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使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回頭想想這幾日的創作,大有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之感。幸而迷途未遠,此番幡然醒悟,仍有慶幸之意。
作為媒體文而言,追熱點、找話題固然是無可厚非。畢竟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只可惜如今自媒體盛行,廣開言路,酸腐文人也有機會粉墨登場,各種辛詞辣句層出不窮,只為吸引流量,騙取點擊,哪管他言不由衷,詞不達意。
自己文章常常沒人願意去看,我不禁也因此而苦惱迷茫,為此不惜到處學習各種吸粉套路、作文方法,功利之心貪慾日盛。常常糾結於別人隨意搬運抄襲,輕輕鬆鬆引爆話題,文章底下評論無數,擁躉眾多,儼然有當年學術大佬開壇講經的氣派威嚴。而自己辛苦碼字,字斟句酌,卻只能孤芳自賞,無人問津。
於是也開始學習總結,如何勾人點擊,哪怕用斷章取義的標題;如何誘人評論,哪怕故意顛倒黑白是非;如何洗稿剽竊,新壇陳酒包裝別人的故事。不到兩天,竟然令我對文字心生厭惡,不願提筆。
自今晚獨坐桌前,放任思緒涓涓而流,信筆而書之後,竟然一掃連日來的沮喪頹廢,心胸鬱結,大有遊目騁懷,豁然開朗之感。自覺柳暗花明,終於走出了這迷霧重重。
Follow your heart.文章貴乎真,情之所至,筆之所至。把自己的本心用文辭包裝遮遮掩掩,必然如厚重的盔甲讓人透不過氣來,終究憋悶而死。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哪個不是性情中人?一味的虛情假意,曲意逢迎,終究不是自取滅亡就是文思枯竭。
自己寫文的初衷是什麼?不就是能與更多的人去分享文字的快樂麼?結果才剛剛開始,就去學著迎合、改變,用所謂的技巧去粉飾自己,強扭瓜藤,故作病梅,終究讓自己東施效顰,畫虎類犬。
文字最原始的作用就是記錄,結繩記事,楔形文字,一步步走來,我們賦予了文字越來越多的意義,它所能表達的內容也日漸豐富,終於竟然也成為了為己謀利的工具、攻擊他人的武器和誘騙純真的謊言。文壇鼎盛、騙局繁榮,當初那個純情的靈魂也修煉成了天使與惡魔。
文字本無好壞之分,寫文之人卻有品德的優劣。違心而作文者日益眾多,劣幣驅逐良幣,文圈裡真正的性情中人越來越少。
但所謂菩提無物,明鏡非臺,只要本心不失,又何需嗟嘆?所幸自己本就渺小,人微言輕,如同飄入江海的沙礫,激不起一絲漣漪,故而穩坐釣臺,直鉤垂目,堅信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談什麼功利得失,進步成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