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葉永烈病逝 影響幾代人,難忘「十萬個為什麼」

2020-12-16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著名作家葉永烈(資料圖)

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

葉永烈代表作——《小靈通漫遊未來》

  在中國科普讀物中,最具影響力的第一品牌,當屬半個多世紀以來影響了幾代人、家喻戶曉的系列書籍《十萬個為什麼》,發行至今已超過一億冊。自1960年起,葉永烈就成為了《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之一。他曾是一代人心中科幻夢的啟蒙者,20歲時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21歲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號稱風趣幽默的「小靈通之父」。截至2018年1月,葉永烈已經出版逾3500萬字作品。生前,他曾對自己的創作做過一次數字總結:「前段時間我整理了我的科普作品,叫作《葉永烈科普全集》,有28卷,1400萬字;我的紀實文學作品是1500萬字;還有行走文學,《葉永烈看世界》21本,現在已經全部出版,500萬字。」生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他曾說,「我不喜歡加頭銜,作家就是作家,別為我強加定語。」他說,更想成為自己筆下的「小靈通」,79歲仍然漫遊在現實與想像的世界,不想停下來。
  記者從上海市作家協會獲悉,著名作家葉永烈15日在滬病逝,享年80歲。
  葉永烈生於1940年,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早年從事科普、科幻創作,並以科幻作品《小靈通漫遊未來》蜚聲文壇。由葉永烈擔任主要作者之一的《十萬個為什麼》叢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
  1987年至2000年,葉永烈擔任上海作協專業作家。從上世紀80年代起,葉永烈轉入紀實文學和長篇小說創作。近年來,他仍筆耕不輟,創作完成了百萬餘字的長篇都市小說「上海三部曲」。

成名之作
《十萬個為什麼》影響幾代人

  1959年國慶節後,一套問答式的大型自然科學叢書醞釀啟動了。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十萬個為什麼》書名「借用」了蘇聯作家伊林的同名科普讀物,而因為《碳的故事》中詼諧活潑的文筆,葉永烈被邀請參加寫作《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分冊。後來成書的《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分冊初版本共收175個「為什麼」,葉永烈寫了其中163個。在這以後,他不但正式走上了科普寫作的道路,創作了包括《小靈通漫遊未來》在內膾炙人口的多本科普佳作,也一直參與了第一版至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的創作過程。
  2018年,在上海舉行的葉永烈科普作品研討會上,許多人談及「有雙烏黑髮亮的大眼睛,兩隻大耳朵,長著逗人喜愛的小圓臉」這個膾炙人口的「小靈通」形象,它儼然是無數人開始喜愛科幻作品的起始之作。
  在研討會上,長達28卷的《葉永烈科普全集》被一再提及,全集收錄了科幻小說、科學童話、科學小品、科普讀物、科學家傳記、科普創作理論等六大類內容,這也是葉永烈一生為之不懈努力的創作領域。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吳巖評價說,葉先生的作品具有思想的深度與廣度,可以與時代契合,甚至說是超越時代;作品內容通過想像力的張揚,有力地挑戰了應試教育,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並推動中國科幻、科普作品走向全世界。
  對科普創作,葉永烈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他曾談到科普作家的「短板」所在:「在我看來,絕大多數科普作家出身於理工科,不少人是碩士、博士,就其科學素養而言是足夠的,關鍵是加強文學修養。」也曾表示,「科普創作中,能寫一手富有文採、講究起承轉合的科學小品,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他還打了一個有意思的比方,科普工作者要具有簡單明白地講述複雜現象和奧妙事物的才能,要像「變電站」一樣,把科學家輸出的,轉變為公眾能接收的。這種將複雜的理論以簡明易懂方式來闡釋的方式,恰恰是葉永烈寫作的特質。
  天地出版社《歷史在這裡沉思》一書的相關文章中,葉永烈自述,「《十萬個為什麼》成了我的成名作,我的人生命運也從此和《十萬個為什麼》緊相連。」他說:「當我開始戀愛,第一次送給我的愛人的珍貴禮物,便是一套《十萬個為什麼》初版本。我從北京大學畢業,來到上海,當我打算從科學研究所『跳槽』到電影製片廠,《十萬個為什麼》幫了大忙。」
  他還曾說,「如果不是因為寫了《十萬個為什麼》,我的名字將列入中國化學家辭典,而不是列入中國電影家辭典、中國文學家辭典了。」

