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只是四野12縱隊的一個班長 後作《十送紅軍》傳遍神州 人人會唱

2020-12-08 三羊人物誌

說起《十送紅軍》,老一輩的人肯定都不會陌生,新一輩的8090肯定也都聽過,這首歌當時可謂是傳遍神州,人口皆會唱兩句。但是這首歌這麼有名,它的作者相信大多數人都比較陌生,也不一定知道這首歌背後的故事。今天就來講講這首歌和作者背後的故事。

創作這首歌詞的人叫做張士燮,天津人。他曾是東北第四野戰軍第十二縱隊教導大隊的一名班長,也任過管理排長。在打仗方面可能他不是那麼的突出,但是在文化宣傳方面,卻是很有天賦。之後他便轉入四十九軍的文工團,開始了他的「職業作詞生涯」。《十送紅軍》即是60年代的時候在空政文工團創作的。

《十送紅軍》不能算是張士燮的原創歌詞,它是由長徵時期真實傳唱的送別紅軍的歌曲採編而來,在此之前,這些方言和俚語式的歌曲因為旋律悠揚,曲調非常口語化,所以深深留在了張士燮的腦海裡。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因為文化需要,所以他創作了這首更加正式版的歌詞。並把他交到了曲作家朱正本的手裡。

朱正本在看到這些歌詞後,深受感動,特別是在譜曲譜到「千軍萬馬江畔站,十萬百姓淚汪汪」時,因為回憶襲上心頭,他不由流下了眼淚。朱正本在後來回憶道:當時為這首詞譜曲的時候非常的順利,幾乎用不到半小時就完成了。可謂是一氣呵成!

