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記者從上海作協獲悉,著名作家葉永烈今天(5月15日)上午病逝,享年80歲。「他是一個很溫和、親切又很智慧的人。」著名科幻作家韓松今天下午接受記者專訪時說,葉永烈的科幻作品樹立了一個標杆,就是科幻創作「在想像力方面不要設立禁區」。
葉永烈1940年出生於浙江溫州,是著名小說家、歷史學家、報告文學作家,早年從事科普科幻創作,20歲時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1961年完成的科幻作品《小靈通漫遊未來》影響深遠。
「我第一次見到他是1991年,那是中國科幻從低谷開始恢復的時候,在成都舉行的世界科幻年會,所有科幻界重要的人物都重新出來了。我那時候還在讀大學,他就跟我握手。」回憶起與葉永烈的交往,韓松說,他是一個很溫和、親切又很智慧的人。
韓松回憶,後來自己又與葉永烈見過很多面,最近一次見面是前年上海書展。「他見到我很高興,把我叫到他身邊,陪著他籤售,坐了很長時間。他還問我,『你們其他的人還好嗎?』」當時他思路還很清晰,狀態看起來很好,今天聽到他去世的消息非常意外。
談及葉永烈在科幻文學界的地位,韓松說,「他是上一代裡中國科幻最知名的作家之一。他最有名的那本書《小靈通漫遊未來》,是三體以前中國銷量最大的科幻書,影響了一代人甚至幾代人,對我的影響也很大。它描述的實際上就是現在的中國,有機器人上課、工廠能生產出人造肉、電腦普及等等,幾乎就是全面小康的場景」。
韓松認為,葉永烈寫的大量科幻小說樹立了一個標杆,就是科幻創作「在想像力方面不要設立禁區」。
《小靈通漫遊未來》中的未來是一個光明的未來,同時葉永烈也寫了很多對未來社會表示憂慮的小說。韓松提到,這種憂患意識難能可貴。「在愛滋病還沒有進入中國之前,他就寫過一本書叫《愛之病》,以想像的方式,預言愛滋病在中國如果爆發流行會對經濟社會帶來什麼影響。這本書對我的影響也很大,包括我後來也寫醫院,寫愛滋病,都受到他的影響。」
「他對社會的反思是很深刻的,把科幻當成不光是天馬行空的東西,而且是一個對社會要有責任的文學品種,我覺得這是非常了不起的。」韓松說。
新京報記者 周依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