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必看電影1917!用長鏡頭帶你看透戰爭的殘酷

2020-12-06 天天電影推薦

影片名稱:1917豆瓣評分:8.5分影片時長:119分鐘 綜合影評:好於89%愛情片1917主要演員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最激烈之際,兩個年僅16歲的英國士兵接到的命令,需立即趕往死亡前線,向那裡的將軍傳達一個「立刻停止進攻」訊息。

時間只有八小時,武器彈藥有限,無人知曉前方敵況:死亡寂靜之地、布滿屍體的鐵絲網、突入襲來的敵軍、隨時斃命的危險境況……

這一次兩個少年為救1600個人的性命,不完成,毋寧死!

————1917

這是一部關於滅亡與拯救的電影,這類題材是經典戰爭電影的核心矛盾。

在競爭激烈的頒獎季裡,這部《1917》無疑是除去《寄生蟲》外的最大黑馬:不僅在多個獎項評選中飽受影評人的青睞,更是在第七十七屆金球獎上爆冷拿下「最佳劇情片」與「最佳導演」,並收穫10項奧斯卡提名。

電影1917可能是無聊君看過最棒的一部戰爭電影。充滿詩意的一鏡到底創造了一種超現實的鏡頭語言,將觀眾放置在兩位16歲的少年身後,跟隨他們爬過戰壕,越過交戰區,躲避敵機,交戰,死亡,渡河,逃跑,聆聽清晨的歌謠,躲避槍林彈雨……

這場悲愴的長跑以寧靜的晨光結尾,留給觀眾巨大的情緒空間。

從技術上講,現場感一直是電影導演的難題。很多導演選擇使用越來越絢爛的焰火效果,卻未必能拉近觀眾與劇中人物的距離。

一鏡到底是技術上的巨大突破,伊納裡圖已成功嘗試,但《鳥人》畢竟場景極小、人物極少;薩姆·門德斯則通過《1917》的鏡頭,既展示了空前宏偉的戰爭場景,更挖掘出了只有足夠長時間、足夠近距離才能呈現的戰爭的深度(簡單理解:戰爭有多殘酷)。

正如戰地記者卡帕的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電影1917正是一部將觀眾送至前線的電影作品。

花香掩蓋了屍體的惡臭,掩蓋不了戰火的嗆味。 鐵絲扎破了手心,扎不破和平的嚮往。 匕首插進胸膛,鮮血澆灌土壤,就結出了和平的果實。

倚靠大樹,翻開家人照片,就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他討厭回家,因為回家就是離別的倒計時。 但他更討厭戰爭,討厭在衝天炮火奔跑,討厭在屍體之河漂流,討厭被亂石活埋,討厭被敵人追趕,討厭送走一個又一個兄弟。

