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遊子吟》?感恩慈母心,學寫《遊子吟》

2020-12-19 真知家園

自信人生二百年,學寫古詩三百篇。今天,我們就繼續古詩仿寫第四篇。

你想學寫詩歌嗎?你想學習寫作古詩嗎?

你想學會像盛唐詩人孟郊那樣,去抒情詠懷,感恩母親,歌頌母親嗎?

那就趕快過來,咱們一起學習吧!

感恩的話兒說不夠,感恩的詩歌唱不夠。尤其是感恩母親的話題,更是讓每一個人感動不已;讓每一位在外打拼的遊子感動落淚。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仿寫的是孟郊的《遊子吟》。行者在這裡不唯淺陋,先帶頭給大家仿寫四首。

01 感恩是母親,學寫《遊子吟》三首

其一

慈母手中錢,

遊子身上花。

臨行密密囑,

意恐遲遲話。

誰言寸草心,

回到三春家。

其二

慈母手中拿,

遊子身上掛。

臨行密密記,

意恐遲遲加。

誰言手機貴,

聽得三春話。

其三

慈母手中金,

遊子身上銀。

臨行密密藏,

意恐遲遲尋。

誰識寸草心,

報得三春勤。

其四

慈母心裡話,

遊子心上加。

臨行密密說,

意恐遲遲拉。

誰知寸草心 ,

萬裡放不下!

02 感恩母親節,聽聽遊子的話

其一意譯

母親手中的錢並不寬餘,很多時候,他自己都捨不得花費,卻全部花費在兒女的身上,反而是一點兒也不覺得心疼。

臨行密密囑,意恐遲遲話。兒子要去外地打工了。臨出門的時候,母親對孩子囑咐了一遍又一遍。他怕孩子把東西放不好,她怕我們把錢放丟,她怕我們遲遲地不能回家,她一拉著我的手,就有說不完的話,她一拉著我的手呀,就遲遲地捨不得放下!

誰言寸草心,回到三春家。誰知道那出門流浪的遊子就如同浮萍小草一樣,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回到那溫暖如同陽春三月的家裡面呢?

其二意譯

慈母手中拿,遊子身上掛。現代的社會是信息爆炸的社會,是手機普及的時代。兒子出門在外離不了手機,經常在脖子上掛一部手機。就連天天在家的老母親,也是手不釋「機」,形影不離。

臨行密密記,意恐遲遲加。等到我快要出門的時候,她就拿出手機不停地記著我的信息,她生怕記丟了,生怕記錯了,生怕我去到外地,不給我打電話。

誰言手機貴,聽得三春話。誰還說那手機那麼貴呀?有了這部手機,母親就能夠聽到遙遠的三春的話語了呀!

其三意譯

慈母手中金,遊子身上銀。現代的社會確實發展了,進步了。家家戶戶都吃穿不盡了。母親的手上也帶上了金手環,遊子身上也戴上了金銀飾品。

臨行密密戴,意恐遲遲人。臨出門的時候,身上密密麻麻帶走了很多喜歡的東西,就怕打工的人呀,分別日久,讓人掛心!就怕兒女在外,吃苦受累,耐不住苦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勤。誰知道那出門在外的遊子呀,也想早一點回來,去報答勤勞的三春呢?

其四意譯

慈母心裡話,遊子心上加。兒子就要外出打工了,誰知道那時的母親心中,有多少話語呢?做兒子的那可是一一全部記在心上了。

臨行密密說,意恐遲遲拉。越是到了分手的時候,母親的話兒越多,千叮嚀,萬囑咐,總也說不完,說不夠。她拉著兒子的手呀,總是遲遲地不願意鬆開呀!

誰言寸草心,萬裡放不下!有誰知道那株不起眼的小草呀,就是千裡萬裡也捨不得放下那陽光雨露的恩情呢!

03 覺悟慈母恩,品悟《遊子吟》

03 覺悟慈母恩,品悟《遊子吟》

《遊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寫作的五言古詩,是不可多得的感恩母親的千古絕唱。千百年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喜歡這首詩歌呢?

這是因為一方面每個人都有一個勤勞能幹的母親,都有一個讓我們牽掛在心頭,疼我們愛我們的母親。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很容易被讚美母親的話題感動。另一方面,孟郊的這首《遊子吟》寫得實在是朗朗上口,感人至深。

這首詩歌採用細節描繪的手法,描寫了一個兒子臨出門前,母親縫衣的生活場景,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親深愛與尊敬。此詩感情淳樸真摯,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感恩母親,讚美母親的優秀作品。

慈母手中拿著一條長長的針線,她在燈影下為就要遠行的兒子縫補衣裳。

兒子都快要出門了,她還在一針連著針密密地縫製著,她最怕兒子回來得太晚了,在外面忍飢挨餓,苦著凍著呀!