當然關於《十送紅軍》有過一段爭執。張士燮和朱正本所編所譜的這首算是江西的民歌,而在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鎮巴縣,也有一首廣為流傳的《十送紅軍》,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卻又有著本質的不同,歌詞不同,曲也不同。但是它們之間又有最大的一個共同:精神的傳承相同。這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授銜時,四野的縱隊司令鍾偉授少將,他手下的師長為何卻是中將
    但是縱觀五五授銜,我們也發現了四野將領的一個怪現象,那就是作為四野十二縱隊司令員、第49軍首任軍長的鐘偉僅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而他的老部下,獨立第二師師長、49軍34師師長溫玉成卻是中將,這是為什麼呢?
  • 《十送紅軍》為何只唱「六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徵。提起「長徵」,避不開那一首飽含軍民魚水情的《十送紅軍》。《十送紅軍》為何只唱「六送」現在,我們聽到的《十送紅軍》,是經過詞作家張士燮和作曲家朱正本等搜集整理而後加工編創的作品。這是江西省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內展示的紅軍夜渡於都河的場景(2016年8月11日攝)。
  • 他是四野12兵團的軍長,建國後授上將,最後卻鋃鐺入獄!
    建國後授銜時,四野總共出了519位開國將軍,其中上將就佔據了19位(全部57位)。今天我們聊一下四野旗下一位軍長的故事,建國後他位列上將,後更是官至副國級,不過最後他卻鋃鐺入獄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位將軍的名字叫黃永勝,四野成立後,他任第四野戰軍十二兵團旗下45軍的軍長。
  • 《十送紅軍》傳唱半世紀 曲作者身份隱瞞四十年
    在這場演出中,最受歡迎的節目當屬歌曲《十送紅軍》。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半個世紀以來一直傳唱不衰;但是自其創作問世後的整整40年裡,人們一直誤認為這是一首純粹的民歌。對於如今已83歲高齡的曲作者朱正本來說,正是因為這樣一個頗有些傳奇意味的誤會,才使得他的藝術人生格外與眾不同。  為了採訪朱正本老先生,幾經輾轉託人帶話,才終於和他取得了聯繫。
  • 《十送紅軍》「身世」探源:姓「陝」還是姓「贛」?
    資料圖片 今年6月,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80周年而創作的電視劇《十送紅軍》在央視熱播,同名歌曲《十送紅軍》再度引發關注。 13年前,也就是2001年6月,電視劇《長徵》曾將《十送紅軍》作為貫穿全劇的音樂主旋律,使這首老歌重煥青春,同時也引發了著作權的爭議。尤其在作曲方面,兩位藝術家一度對簿公堂,最終由法院給了它一個曲調方面的「身份證」。
  • 《十送紅軍》曲作者身份隱瞞40年 "違令"成就經典
    本報記者 李洋  今晚,大型情景經典音樂舞蹈演出《紅軍哥哥回來了》將在國家大劇院落下帷幕。在這場演出中,最受歡迎的節目當屬歌曲《十送紅軍》。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半個世紀以來一直傳唱不衰;但是自其創作問世後的整整40年裡,人們一直誤認為這是一首純粹的民歌。
  • 他是四野第一名將,40歲授上將,任空軍副司令,一門三將軍
    對比其他三支主力紅軍隊伍,紅25軍出發時,人數最少,僅有2000人左右,但兩萬五千裡過程中有別於其他三支的不斷減員,紅25軍卻是人數不斷增長。其後,更是率先到達陝北,還創建了穩定根據地——鄂豫陝。甚至,紅25軍統領徐海東還為中央紅軍提供了7000大洋,可謂雪中送炭吶。
  • 東北戰局已定,毛主席催促四野:做好準備,儘快揮師入關
    遼瀋戰役結束前夕,毛主席先後兩次發出電報,催促東北野戰軍組成一個先遣兵團儘快入關,揮師華北戰場來幫助華北解放軍遏制傅作義的瘋狂進攻。兵貴神速,東北野戰軍首長在東北大局已定後,迅速組建了一支實力強勁的先遣兵團,並於12月5日挺進到北平附近,東北野戰軍主力也緊隨其後,浩浩蕩蕩揮戈入關。
  • 國慶歌曲:《十送紅軍》創作背景及賞析
    在《長徵》播出後,作者朱正本向媒體介紹了《十送紅軍》的創作經過。  「1960年春,我們空政文工團幾位創作人員到江西採風。在當地我了解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戰鬥頻繁,每當紅軍上前線,各個村子的百姓經常到村頭、河邊、大道旁送別紅軍,有時一邊送一邊唱。其中一首送別紅軍歌,歌詞非常口語化,歌詞中夾雜著不少俚語、方言,唱半句,停半句,旋律婉轉優美。
  • 《我的祖國》、《瀏陽河》、《十送紅軍》……費玉清唱過的紅歌
