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產品如何「共情」,這裡有7個要訣

2021-01-08 大國說媒

產品思維的核心是「共情」和「同理心」,產品要觸動用戶的內心,就要有「同理心」、就要產生「共情」。

對於我們內容創作者來說,要報導一件事,最難的是什麼?是找一個角度,找一個切入點、找一個與用戶的連結點。以新聞為例:如何起標題、如何寫導語、如何組織素材等。

現在,有很多文章講如何起一個好標題,比如什麼「剛剛體」、什麼「震驚體」,花裡花俏講一大堆,大家學起來只能照葫蘆畫瓢,不知道所以然,不知道起一個好標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只是交給你「術」,而沒有交給你「道」,今天,我給大家捋一捋:

一,視角連結

你的產品的目標人群是誰?你的內容產品的受眾是誰?你要嘗試著從他們的視角看問題,從他們能理解的角度看問題、切入問題。《後來2018》就是這樣的視角,看後讓人淚流滿面。

二,場景連結

從人性和心理上來說,人們對近距離發生的事,要比遠距離發生的事關注程度要強烈一些;對熟悉的場景比陌生的場景感覺要強烈。這就需要我們採取手段把遠距離拉近,把陌生場景轉換成熟悉場景。比如,把歷史劇改為現代劇。

三,人際連結

和地域關聯差不多,人們首先關心的是身邊的人,熟悉的人,其次才是遠的人、不熟悉的或陌生的人。所以我們要把遠的人、不熟悉的或陌生的人用手段把他們拉扯近,拉扯熟。比如,川普,你把它叫成「特不靠譜」,「懂王」、「川建國」,是不是覺得距離近了一些。

四,習性連結

內容要對應你的目標受眾,包括:生活習慣、風俗習慣、語言習慣、欣賞習慣等。不能對牛彈琴、夏蟲語冰。

五,認知連結

要與受眾的認知水平相符,不要班門弄斧、教魚唱歌。

六,欲望連結

調動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欲,刺激感官和意念。比如,一個視頻作品,它的色調、配樂、意境等。

七,情感連結

調動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精確打擊人們的「痛點」、挑動出人們的「爽點」,進行有節奏的控制性釋放。

以上7條要訣就是讓你的內容作品產生「共情」、有「同理心」的底層邏輯,也是原理。

以期達到如下效果:

初聽不識曲中意

再聽已是曲中人

向來心是看客心

奈何人是劇中人

千萬不要一直開啟「自嗨」模式!