誰知道子女那小草一樣微弱的孝心,怎麼能夠報答得了母親像春光一樣的恩情呢?

開頭兩句,通過人們常見的針線與衣服這些很平常的東西,把慈母和遊子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寫出了母子針線相連,血濃於水的骨肉感情。

開頭兩句,通過人們常見的針線與衣服這些很平常的東西,把慈母和遊子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寫出了母子針線相連,血濃於水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母親給兒子趕忙製作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親情。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製,就是害怕兒子在外面遲遲不歸,吃苦受凍。母愛的真情就這樣通過生活中的細節描寫,很自然地展現出來。

最後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這兩句採用了比興手法,子女們就像是那一棵棵不起眼的小草一樣,母愛就如同春天裡面普照萬物的陽光一樣,做兒女的又怎能夠報答母親的大愛於萬一呢?這是一處形象鮮明的對比,表現了遊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真情。

母親身上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也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她能夠做的就是每天供養我們吃穿,哺育我們成長;她最擔心的就是我們在外面吃苦受凍,忍飢挨餓。而這些都通過白描的場景表現出來,通過遊子的感受回憶表現出來,真是平淡之中見真情,針線無聲牽母愛。

04 感恩是母親,仿寫《遊子吟》

04 感恩是母親,仿寫《遊子吟》

因為原詩多處使用了白描和對比的寫法,又是情景交融,所以,在仿寫上,有一定的難度。下面結合個人寫作體會,略作指導。

一是針線和衣裳是緊密聯繫的,也是表現家庭溫暖的主要方面。我們在選材上也要選擇緊密聯繫的,能表現家庭生活的情景和事物。

二是細節處見精神。中間兩句要仿寫好,需要人們特別用心,注意遣詞鍊句,反覆推敲才好。

三是末句的抒情議論,要入景入情,儘量容和。

四是原詩全部仿寫,難度非常大。建議初學寫詩的,可以部分點化,略加改動即可。要是大刀闊斧地去改寫,一開始是很難寫好的。

05 感動《遊子吟》,感恩是母親

05 感動《遊子吟》,感恩是母親

一篇遊子吟,感動萬千人。

學寫遊子話,領悟慈母心。

留得寸草氣,報答咱母親!

一句感恩母親的話,讓萬千遊子痴情;一篇感恩母親的詩作,讓萬萬千千的人們感動。

如何感恩母親,歌唱母親?這是一個十分優美感人的話題,歡迎朋友們在下面留言交流。

真知美文每天給天下的母親們祈福!給在外漂泊著拼搏著的遊子們祈福!

真知美文每天給天下的母親們祈福!給在外漂泊著拼搏著的遊子們祈福!

祝福萬千母親幸福安康,幸福一生!祝福萬千遊子們心想事成,幸福一生!

