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日報評論員文章】別讓婚宴成「剩宴」

2020-12-17 每日甘肅網

別讓婚宴成「剩宴」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重要指示系列評論之六

  長期以來,婚宴是食物浪費的「重災區」。據新華社9月20日報導,記者在多地調查婚宴餐飲時,發現浪費現象依然很突出。如記者在北京一家酒店暗訪時發現,一場40桌的婚宴,平均每一桌的剩飯剩菜都在一半左右,盤子層層疊加、挨挨擠擠,有的整盤菜都沒動過筷子。記者在後廚觀察到,不到10桌的剩菜剩飯就能裝滿一個廚餘垃圾桶,而該飯店經理表示,這種現象不是個例,在許多酒店,婚宴浪費已成了最嚴重的浪費現象。

  為什麼婚宴餐飲會成為嚴重的浪費之地?究其根源,還是面子問題在作祟。很多家庭認為,兒女婚事是一輩子最重要的大事,一定要辦得風光,於是在宴請規格上不斷抬高,導致菜品數量過多。他們認為婚宴錢花到了,菜點足了,才有面子,至於是否吃得完,則不太考慮,甚至在某些人看來,吃光了就是沒吃好,只有剩下了才算盡到了主家之誼。而對於參加婚禮的賓客而言,往往也不願打包,一則還是所謂的面子問題,二則是有些人認為參加宴席的人多,吃剩的飯菜不衛生,這也是造成婚宴浪費的另一原因。

  這種鋪張浪費的陋習非改不可!近日,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朱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認為,婚宴餐飲浪費的主要原因,就是面子問題在作怪。婚宴大搞排場,是一種典型的浪費性消費,遏制婚宴浪費現象,就要從轉變這種社會風氣入手。他認為一方面要引導公眾踐行勤儉節約,改變婚宴講排場的傳統觀念,另一方面,相關部門可以通過政策引導,讓餐飲企業推出更經濟、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婚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他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此過程中,堅決制止婚宴餐飲浪費是必選之項。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制止婚宴浪費,不僅可以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更是淨化社會風氣、傳承優良美德、實現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應攜手而行,承辦婚宴者摒棄陋習,餐飲經營者多推出個性化的菜品和菜量選擇,在全社會共同營造「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的良好氛圍。 