    《太湖美》、《九九豔陽天》、《走天涯》、《十送紅軍》,以及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小哥費玉清都唱過。巜十送紅軍一送(裡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沒看過費玉清先生個人演唱會的人,可能不知道小哥個人演唱會是什麼樣子,也許想當然地認為:不就是演唱會嗎,請幾個嘉賓駐唱,中途換幾次衣服,造型越新奇越好。歌星在前面臺上唱,粉絲在臺下歇斯底裡地喊,音樂聲、歌聲、喊叫聲,閃爍耀眼的燈光晃悠著匯成一個喧鬧的海洋。有啥可稀奇的,開演唱會的不都這樣嗎?
  • 四大野戰軍的縱隊司令員中,軍事能力最強的是何人
    解放戰爭前期,縱隊作為師級以上的單位,曾在人民軍隊中存在過三年時間,直到三大戰役後新設兵團一級作戰單位,縱隊改編成軍,縱隊這個編制才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中。縱隊司令,作為一個獨立的軍事指揮官,地位十分重要。
  • 《十送紅軍》在張家界永定區湘鄂川黔蘇維埃舊址唱響 經典紅色文化...
    人民網張家界10月17日電 「一送紅軍下南山,秋風細雨撲面寒,樹樹梧桐葉落完,紅軍幾時再回山?二送紅軍大路旁,紅漆桌子路邊放。桌上擺著送行酒,祝願紅軍打勝仗。三送紅軍上大道,鑼兒無聲鼓不敲。雙雙拉著長繭手,心藏黃連臉在笑。四送紅軍過高山,山山包穀金燦燦。
  • 《十送紅軍》創作溯源:曲作者僅用一小時譜成
    好聽,是不少人對《十送紅軍》的第一印象。儘管歌詞很長未必能唱全,但耳畔一響起「一送『裡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很多人就忍不住跟著這纏綿悱惻的旋律哼唱起來。長徵已過去70多年,為何這首歌依然富有感染力?歌曲是在什麼背景下問世的?為何歌中頻現「裡格」、「介支個」唱詞?上世紀30年代正值鬥爭最嚴酷隱蔽之時,怎還有「千軍萬馬江畔站,十萬百姓淚汪汪」壯觀送別?
  • 《十送紅軍》非革命民歌 曲作者透露創作內幕
    電視連續劇《長徵》的片尾吟唱的《十送紅軍》給人留下生動而深刻印象。但直到7月3日,劇中才恢復了歌作者朱正本的署名。此歌很容易被認為是一首江西革命民歌,而事實上它卻是一首編創歌曲。近日,作者朱正本向媒體介紹了《十送紅軍》的創作經過:  「1960年春,我們空政文工團幾位創作人員到江西採風。
  • 這支解放軍的王牌軍,曾兩次被撤銷番號,首任軍長為四野第一悲將
    1946年10月與新四軍3師7旅合編,組成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1948年1月改稱東北野戰軍第6縱隊,同年11月改稱第43軍),陳光為第一任司令員(軍長),7師機關改為6縱機關,追根溯源,43軍軍部及部隊主體是來自山東渤海根據地。
  • 青樹坪戰役:四野渡江後最慘重的失利,被白崇禧伏擊,傷亡慘重
    1949年,四野大軍南下,第13兵團從西路挺進湘西,第12兵團從中路出擊向衡陽、寶慶之敵正面攻擊,其中12兵團指揮第40、41、45、46、49軍,外加配屬的二野5兵團第18軍,共6個軍19個師。此時林彪盤算著白崇禧會奔橫寶而去,他當即部署鍾偉第49軍向寧鄉、湘鄉、寶慶方向,詹才芳第46軍向衡陽方向,羅舜初第40軍向攸縣方向,張國華第18軍先遣師向茶陵方向,加速南插斷敵後路。49軍軍長鍾偉乃是四野一員悍將,1915年出生於湖南平江,1930年參加紅軍,個性鮮明極其好戰。
  • 紅色經典歌曲《十送紅軍》背後感人的故事,奇怪的文字又隱藏著什麼...
    紅色經典歌曲《十送紅軍》是小編最喜歡的歌曲,百聽不厭,而且每次聽起來都會激動不已,感覺當年紅軍為了解放勞苦大眾真的很不容易,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打破一個舊社會營造一個新社會,前赴後繼,流盡了鮮血,每每想起他們,都感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 紅軍長徵到陝西
    20日天一亮,毛澤東、彭德懷、周恩來等領導人登山再次察看地形,作具體部署。之後,毛澤東、彭德懷及一縱隊司令員林彪等就如何打好這一仗進行了具體研究。隨即毛澤東親自為紅軍陝甘支隊各縱隊起草了作戰命令,各縱隊分別進行戰前動員,號召戰士奮勇殺敵,斬斷追擊紅軍的「尾巴」,打好中央紅軍長徵到達西北蘇區的第一仗,配合西北紅軍粉碎國民黨蔣介石對西北蘇區的第三次「圍剿」。
  • 四野十大虎將都有誰?原來李雲龍的原型竟然是他!
    四野十大虎將:大將蕭勁光大將蕭勁光, 湖南長沙人,1921年1927年兩度赴蘇學習。為人民海軍第一任司令,任職30年,是世界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海軍司令。82歲曾賦詩「從來養兵為徵戰,衛士戍疆老少安。宜將劍戟多砥礪,不教神州起烽煙。」
  • 紅色經典歌曲《十送紅軍》吉他彈唱譜分享(附示範視頻連結)
    《十送紅軍》是一首紅色經典歌曲,由張士燮填詞、朱正本譜曲,曲調與素材均是取自於我國的地方民間歌謠,歌詞內容講述的則是當年紅四方面軍撤離川陝蘇區時的情景。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演唱過這首《十送紅軍》,還有龔玥、刀郎/雲朵、黑鴨子組合等眾多歌手也都曾翻唱過它。我個人比較喜歡聽的是刀郎與雲朵共同演唱的《十送紅軍》,尤其是歌曲的編配風格與眾不同,它以民謠吉他伴奏為主,加入右手的拍弦技巧,形成了比較有現代感的節奏,使得這首經典老歌煥發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