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最出色的首相,卻被懷疑是蘇聯間諜,險被自己人推翻

2020-12-06 所謂學館

在英國有這樣一位首相,先後兩次執政,差點被自己的情報部門推翻。他的每次勝選,都是險勝,但成就要超出同時期的政治家一大截。

他就是英國1964年-1970年、1974年-1976年工黨首相哈羅德·威爾遜,在布萊爾之前他是最出色的工黨首相。

出生於1916年3月11日的威爾遜,父親是化學家,母親是教師。大學進入牛津的耶穌學院,起初學歷史,後來讀政治學、經濟學等,最擅長的就是經濟學。他在大學裡發奮讀書,大部分時間花在論文比賽,畢業後留校當經濟學講師。

在大學時他加入了自由黨,後來受工黨思想家柯爾影響加入工黨。到二戰時自願從軍,因為專業幹得好,被派去當了公務員。

在政府工作到大戰結束時,他就想辭去,轉去競選議員。這是戰後英國第一次大選,工黨大獲全勝,威爾遜當選議員。

1945年8月,獲得新首相艾德禮的認可,成為公共工程部政務次官。這年他29歲,是政府最年輕的高官。因為他善於發表引人猜想的言論,有人說他是「謎一樣的人物」。

在工黨政府工作時,他曾數次派去蘇聯訪問,這些訪問讓他被視為通敵者,有了一些麻煩。

1951年工黨失去大選,保守黨上臺。而威爾遜卻在選區獲勝,重新進入議會。因為威爾遜有影響力,他成為「影子內閣」的貿易大臣。

這時的工黨內部陷入內部爭鬥中,接連三次選舉失利。但威爾遜的影響力卻直線上升。在工黨領袖蓋茨科爾病逝後,他巧施妙計分出對手選票,自己成為了工黨頭號人物。

恰好,保守黨內閣出了性醜聞,受到外界爭議。好在他懂經濟,提出發展科學技術的思想。提升了工黨聲望,使人覺得這是一個有科學態度的政黨。到選舉時,工黨得以4席險勝。在1964年大選後,威爾遜成為首相。

因為票數微弱,威爾遜小步行進。到1966年3月選舉時,威爾遜的策略讓工黨擴大了多數優勢至96席。

任內威爾遜最值得記錄的就是辦了開放大學,作為高等學校的補充,使技術人員、家庭主婦等有了一個可以上大學的途徑。改善了英國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而這種情況的出現和工黨提出發展科學有很大關係。

威爾遜此屆政府受褒貶不一,經濟上他容許英鎊貶值,影響了經濟改革。同時代的人,認為他是英國經濟下滑的罪人,給英國留下一個爛攤子。

到1970年時,工黨的支持率下降,輸掉了選舉。但是上任的保守黨也沒能處理好問題,使威爾遜在1974年再度上任。

這次上任,威爾遜有些體力不支。原來他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記憶力嚴重衰退。在1976年時辭職,這很有戲劇性。

1983年,威爾遜正式從下議院退休。1985年以後,威爾遜已甚少在公眾場合露面。1995年5月24日,威爾遜因大腸癌於倫敦病逝,享年79歲。

困擾威爾遜除疾病外,還有就是來自軍情五處的調查。

曾有背叛蘇聯的人說威爾遜是克格勃的間諜,得到一些人的支持,其中有軍情五處。BBC 在2006年說,威爾遜差點被軍事政變推翻兩次。

威爾遜自己也認為唐寧街10號有軍情五處的監視,甚至對美國中情局局長後來的總統老布希說,自己被監視了。

軍情五處作為回應,表示依據調查,自己沒有監視首相。這件事情的餘威,持續了十幾年。

涉嫌顛覆6國政權,印度最有名的情報機構,曾幹預中國內政

此人一生反蘇聯,二戰時加入納粹,越戰時加入美軍,後成英雄!