於是,他用勳章交換美酒,大醉一場。 因為醉夢裡沒有以人肉為午餐的老鼠,沒有在屍體上棲息的烏鴉。沒有從天而降的飛機,沒有滿是屍體的河流,沒有恩將仇報的敵人。

沒有瑰麗璀璨又恐怖得讓人窒息的火光,沒有不知道是否會降臨的明天。 醉夢裡,他看見布雷克和哥哥解甲歸田,在果園採摘果實。

看見自己回到了家鄉,父母和妻子早已在門前等待; 看見不知道姓名的小女孩向他跑來,感謝他的牛奶……

相關焦點

  • 電影《1917》:以高超的拍攝手法,帶你走入戰爭的殘酷
    2019年底上映的《1917》是一部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片,導演薩姆·門德斯與攝影指導羅傑·迪金斯的合作無間,拍攝手法極為高超,令觀眾猶如置身於戰場之中。為此,該電影榮獲了第77屆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等多項大獎,也成為近年來最經典的戰爭電影。
  • 一個長鏡頭拍完的電影《1917》有多牛?
    2020年1月6日,在第77屆金球獎頒獎禮上,電影《1917》爆冷成為最大贏家,獲得了最佳劇情片以及最佳導演獎項。它能夠擊敗《小丑》、《愛爾蘭人》等重量級對手,獨特的影像風格功不可沒,電影《1917》全片時長119分鐘,導演薩姆·門德斯用了一個長鏡頭就完成了所有拍攝,是繼2002年的《俄羅斯方舟》之後再次完成這一壯舉的影片。
  • 電影《1917》:數碼時代的長鏡頭是重塑時空的魔術
    1948年的《奪魂索》來自希區柯克一個「瘋狂的想法」,用一個鏡頭呈現整部電影,這是一鏡到底電影的開山鼻祖。 一鏡到底是長鏡頭的一種極致表現,將鏡頭無限延長,直至電影結束。最初的一鏡到底無疑是為了對抗剪輯規則,拒絕省略,製造一個連續統一的時空。
  • 用一個鏡頭拍一部電影,也無法挽救平庸的《1917》|百家故事
    在前不久結束的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10項提名的電影《1917》只拿到了三項視覺技術類獎項,這部講述了兩位英國士兵被委以重任去拯救1600名戰友的電影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這種用一個鏡頭拍一部電影的方式,給《1917》帶來了關注與討論,但卻並沒有使它成為更優秀的電影。
  • 戰爭片《1917》IGN 9.5分:今年最佳影片之一 M站:必看
    戰爭片《1917》IGN 9.5分:今年最佳影片之一 M站:必看 時間:2019-12-26 10:26:17 來源:IGN
  • 《1917》「一鏡到底」,長鏡頭影片有多神奇?
    編劇兼導演薩姆·門德斯在電影劇本的首頁上寫下了這句話。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已於2月10日落下帷幕,由薩姆·門德斯執導的「一鏡到底」戰爭題材影片《1917》坐擁10項提名,最終斬獲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三座技術類大獎。
  • 論「一鏡到底」製作技術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有兩種方法,首先,攝影師有很好的基本技能,不用任何剪輯就能用一個鏡頭拍攝一個故事。二是在拍攝過程中控制畫面的起降,以掩蓋剪輯痕跡,形成鏡頭。在《1917》之前,電影《俄羅斯方舟》也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但這部電影都是室內場景,製作難度也和《1917》不一樣。看完電影《1917》,一定會想,這部電影真的是從頭到尾的鏡頭嗎?
  • 殘酷中的詩意,「一鏡到底」的《1917》到底優秀在哪?
    而我們今天要聊的這部電影,正是從這9部提名最佳影片的電影中脫穎而出、被列為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種子選手的《1917以我們看電影和故事的常識可想而之。但在這個沒有什麼跌宕甚至是前半部分讓人看得有些簡單無聊的情節下,是透過這兩個人、一場戰役的背後,帶給人有關於戰爭和人性的反思。
  • 求變的門德斯:一鏡到底拍《1917》不是讓你欣賞戰爭背景的
    這也是繼《007:大破天幕殺機》之後門德斯第二部專門為IMAX製作的電影。電影技術的革新引領著電影的未來,也為電影的表達手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1917》中,門德斯與老搭檔攝影師羅傑·迪金斯勇於嘗試突破,他們用巧妙的剪輯實現了「一鏡到底」的特殊視效,這也是該拍攝手法首次完整運用到戰爭片中,360度的還原出戰爭的殘酷與無常。
  • 不要戰爭——2020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1917》