一生跨界
他對於寫作的探問,從未停止

  在許多人眼裡,寫科普、科幻的作家,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那類人,但葉永烈恰恰相反。他寫作生涯中極其重要的另一塊拼板,恰恰與現實密切關聯——通過自己的眼睛、腳步和紙筆,他以報告文學的方式關注著世界上發生過和正在發生的許多重要場景。
  葉永烈曾說,由於自己是學理工科出身的緣故,所以他的動手能力特別強,每次出門,他都要背著一個大大的包,那裡面有錄音機、小型攝像機、還有兩部照相機,其中一部是數位相機。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把他所去往的大千世界真實記錄和刻寫下來。
  他曾以一系列的「行走文學」,為人們帶來遙遠他鄉的旅途紀行,也曾撰寫過一組特稿,帶來了「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在美國首映時的盛況。而在《行走美國》等書中,他真實地記錄了他在美國採訪和家居生活:在費城馬思聰女兒家過聖誕節、感受到海外赤子濃濃的思鄉情、美國市場上隨處可見的中國製造商品、中美兩國人民住房觀的差異、米老鼠的故鄉、影城好萊塢和賭城拉斯維加斯、夏威夷的旖旎風光……這些細節逼真、角度新穎的遊記,令人讀起來常常會有耳目一新之感。
  與此同時,葉永烈直面當下、向歷史深處掘進的努力從未懈怠。從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程記載,到對於錢學森的切近觀察,葉永烈以實地探訪和紮實的採訪、資料搜集整理和細緻的書寫探問,在報告文學的領域裡精耕細作。
  身處上海、身為作家,葉永烈深深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光華需要作家以筆來重新擦亮。他決心以報告文學的方式把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全過程寫出來。在書寫中,他追根溯源地探討中國共產黨誕生前後的歷史細節。比如對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的歷史,葉永烈以「地利優勢」在滬作了長時間細緻採訪,又專程赴北京及嘉興南湖訪問。
  從《紅色的起點》,到《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與蔣介石》,這部最終構成總字數150萬字的三部曲,不僅在國內出版,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發行至海外。《紅色的起點》成書後,中共黨史專家、中國人民大學黨史系楊雲若教授指出:「《紅色的起點》一書收集了有關中共『一大』的大量資料,集中解決了若干含糊不清的問題,把黨成立之前的有關事件和人物交代得一清二楚。全書才思橫溢,文筆流暢,可讀性很強,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它既是一本優秀的報告文學著作,又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儘管在科普文學和報告文學領域均擁有座座高峰,葉永烈卻並不願意被固定在某個創作領域中。他曾說,自己不喜歡別人在「作家」之前加上各種定義,他覺得作家是不能被定義的。在《十萬個為什麼》之外,他對於寫作的探問從未停止。