相關焦點

  • 前蘇聯特工嘲笑英國伎倆低下!「間諜毒殺」案手法太不專業
    3月4日,在英國小城索爾茲伯裡的一家購物中心外的長椅上,俄羅斯前間諜謝爾蓋·斯克利帕爾和他的女兒尤利亞被發現昏死過去。英國警方經過調查,懷疑這對父女曾接觸過一種神經毒劑。也就是說,按照英國警方的說法,這對父女是遭到別人用神經毒劑「毒殺」的(現在仍未脫離危險期)。之後,英國政府認為俄羅斯政府應該對這次「前間諜遭毒殺案」負責,有證據顯示這是對英國的化武攻擊,是對英國的侵犯。
  • 「007」是英國的一個文化符號:間諜與國家安全
    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3日訊 最新版的英國間諜大片《007》正在上映。這次,故事不再是虛構的,而是紀錄伊拉克戰爭期間英美間諜的真實行動。英美間諜鎖定的目標不再是蘇聯特工、販毒大王、恐怖分子,而是致力於和平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曾在伊拉克進行武器核查的布利克斯和巴特勒,以及持反戰立場的法國總統席哈克。
  • 家世顯赫高顏值頭腦力MAX,英國史上最大叛國間諜視頻終於曝光..
    「20世紀最出色的間諜」  「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雙面間諜」 或者.. 「英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叛國者.... 」他1930年代在劍橋大學讀書的時候就加入了共產黨,1933年被吸收成為蘇聯諜報人員。 1940年代在蘇聯間諜機關的引導下,加入英國情報機構。
  • 為什麼FBI曾懷疑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是前蘇聯間諜?
    據《波士頓環球報》報導,FBI曾經懷疑著名的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是前蘇聯間諜。根據FBI公開的檔案顯示,「受監視的科學」項目的名單還包括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卡爾•薩根和蒂莫西•利裡。因為他們知道很多重要的科學知識。在冷戰對峙下,若他們背叛美國的話,美國將會損失慘重。
  • 回顧5個被懷疑是間諜的動物
    2012年奧斯本成為財政大臣,他們一家搬到英國首相隔壁的唐寧街11號,不過就在他搬過去不久,有人電話通知他的貓被找到了,因為貓皮膚下有記錄他們家裡通訊的微晶片,所以打算歸還給奧斯本,而奧斯本當然歡迎這個小傢伙回到他們的家庭中。然而有人開始懷疑這個巧合的事件,因為這隻貓經常在政府最「核心」的位置走動,甚至傳出這隻貓可能被外國勢力抓走,並在身上安裝了竊聽器,可能會竊聽英國機密。
  • 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指控俄羅斯操縱選舉,在歐洲開展網絡間諜活動
    西班牙剛指控俄羅斯幹預加泰公投,英媒又稱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指責俄羅斯操縱選舉,並喊話稱「我們知道你們在做什麼,你們不會得逞的」。 從左至右依次為英國首相特蕾莎、西班牙外交部長達斯蒂斯、國防部長戴柯斯貝多 目前俄羅斯方面並未對此回應。
  • 俄羅斯雙面間諜受英國女王冊封 成為騎士團成員
    綜合報導,俄羅斯著名雙面間諜奧列格·戈迪夫斯基(OlegGordievsky)18日接受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冊封,成了「聖喬治騎士團」的成員。他一度被認為是英國情報部門「最重要的資產」。  奧列格·戈迪夫斯基原先是克格勃(KGB)的間諜,1960年被蘇聯派駐丹麥的時候,就被英國國外情報局策反,成為雙面間諜。
  • 那個「間諜」去世了,英國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去世
    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周六在英國康沃爾去世,終年89歲。他創作的以冷戰為背景的驚悚小說細緻入微、情節錯綜複雜,將間諜小說提升到了高雅藝術的高度。他筆下的間諜無論是來自西方還是蘇聯,都不過是充斥著奸詐、背叛和個人悲劇的腐朽系統下的一些道德立場可疑的齒輪。他的出版商企鵝蘭登書屋周日表示,勒卡雷死於肺炎。
  • 蘇聯史上最成功的間諜,精通六門語言立功無數,最後栽在小孩手裡
    在蘇聯歷史上,就曾一位非常出色的完美間諜,幾十年的假面人生讓他在間諜行業遊刃有餘,完成了無數危險的任務,卻不曾想到最後陰溝裡翻船,栽在一個13歲小孩的手裡。魯道夫·阿貝爾的父母均為俄籍日耳曼裔,其父亨利希·費舍爾為沙俄時期革命家,因沙皇政府迫害而被迫遠赴英倫,阿貝爾因此出生於英國紐卡斯爾。儘管背井離鄉,亨利希·費舍爾卻依然進行著革命工作。可以說,正是父親的言傳身教,讓年幼的阿貝爾在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
  • 史達林統治蘇聯29年!竟然有人說他是沙皇間諜!理由有三點!