相關焦點

  • 天水日報評論員文章|讓閱讀黨報黨刊成為黨員幹部的政治自覺
    讓閱讀黨報黨刊成為黨員幹部的政治自覺□天水日報評論員隨著2021年度全市黨報黨刊發行工作會議的召開,一年一度的黨報黨刊徵訂工作正式啟動。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積極落實黨報黨刊訂閱要求,切實加強黨報黨刊閱讀使用,不斷提高黨員幹部閱讀使用黨報黨刊的積極性主動性,更好地把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市委市政府各項重點工作上來,為建設幸福美好新天水提供堅強的輿論支持和思想保障。
  • 【貴州日報評論員文章】決定性勝利 裡程碑意義
    【貴州日報評論員文章】決定性勝利 裡程碑意義 2020-11-24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檢察日報評論員文章:把牢黨的絕對領導這一「定盤星」
    檢察日報評論員文章:把牢黨的絕對領導這一「定盤星」 2020-12-17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水人,「雙節」將至,這些消費陷阱你別踩
    @天水人,「雙節」將至,這些消費陷阱你別踩 2020-09-21 17:5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全新,《天水日報》改版了!
    2019年元旦起,《天水日報》全新改版。    此次改版是《天水日報》順應新聞傳播方式新變化、媒體融合發展新趨勢作出的調整,是《天水日報》奮進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    改版後的《天水日報》周一、周三、周六每天四版,周二、周四、周五每天八版,星期天出刊《天水日報·教育周刊》。改版後的主要變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強化報紙的新聞性。新聞性是報紙的生命,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和時效性,是報紙永恆的主題。
  • 《天津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論敢打...
    南開融媒 《天津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論敢打敢拼為「十四五」開好局》。文章指出,新時代新徵程,奮鬥是激蕩人心的主旋律。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吹響奮進號角。文章強調,邁好第一步,靠理念、靠方法,也靠勁頭、靠一股子氣。面對艱巨使命,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面對問題挑戰,有攻堅克難、咬緊牙關的硬氣;面對寶貴機遇,有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銳氣。邁好第一步,最終要用實效來說話,以新作為展現新氣象。廣大黨員幹部要拿出膽氣、拿出闖勁,重事功、練事功、善事功,提升發展之能,苦練成事之功。
  • 檢察日報評論員文章:以紮實工作推動全面依法治國落地生根
    原標題:檢察日報評論員文章:以紮實工作推動全面依法治國落地生根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系列評論之四  以紮實工作推動全面依法治國落地生根
  • 新華日報評論員文章|根植大地,積木成林
    新華日報評論員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 《光明日報》刊髮長篇通訊及評論員文章在福鼎市廣大幹部群眾中...
    12 月 31 日,《光明日報》刊髮長篇通訊《「擺脫貧困」今又是,喜看新篇》及評論員文章《讀寧德 知中國》,反映寧德「滴水穿石三十年」,從脫貧攻堅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巨變。當下,福鼎正值「兩會」期間,看完這兩篇文章,福鼎的代表和委員們心潮澎湃……「小時候,我上學要走幾個小時的路,現在條條水泥路已經通到了家門口,我回到家鄉只需要半個小時。」
  • 南方日報評論員:做好深化機構改革的「後半篇文章」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總結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要求全省各級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總書記、黨中央部署要求,進一步鞏固發展機構改革成果,紮實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好「後半篇文章」。
  • 滄州日報評論員文章:奮力打造沿海經濟帶重要增長極和改革開放新高地
    滄州日報評論員文章:奮力打造沿海經濟帶重要增長極和改革開放新高地 2020-11-19 2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日報評論員文章:一步跨千年的壯闊遷徙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評論員編輯 胡銳編審 王璐瑤 李劼
  • 以綠色快遞破解網購「剩宴」
    (見《梅州日報》12月14日4版)  現在網絡購物遍及城鄉,每天消耗的快遞盒、快遞袋、膠帶等快遞用品數量龐大,快遞用品循環使用是綠色快遞的關鍵環節。快遞包裝垃圾不單是紙箱,還有塑膠袋、膠帶、紙板、塑料泡沫等,這些垃圾如果亂扔就是廢棄物,既汙染環境,又浪費資源。面對數量日益增長的快遞包裝垃圾,如何將快遞包裝垃圾轉變為可利用資源,使其變廢為寶,是亟待破解的現實命題。
  • ...發表評論員文章:穩中求進是必須牢牢把握的工作總基調 四論學習...
    [青海新聞聯播]《青海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穩中求進是必須牢牢把握的工作總基調 四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精神 《青海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穩中求進是必須牢牢把握的工作總基調
  • 湖南日報評論員文章:賦予湖湘文化 新的時代內涵
    賦予湖湘文化 新的時代內涵 ——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四 湖南日報評論員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民族的魂。文化,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支撐,提供著最持久的動能。
  • 邢臺日報十篇評論員文章引發強烈反響!評論合集奉上
    邢臺日報十篇評論員文章引發強烈反響!邢臺日報十篇評論員文章引發強烈反響!
  • 銅仁日報社到天水日報社新址考察交流
    新天水訊【記者 張彬霞】11月29日,銅仁日報社編委、融媒體指揮中心主任張勇一行4人到天水日報社新址考察交流。考察組先後參觀了天水日報社全媒體指揮中心、全媒體採訪中心、新媒體編輯部、融媒體實驗室、平面媒體編輯部、全媒體文化中心、多媒體功能廳、天水日報社報史陳列館等,詳細了解了天水日報社新址建設運行情況。
  • 甘肅日報服務地方服務基層工作懇談會在天水召開
    他說,甘肅日報社作為全省新聞輿論龍頭,在及時宣傳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同時,為展示天水形象、凝聚天水力量、促進天水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支持。這次懇談會在天水召開,為我們推動新聞宣傳報導工作再上新臺階搭建了一個學習提高的平臺。希望甘肅日報社充分發揮省級主流媒體優勢,為天水的經濟社會發展傳遞更多的「好聲音」、凝聚更大的正能量。
  • 黑龍江日報評論員文章:不誤農時保春耕
    「龍江健康碼」申請全流程我們的城,終將和春天一起明媚作者:黑龍江日報評論員編輯:孫溶責編:焦健統籌:王巍 李國玉監製:陳長辛
  • 濱州日報評論員文章:躬身入局轉作風 挺膺負責勇擔當
    躬身入局轉作風 挺膺負責勇擔當濱州日報評論員當前,我市正處於「富強濱州」建設的關鍵期,在「最吃勁」的時候更加考驗幹部的定力韌性、專業精神。要對照「七富七強」內涵路徑,明晰衡量標準,經常對帳盤點,既看總量、存量,還看增量、變量;既看幹了多少事,還看幹成了幾件「關鍵事」;既看經濟指標,還看社會指標、民生指標、發展質量、結構變化,真正把「靠數字說話、憑實績用人」導向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