  綜合新華社、《文學報》、澎湃新聞等

相關焦點

  • 作家葉永烈病逝 那個告訴我們「十萬個為什麼」答案的男神走了
    著名作家葉永烈5月15日9時30分在上海長海醫院病逝,享年80歲。葉先生筆耕不輟,一生出版180多部著作、逾3500萬字。在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中,葉永烈建立了完善的個人創作檔案,各種文稿、書信、照片、採訪錄音、筆記,作品剪報、評論、樣書等均分類保存。
  • 著名作家葉永烈病逝,享年80歲,曾撰寫《十萬個為什麼》三分之一內容
    小時候我們總愛問為什麼,作為《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葉永烈為幾代人解答了童年的疑惑。昨日上午,著名作家葉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歲。消息傳出後,很多網友在社交媒體緬懷這位作家,感謝他用文字帶領自己走進科學的世界。
  • 作家葉永烈去世 成名代表作《十萬個為什麼》葉永烈都寫過什麼書?
    作家葉永烈去世 成名代表作《十萬個為什麼》葉永烈都寫過什麼書?]記者從上海市作家協會獲悉,著名作家葉永烈15日在滬病逝,享年80歲。  葉永烈生於1940年,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早年從事科普、科幻創作,並以科幻作品《小靈通漫遊未來》蜚聲文壇。由葉永烈擔任主要作者之一的《十萬個為什麼》叢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1987年至2000年,葉永烈擔任上海作協專業作家。從上世紀80年代起,葉永烈轉入紀實文學和長篇小說創作。
  • 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 葉永烈講述與「十萬」的半生緣
    東方網3月15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自去年8月份,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精裝彩色圖文版與讀者見面後,這部影響了幾代人的少兒科普讀物近期又將推出三個新的系列。日前,少年兒童出版社總編輯周晴介紹了第六版「十萬」品牌的系列化內容。著名作家葉永烈、上海交通大學女科學家曾凡一等《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編輯,也到場講述了他們與「十萬」的故事。
  • 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 曾參與創作《十萬個為什麼》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5日電(記者 上官雲)據媒體報導,著名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去世,享年79歲。有人說,他是中國科幻作家的先驅。確實,在20歲那年,葉永烈便成為科普暢銷書《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後來更是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等諸多作品,用文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葉永烈。四川人民出版社供圖1940年8月,葉永烈出生於浙江溫州,上中學時便對科學書籍產生了濃厚興趣,這也為後來從事科普創作打下了基礎。
  • 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 曾參與創作《十萬個為什麼》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5日電(記者 上官雲)據媒體報導,著名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去世,享年79歲。這個消息瞬間引發無數網友悼念,紛紛表示「逝者安息,老先生一路走好。」有人說,他是中國科幻作家的先驅。
  • 給孩子們講講《十萬個為什麼》作者葉永烈的故事,寄託我們的哀思
    提起著名作家葉永烈,很多年輕人不知道,但要說起《十萬個為什麼》,現在上小學的孩子也一清二楚,可謂是婦孺皆知。但不幸的是《十萬個為什麼》作者之一的著名作家葉永烈於5月15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0歲。葉永烈為我國的兒童文學、科幻文學、科普類文學等都做出過巨大貢獻,也獲得過很多榮譽,還是上海市作家協會的一級作家,他的去世是文壇屆的一大損失。驚聞噩耗,憂思難忘,本當長歌當哭,怎奈曲不成調,就給孩子們講講葉老故事,懷念葉老,寄託我們的哀思吧。
  • 《十萬個為什麼》的作者之一葉永烈逝世,影響了一代代「後浪」
    作者:時代財經 於小娟葉永烈 圖源:界面新聞據上海作協消息,著名作家葉永烈於今日(5月15日)上午在上海長海醫院病逝,享年80歲。提起這個名字,當代年輕人多少都會感到陌生,但一定都聽過或者看過他的成名作《十萬個為什麼》。
  • 《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葉永烈去世,初版971個「為什麼」他寫了...
    據上海媒體報導,當代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上海去世,享年80歲。這位《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曾陪伴幾代人度過了好奇的童年。葉永烈,1940年8月出生於浙江溫州,是著名小說作家、歷史學家、報告文學作家,早年從事科普科幻創作,筆名蕭勇、久遠等。1950年,11歲的葉永烈開始發表詩作1957年開始發表科學小品;1959年,在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學小品集《碳的一家》1960年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編寫。
  • 真理誕生於100個問號之後——緬懷著名作家葉永烈
    2020年5月15日上午著名作家葉永烈在上海長海醫院病逝享年80歲>他20歲時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21歲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號稱風趣幽默的&34;。葉永烈,1940年8月30日生,浙江溫州人。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主要創作兒童文學、科幻、科普文學及紀實文學等。曾任中國科學協會委員、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常務理事、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理事。出名要趁早著名作家張愛玲曾說過:出名要趁早。這句話對於葉永烈來說太過貼切。