    史達林是蘇聯歷史上很受爭議的人物,他在20世紀30年代發動的肅反運動,曾經使無數蘇聯人蒙受不白之冤。很多人被強制進入勞改營做苦役,還有很多人直接被處死。史達林的這種殘酷的統治使他樹敵頗多,甚至有人認為史達林是沙皇的間諜,他搞肅反運動就是為了消滅自己是間諜的證據。那麼,這種說法靠譜嗎?
  • 在1941年,史達林懷疑他想要挑起「德國和蘇聯」之間的戰爭!
    在1941年,史達林懷疑他想要挑起「德國和蘇聯」之間的戰爭!當希特勒於1940年12月決定反對蘇聯時,他忽略了俾斯麥關於入侵俄羅斯的舊警告,以及長期以來認為的兩場戰爭的危險。他摧毀猶太布爾什維克主義的長期目標源於感情和意識形態,但他向德國將軍證明他的想法是,迫使英國與德國達成協議的最可靠辦法,一旦蘇聯被擊敗,日本就能將美國的注意力從歐洲帶到太平洋。納粹領導層的戰略目標是確保蘇聯的石油和食品。他們相信,一旦他們實現了這一目標,第三帝國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 蘇聯王牌間諜,善於偽裝有千種面孔,卻因一枚5美分硬幣洩露身份
    二戰時期,世界各國之間都會派出一些間諜去其他國家秘密偵探情報,在這個時候的知名間諜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多的了。蘇聯就有一位被當作是間諜培養教材的人,他是蘇聯最成功的間諜之一,善於偽裝有千種面孔,有著「千面人」的稱號,人們還把他稱為「當代王牌間諜」。
  • 二戰十大傳奇間諜,有一個是中國人,卻改了一個日本人的名字
    傳奇間諜之詹姆斯·麥克吉本88歲的英國出版商詹姆斯·麥克吉本2000年去世,4年後他的《自白書》公布,令天下人大吃一驚:他曾是隱藏在英國首相邱吉爾辦公室的蘇聯間諜。雖然有明顯親蘇傾向,憑藉一口流利德語,麥克吉本1940年還是輕易在英國戰爭辦公室得到一份工作。1941年德國對蘇聯不宣而戰,親蘇的麥克吉本先秘密與蘇聯駐倫敦大使館取得聯繫,後來與一個名叫娜塔莎的蘇聯女間諜接上了頭。
  • 一位蘇聯外交天才的二戰回憶
    在蘇聯外交史上,伊萬·麥斯基留下了自己的大名,被譽為「最了解英國的蘇聯人之一」。他憑藉高超的社交手腕,與二戰期間的英國首相張伯倫、邱吉爾和美國駐英大使約瑟夫·甘迺迪等有十分頻繁的互動,邱吉爾更是當著史達林的面,稱麥斯基為「外交天才」。1932年至1943年,擔任蘇聯駐英國大使的麥斯基儼然成了半個倫敦人。
  • 古西歐史記:英國首相邱吉爾,締造偉大歷史
    這一時期,殖民地解放運動和英國國內工人運動蓬勃高漲,邱吉爾對保守黨領袖們在對待印度人民爭取獨立的問題上表現「軟弱」十分不滿,為此,於1931年2月退出了保守黨影子內閣。從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邱吉爾沒有出任過政府要職,處在「政治上的荒漠狀態」。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對荷蘭、比利時、盧堡等國和法國發動突然襲擊。當天,邱吉爾出任首相兼國防大臣。
  • 英國軍情五處解密文件:勳爵夫人竟是納粹間諜
    瑪塔·哈裡是一戰時期最著名的拜金女諜,為了金錢不惜出賣法國。她為德國提供情報,造成法軍幾十萬士兵喪生。據英國媒體9月4日報導,二戰期間英國也出現過一位「瑪塔·哈裡」,而且還是一位勳爵夫人。英國國家檔案館的解密文件詳細講述了她的故事。
  • 針孔相機的前世今生 | 前蘇聯間諜相機拍賣會
    0x01 阿斯頓的拍賣行2018年7月,阿斯頓的英國達德利(Dudley)拍賣行(大約在利物浦和倫敦的中間地區)舉辦了俄羅斯收藏品拍賣會,其中有25件在冷戰時期收集的極為稀有和罕見的間諜相機。一個未公布身份的拍賣方,在過去的30至40年間,一直致力於收集前蘇聯間諜相機,甚至早在前蘇聯政府剛開始購置這類器材時就已開始收集。戈德•史密斯說:「很明顯,那個時候,東德仍處於前蘇聯的完全控制中。」所以直到最近,能夠在西方國家找到這樣一個間諜相機寶庫幾乎可以說是奇蹟。
  • 從古代到現在,為什麼間諜越演越烈
    但事實上古代的間諜活動因為受各種環境制約並沒有近代的間諜發展繁榮,間諜真正的黃金時代就是近代。英國軍情六處全稱是Military-Intelligence-section-six英國軍情六處創立於1909年,被譽為世界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
  • 當夜半神秘電話暗示蘇聯要發核彈時……
    在冷戰時,英國非常擔心蘇聯會對其實施核打擊。為了防止政要被「一鍋端」,英國政府曾秘密制定應對措施。女王夫婦以及內政大臣在來襲前都躲在一個「移動掩體」——英國皇家遊艇「大不列顛」號上。一旦戰時英國首相遇難,女王可以在遊艇內直接任命新首相。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原著作者、著名間諜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
    首席記者 張磊世界著名的英國間諜小說作家大衛·康威爾(其創作筆名為約翰·勒卡雷)上周六去世,享年89歲。其作品也大量被翻牌為影視作品,最近一部最有名的作品是由加裡·奧德曼、科林·費爾斯、「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約翰·勒卡雷和電影《鍋匠、裁縫、士兵、間諜》演員合影「間諜生涯與小說寫作其實是天造地設的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