    電影《1917》,講述了兩位年輕的英國士兵在一戰期間,為拯救1600名士兵性命,穿越敵境至前線,傳達停止進攻消息的故事。影片已獲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獎,同時也獲得了頒獎季多個獎項和提名,是即將到來的奧斯卡頒獎禮中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
  • 《1917》身臨其境卻不心臨其境,比起長鏡頭這點更值得品
    而高分與熱度之下,口碑卻不一。本文試圖解析一鏡到底,即長鏡頭在電影中的作用與優劣、隱藏的亮點之自然與人文的詩化意象、攝影機代替演員表達情感。同時,正視被忽略的人物塑造,與戰爭主題下身臨其境卻不"心臨其境"的缺憾之處,探析這部高分電影中的不同聲音。
  • 二戰經典電影大盤點,帶你經歷那時的戰爭殘酷
    二戰經典電影大盤點,帶你經歷那時的戰爭殘酷如今國內的和平與穩定,都是先輩們在血與火之中為我們所爭取來的,身在當今和平的社會裡,我們不僅要感激賦予我們現在的生活的先輩們,還要見識到戰爭的殘酷與可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 不聊電影《1917》的一鏡到底,背後一戰史全解析
    關於電影《1917》全程使用長鏡頭的技術奧秘,已經有很多專業文章,不做贅述。本文為你理清與《1917》相關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方便理解電影中的歷史梗。滅亡與拯救,始終是經典戰爭電影的核心矛盾。表現戰爭的殘酷毀滅,是為了救贖戰爭罪行,《1917》也不例外。導演薩姆·門德斯聚焦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兩個傳令兵的視點,帶領觀眾橫穿1917年西線戰場,完成一場戰爭救贖。港版譯名《逆戰救兵》,更能體現出電影的「拯救」主題。
  • 《1917》:披著長鏡頭的外衣,其實是對電影本源的一種回歸
    類似通過一個長隧道的體驗,從開始到結束連貫。採用一鏡到底,可以說是自找麻煩卻頗有誠意的手法。這裡就不得不提電影大師安德烈·巴贊。他從照相本體論的角度出發,奠定了長鏡頭電影的理論基礎。15頁劇本的內容,這是長鏡頭的經典之作。
  • 《1917》:打破常規的「視覺盛宴」
    與一般的戰爭電影相比,《1917》著重呈現了電影最本質的美感——畫面之美。可以說,《1917》可能不是一部好的劇情片,但絕對是一場華麗的「視覺盛宴」。《1917》在視覺效果的呈現上堪稱完美。在「視效團隊」的努力下,無論是不同場景銜接、環境效果,或是飛機墜毀等特效,都顯得極為的自然與流暢。
  • 戰爭題材歷史電影《1917》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
    導演薩姆 · 門德斯執導的《1917》為剛剛開禁的電影院貢獻了片最值得在電影院觀看的影片,鏡頭一路追隨一對英國士兵穿越一戰時期西部前線,執行一次的艱難的送信任務。一戰這個主題曾被大量拍攝,僅就這部《1917》就被影迷拿來和《敦刻爾克》和《拯救大兵瑞恩》來進行了各角度的對比。
  • 看看《1917》就知道了
    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總有一些電影會提醒觀眾,為什麼你需要電影院。8月7日,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斬獲3項大獎的好萊塢戰爭大片《1917》正式登陸全國院線,用119分鐘的「一鏡到底」帶觀眾穿越大銀幕,抵達103年前的「一戰」戰場,如身臨其境般感受槍林彈雨間的殘酷與慘烈。
  • 《1917》,詩一般的電影
    這一次的《1917》,雖然用一戰為背景,場面宏大(這裡推薦大家去用IMAX來看這部電影,感受一定及其震撼),但是風格和主題終於走回了大家熟悉的山姆.門德斯。 畢竟這是本屆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音效的得獎影片。如果說史匹柏的《戰馬》的攝影畫面都像一幅幅油畫,那麼《1917》的畫面更像一幅幅清麗的水彩作品。
  • 5000字解讀電影《1917》,它的好不止于震撼的一鏡到底
    在今年的金球獎頒獎前,或許沒人能想到薩姆·門德斯的戰爭題材新作《1917》,竟然戰勝了廣受好評和矚目的老馬丁·斯科塞斯的《愛爾蘭人》和寡姐參演的《婚姻故事》,拿下電影類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兩個最具重量級的獎項。
  • 一生必看的50部高分電影TOP10:15年後看依舊「經典」
    最近,身邊不少朋友組團去看了《少年的你》,單從易烊千璽和周冬雨的演技來評,這的確是一部高分電影。But,這跟今天的主題有什麼關係嗎?源於近期的好電影太多,於是我盤點了一下豆瓣、IMDb高評分電影,一共有50部,今天先推薦排名靠前、最經典的10部給大家。