  • 80歲的作家葉永烈離開了:誰來回答我們十萬個為什麼
    葉永烈是個著名作家,雖然他的名字不那麼廣為人知,但是他的作品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可以說是影響了幾代人,陪伴著幾代人的童年,用文字滋養著大家的精神世界。如果談及我們國家的科普成就,一定離不開葉永烈先生的文學作品《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孩子們解答了一些生活現象,滿足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也同時科普了許多科學物理現象。
  • 寫過《十萬個為什麼》、《小靈通漫遊未來》的著名作家葉永烈...
    澎湃新聞從上海作協獲悉,著名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長海醫院去世,享年80歲。澎湃新聞記者下午打通葉永烈家裡電話,是其兒子的友人接通的。她向記者證實葉先生於今天早上剛過世,「目前還比較忙亂,沒有什麼方便說的,謝謝。」
  • 紀念|葉永烈與《十萬個為什麼》
    葉永烈就讀於北京大學化學系,讀書時就開始用文學方式去描述化學,發表了一些跟化學有關的科普小文章。這些文章後來以《碳的一家》出版,也正是因為這本書,他被《十萬個為什麼》編輯看中。當時《十萬個為什麼》的化學分冊編輯曹燕芳邀請他參與了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葉永烈一口氣寫了100多個跟化學有關的「為什麼」,《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分冊初版本共收175個「為什麼」,葉永烈一個人寫了163個。
  • 作家葉永烈去世 《十萬個為什麼》背後的男神走了
    作家葉永烈去世原標題: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著名作家葉永烈於2020年5月15日上午去世,享年79歲。葉永烈,筆名蕭勇、久遠、葉楊、葉艇。1940年8月30日生,一級作家、教授、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以兒童文學、科幻、科普文學及紀實文學為主要創作內容。曾任中國科學協會委員、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常務理事、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理事。
  • 著名溫籍作家葉永烈去世
    記者從上海作協獲悉,溫籍著名作家葉永烈5月15日9時30分在上海長海醫院病逝,享年80歲。  葉永烈,1940年7月生,浙江溫州人,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著名小說家、歷史學家、報告文學作家,早年從事科普科幻創作,筆名蕭勇、久遠等,以長篇小說及紀實文學為主要創作內容,曾任中國科學協會委員、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常務理事、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理事。  葉永烈18歲開始發表科學小品,1959年在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學小品集《碳的一家》。
  • 葉永烈談《十萬個為什麼》:書名是美麗的誤譯
    [摘要]葉永烈在談及《十萬個為什麼》的書名時,說道「十萬個為什麼」是中國「借用」了蘇聯作家伊林的同名科普讀物,而這個名稱是俄譯者翻譯英國詩人吉百齡的詩句時的「美麗誤譯」。從1961年第一版到今年第六版,唯一的版版參與的作者葉永烈,日前在江蘇省第六次科普作家代表大會上,向聽眾講述了親身經歷《十萬個為什麼》背後的故事。葉永烈11歲時發表第一篇作品,19歲時寫出第一本書,20歲時成為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最年輕也是寫得最多的作者,21歲又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他說:「上小學時我的第一張成績報告單,語文和作文考試都是40分。
  • 溫籍作家葉永烈做客央視《開講啦》 撒貝寧:我是《十萬個為什麼...
    葉永烈做客《開講啦》  溫州網訊 9月8日晚,78歲的溫籍著名作家葉永烈亮相央視《開講啦》欄目,講述自己和文學的故事。今年小學語文六年級新版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名叫《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該文章作者就是《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之一葉永烈。
  • 聽葉永烈講述《十萬個為什麼》的秘密--中國數字科技館
    作為唯一參與過第一版至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寫作的作者,葉永烈對這部「超級暢銷書」的背後故事了如指掌。2013年12月20日,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南京召開,記者採訪了作為嘉賓前來參加會議的葉永烈,聽他講述了《十萬個為什麼》背後的秘密。
  • 科幻作家韓松:葉永烈啟迪我們的是「想像力不要設禁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記者從上海作協獲悉,著名作家葉永烈今天(5月15日)上午病逝,享年80歲。
  • 《十萬個為什麼》推平裝版 葉永烈贊其與時俱進
    ,最近又頻頻以科普作家的面貌出現,講座、籤售、採訪,忙得不亦樂乎。化學分冊的責任編輯曹燕芳當時手頭正編著另外一本書,叫《碳的一家》,文字生動活潑,作者是北大化學系大二的學生葉永烈。曹燕芳打算讓這個年輕人寫幾個「為什麼」試試看,就寄了五個「為什麼」給他。  葉永烈當時才20歲,給比自己小几歲的讀者寫文章很有感覺,而且他從小就是伊林的《十萬》的忠實讀者,模擬「偶像作家」寫作,自然駕輕就熟,很快完成任務。曹燕芳很滿意,就又寄給他化學分冊其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