相關焦點

  • 爭議「李子柒」,產品邏輯加持的田園牧歌如何引發共情
    除了李子柒,還有崇尚發明創造的「手工耿」,熱衷展現民族美食的「滇西小哥」等博主和UP主(上傳視頻的人),這些關注日常生活的李子柒們,不僅引起了資本的關注,更用「田園牧歌」式的內容刷新了人們關於「網紅」「文化出海」的印象。「文化有多個維度,既包括舞臺展臺藝術,也包含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之美,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社會進程中湧現出的創造力。」
  • 如何在設計中構建共情(同理心)?
    有時在共情工作中,我們就像一個老中醫一般,對患者望聞問切。 一旦有了問題,就應該及時使用適當的方式去共情目標對象,定位問題所在,並制定解決方案。三、如何在體驗設計中構建共情1.7. 共情為設計賦能最後便是共情結果如何應用到設計之中,將共情結果賦能到產品設計也是共情工作的價值所在。
  • 未來的銷售關鍵詞是「共情」,用一張「共情寫作表」寫出優質文案
    中野巧在《戳中痛點,成為文案高手》這本書中,分析了不成功的文案不能達到銷售預期的原因,介紹了好的銷售平臺應必備的工具,講解了「共情寫作表」的具體操作方法,分享了用小標題讓產品更暢銷的寫作技巧,在書的最後還附贈了5個必要時刻再打開的錦囊。
  • 高效記憶的7個要訣
    以下7個要訣對在記憶上存在問題的你或許有所幫助。保持穩定而愉快的情緒記憶不是單一的思維活動,愉快的心情能夠增強記憶的廣度和深度。有計劃地、適量地吃點魚、肉,特別是蛋黃,對維護記憶力功能是很必要的。另外,新鮮空氣能使大腦得到充分的氧氣,增強記憶力。空氣汙濁會使頭腦發脹,影響記憶效果。3.一定不要抽菸喝酒吸菸降低人的記憶力,吸菸的支數越多,降低效果越明顯。長期飲酒,可使人注意力渙散、理解力降低、記憶力下降、意志消沉。
  • 學會共情寫作,讓你的文案快速提升一個高度
    那麼,如何才能寫出好的文案呢?今年由於工作內容的變動,我要接觸文案寫作的相關內容,所以就讀了這本文案書籍《戳中痛點,成為文案寫作高手》。日本作家中野巧在書中引入了「共情寫作」的概念和方法,告訴我們該如何寫出好的文案。
  • 共情時代,這些技巧能幫你寫出好文案
    而在這麼多的商家中,在琳琅滿目、數不勝數的商品中,如何讓顧客購買你的產品呢?這是個問題。吆喝宣傳是銷售人員經常做的事,那這些有用嗎?有的有用,有的就沒啥用。有沒有用,關鍵是你吆喝的內容。其實,這些內容就是文案。好的文案,能讓你事半功倍;壞的文案,只是讓你賺到了吆喝。什麼樣的文案才是好文案呢?怎樣才能寫出好文案呢?
  • 面對愛施虐的自戀者,共情有用嗎?
    我有足夠的智慧去預見未來,除非發生什麼變化,否則我永遠無法像其他人一樣建立長期的親密關係、結婚、組建家庭。"我對小傑有沒有感同身受?不,我沒有。我的情感共鳴給了他的受害者。當他告訴我他是如何羞辱模特時,他會微笑著看著我,看我有沒有震驚和不適的跡象。
  • 如何學會共情?如何建立同理心?
    一個共情能力強的人是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益處的,比如你要是做銷售,你共情能力強就很容易跟你的客戶達成一致觀念,讓他聽進去你說的話從而建立好的合作關係促成成交,如果你做跟服務相關的工作,共情能力會讓你在跟客戶服務過程中拉近關係受到好評,如果當你跟你的對象即將要爆發一場矛盾或爭吵的時候,你只要多共情一下對方,可能就會避免了一場戰爭……所以說共情能力真的會適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
  • 3個技巧教你擁有共情能力,提高溝通效率,實現有溫度的溝通
    而《共情溝通:徵服人心的藝術》正是一本教你如何有效溝通的書。從共情出發,告訴我們何為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是如何影響溝通效率的,教我們運用共情式表達進行高情商的交流。《共情溝通:徵服人心的藝術》一書的作者是作家趙群輝,致力於用共情溝通解決生活中99%的問題,他的課程曾在喜馬拉雅,蜻蜓FM、今日頭條等平臺播放量過億,他優質的內容影響了共計數百萬學員。許多人都從他講述的內容中找到了生活的答案。而《共情溝通:徵服人心的藝術》這本書就是一本專門針對溝通的書籍。
  • 百草味聯合創始人王鏡鑰:持續創新力來源於與消費者「共情」
    而對品牌商而言,產品的目標用戶精準人群在哪裡,如何觸達他們都成為急需迭代認知的板塊。而且,不少人也發現,就算有大數據做支撐,最終產品的市場反響也不如預期。很顯然,隨著消費需求呈現出碎片化、多元化的趨勢,這個消費場中的人貨場,都需要我們以360度的視角重新去審視,通過創新,打破新的「供求不平衡」。
  • 業內人士熱議跨文化溝通 完美世界尋找共情點
