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為了傳衣缽,要所有門下弟子都做一首詩作來證明自己的修行證量。
其中大弟子「神秀」所做詩為「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詩作證明了大弟子神秀沒有證道。
因為禪宗宗旨為「直指真心 明心見性」。真心的性質無形無相,本自清淨,既然本自清淨,就是從來一直都是清淨的,從來沒有被汙染過,那麼神秀的詩就證明沒有明心見性,所以不可以傳衣缽。
一個本在廚房錘米的俗家弟子慧能,根據神秀的詩文稍做改動,如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此一改後,體現出來了真心無形無相,本自清淨的性質,只有真正明心見性的人,才能做出如此見地。既然本自清淨,又何來惹塵埃呢?就比如一顆寶珠,無論在任何地方,都無法阻擋寶珠本身內部的光芒。就如同一塊真金,無論是什麼形狀,無論是哪裡,真金的本性不會變化,誰也汙染不了。
慧能用這首詩,證明了自己已經是明心見性了,所以五祖將衣缽傳給了慧能。五祖擔心有人搶衣缽,傳了衣缽後,就親自將慧能送出寺院。然後又發生了很多事情。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最後用五祖弘忍大師同樣一首證道的詩文結尾: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
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親愛的讀者,你們知道這首詩的內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