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當盛老太太微笑著試探明蘭說:「讀書畢竟不是女孩子的分內事。」
明蘭說:「依我看,讀書無用這話,就是騙人的,若是真無用,那怎麼全天下男子,都要去趕科場,難道是閒得慌?我覺得這句話不過是那些男人們,希望女人們一輩子渾噩愚昧,乖巧聽話、好擺布!」
祖母聽了她這話笑了,說:「就知道你這小精豆子,心裡明白著呢。」
一、讀書改變命運
正像盛老太太后來說的一樣,「歷朝歷代,世家大族的女子沒有不讀書的。」
她們不但要讀書,還要學習女紅理財管家,一則是為了有朝一日嫁入高門,不至於辱沒家門的同時還能成為家族的助力。所以誰說讀書無用!
何況中國自古就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說法,讀書高考也是今天最快改變自身階層的方法。
就像房媽媽,幼年時困苦,家人賣了她換米糧,所幸運氣好,賣到了盛家,從小就學習女工家務看帳,一步步從下等的奴僕變成了一等女使。
明蘭也是這樣,跟著莊學究學文化,跟孔嬤嬤學規矩,告訴她們一家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自己還學習看帳,後來又學習管家。
在今天的社會更是如此,不學習就要落後。你把時間用來玩遊戲還是用來學習,決定了你明天會走向哪裡。
任何時候,都是知識改變命運。
學習是一生的功課。
二、讀書可以提高明辯是非的能力
「女子無才便是德」有許多解釋,可能原意並不是大家理解的意思,不過長期以來的斷章取義,被很多人用來愚弄女性,便成為了目前字面所理解的意思。
古代有很多這種愚弄民眾的話,像「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都是貶低女性,希望她們能俯首帖耳為自己所用。
而多讀書、多學習,多掌握一些知識,就可以讓你多明白一些道理,也就不會被這些愚蠢的話所愚弄。
女子要有才,不止是要讀書,還要多學習,從書本中學,也要從實踐中學習。因為自己的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
就像當今社會,網絡上各種詐騙、忽悠你錢財的騙子橫行,如果你不能明辨是非,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遇事不動腦筋,吃虧上當就難免了。
而多讀書、多學習,多掌握一些知識,多歷練,要有火眼金睛,能夠通達人情,明辯是非黑白,這樣才能讓我們的人生道路走得更順暢。
三、有才能有見識的女子也才能夠養出優秀的孩子。
墨蘭從小跟著林小娘,林小娘靠著年輕貌美會哄人嫁到盛家,因此她的女兒也想著靠嫁人改變命運。墨蘭雖然詩詞歌賦還不錯,但是為人處事卻有些糊塗。雖然有才但是德上卻有缺失。只想著攀上高門大戶,可是看人的眼光卻一般。因為思想意識不好,所以結局也是難免不如意。
墨蘭性子和林小娘可以說一模一樣。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卻是小家子氣,什麼都想爭先,什麼都想要最好的,什麼都要和別人攀比。人前一套,人後一套。
而如蘭也和大娘子一樣,性子直率。大娘子就像盛老太太說的那樣:「咱們家這位大娘子,就是小時候,日子過得太好了,全家驕縱,使她全然不知忍讓示弱不會平衡挾制。這些年,才被林小娘佔盡了便宜。」
盛老太太是我最佩服的人,她有著豐富的閱歷和機敏的心智,不僅為盛紘解疑答惑、顧全大局,還悉心養育明蘭,教授她為人處事的經驗。
明蘭對孔嬤嬤特別佩服,祖母說:「孔嬤嬤最高明的地方就在於此,她並沒有一味要揭露林小娘的真面目。須知一個人要裝睡,你是叫不醒的。其實父親心裡明白,妻妾情義再大,也大不過整個盛家的榮辱。孔嬤嬤是在點醒父親,讓他明白,寵妾過頭,只會令家宅不安,兄弟鬩牆。若是到了頂峰,還會累及官聲。只要父親想到這一點,哪怕林小娘是他心尖上的人,他也不得不罰。」「這是擒賊先擒王」。
明蘭從小養在這位睿智的祖母膝下,耳濡目染,所以心思通透、睿智。
所以說有才有識的女子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有才是有學問,有識是有見識。有見識才能知道如何立身處世。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有才有識有德才有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