥通了梧州中院多元「雙網」解紛中心輪值法官的視頻電話,隨後法官在視頻的另一端出現了。
  • 春風化雨,法官巧解「豬」糾紛
    春風化雨,法官巧解「豬」糾紛 2020-05-28 0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元解紛】法官四顧「新廬」,終促糾紛和解
    送達開庭文書後,承辦法官為了解情況,第一次到現場走訪。通過實地走訪,承辦法官認為,就因一個長2.52米、寬1.33米,共計3.35平方米的衛生間牆體頂端的異物填塞問題,且暫不影響質量和裝修,此案應該能通過庭前調解結案。可是由於被告是個放蜂人,長年在外趕花期。
  • 法治中國行·法官故事:「土樓法官」黃志雄「土方」解紛
    □ 法治中國行·法官故事 人物檔案黃志雄,41歲,漢族,中共黨員。現任福建省南靖縣人民法院土樓人民法庭庭長。他三進執行局、四下基層法庭,紮根邊遠山區基層法庭、艱苦的執行一線18年,將群眾喜聞樂見的土樓文化引入審判,創新土樓文化調解法。
  • 稚子無心 小小果叉引發「血」案,看法官如何解紛~~~
    稚子無心 小小果叉引發「血」案,看法官如何解紛~~~ 2020-09-02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零距離」解紛 「家門口」辦案——廣東高州法院推進司法惠民服務...
    >▲《人民法院報》2020年11月28日第4版近年來,廣東省高州市人民法院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將司法為民、司法惠民的觸角不斷向基層延伸,打造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法院主導、多方參與、科技支撐的訴源治理工作格局,將訴前調解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成品牌。
  • 【一站式服務多元化解紛】青岡法院:法官呂雲龍速調解紛 讓兩當事...
    【一站式服務多元化解紛】青岡法院:法官呂雲龍速調解紛 讓兩當事人恢復友情 2020-09-11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部分代表委員專題調研重慶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代表委員以現場觀摩、親身體驗、參與調解、與一線法官座談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在基層一線法院的落實開展情況。01通過調研,發現各家法院立足地方實際,不斷創新豐富工作舉措,多元解紛工作各具特色、亮點紛呈、成效突出,感受到了法院司法為民、便民、利民的堅定決心,更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舉措和行動。建議法院持續優化調解隊伍,大力激勵社會熱心人士、法院退休人員等富有調解經驗又熱衷於調解的人員及代表委員參與調解工作,提高調解成功率,進而減少訴訟量,減輕法官辦案壓力。
  • 【兩會·法院說】家事糾紛「家裡解」,巧解家事「千千結」
    【兩會·法院說】家事糾紛「家裡解」,巧解家事「千千結」 2021-01-16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鹽城四大動作打出多元解紛「組合拳」
    在人民調解工作室建設方面,鹽城法院高標準推進,暢通人才鏈,堅持擇優標準,累計從退休法官、檢察官、基層幹部、鄉賢人士中選聘出150餘名人民調解員,常態化駐院(庭)開展調解。其中,包括設立了以全省「最美人民調解員」葉文左名字命名的「葉文左人民調解工作室」。貫通管理鏈,明確人民調解員職責、工作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突出尊重當事人意願,強化對婚姻家庭、繼承及小標的民商事糾紛的調解。
  • 【多元解紛】多元解紛平臺再立新功:小手機搭上大平臺,成功跨國...
    【多元解紛】多元解紛平臺再立新功:小手機搭上大平臺,成功跨國調解離婚糾紛 2020-09-28 15: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元解紛 | 一場糾紛涉三案,法官與陪審員合力調解促結案
    多元解紛 | 一場糾紛涉三案,法官與陪審員合力調解促結案 2020-09-07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元解紛觸角延伸到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社會治理制度,我市整合司法調解、群眾調解等力量,建立多元化的解紛機制,通過調解「大合唱」,把多元解紛觸角延伸到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實現基層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優化近年來,遂寧引入工會、人力資源、公安、住建、工商聯、婦聯等81個第三方組織定期入駐多元解紛中心,推動矛盾糾紛類型化專業化調解。
  • 塗媽調解工作室:返聘當「解語青蓮」 打造多元解紛的翠屏經驗
    她就是宜賓市翠屏區法院塗媽調解工作室的主人翁——返聘女法官塗開英,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心,為打造多元解紛的翠屏經驗發揮餘熱。塗媽耐心解答群眾諮詢高空落物把人砸 塗媽調解定紛爭 「塗媽,這裡有個案子需要麻煩你調解一下。」隨著一陣倉促的電話,這間已成立一年的特邀調解室再次開始了獨屬於它的繁忙。
  • 平泉法院:「冤冤相報」法難容 法官巧解連環案
    平泉法院:「冤冤相報」法難容 法官巧解連環案 2020-06-10 0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終盤點|輝南縣人民法院探索家事解紛新思路
    2020年終盤點|輝南縣人民法院探索家事解紛新思路 2020-12-25 1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準參與訴源治理 提供最優解紛方案
    調解後進行司法確認不僅能夠起到和訴訟一樣的效果,而且成本低、效率高,但是這一解紛方式在實踐中一直未得到當事人、調解組織的青睞。為了充分發揮出司法確認制度在糾紛化解中應有的作用,石巖法庭成立了以副庭長柳海濤名字命名的「柳海濤法官司法確認工作室」,並確立了以點帶面、作出實效、擴大推廣的工作思路。 石巖街道有6000餘家企業,勞資糾紛佔街道信訪綜治大廳受理糾紛總數的90%以上。
  • 連雲區法院多元解紛十大典型案例
    近年來,連雲區法院牢固樹立「訴源治理」理念,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打造「三張網覆蓋、兩中心分流、兩平臺解紛、三機制保障」的多元解紛「3223」模式,大量矛盾糾紛通過調解方式得到妥善解決,積累了豐富的調解案例素材。
  • 【多元解紛】法庭開到家門口,家事案件家裡了!
    【多元解紛】法庭開到家門口,家事案件家裡了!老人握住法官的手,不停地道謝還執意挽留法官們到家裡吃了晚飯再走這是3月10日下午騰衝市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團隊到北海鄉盈水村委會巡迴審理後發生的暖心一幕……基本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