    在改革開放40年曆程中,中國文化開放從較為封閉單一的對外文化交流到以我為主、多層次、寬領域文化開放格局,文化開放既是思想先驅也是重要載體,走開放發展的道路,跨文化溝通既是基礎也是內容。在西方文化強勢輸出和「刻板成見」的背景之下,如何更好地實施文化開放和跨文化溝通值得業界深思。
  • 共情寫作法:讓文案轉化為真金白銀
    我經常看到,很多老闆天天緊盯著銷售,這個月業績如何了,稍微波動下滑就問為什麼,就怕銷售偷懶。但是回顧頭來看,公司內部連個像樣的公司介紹都沒有,更別說什麼銷售工具了(如產品介紹、產品手冊等)。要說這道具有多重要?打個比方,失去金箍棒的孫悟空,功力至少減半,連個小妖都擒不住。銷售道具越厲害,銷售工作就能事半功倍。其實,99%的銷售工具離不開文案,公司介紹、產品介紹、產品手冊、發個朋友圈、微博、微信推文、郵件等,這些文案措詞可大有講究的。
  • 掌握八點共情寫作技巧,你的文案也可以帶貨
    可獲「共情」和「結果」寫作的八個裝置:一、開始寫文章前,先設定目標寫作的目的越明確,越容易達標。在頭條寫作,我們一般有四個目標:出爆款,上金芒,帶貨、參加平臺徵文的活動。爆款的標準是要共情,且標題要吸睛。金芒的標題更注重實用性和學術性,內容的要求是觀點新穎,文章規整。書評和影評最佳,案例分析和觀點類也會有一定的概率。帶貨文章則需要將共情發揮到極致,即需要有曝光量,又需要有轉化量。相比之下,帶貨類文章的要求是最高的。平臺的徵文活動以觀點新穎為主,獲獎類的文章大部分時候是優質文章,不考量曝光和轉發評論的數據。
  • 初一學習方法:實用錦囊:學好英語的42個經典要訣
    第二要訣:收聽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英語廣播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hinaRadioInternational)每天早上7:00–8:00,中午11:00–12:00各有一小時的英語節目。內容包括國內外新聞,剪報集錦和各類系列的專題報導。除了英語標準流利的國內播音員擔任廣播之外,也有向外僑或訪客就某一話題而做的錄音訪問。
  • 《戳中痛點,成為文案高手》:掌握共情技巧,你也能寫出走心文章
    在這個人人都做自媒體的時代,網上的信息鋪天蓋地,如果你的內容不走心,不能引起用戶共鳴,他們為什麼要花時間停留在你寫的東西上呢?不管是寫文章,還是寫文案,「共情」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01 什麼是「共情」「只要營銷文章能夠讓人產生共情,生意就能成功。」
  • 《紫塞秋風》破虜連城劍突破要訣有什麼用 破虜連城劍突破要訣詳解
    > 導 讀 《紫塞秋風》是一款武俠風格的角色扮演遊戲,在遊戲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外功秘籍,可能有的玩家對於這些秘籍不是很了解,所以小編這次就為大家帶來了《紫塞秋風》破虜連城劍突破要訣介紹
  • 百草味王鏡鑰:用「任務思維」共情,為消費者的美好生活提案
    誠如全球創新領域知名專家克萊頓·克裡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所指的那樣,「顛覆性創新理論」儘管闡釋並預測了可能遭到顛覆的公司都有哪些行業,並揭示了卓越企業應對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威脅時所犯的錯誤,但並未告訴企業去哪裡尋找新的商機,具體如何創新。而「用戶目標達成理論」就可以。那什麼是「用戶目標達成理論」呢?
  • 微商起盤流程之如何塑造好朋友圈內容
    社交傳媒促成的交易有許多實體交易無法比擬的優勢,我們不在這裡贅述,但它同樣有一個弱項,那就是缺乏更好的途徑來展示商品。相比較於實體的展示演示這類的多角度觀感體驗,微商的產品往往只能通過2D的手法進行拓客展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文案,更通俗的說就是朋友圈。
  • 共情能力差的人如何去愛?
    「別擔心,有我在。」對方好像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安慰。類似的事情總有發生,她在情感上的「木訥」讓男朋友也感覺無奈,在一起時間久了,男朋友也變得不願意和她交流了:「算了,說了你也不懂。」朋友很苦惱,明明很愛對方明明想要關心對方,可就是沒辦法給到貼心的安慰。
  • 《小豬,別哭了》:如何和孩子共情,理解接納和包容的意義
    現代教育中很多家長都知道共情教育的重要性,但具體如何做,很多家長都不得其法。在繪本《小豬,別哭了》中,講述的就是一直愛哭的小豬,遇到了更愛哭的大樹,後來小豬慢慢變堅強,不再哭鼻子的故事。小豬變堅強無疑有大樹的功勞,但看完繪本其實也不難發現一個問題,愛哭的小豬常有,但這樣溫柔的大樹在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