——問天行者於二零二零年四月十八日

相關焦點

  • 江南秋雨遊子吟
    剎那間,《遊子吟》從我的腦海中閃過。幾乎是出於本能,清晰的詩句在心底吟誦: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伴隨著默誦,詩中的意境噴薄而出:慈祥的母親手裡拿著針線,為即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
  • 遊子吟全詩的意思 孟郊遊子吟賞析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兩句詩,我們從小就會念,通過這首詩也可以感受到母親對我們的愛。這兩句詩出自於《遊子吟》,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吧!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的《遊子吟》你錯過了什麼?
    大家都知道孟郊所寫的《遊子吟》,大家應該從小時候就會背了,那它其中的深意你又知曉多少呢?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關於這首詩的故事和關於母親的這一偉大的形象。寫作背景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人,唐代著名詩人。少時隱居嵩山。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於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後因河南尹鄭餘慶之薦,任職河南,後卒。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孟郊工詩。
  • 解密《遊子吟》:慈母是個好媽媽,遊子卻不是個好兒子……
    有一種傷痛,叫子欲養而親不待;有一種悲哀,是娘還在,我卻養不起……提起母親,但凡讀過兩天書的人,就會不自覺地念出一首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自從孟郊寫了這首詩,就經常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無論何時何地,讀著這詩,想著母親無法可修飾的那對手,相信所有的兒子都會眼窩一熱。慈母當然是個好媽媽,能寫出這樣詩句的遊子,當然也該是個好兒子。可是,我們錯了。1孟郊是個很不俗的詩人。他生活在唐朝中期,和韓愈同時代。
  • 詩詞美文:遊子吟
    遊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注釋遊子:古代稱遠遊旅居的人。吟:詩體名稱。遊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遊子。臨:將要。意恐:擔心。歸:回來,回家。誰言:一作「難將」。言:說。寸草:小草。這裡比喻子女。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幹,也指子女的心意。報得:報答。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
  • 遊子吟:中華民族母愛的頌歌
    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時隱居嵩山。近五十歲才中進士,任溧陽縣尉。與韓愈交誼頗深。其詩感傷自己的遭遇,多寒苦之音。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淺率,追求瘦硬。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有《孟東野詩集》。
  • 賞析《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遊子吟》想必是一首大家可以脫口而出的詩。以前單純地覺得母愛偉大,但現在更多地認為母愛是細膩的,是落實到點滴之處的。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為即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 孟郊《遊子吟》:中華第一母愛頌歌
    今天,咱們來學《遊子吟》。這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作品。孟郊,擅長五言古詩,因為他的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大家都聽過這首詩嗎?03:55來自傳統文化圓桌派《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 母愛之歌,再讀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詩人一直沒有機會施展人生報復,好不容易熬到50多歲時才謀得一個溧陽縣尉的小官。因為身卑官微而不得志,於是就每天閉門寫詩,寫不成詩則不出門,所以世人稱之為「詩囚」。後因為作詩而荒廢了公務,曾經被罰俸,禍不單行,仕途不如意的詩人,又逢家庭變故,髮妻早亡,孩子夭折。
  • 每日學古詩:我們今天來學古詩《遊子吟》
    《遊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 學者新解《遊子吟》:不僅是頌母詩,還是勵志詩
    原文如下:  一首《遊子吟》幾乎讓孟郊之「慈母」與「昔孟母」齊名,前四句樸實自然,後兩句感人肺腑。通常人們將這首詩看作是孟郊入深履險之詩風的一個例外,卻不知它同樣也蘊含了玄妙無比的哲理和隱意。  首先來看作者是如何設置矛盾並將矛盾推向無可調和的。第一行:「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是一對外在的有限的矛盾,細小的針線之於寬大的寒衣,任務雖然繁重,但終究可以一針一線完成。
  • 四季星城·2020榮耀盛典‖《遊子吟》
    2020/01/05遊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2020年1月5日,四季星城·2020榮耀盛典,四季星城湯羅雲老師帶著優秀學員 朱恩喬、鄧媛丹、胡佳淇、楊依依、唐瓏騰、於銘麒、李俊勳、甘景龍、唐果兒、傅俊龍為大家帶來了朗誦《遊子吟》。孩子們雖小,無論將來他們從事什麼職業,相信他們還是會時時憶起小時候和母親的點點滴滴。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讀詩《遊子吟有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這首《遊子吟》家喻戶曉,這是孟郊在50多歲寫得一首表達母親對遊子的牽掛關心之情詩詞。不論多大,在父母眼中,你永遠都是一個孩子。
  • 每天學習一首古詩詞34:孟郊《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詩句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 《遊子吟》說課教案
    預知學習法6、複習鞏固法古詩內容分析:《遊子吟》是一首母愛的頌歌。活動準備:《遊子吟》課件《遊子吟》歌曲古箏輕音樂歌曲《感恩的心》提前讓孩子在母親指導下練習縫衣服,體會母親縫衣的辛苦。活動過程:1、歌曲導入:讓孩子帶著一顆《感恩的心》來聽由古詩內容改編的感人故事,讓幼兒從故事中理解古詩的內容,了解母親對孩子的慈愛之情。2、老師第一遍感情朗誦古詩《遊子吟》,使幼兒簡單理解古詩的題目及作者,初步了解古詩內容,也為幼兒後面的朗讀做了示範。
  • 孟郊《遊子吟》賞析 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這是寫母愛的著名詩篇,「遊子吟」是孟郊自創的樂府詩題,題下作者自註:「迎母溧上作」,是孟郊任溧陽衛的時候迎母有感之作。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賞析《遊子吟》是孟郊在溧陽所寫。作者早年漂泊無依,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
  • 蔣士銓這首寫母愛的詩,堪比孟郊的《遊子吟》,使人潸然淚下
    自古以來,寫母愛的詩歌很多,最早的當屬《國風》中的《邶風·凱風》:「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 流傳千年的《遊子吟》原來寫於常州溧陽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任職四年,在溧陽留下千古名篇孟郊(-814),唐代著名詩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現存詩歌570多首,以短篇五言古詩《遊子吟》為代表作。
  • 孟郊慈母——《遊子吟》場景
    太多太多的畫面浮現在他的眼前,孟郊,想起自己,作為一個文人,飽讀詩書,顛沛流離、四處漂泊,曾兩試進士不第,那其中,那天離開的場景依然那麼清晰:那昏暗的燈光下,母親正在為他明天遠離,趕製衣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孟郊,他想至此,黯然淚下,情緒難掩,寫出了發自肺腑、感人至深的《遊子吟》:
  • 浙江越劇團《遊子吟》謳歌慈母頌家風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大詩人孟郊《遊子吟》中的千古名句,一個母親形象鮮明呈現於詩中。和天下大多母親一樣,詩中的孟郊之母,操勞一輩子、培養兒子成材,傳承優良家庭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